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西证券(002500)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证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2024年5月)
2024-05-24 21:17
董事会议事规则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议事规则 (经 2024 年 5 月公司 2023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条 宗旨 为了进一步规范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 事会的议事方式和决策程序,促使董事和董事会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提高董事会规范运作和科学决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 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董事会职权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六)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或其他证券及 上市方案; (七)拟订公司重大收购、公司因《公司章程》第二十八条第(一) 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或者合并、分立、分拆、 解散及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十二)制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三)制订《公司章程》的修改方案; (八)决定公司因《公司章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第(五) 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 ...
山西证券:2023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5-24 21:17
证券代码:002500 证券简称:山西证券 公告编号:临2024-015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本次股东大会以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2、本次会议无增减、修改、否决议案的情况; 3、本次会议不涉及变更以往股东大会已通过的决议; 4、为尊重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次股东大会所提议案均对中小投 资者的表决单独计票。 一、会议召开情况 1、会议时间: (1)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4年5月24日14:30 (2)网络投票时间:2024年5月24日 5、会议主持人:侯巍董事长 1 6、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 市规则》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 程》的规定,会议合法合规。 二、会议出席情况 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及股东授权委托代表共17人,代表股份 1,833,270,291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1.0693%。其中: 1、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及股东授权委托代表4人,代表股份 1,166,506,594股,占 ...
山西证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4年5月)
2024-05-24 21:17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24 年 5 月修订) 目 录 第二节 监事会 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三章 股份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二节 股份增减和回购 第三节 股份转让 第四章 股东和股东大会 第一节 股东 第二节 股东大会的一般规定 第三节 股东大会的召集 第四节 股东大会的提案与通知 第五节 股东大会的召开 第六节 股东大会的表决和决议 第五章 公司党组织 第六章 董事会 第一节 董事 第二节 独立董事 第三节 董事会 第四节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第五节 董事会秘书 第七章 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八章 监事会 第一节 监事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第九章 财务、会计和审计 第一节 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节 内部稽核(审计)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 第二节 公告 2 第十章 通知和公告 第一节 通知 第十一章 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 第一节 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 第二节 解散和清算 第十二章 章程修改 第十三章 附则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股东和债权 ...
山西证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2024年5月)
2024-05-24 2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深圳证 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 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交易与关联交易》(以 下简称"《交易与关联交易》")、《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关联交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 (二)不损害公司及非关联股东合法权益的原则; (三)关联股东及董事回避原则;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经 2024 年 5 月公司 2023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 关联交易,保证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允性,维护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的 合法权益,保证公司与关联人之间的关联交易符合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四)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公司交易与关联交易行为应当定价公允、审议程序合规、 信息披露规范。 公司交易与关联交易行为应当合法合规,不得隐瞒关联 ...
证券-煤炭行业周报:复产,顺势而为
