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药业(002262)
搜索文档
恩华药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42%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6:12
人民财讯10月24日电,恩华药业(002262)10月24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4.61亿元,同比增长5.70%;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3.6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71亿 元,同比增长7.85%;归母净利润11.06亿元,同比增长8.42%。 转自:证券时报 ...
恩华药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06亿元,同比增长3.67%
新浪财经· 2025-10-24 16:05
恩华药业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5.70%;净利润为4.06亿元,同比增长3.67%。前 三季度营收为44.71亿元,同比增长7.85%;净利润为11.06亿元,同比增长8.42%。 ...
恩华药业(002262) - 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4 16:00
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10月13日以电子邮 件及专人送达的方式向全体监事发出召开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的通知及相关会议资 料。2025年10月24日下午1:00至3:00,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徐州市经济技术开 发区龙湖西路31号恩华科技大厦20楼会议室以现场表决的方式召开,公司3名监事全部参 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王丰收先生主持。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有 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会议以 3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 度报告》。 证券代码:002262 证券简称:恩华药业 公告编号:2025-052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核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 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内公司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
恩华药业(002262) - 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0-24 16:00
证券代码:002262 证券简称:恩华药业 公告编号:2025-051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 2025 年 10 月 24 日在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西路 31 号恩华科技大厦 20 楼会议室召开,会议通知已 于 2025 年 10 月 13 日以专人送达、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给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本次会议应到董事 8 名,实到董事 8 名。公司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亦列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董事长孙彭生先生召集并主持。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 公司章程的规定。 1、会议以8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告编号:2025-053) ...
恩华药业(002262)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4 16:00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002262 证券简称:恩华药业 公告编号:2025-053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1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单位:元 项目 本报告期金额 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 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 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 销部分) 22,161.91 -319,529.1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 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 补助除外) 458,808.32 1,566,456.3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 ...
BD密集落地,持续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持续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整体观点积极 [1][3] 核心观点 - 近期多起BD(业务发展)交易密集落地,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3] - 创新药领域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价值有望重估的大型药企、创新管线逐步兑现的生物科技公司、受益于创新的CXO及制药上游、以及有望复苏的医疗器械龙头 [3][5] 细分领域与重点标的 - **价值重估大型药企 (Pharma)**:重点标的包括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制药、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恩华药业,相关标的为石药集团 [3][5] - **创新生物科技 (Biopharma/Biotech)**:重点标的包括科伦博泰生物、新诺威、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京新药业、特宝生物、我武生物、艾力斯,相关标的为信达生物 [3][5] - **CXO及制药上游**:重点标的包括皓元医药、百普赛斯、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 [3][5] - **医疗器械龙头**:重点标的包括微创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 [3][5] 近期BD交易案例 - 普瑞金与Kite达成协议,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 [3] - 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协议,首付款2000万美元,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 [3] - 翰森制药与罗氏、奥赛康与Visara也分别于10月17日宣布达成交易 [3] 近期市场表现 - **A股市场**:2025年10月第三周(10/13-10/17),上证综指下跌1.5%,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3][7] - **A股细分板块**:中药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上涨0.4%,医药商业下跌0.9%,化学制剂下跌1.7% [3][11] - **A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亚太药业(+36.7%)、多瑞医药(+28.8%)、广生堂(+26.1%);跌幅前三为贝达药业(-17.0%)、华兰股份(-15.7%)、金城医药(-11.8%) [3][14] - **港股市场**: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8%,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下跌6.1%,恒生指数下跌4.0% [3][18] - **港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康宁杰瑞制药-B(+10%)、中国中药(+8%)、先声药业(+5%);跌幅前三为永泰生物-B(-30%)、三叶草生物-B(-20%)、宜明昂科-B(-17%) [3][18] - **美股市场**:同期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0.7%,标普500指数上涨1.7% [3][18] - **美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捷迈邦美(+8%)、查尔斯河(+7%)、梅特勒-托利多(+6%);跌幅前三为KENVUE(-8%)、礼来(-4%)、MODERNA(-3%) [3][18]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74.5%,报告认为处于正常水平 [3][1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提供了多家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例如恒瑞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12元,对应市盈率58倍;药明康德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3.93元,对应市盈率25倍 [6]
2025年1-8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为247.7万吨 累计增长3.1%
