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鹭药业(002038)
icon
搜索文档
双鹭药业:关于参股公司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17:14
证券日报网讯 9月30日,双鹭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参股公司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风药 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正式在联交所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02652.HK。根据长风药业全球发售招 股书之披露,其本次全球发售4119.8万股,发售价格为每股14.75港元。长风药业在香港上市的详细内容 可在香港联交所网站查阅。长风药业本次发售完成后,本公司持有的其股份总数为1,516.5653万股, 预计占其发行后总股份数的3.68%,本公司持有的长风药业股份的禁售期为长风药业上市后12个月。 (编辑 任世碧) ...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拟10月8日在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30 15:53
长风药业上市计划 - 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2652.HK [1] - 本次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4119.8万股,发售价格为每股14.75港元 [1] 双鹭药业持股情况 - 发售完成后,双鹭药业持有长风药业股份数量为1516.5653万股 [1] - 双鹭药业持股预计占长风药业发行后总股份的3.68% [1] - 所持股份有12个月的禁售期 [1] 财务处理及影响 - 双鹭药业对所持长风药业股权划分为相关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1] - 长风药业上市预计对双鹭药业2025年度的财务与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1]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2:53
每经AI快讯,9月30日,双鹭药业(002038)发布午间公告,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 正式在联交所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02652.HK。长风药业本次发售完成后,公司持有的其股份总数为 1516.57万股,预计占其发行后总股份数的3.68%。 ...
双鹭药业(002038.SZ)参股公司长风药业(02652)预计10月8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2:35
公司核心事件 -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1] - 长风药业全球发售4119.8万股,发售价格为每股14.75港元 [1]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10月8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9-30 12:25
公司事件 -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1] - 长风药业全球发售4119.8万股 [1] - 发售价格为每股14.75港元 [1]
A股午间公告: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格隆汇APP· 2025-09-30 12:15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上市计划 - 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02652.HK [1] - 长风药业本次发售完成后,双鹭药业持有的股份总数为1516.57万股 [1] - 预计持股数量占长风药业发行后总股份数的3.68% [1] 利欧股份H股上市申请进展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的上市申请 [1] - 申请目标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双鹭药业:参股公司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55
长风药业上市计划 - 长风药业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股份代号为02652 HK [1] - 本次全球发售4119 8万股 发售价格为每股14 75港元 [1] 双鹭药业持股情况 - 公司持有长风药业1516 57万股 [1] - 预计占长风药业发行后总股份数的3 68% [1]
双鹭药业(002038) -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股公司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公告
2025-09-30 11:48
一、参股公司上市情况概述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参股公司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长风药业")预计于 2025 年 10 月 8 日正式在联交所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 02652.HK。 根据长风药业全球发售招股书之披露,其本次全球发售 4119.8 万股,发售价格为每股 14.75 港元。长风药业在香港上市的详细内容可在香港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查阅。 证券代码:002038 证券简称:双鹭药业 公告编号:2025-030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股公司长风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二、公司持股情况 长风药业本次发售完成后,本公司持有的其股份总数为 1,516.5653 万股,预计占其发行 后总股份数的 3.68%,本公司持有的长风药业股份的禁售期为长风药业上市后 12 个月。 三、对公司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公司对所持长风药业的股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烷化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达到126.1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9:17