山西证券· 2024-05-21 10:5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潞安环能、山煤国际、山西焦煤、平煤股份、淮北矿业、恒源煤电、陕西煤业、晋控煤业、广汇能源、新集能源、中国神华、盘江股份、华阳股份、靖远煤电、云维股份、辽宁能源、探创科技、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动力煤 - **核心观点**:旺季补库需求启动,港口煤价仍相对强势,后期价格回落空间不大 [1][4][10][41] - **论据**:产地安监严格常态化,供应维持正常水平,但山西会议引发复产预期,后续日产量或有所增长;高温天气开启,火电负荷提高,下游迎峰度夏补库需求释放,宏观政策向好,地产企业资金面改善,非电行业备库需求提升,提振煤炭需求;不过水电出力增加影响需求增量,港口调入大于调出,库存增加;稳经济政策继续出台,工业用电及非电用煤需求有增长空间,山西复产增量有限,国内供给小幅增长,国际煤价高位,进口煤价差不高,后期进口煤增量预期存变数 [1][4][10][41] 冶金煤 - **核心观点**:需求恢复补库开启,焦煤价格上涨 [1][15] - **论据**:山西会议引发炼焦煤复产预期,但安监依然严格,区域冶金煤煤矿生产供应一般;超长期国债及房地产利率下降等利好提振,下游建材及投资性钢材需求释放,钢厂开工率继续提高,铁水产量增加,下游冶金煤补库、消费需求回升 [1][15] 焦、钢产业链 - **核心观点**:产业链继续回暖,焦炭价格稳中有涨,后期下降空间不大 [1][22][23] - **论据**:上周钢材价格继续回升,钢厂利润好转,开工率提升,焦炭需求增加;焦化开工率低位,焦炭供给一般;稳经济政策继续加码,经济信心有望恢复,钢材需求刚性仍存,将导致焦炭需求增加;焦煤供需改善进度缓慢,成本支撑焦炭价格 [1][22][23] 煤炭运输 - **核心观点**:港口交投恢复,沿海煤炭运价上涨 [2][27] - **论据**:迎峰度夏来临,港口交投情绪升温,海外煤价上涨,内外贸兼营船舶外流增多 [2][27] 煤炭板块行情 - **核心观点**:上周煤炭板块回调,未跑赢沪深 300 等大盘指数 [3][33] - **论据**:中信煤炭指数周五收报 3827.72 点,周变化 -2.10%;子板块中煤炭采选Ⅱ(中信)周变化 -2.07%;煤化工Ⅱ(中信)指数周变化 -2.45%;煤炭采选个股涨跌互现,煤化工个股回调为主 [3][33]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2024 年煤炭供需关系难进一步宽松,价格回落空间不大,“高股息 + 央企”估值后期有望提升 [4][41] - **论据**:迎峰度夏旺季到来,需求刚性较强,后期地产、基建等稳经济政策仍存边际改善预期;市值管理地位提高叠加低利率环境预期长期存在 [4][41] - **具体建议**:关注炼焦煤相关企业如潞安环能、山煤国际等;关注动力煤相关企业如陕西煤业、晋控煤业等;关注高股息企业中国神华 [4][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行业要闻**:山西省召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2023 年煤炭矿产勘查投入资金 19.72 亿元,增长 19.3%;探创科技挂牌,山东能源集团新三板企业增至 5 家;1 - 4 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 14.8 亿吨,同比下降 3.5%;4 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37][38] -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平煤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恒源煤电 2023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中煤能源 2024 年 4 月份主要生产经营数据;中国神华 2024 年 4 月份主要运营数据;盘江股份放弃毕节火风光一体化发电项目商业机会 [39][40] - **风险提示**:供给释放超预期;需求端改善不及预期;欧盟煤炭缺口不及预期,进口煤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价格强管控;煤企转型失败等 [5][42]
证券-农业行业周报:看好生猪养殖股、圣农发展、海大集团在当前的配置时机
山西证券· 2024-05-21 10:5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农林牧渔(细分生猪养殖、家禽养殖、饲料加工、水产养殖、种植与粮油加工) 公司:海大集团、圣农发展、温氏股份、乖宝宠物、唐人神、东瑞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朗源股份、*ST傲农、普莱柯、ST佳沃、华绿生物、ST天邦、生物股份、金河生物、天康生物、海利生物、晨光生物、秋乐种业、欧福蛋业、绿康生化、嘉华股份、神农科技、安德利、祖名股份、雪榕生物、华统股份、仙坛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本周(5月13日 - 5月19日)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32%,农林牧渔板块涨跌幅为+1.29%,板块排名第7,子行业中果蔬加工、动物保健、畜禽饲料、肉鸡养殖以及生猪养殖市场表现位居前五[1][12] - 行业涨幅前十公司包括朗源股份(52.37%)、*ST傲农(22.54%)等;行业跌幅前十公司包括海利生物(-6.27%)、晨光生物(-6.96%)等[12] 生猪养殖 - 本周猪价继续上涨,截至5月17日,四川/广东/河南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15.15/16.00/15.35元/公斤,环比上周分别上涨1.34%/1.59%/0.99%;平均猪肉价格为20.76元/公斤,环比上周上涨1.71%;仔猪平均批发价格24.71元/公斤,环比上周上涨2.66%;二元母猪平均价格为31.00元/公斤,环比上周下跌0.03%;自繁自养利润为 -15.21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32.17元/头;5月15日猪粮比价为6.36,环比上涨0.47%[1][17] - 2024年进入本轮周期的第4个“亏损底”,是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4个“亏损底”的周期,且周期磨底有望逐渐进入尾声;我国猪价未来仍将会呈现周期波动特征,未来猪周期的高点较有可能比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的正常周期高点要高[1] - 生猪养殖指数的拐点一般领先猪价周期拐点6 - 9个月,猪价周期磨底阶段的倒数第2个“亏损底”或是布局生猪养殖股大周期机会的较好时机,应重视生猪养殖股在第4个“亏损底”布局时机,推荐温氏股份、唐人神、东瑞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等生猪养殖股[1] 家禽养殖 - 截至5月17日,白羽肉鸡周度价格为7.75元/公斤,环比下跌1.15%;肉鸡苗价格为3.15元/羽,环比上涨1.61%;养殖利润为 -1.70元/羽;鸡蛋价格为8.60元/公斤,环比上涨8.86%[23] 饲料加工 - 2024年3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460万吨,环比增长24.0%,同比下降3.2%;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同比以降为主;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同比持平 - 2024年一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6896万吨,同比下降3.4%;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产量分别为6393万吨、30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5%、7.