产业信息网· 2025-10-20 11:41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单月产量为26.3万吨 [1]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累计产量达到247.7万吨 [1] - 2025年前8个月化学药品原药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1% [1] 相关上市企业 -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恒瑞医药(600276)、华东医药(000963)、丽珠集团(000513)等 [1] - 其他相关企业有白云山(600332)、华北制药(600812)、海正药业(600267)等 [1] - 复星医药(600196)、科伦药业(002422)、恩华药业(002262)、仙琚制药(002332)亦为行业重要公司 [1]
2025年1-4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为125.7万吨 累计增长3.9%
产业信息网· 2025-10-18 10:33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单月产量为33.2万吨,同比增长3.4% [1] - 2025年1月至4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累计产量为125.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9% [1] 相关上市企业 - 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恒瑞医药(600276)、华东医药(000963)、丽珠集团(000513)、白云山(600332)、华北制药(600812) [1] - 其他相关上市企业包括海正药业(600267)、复星医药(600196)、科伦药业(002422)、恩华药业(002262)、仙琚制药(002332) [1] 数据来源与报告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信息参考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化学药品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1]
中国医疗保健-2025 年第三季度展望:联影医疗和乐普医疗引领收入增长,智飞生物仍处于周期低谷-China Healthcare_ 3Q25 preview_ United Imaging & Lepu to lead revenue growth, Zhifei still at cycle trough
2025-10-13 23:1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联影医疗、乐普医疗、甘李药业、华兰生物、迈瑞医疗、新产业、通化东宝、科伦药业、安图生物、华润三九、爱尔眼科、万泰生物、金域医学、迪安诊断、智飞生物等[1][2][6][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览 * 联影医疗预计引领收入增长,同比增长44%,达23.27亿元人民币,主要驱动力是中国医院招标数据的改善已开始反映在财务报表中[1][6] * 乐普医疗预计实现38%的快速增长,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受“四同”政策影响导致制药业务基数较低,以及医美等消费医疗板块可能贡献增量收入[1][6] * 甘李药业预计维持23%的稳健增长,持续受益于胰岛素集采续约,且海外业务拓展进展良好[1][6] * 智飞生物仍处于收入周期低谷,预计收入同比下降30%至31.77亿元人民币,原因是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于2025年6月4日上市后竞争加剧,公司已开始提供折扣以加速去库存[2][6] * 两家ICL公司(金域医学、迪安诊断)预计继续录得负收入增长,但行业价格压力已趋稳,收入趋势接近拐点,增长可能在第四季度转正[2][6] * 部分公司净利润变动显著:乐普医疗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62%[6] 通化东宝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6%[6] 益丰药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1%[6] 而智飞生物净利润为负且恶化,浙江华海因有效税率提高净利润下降22%,康泰生物因毛利率下降及研发费用率提高净利润下降79%[6]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通化东宝2025-2027年收入预测3.0%-4.0%,净利润预测1.5%-6.5%,以反映其在胰岛素集采续约后市场份额的提升[7][8] * 下调科伦药业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3.1%-3.8%,以反映对原料药行业价格战更悲观的展望及更低的毛利率假设,收入预测保持不变[7][10] * 对迈瑞医疗、新产业、华兰生物、安图生物、华润三九的季度盈利预测进行调整,同时保持年度预测不变,以更准确反映其毛利与费用的季节性分布[10][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风险 * 迈瑞医疗为买入评级,目标价314元人民币,采用两阶段DCF估值,下行风险包括集采进一步影响产品出厂价、中国高端医院渗透进度不及预期、进入欧美市场困难等[12][13] * 新产业为买入评级,目标价73元人民币,估值85%基于DCF,15%基于理论并购价值,风险包括进口替代进度放缓、集采等政策风险、竞争加剧等[14] * 华兰生物为买入评级,目标价19元人民币,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法估值,风险包括新临床指南对白蛋白处方使用管控更严、静丙出厂价涨幅远低于终端价等[15] * 安图生物为买入评级,目标价33元人民币,采用两阶段DCF估值,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外法规变化、集采实施等[16] * 通化东宝为中性评级,目标价9元人民币,采用5年退出市盈率法估值,上行风险包括第三代胰岛素产品放量超预期、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在美国获批快于预期,下行风险包括产品销售放量慢于预期等[17] * 科伦药业为中性评级,目标价38元人民币,采用SOTP估值法,下行风险包括原料药价格下跌、医院对输液疗法管控导致市场萎缩,上行风险包括管线产品交付和销售放量超预期等[18] * 华润三九为中性评级,目标价27元人民币,采用贴现长期市盈率法估值,下行风险包括执行招标结果进度慢于预期、主要产品价格侵蚀等[20]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为高盛对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览[1] * 报告包含详细的财务数据表格,列示了覆盖公司的第三季度收入、净利润及同比变化预测[6] * 报告包含针对特定公司的详细估值模型参数与风险提示[12][13][14][15][16][17][18][20] * 报告附有标准的监管披露、评级分布、利益冲突声明及方法论说明[4][23][24][25][28][38][39]
研判2025!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保政策扩围提升用药可及性,人口老龄化驱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需求激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1 09:20
行业概述 -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用于治疗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 - 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105.5亿元,同比增长24.12% [1][5] - 行业发展历经从1990年代至2010年的起步阶段,到2010-2020年的发展阶段,再到2020年至今的创新阶段,呈现从仿制到创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转型态势 [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导致药物需求显著增加 [1][5] -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将更多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用药可及性,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1][5] - 以帕金森病为例,2022年中国帕金森病出院人数为9.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68%,反映出患病人数增多的趋势 [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有机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基因治疗材料、药用辅料、细胞培养基、重组蛋白与抗体等原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层析柱等研发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研发生产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的治疗 [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本土创新崛起破局、跨国药企高端制衡”的特征 [6] - 先声药业采取合作为主、自研为辅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4%,毛利为28.94亿元,同比增长17.54,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亿元聚焦神经与肿瘤领域 [7] - 恒瑞医药拥有广泛的研发管线,2024年营业收入为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研发投入为82.28亿元,同比增长33.79%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研发将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将逐渐成熟 [11] - 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且多元化,国内药企将通过提升自身实力和技术创新与国际药企展开竞争 [12] - 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支持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加强监管,并有望将更多药物纳入医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