Workflow
冠捷科技(000727)
icon
搜索文档
冠捷科技子公司产品违规问题频出 上市五年未分红亏损6亿
长江商报· 2025-11-05 14:44
公司核心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显示器全球市占率连续21年保持第一,旗下AOC品牌连续15年蝉联中国显示器市场销量冠军 [1][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94亿元,同比下降5.29%,归母净利润亏损6.02亿元,为首次亏损 [9]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8.26%,有息负债121.96亿元,接近货币资金31.67亿元的4倍 [10] - A股上市以来公司未派发过现金红利 [11]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85.56亿元波动至552.3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46亿元波动至0.94亿元,业绩大幅波动 [8] 子公司运营与监管事件 - 子公司冠捷视听因产品“家庭网络摄像机”及App“云看看”存在强制自动续费等四项侵害用户权益问题被工信部通报 [2] - 冠捷科技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冠捷视听100%股权,冠捷视听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 [3] - 2025年7月冠捷视听曾因生产销售不合格儿童智能手表被处罚,没收违法所得270元并罚款6480元 [4] - 公司已就子公司产品被通报事件道歉,并将涉事产品全平台下架整改 [1][4] 行业竞争与公司解释 - 公司解释业绩亏损原因为全球显示行业竞争加剧、终端产品售价持续下降及营销投入增加 [1][9] - 公司采取自有品牌与智能制造双轨发展模式,为多个知名品牌制造生产并拥有飞利浦产品在全球多数地区的独家产销权 [7]
冠捷科技子公司产品违规问题频出 上市五年未分红亏损6亿负债率78.3%
长江商报· 2025-11-05 07:29
公司核心经营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6.02亿元,为首次亏损[1][8]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8.94亿元,同比下降5.29%[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4亿元,不足1亿元,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波动巨大,分别为7.46亿元、5.32亿元、0.87亿元、2.78亿元、0.94亿元[8] - 2020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5.56亿元、705.74亿元、618.83亿元、545.97亿元、552.30亿元,整体呈下降趋势[8] 公司财务风险 - 截至2025年9月底资产负债率达78.26%[2][9] - 有息负债121.96亿元,是货币资金31.67亿元的近4倍[9] - A股上市5年多以来从未进行现金分红[9] 子公司违规事件 - 子公司冠捷视听产品"家庭网络摄像机"及App"云看看"因未提供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违规传输个人信息、未提供权限管控机制、强制自动续费被工信部通报[1][3][4] - 2025年7月冠捷视听因生产销售不合格儿童智能手表被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270元并罚款6480元[5] - 冠捷科技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间接100%控股冠捷视听[4] - 冠捷视听所属的消费类电子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不足10%[5]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 - 显示器全球市占率连续21年保持第一,AOC品牌连续15年中国显示器市场销量冠军,全球电竞显示器销量六连冠[1][7] - 主营业务为智能显示终端,核心产品包括显示器、电视及影音设备,采取自有品牌与智能制造双轨发展[1][7] - 拥有飞利浦显示器、电视(除美加墨及部分南美国家外)及影音产品的全球独家生产销售权[7] 业绩亏损原因 - 全球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终端产品售价持续下降,面板等核心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综合毛利率承压[1][8] - 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加营销投入以深化品牌认知,优化海外渠道及全球产能布局,导致成本费用增加[8] 公司股权沿革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股东为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持股24.51%)[6] - 2020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将冠捷科技51%股权作价76.56亿元注入华东科技实现A股上市,2021年华东科技更名为冠捷科技[6]
京东方、沃格光电、冠捷科技最新人事变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31 17:41
京东方人事调整 - 公司副董事长高文宝于10月10日辞去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2] - 公司董事会于10月30日选举王锡平为第十一届董事会副董事长,任期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4] - 新任副董事长王锡平拥有丰富管理经验,曾任公司生产管理中心负责人、显示事业Co-CEO、首席采购官等职,现任公司副董事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首席运营官并兼任多项职务[4] 沃格光电董事会换届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即将届满,正在进行换届选举,第五届董事会将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5] - 董事会提名易伟华、张春姣、王鸣昕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李汉国、虞义华、王宁为独立董事候选人,候选人需提交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8] - 李高贵在2025年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职工代表董事,经股东会选举产生的6位董事将与职工代表董事共同组成第五届董事会,任期三年[8] 冠捷科技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强于10月30日因个人原因辞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9] - 张强辞职后,由公司总裁宣建生代行财务总监职责,公司将尽快完成财务总监的聘任工作[11] - 总裁宣建生为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系统工程博士,自1989年加入公司,现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并于2021年5月起担任公司总裁,2021年6月起担任董事长[12]
冠捷科技: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22:14
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强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辞职生效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 [1] - 公司总裁宣建生将代行财务总监职责 [1] - 公司将按照法定程序尽快完成新任财务总监的聘任工作 [1]
冠捷科技(000727)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公告
2025-10-30 18:18
人员变动 - 2025年10月30日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强因个人原因辞职[2] - 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生效,离任不影响公司运营[2] - 总裁宣建生代行财务总监职责,公司将尽快聘任[2] 其他信息 - 截止公告日张强未持股,无未履行承诺[2] - 公告于2025年10月31日发布[3]
冠捷科技:10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3:48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第十一届第四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使用公积金弥补亏损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2.69元,市值为122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电子元器件行业占比99.39%,其他业务占比0.61% [1] 市场环境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科技主线被提及为重塑市场的重要因素 [1]