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1.7%;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以降为主[26] 水产养殖 - 海水产品方面,截至5月17日,海参价格为110.00元/千克,环比上周持平;对虾价格为300.00元/千克,环比持平;鲈鱼48.00元/千克,环比下跌4.00% - 淡水产品方面,截至5月10日,草鱼价格为15.18元/公斤,环比上涨0.33%;鲫鱼价格为20.21元/公斤,环比上涨0.35%;鲤鱼价格为14.39元/公斤,环比上涨0.07%;鲢鱼价格为13.83元/公斤,环比上涨0.14%;截至5月10日,国际鱼粉现货价为1699.83美元/吨,环比持平[30] 种植与粮油加工 - 本周主粮价格及油脂油料价格涨跌互现,截至5月17日,大豆现货价格4396.32元/吨,环比下跌0.11%;豆粕价格环比上涨0.13%,豆油价格环比上涨3.52%,菜籽油价格环比上涨2.27%;玉米/小麦现货价格分别为2418.33/2587.78元/吨,环比分别+0.63%/-0.99% - 截至5月17日,菌类产品方面,金针菇价格为4.60元/公斤,环比持平;杏鲍菇价格为6.50元/公斤,环比持平 - 本周白糖经销价格为6696.00元/吨,环比上涨0.33%,截至5月10日,原糖国际现货价19.67美分/磅,环比上涨1.81%[34] 重点公司 - 海大集团:随着上游原料成本压力下降和下游趋于改善,本轮周期最差的时刻或已过去,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推荐投机机会[1] - 圣农发展:根据“亏损期 + 低PB”策略,已经进入配置窗口期;2024年4月实现销售收入15.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9%,较上月环比增长0.30%[1][40] - 乖宝宠物:卓越的全产业链运营是宠粮品牌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国产品牌效应逐步增强,国产品牌高增长有望继续保持,推荐全渠道销售表现保持领先地位的国产宠物食品龙头品牌[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生猪养殖股的逻辑框架:运行方向主要取决于“猪价运行方向”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运行方向”这两个因素的合力方向,在猪价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4个组合象限中,生猪养殖股上涨的驱动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象限4 > 象限3 ≥象限1 > 象限2[10] - 重点公司公告:华统股份2024年4月生猪和鸡销售情况;仙坛股份2024年4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情况[40][41] - 风险提示:畜禽养殖疫情和自然灾害导致养殖存栏损失、养殖基地受损影响生产和出栏、昆虫灾害和干旱洪涝等导致原料供给减少和饲料原料涨价的风险[1][42]
合成生物合成生物产业深度报告之一:工程化合成万物,生物经济颠覆性力量-证券
山西证券· 2024-05-12 21: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合成生物产业 - **公司**:华恒生物、凯赛生物、梅花生物、圣泉集团、嘉必优、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Amyris、Ginkgo、BioAmber、Genomatica、Gevo、帝斯曼、科莱恩、杜邦、Vedanta、Prokarium、Azitra、Antheia、Tepha、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Perfect Day、Twist Bioscience、Catalog、中科创碳元、川宁生物、金城医药、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福瑞达、锦波生物、百斯杰、武汉睿嘉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业分析 - **核心观点**:合成生物制造可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底层技术进步推动成本降低,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且合成生物制造具有减碳降本、技术迁移性强和拓品空间大的优势 [1][10][17][27] - **论据** - **底层技术进步**:基因测序、编辑、合成等关键底层技术快速进步和成本降低,提升了对生物分子的设计和改造能力,如基因测序成本下降速度超摩尔定律,CRISPR/Cas9 技术操作简单得以普及 [10][13] - **产业链情况**:产业链分为微生物菌株构建、发酵工程、分离纯化和应用开发四个环节,参与企业分上游工具层、中游平台层和下游应用层三类;2016 - 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融资额由不足 20 亿美元提升至 180 亿美元,2019 年相关论文数量超 1 万篇,各国出台扶持政策 [17][20] - **合成生物制造优势**:原材料可再生,反应条件温和,可降低碳排放,如 13 种生物基化学品每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 1.2 - 5.2 吨;相对化学工艺能耗成本降低,菌种可迭代优化,如生物法生产丁二酸单吨成本比化学法降低约 29%;研发经验和设备可共用,拓品空间广阔,如凯赛生物可用相同微生物和设备生产不同碳链长度的长链二元酸 [27][28][29] 未来驱动 - **核心观点**:欧盟碳关税和非粮化路线将分别提升生物基材料渗透率和解决长期碳源隐忧 [1][31][40] - **论据** - **欧盟碳关税**:CBAM 将于 2026 年 1 月正式开征碳关税,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提升欧盟外地区出口成本;中国等生产型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出口成本将进一步提升,但短期内对中国产品出口影响较小,长期影响将扩大,生物基材料和合成生物技术凭借低碳减排优势渗透率有望提升 [31][32][36] - **非粮化路线**:以粮食为碳源的合成生物制造长期可能面临“与人争粮”问题,如生物燃料商业化与粮食作物生产形成竞争关系;探索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发展是长期必经之路,目前非粮生物质产业化存在规模化收储、高效糖化、菌株开发及分离纯化等难点 [40][41][43] 他山之石 - **核心观点**:中国企业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具备赶超机会,应寻找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 [1] - **论据** - **Amyris 破产之鉴**:选品决定下游市场进入难度,成本领先为产业化必需条件,如 Amyris 生物燃料因成本缺乏竞争力而放弃拓展业务;“To B”和“To C”商业模式差异大,企业切换面临应用开发风险 [1][53] - **Ginkgo 成长之思**:平台型是合成生物产业长期必经之路,但短期业绩受规模效应约束,平台型企业须通过并购投资拓展自身平台能力,通过扩张项目数量以降低成本,后发中国企业选择与科研机构合作是降低短期经营风险的选择之一 [1]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逻辑是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 [1] - **论据**:当前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仍有进步空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早期,产品型公司更易成长;短期选品能力对产品型公司财务业绩有关键性影响,优秀选品应具备“下游应用成熟”及“成本领先”特征;长期平台化能力决定企业研发延伸和产品拓展空间,“强劲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储备品类”较为关键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恒生物厌氧发酵法优势**:厌氧发酵法 