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太科技(002326)

搜索文档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新浪财经· 2025-07-02 21:50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核心进展 - 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正式起诉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涉案金额包括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要求销毁侵权产线设备及工艺资料[2][3] - 案件涉及永太科技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满产后预计年新增收入54亿元,净利润6.7亿元[10][19] - 此前两名自然人被告李胜、郑飞龙已被判刑,追缴违法所得共计544.504万元,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4个月和3年4个月[13] 技术侵权细节 - 九江天赐前总工程师李胜通过收受400万元费用及股权激励承诺,向浙江研一泄露液体双氟和六氟工艺技术[6][7] - 中间人郑飞龙撮合李胜与永太科技合作,约定1000万元技术转让费,双方按比例分成[10][11] - 技术同一性鉴定确认永太高新和浙江研一项目工艺技术与天赐材料技术具有实质性相似[12] 涉事公司回应 - 永太科技公告称未收到诉讼材料,所研发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诉讼不会影响公司核心技术[4][5] - 浙江研一辩护律师称不存在故意犯罪,系招揽人才时未尽注意义务,已主动终止项目并表达赔偿意愿[22][23] - 深圳研一法务部表示正与天赐材料进行谈判协商解决[2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天赐材料是全国唯一拥有液体双氟、液体六氟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企业,技术具有独家性[7] - 新能源行业知识产权案件频发,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2023年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27] - 司法机关加大对技术创新密集型领域保护力度,典型案例判赔金额达6.4亿元[26][27]
永太科技:公司可能涉及诉讼 但尚未收到相关材料
快讯· 2025-07-02 20:30
永太科技:公司可能涉及诉讼 但尚未收到相关材料 智通财经7月2日电,永太科技(002326.SZ)公告称,公司关于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披露了九江天赐高 新材料有限公司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 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且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的 知识产权,因此该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生影响。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 期后损益的影响,最终实际影响以实际发生诉讼案件的法院生效判决为准。公司将积极应诉,依法主张 自身合法权益,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永太科技(002326) - 关于公司可能涉及诉讼的公告
2025-07-02 20:30
公司一直以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 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本公告涉及的可能发生的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 和自主研发能力产生影响。同时,公司始终坚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反对滥用市场 支配地位等一切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倡导以创新与合作推动行业 健康发展,任何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谋取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都难以逃脱法律和 市场规则的约束。 鉴于公司尚未收到有关该诉讼案件的任何材料和信息,对《广州天赐高新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所述的相关诉讼案件以及诉讼案件的 后续结果都尚不确定,同时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 该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影响, 最终实际影响以实际发生诉讼案件的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证券代码:002326 证券简称:永太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3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可能涉及诉讼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近日,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关注到,《广州天 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
天赐材料:公司全资子公司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 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

快讯· 2025-07-02 18:37
天赐材料:公司全资子公司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 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 智通财经7月2日电,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原 告,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 律师费115万元。涉案被告包括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原告认为 被告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诉讼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损益产生直接的负面 影响,但案件尚未开庭审理,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判决为准。 ...
永太科技(002326) - 2025年6月25日-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6:4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 1999 年成立,2009 年上市,总部位于浙江台州,是全球领先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横跨无机及有机氟化工行业 [2] - 以含氟技术为核心,业务覆盖新型材料、医药、植物保护及贸易业务等,产品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 [2] - 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区布局多个生产基地,产能可支撑未来核心业务增长,能应对不同市场需求 [2][3] 公司业绩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458,939.78 万元,同比增长 11.18%,扣非后净利润亏损额度同比收窄 36.26% [4] - 2024 年锂电材料板块毛利率同比回升 23.07 个百分点,植物保护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1.79%,医药板块业绩受部分原研药到期影响有所下滑但降幅较小 [4]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05,995.92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57.75 万元 [4] - 未来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推动业务增长,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 贸易与产品相关 - 贸易板块经营主体为子公司上海浓辉,负责农药原药、制剂等产品销售,拥有 1500 多个海外农药登记证,打造农化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 [5] - 植保类产品有含氟类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中间体,以及农药原药和制剂 [6]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植保业务 2024 年快速增长受益于行业库存周期调整完成下游需求复苏、子公司内蒙古永太新产线投产放量、公司积极拓展客户 [6][7]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研发作为战略重点推进,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链伙伴开展应用研究 [8] - 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产业化进程视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和市场培育情况而定,目前处于优化阶段,商业化时间不确定 [9] 新兴业务情况 - 氟化液业务具备产业化基础,有小规模订单,占整体营收比重小,未来将优化产品性能,开发下游应用场景,加强市场开拓 [10] - 氟化液在人工智能等发展推动下有市场机遇,但面临材料适配性验证周期长等问题 [11] 盈利提升途径 - 通过锂电材料业务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医药板块产品创新、植保业务全球化布局和氟化液等新兴业务产业化突破提升盈利能力 [12] 固态电池与医药业务 - 依托现有产业链优势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结合自身技术积累探索相关研究与应用 [12] - 医药领域聚焦发展高附加值制剂产品、借助集采中标渗透国内市场、建设专业化营销团队开发终端市场 [13] 融资情况 - 暂时没有定增计划,未来根据项目进展与资金需求选择适当时机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15]