冠捷科技(000727) -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10-28 18:53
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300.62万元,利润总额减少相同金额[2][7] - 2025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准备 -76.36万元,资产减值准备23376.98万元[3] 原因说明 - 按准则估计应收款项损失,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提取存货跌价准备[4][6] - 因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 合规说明 - 本次计提符合规定,体现谨慎性原则[8]
冠捷科技(000727) - 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进展公告
2025-10-28 18:53
外汇业务额度 - 公司获批子公司32亿美元或等值外币额度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期限12个月,额度可循环[2] 外汇业务损益 - 2025年前三季度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投资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亏损约1.1404亿元[3] - 未完成交割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浮动盈利约1.0461亿元[3]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覆盖对冲外币结算业务产生汇兑收益约2.3981亿元[3]
冠捷科技(000727)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8 18:50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76.62亿[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盈余公积9914.3万[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资本公积42.53亿[4] 新策略 - 拟用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弥补累计亏损43.40亿[4] - 弥补亏损议案经审计委审议通过,待股东大会审议[5]
冠捷科技(000727)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8 18:25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归类结果如下: 营业收入同比变化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9.49亿元,同比下降2.20%[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88.94亿元,同比下降5.29%[5] - 营业收入为388.94亿元,较上期的410.65亿元下降5.3%[22] 净利润及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变化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511.5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2亿元,同比下降852.28%[5] - 净利润为亏损10.77亿元,较上期的盈利2.66亿元下降504.6%[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2亿元,较上期的盈利0.80亿元下降852.3%[24] 营业总成本与研发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394.70亿元,较上期的406.49亿元下降2.9%[22] - 研发费用为9.98亿元,较上期的9.67亿元增长3.2%[23] 财务费用与投资收益同比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财务费用为2.11亿元,同比下降50.36%[12] - 财务费用为2.11亿元,较上期的4.25亿元下降50.3%[23]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收益为亏损1.88亿元,同比下降183.12%[12] 关键资产项目期末余额变化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373.3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02%[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67亿元,较期初的42.72亿元减少25.9%[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9.49亿元,较期初的90.75亿元增长9.6%[17] - 报告期末存货为122.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1.67%[12] - 存货期末余额为122.25亿元,较期初的92.84亿元增长31.7%[1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85.66亿元,较期初的254.06亿元增长12.4%[18]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0.01亿元,较期初的41.59亿元减少3.8%[18]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8.68亿元,较期初的11.99亿元减少27.6%[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17亿元,较期初的2.47亿元减少12.1%[17]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70亿元,较期初的1.80亿元减少61.3%[17] - 资产总计为373.35亿元,较上期的345.63亿元增长8.0%[19] 债务与权益项目期末余额变化 - 报告期末短期借款为72.67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加73.63%[12] - 短期借款为72.67亿元,较上期的41.85亿元增长73.6%[19] - 流动负债合计为275.84亿元,较上期的227.35亿元增长21.3%[1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15亿元,较上期的94.26亿元下降13.9%[2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33.15亿元[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3.15亿元,较上期的负15.38亿元,净流出扩大115.5%[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9.70亿元,较上期的402.91亿元下降3.3%[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0.66亿元,较上期的10.99亿元下降3.0%[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55.51亿元,与上期的355.93亿元基本持平[2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4.19亿元,较上期的35.21亿元下降2.9%[27] 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54亿元,较上期的负5.63亿元略有改善[27][2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为6.33亿元,较上期的7.03亿元下降9.9%[2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98.26亿元,较上期的251.87亿元增长58.1%[2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66.33亿元,较上期的229.49亿元增长59.6%[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65亿元,较期初的42.70亿元下降25.9%[2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1,524户[14] - 第一大股东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51%,持股数量为1,110,344,828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555,172,414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