行业定义及分类 - 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物 通过烷基化反应直接破坏DNA结构与功能 抑制快速分裂细胞增殖 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2] - 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 氮芥 噻替派 马利兰(白消安)等 其中环磷酰胺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烷化剂[2] 市场规模 - 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22.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4.9亿美元[2] - 中国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74.6亿元增长至2024年122.6亿元 预计2025年达126.1亿元[1][5]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 带动烷化剂在内的抗肿瘤药物需求增长[2] - 中国肿瘤发病率保持较高水平且持续上升 烷化剂作为肿瘤化疗奠基性药物在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4] - 行业处于稳定发展且技术不断革新阶段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1][5] 重点品种市场表现 - 替莫唑胺胶囊市场默沙东销售额下降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北京双鹭药业后期收缩[5] - 白消安注射液由大冢制药主导且销售额稳升[5] - 塞替派注射液中黑龙江福和制药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增长显著[5] - 环磷酰胺相关产品百特保持稳定 江苏恒瑞医药逐步提升份额[5]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带量采购及药监局加速新药审批流程等政策鼓励扶持本土化疗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研发上市[5] - 国内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化疗药物质量 随着药物不断上市市场竞争加剧 化疗药物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基础化学原料 关键中间体及高级中间体等[6] - 中游为烷化剂生产 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6] - 下游用于综合医院肿瘤科 肿瘤专科医院 血液病中心等医疗机构 终端为各类肿瘤患者[6] 竞争格局 - 主要产品包括环磷酰胺 卡莫司汀 顺铂 奥沙利铂 白消安 替莫唑胺 美法仑 达卡巴嗪等[8] - 国内主要企业有恒瑞医药 江苏盛迪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 浙江医化 华润双鹤 齐鲁制药 豪森药业 上海医药 浙江海正 大冢制药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 北京双鹭药业 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 南京制药等[8] 代表企业分析 - 恒瑞医药2024年肿瘤相关药物产量505.09万瓶/盒 销量424.97万瓶/盒 实现营业收入145.87亿元[9] - 双鹭药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0.74亿元[10] - 双鹭药业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2.76亿元 同比下降27.69% 其中替莫唑胺胶囊占比28.94% 立生素占比28.71%[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对烷化剂需求不断增加 医药领域作为抗肿瘤药物重要成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11] - 技术创新推动供给增加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 技术将朝绿色工艺 智能与数字化 高品质方向发展[1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化疗药物行业全景速览:随着癌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市场对化疗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企业不断上市,市场竞争加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8 09:32
行业定义及分类 - 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细胞毒性药物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抑制生长增殖并促进分化 具有广谱抗癌性 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及晚期各线治疗[2] - 主要分类包括烷化剂 抗代谢药 抗癌抗生素 植物类抗癌药 激素类抗癌药和免疫制剂等[2] 全球化疗药物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335.3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占比70.31%达235.75亿美元 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比9.45%和11.35%[4]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至368.4亿美元 亚太地区占比降至68.48% 欧洲和北美分别升至9.99%和11.94%[4] - 化疗药因副作用大和疗效较差 在全球逐渐被靶向药物取代 在抗肿瘤药物规模比重呈下降态势[4] 中国化疗药物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化疗药物需求量38.58亿片/粒/瓶 市场规模1355.9亿元 其中植物生物碱603.2亿元和抗代谢药440.3亿元主导市场[1][5] - 预计2025年需求量增至39.48亿片/粒/支/瓶 市场规模达1404.2亿元 抗代谢药和植物生物碱分别增至457.5亿元和626亿元[1][5] - 2024年产量32.58亿片/粒/瓶 同比增长2.61% 预计2025年产量增至34.32亿片/粒/瓶[6] 市场竞争格局 - 抗代谢药 植物生物碱和烷化剂原研企业以罗氏 礼来 赛诺菲 默沙东等欧美巨头为主导[10] - 国内企业恒瑞医药 豪森药业 齐鲁制药 正大天晴在仿制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并在新剂型上持续突破[10] - 抗代谢药主要产品包括卡培他滨 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二钠 烷化剂产品包括卡铂 顺铂 替莫唑胺[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化学原料 生物制品和辅料 中游为研发生产环节 下游通过医院 零售药房及线上渠道销售[8] - 医院内部药房是主要零售渠道 特别是三甲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 终端患者包括结直肠癌 胃癌 卵巢癌等患者[8]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肿瘤治疗药物制造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推进创新药和特效药的研制与临床试验[8] - 带量采购和新药审批加速等政策推动本土化疗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的研发上市[10]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技术将朝精准化疗 纳米技术应用及联合治疗方向发展[10][11] - 对基因突变与分子生物学认识的加深 将推动新靶点药物开发 实现更好的治疗结果和癌症治疗范式转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