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000931)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高精尖 北京市发布215个招商合作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3-28 16:0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年会平行论坛投资北京大会介绍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发布招商项目与创新应用场景,签约重点产业项目,展示北京产业成就并吸引投资 [2][4]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 - 信息产业、商业航天、医药健康等领域成北京特色高精尖产业 [3] - 2024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破3万亿成第一支柱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2万亿,同比增7.5%,占GDP比重45%,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3] - 机器人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重点骨干企业约占全国四成,独角兽企业占全国50%,已备案大模型全国占比近半,绿色能源等领域成就居全国前列 [3] 招商与项目签约情况 - 发布215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总额954.5亿元,发布一批创新应用场景 [4] - 30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落地,签约总额615.4亿元,涵盖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 [2][4] - 生物医药领域,房山区、大兴区、密云区有相关项目签约,推动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5] - 科技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签约总投资154.57亿元,海淀区项目为科技服务产业提供支撑 [5] 北京各区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 - 顺义区从产业基础等四方面介绍发展成就与未来机遇,推介五大高端制造业等 [8] - 北京亦庄有“六区”叠加政策优势,围绕多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8] 企业与投资人观点 - 安斯泰来因看好北京营商环境等将区域总部设在北京,将持续加码中国 [8][9] - 威海国际投资经理认为北京技术企业一流,会有更多投资人来京投资 [9][10] 论坛其他设置 - 论坛设置洽谈区,方便企业与市区有关机构等进行政策咨询等 [10]
直击中关村论坛:多国代表点赞中国创新环境
环球网· 2025-03-28 15:34
中关村论坛年会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吸引大量国际科学家和商界代表参与,"开放""分享""合作""中国机会"成为高频词 [1] 国际科技合作动态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提出英中正规划双边科技合作蓝图,以应对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新时代 [3] - 意大利科学家保罗·达里奥强调技术开放价值,中意将联合建立机器人研究创新中心 [3] - 澳大利亚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在北京建立生物医学创新中心,开展研发与技术转化 [3] 中国市场与科研环境优势 - 北京具备顶尖科研机构、临床医院、工业园区及政府支持,被评估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潜在领军者 [4] - 西门子在中国部署5400名研发人员,明确在华技术研发为工作重点并承诺持续投入 [4]
2025中关村论坛 | 高校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
经济观察报· 2025-03-28 15:32
技术转移生态建设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能够激发人才创造力、企业创造力和产业创造力 [2] -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三大特征,需要人才、资本和政府三方推动 [2] -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为政府、行业和学界的三螺旋结构,美国模式依赖政府基金和大学人才但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 [3] - 中国技术转移面临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待强化、企业需深度参与大学科研三大挑战 [3] 技术转移核心要素 - 构建未来技术转移生态需洞察全球突破性技术趋势、实现行业创新赋能、建立人才发现体系 [4] - 资本、产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协同是关键支撑要素 [4] 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 - 大学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需企业参与开发且大学需提升技术落地洞察力 [5] - 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创新联合体引入227家企业(含53家世界500强、70家中国500强),实现共同研发与育人 [5] - 大学定位需差异化,部分专注基础研究(0-1),部分侧重技术转化能力 [6] 技术交易成果发布 -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比最高(31家) [6] - 《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国际项目占比64%,覆盖15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多(31家) [6] - 两榜单从全球40多国1472项创新项目中遴选200项,质量较往年提升 [7]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0.33%,市盈率21.23倍,主力净流入266.2万元 [9]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5.09%,市盈率48.74倍,份额增1.2亿份但主力净流出723.6万元 [9] - 机器人ETF(562500)近五日跌5.03%,市盈率54.64倍,主力净流出3624万元 [9]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跌6.75%,市盈率83.71倍,份额减600万份且主力净流出334.4万元 [9]
中关村年会AI热潮不减,知产论坛嘉宾热议AI与知产保护
南方都市报· 2025-03-28 15:32
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84 6万件 是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 - 中国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第十一位 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26个 [1] - 北京集群在《2024年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升至全球第三 [1] 北京市知识产权成果 - 2024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达20万件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 81件 居全国第一 [2]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153 3亿元 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2] AI与知识产权 - 2017年以来生成式AI相关专利增加800%以上 中国是该领域领先的专利申请国 [2] - AI发展带来IP新挑战 包括作者权属 数据访问 公平报酬等问题 [2] - 需将人类置于中心位置 保持IP体系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2] 生成式AI的司法挑战 - 生成式AI应用给知识产权司法带来全方位挑战 包括开源模型边界 版权归属等问题 [3] - 需平衡技术不同阶段的利益 预训练阶段侧重数据获取 生成传播阶段注重权利保护 [3] - 裁判需结合技术原理 避免简单套用现有法律概念 为新技术留出探索空间 [3] 司法实践方向 - 知识产权法官应积极跟踪技术发展 开展前瞻性研究 [4] - 通过高质量裁判为AI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4]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3-28 15:19
中国科幻产业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为1089 6亿元 与去年基本持平 [1][3] - 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5 1亿元 同比增长10 7% 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提升 数字阅读和有声阅读发展迅速 [1][3] - 科幻游戏产业营收718 1亿元 同比增长10 2% 电脑端与主机端科幻游戏营收增速加快 制作水平显著提升 [1][4] - 科幻影视产业营收67 1亿元 电影票房回落 但微短剧与中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 电影节影响力提升 [1][4] - 科幻衍生品产业营收25 3亿元 同比增长11% 市场回暖 国内原创IP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4] - 科幻文旅产业营收244亿元 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营收占比提升 科幻舞台剧和剧本娱乐迈向精品化 [1][4]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 - 北京市集聚近800家科幻企业 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形 [5] - 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北京范式" [1][5] - 启动"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首批5家合作伙伴推进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揭牌 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等 [9] - "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 一批未来应用场景将在首钢园落地 [10] - 石景山区已集聚230余家科幻企业 2024年科幻产业收入153亿元 占全市近1/3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持续支持科幻内容原创 推动科幻IP向阅读 影视 游戏等领域转化 促进优秀作品出海 [12] - 强化科技赋能 推动人工智能 感知交互等技术研发 在影视制作 主题展示等场景应用 打造新型文化消费业态 [12] - 优化空间布局 加快石景山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动朝阳 海淀等区差异化发展 打造专业园区与孵化器 [12] - 培育产业生态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鼓励投资和资产流通交易 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12]