永太科技(00232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6-26 16:30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累计总额不超43亿元的担保[3] - 为上海浓辉3000万元授信、内蒙古永太5000万元授信提供担保[4] - 截至公告日,公司累计对子公司担保余额30.72330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5.01%[22] 子公司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海浓辉资产总额10.906623亿元等[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浓辉资产总额11.242372亿元等[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内蒙古永太资产总额31.703663亿元等[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蒙古永太资产总额30.549938亿元等[15] 子公司担保额度 - 上海浓辉经审议担保额度6亿元,本次担保后余额4.065亿元,可用1.935亿元[6] - 内蒙古永太经审议担保额度15亿元,本次担保后余额12.80706亿元,可用2.19294亿元[6] 其他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无其他对外担保等情形[22]
永太科技(002326)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6-16 16:30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子公司累计担保不超43亿元,对资产负债率未超70%子公司担保不超20亿元,超70%不超23亿元[3] - 为内蒙古永太5000万元授信提供担保,担保后余额12.30706亿元,可用额度2.69294亿元[4][5] - 截至公告日,公司累计对子公司担保余额29.92330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12.02%[13] 子公司情况 - 内蒙古永太成立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12.91亿元[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内蒙古永太资产总额31.703663亿元,负债总额27.018033亿元,净资产4.68563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蒙古永太营业收入10.367541亿元,利润总额2155.71万元,净利润1796.34万元[9] 其他 - 本次担保本金5000万元,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限三年[10] - 董事会认为本次担保财务风险可控,符合公司战略,不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12] - 公司及子公司无其他对外担保等不良情形[13]
多家机构聚焦永太科技调研,亏损收窄背后的业务升级路径
全景网· 2025-06-11 16:13
公司概况 - 永太科技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是全球领先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1] - 业务覆盖新型材料(新能源锂电及氟化液材料)、医药、植物保护及贸易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和完整产业链布局 [1] - 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布局多个生产基地,具备充足产能储备 [1] 财务表现 - 公司亏损额度同比收窄36.26%,经营质量显著向好 [2] - 锂电材料板块毛利率同比回升23.07个百分点,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2] - 植物保护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79%,展现强劲市场需求 [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995.9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75万元 [2] 锂电材料业务 - 采取降本增效措施,电解液产销实现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3] - 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已投产67,000吨/年产能,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3] - 重视中长时锂电池技术战略布局,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熟度 [3] 氟化液业务 - 氟化液需求随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 [3] - 氟化液产品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并获得少量订单,目前业务占比较小 [3] - 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以满足需求 [3] 医药业务 - 计划向高附加值制剂系列产品发展,已中标部分省份集中采购 [4] - 组建专业营销团队拓展国内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4] 植物保护业务 - 生产端涵盖农药中间体等关键环节,内蒙古永太生产基地项目陆续投产 [4] - 销售端通过子公司上海浓辉拥有1500多个海外农药登记证,推动生产与销售紧密衔接 [4]
永太科技(002326)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6:5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 1999 年成立,2009 年上市,总部位于浙江台州,是全球领先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横跨无机及有机氟化工行业 [2] - 业务覆盖新型材料、医药、植物保护及贸易业务等,产品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 [2] - 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布局多个生产基地,产能可支撑未来核心业务增长 [2] 公司业绩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458,939.78 万元,同比增长 11.18%,扣非后净利润亏损额度同比收窄 36.26% [3] - 2024 年锂电材料板块毛利率同比回升 23.07 个百分点,植物保护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1.79%,医药板块业绩受部分原研药到期影响有所下滑但降幅较小 [3]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05,995.92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57.75 万元 [3] 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情况 - 公司重视该项目战略布局,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熟度,开展前瞻性市场布局 [4] - 产业化进程受多维度因素影响,具体规划根据实际进展及市场条件动态调整,短期内对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5] - 项目以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作为新型有机锂盐补锂剂,适用于电解液补锂、正极补锂和电池修复等多场景,无需改造现有产线 [6] 锂电材料板块情况 - 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电解液产销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7] - 锂电材料价格受多因素影响,走势不确定,公司加强成本控制与市场拓展,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策略 [8] - 液态双氟已投产 67,000 吨/年产能,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生产成本下降 [9] 其他业务情况 - 氟化液需求随人工智能等发展快速增长,但面临挑战,公司有小部分订单,将推进产品升级和市场推广 [10][11] - 公司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跟踪其进程,探索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 医药板块向高附加值制剂产品发展,中标部分省份集采,组建营销团队,销售网络覆盖 26 个省市自治区 [11] - 植物保护业务生产端产品涵盖关键环节,内蒙古永太项目陆续投产;销售端子公司有 1500 多个海外农药登记证,公司推动生产与销售业务衔接 [11]
永太科技:氟化液项目具备产业化条件,已有小部分订单
巨潮资讯· 2025-05-29 18:32
氟化液项目 - 氟化液项目已具备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条件 已有小部分订单 在公司业务中占比相对较小 [2] - 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需求 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 积极开展市场推广 努力拓展该业务 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2] - 电子氟化液覆盖相变式与单相式浸没液冷两大方向 适用于半导体制造 数据中心冷却及储能热管理等领域 [3] 锂电材料业务 - 电解液产销量保持增长态势 市场表现稳健提升 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2] - 六氟磷酸锂行业供给端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 下游动力及储能需求持续增长 供需平衡优化为价格提供支撑 [2] - 公司通过工艺改进和产业链整合进一步降本 并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2] - 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已形成67,000吨/年产能 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2] 核心竞争力 - 构建了锂矿资源至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覆盖锂盐 添加剂 电解液等多品类产品 [2] - 完善的电解液矩阵可满足客户集中采购需求 已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2] - 计划在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深化布局 同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2] 技术研发 - 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处于初期阶段 新型有机锂盐补锂剂技术适配多场景应用 [2] - 公司正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熟 [2] 未来增长驱动 - 未来盈利增长将依托锂电材料业务拓展 氟化液等新业务潜力释放 全球市场开拓及成本优化等多维驱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