西城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园获“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称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28 15:14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8日西城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园获"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称号,标志金融科技跻身中关村示范区特色产业体系,该园区已成全国金融科技产业领军高地,未来将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为首都提供"金科样本" [1][3][7] 园区概况 -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由7个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而来 [3] - 吸引超70家优质企业入驻,含3家上市公司、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13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金融监管、安全等细分领域 [3] 发展模式 - 聚焦金融科技"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三类企业,构建"技术研发 - 场景验证 - 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生态,通过加速器推动集聚助力创新型企业发展 [5] - 以"园区云"平台为依托构建"金融云 + 产业云"双引擎服务平台,嵌入金融科技服务,整合第三方专业服务资源,形成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 [5] 配套活动与生态 - 连续承办多个高规格活动,引入老字号餐饮、健身空间及银行网点,打造便捷生活圈,营造"产城融合"新生态 [7] 未来目标 - 围绕"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机制高效有力、开放创新活跃"目标,强化产业链协同与产业集聚,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7]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 将打造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14:32
中关村及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 - 工信部将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打造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 [1] - 国家高新区将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试验田和承载地,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1] - 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将构建体系化、集群式协同创新机制,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1] 国家高新区现状与成果 - 2024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50%左右,产出了大批原创技术、首发产品 [1] - 国家高新区已出台各类政策近1000项,其中30余项首创性、突破性政策在全国复制推广 [1] - 国家高新区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设立境外研发机构超过2200家 [1] 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方向 - 科技园区将促进人才、技术、成果、平台等多维度国际合作,围绕共同挑战开展联合攻关 [2] - 科技园区需促进要素高效融通,强化产业优势互补,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 - 科技园区将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 [2]
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海淀区将举办科技嘉年华等科技文化活动
新京报· 2025-03-28 12:34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概况 - 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设置5大板块128场活动,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汇聚上千名演讲嘉宾 [1] - 同期举办文化展演、户外科普、科技嘉年华等活动,包括三山五园文化艺术展览和硬科技嘉年华 [1][4] - 硬科技嘉年华设置新品首发首秀、AI跨界场景体验、未来生活方式展区,展示具身智能、生成式AI等技术 [4] 海淀区科技创新成果 - 海淀区2024年主持完成4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20%)、115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占全市58.7%) [2] -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AI产业集群 [2] - 人工智能主题日将发布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调度平台等成果 [2] 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框架 - 采用"2+5+N"模式:2场核心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AI未来论坛)、5场专场论坛(含具身智能大会、通用AI论坛等)、10场特色活动 [3] 科技文化活动亮点 - AI青年创领大会探索青年人才引领AI与科普产业创新 [4] - 户外科普活动围绕"AI+"六大主题,通过互动体验展示科技应用场景 [4] - 灯光秀运用3D裸眼视觉技术,打造未来科技感视觉盛宴 [5]
北京持续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
北京晚报· 2025-03-28 12:18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持续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多项改革措施落地并推广,助力企业创新研发,中关村要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1][2] 改革举措带来的企业变化 - 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无物理围网和闸杆,90%空间用于研发实验设计 [1] - 入区企业设备运送回国办理通关等手续时间从一周左右缩短至两三天 [1] - 入区企业可享受研发设备免税、研发料件保税、入区货物视同出口退税等政策,平均减免7%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有更多精力专注创新研发 [1] 改革措施落地情况 - 新一轮先行先试24项改革措施全部落地,央地累计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 [1] - 财税、人才等方面改革措施已在全国推广 [1] 中关村的定位与要求 - 中关村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标杆 [2] - 中关村要继续高举改革旗帜,走在改革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2]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举办
央广网· 2025-03-28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举办,中关村发展集团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链条推动“双向奔赴”,未来将打造核心竞争力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1][2][3] 大会情况 -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启幕,主题为“技术交易赋能新质生产力”,举办20余场活动 [1] -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一期)签约落地,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京城机电服务落地,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首都相关产业领域 [1] - 中关村国际与沙特国家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署达成战略合作,中关村科服联合发起成立“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果 - 2024年,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企业2.25万家,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449家次,提供投融资额797亿元,落地北京高精尖产业和创新孵化项目497个 [2] 中关村发展集团规划 -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金峰表示将瞄准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目标,打造核心竞争力,助力“4I”转化过程高效精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3] - 期待与各领域伙伴携手构建开放、高效、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贡献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