L - 丙氨酸可将生产成本降低 50%,产品转化率提升到 90%,且发酵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11] - **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如杜邦用工程菌将玉米水解葡萄糖转化为 1,3 - 丙二醇,BioAmber 以小麦为底物生产丁二酸,凯赛生物实现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及生物基聚酰胺量产等 [24] - **CBAM 征收方式和覆盖范围**:过渡期无需缴纳,正式期碳税 = 碳排放量×欧盟与进口产品碳排放成本差额;现阶段适用于钢铁、铝、氢、水泥、化肥、电力六大类进口商品,未来可能扩大覆盖范围并纳入间接排放 [33] - **生物质资源利用三代技术差异**:第一代以粮食作物、糖类为原料,第二代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第三代利用大气中的 CO₂和可再生能源 [42] - **武汉睿嘉康运动发酵单胞菌优势**:具备厌氧发酵、耐受酸性、代谢简单、无噬菌体侵染、多倍体菌株等优势,可解决非粮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的瓶颈 [47] - **圣泉集团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圣泉法”可系统性解决秸秆中三大组分难以高效分离的难题,实现高值化利用,产出上百种产品 [48]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发力机构经纪,区域投行优势明显,资管快速发展
中原证券· 2024-05-07 14: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4.71亿元,同比-16.58%[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6.20亿元,同比+7.88%[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44.64%[3]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1.59亿元,同比-36.72%[3] - 公司2023年投资收益占比明显提高[5] - 公司2023年经纪、投行、资管、投资收益占比出现提高[5] - 公司2023年实现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52亿元,同比-4.44%[8] -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数同比+11.33%[8] - 公司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同比+62.35%[8] - 公司机构经纪专业机构客户数同比+71.38%[8] - 公司24Q1实现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32亿元[9] - 公司股权融资承销金额为21.51亿元,同比下降65.53%[11] - 公司债券承销金额为811.97亿元,同比增长143.69%[13] - 公司资管管理规模为657.48亿元,同比增长39.06%[15] - 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20.80%[17] - 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为11.52亿元,同比下降19.55%[20] - 公司两融余额为67.74亿元,同比增长6.09%[19] - 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优于行业[22] - 公司资管公募规模高速扩容[22]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0.15元、0.18元[22] - 预计公司2025年资产总额达到888.77亿元,较2022年增长7.1%[24] - 预计公司2025年净利润为6.31亿元,较2022年增长11.3%[25] - 预计公司2025年EPS为0.18元,ROE为3.58%,P/E为29.17,P/B为1.01[2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市场波动风险、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23]
山西证券(00250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22:35
第一季度整体财务业绩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64%[3]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72%[3]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2.86%[3] - 2024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9%,较上年同期下降0.54个百分点[3]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3亿元,上年同期为 - 5.65亿元[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31429731亿元,上期为11.4057082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50922731亿元,上期为2.41259225亿元[21]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560105亿元,上期为2.5055223亿元[21]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上期为0.07元[22] - 2024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4元,上期为0.07元[22] 报告期末资产与权益情况 - 2024年报告期末总资产793.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2%[4] - 2024年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9.1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3%[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79,389,460,753,2023年12月31日为77,590,229,317[18] - 2024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610.78256004亿元,上期为594.37105438亿元[19] - 2024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3.11204749亿元,上期为181.53123879亿元[19]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界定 - 2024年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7.71万元[6] - 金融工具等投资收益34.99亿元不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7] 股本与股东情况 -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公司总股本35.90亿股[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3,844 [10] -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1.77%,持股数量为1,140,374,242股,为第一大股东 [10] 转融通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29日,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股东进行转融通业务,分别出借股份29,000股、136,100股、87,600股、1,850,900股[11] - 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期初持股22,082,000股,占总股本0.62%,期末持股22,071,000股,占总股本0.61%,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29,000股,占总股本0.0008%[1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46,281,143股,占总股本1.29%,期末持股45,522,743股,占总股本1.27%,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136,100股,占总股本0.0038%[1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31,345,240股,占总股本0.87%,期末持股30,258,540股,占总股本0.84%,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87,600股,占总股本0.0024%[12]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11,988,547股,占总股本0.33%,期末持股25,741,277股,占总股本0.72%,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1,850,900股,占总股本0.0516%[12] 债券兑付与付息情况 - 2024年2月19日,公司完成“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024年兑付兑息暨摘牌工作[14]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完成“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2024年付息工作[14] 监管与业务整改情况 - 2024年1月,中德证券因保荐项目问题收到中国证监会警示函,相关事项已完成整改[15] 营业部与分支机构变动情况 - 截至披露日,公司撤销2家证券营业部,完成2家证券分支机构同城迁址;子公司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撤销1家营业部,完成1家分支机构迁址[16] 资产项目变动情况 - 2024年3月31日较2023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资产增加33.43%至229,186,798,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61.08%至3,086,608,991,应付短期融资款增加32.36%至1,154,902,793,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196.57%至4,484,087,766 [8] - 2024年3月31日较2023年12月31日,其他债权投资减少30.05%至62,862,604,衍生金融负债减少77.52%至29,554,020,代理承销证券款减少100.00%,应交税费减少43.40%至45,085,197 [8] 业务收入与损益变动情况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减少35.93%至48,809,282,投资收益减少31.91%至190,509,33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49.61%至159,362,176 [8]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加174.36%至52,334,885,投资咨询手续费净收入增加121.37%至26,470,310 [8]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其他业务收入减少89.74%至30,077,658,资产处置损益减少99.24%至3,544,其他收益减少31.83%至6,442,570 [8]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税金及附加减少51.47%至4,024,737,信用减值损失减少904.04%至 - 3,779,434,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54.16%至 - 17,674 [8]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其他业务成本减少90.41%至26,755,786,营业外支出增加432.99%至861,343,所得税费用减少68.85%至22,423,895 [8] - 2024年第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91566219亿元,上期为2.74363537亿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息净收入为 - 4442.0582万元,上期为 - 3940.5821万元[20]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1.90509333亿元,上期为2.79780875亿元[20] 现金流量变动情况 - 2024年1 - 3月较2023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2,722,110,上年同期为 - 565,124,18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895,635,上年同期为 - 11,672,85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23,487,329,上年同期为 - 705,729,458 [8]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00540494亿元,上期为129.1119923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2.27818384亿元,上期为134.7632342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272211亿元,上期为 - 5.65124186亿元[23]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0456万元,上期为1697.343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502.6091万元,上期为2864.6294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48.95635万元,上期为 - 116.72855万元[23]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亿元,上期为5424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23487329亿元,上期为7.5996945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23487329亿元,上期为 - 7.05729458亿元[23][24] - 2024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43.2442万元,上期为 - 759.9857万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24771588亿元,上期为 - 12.90126356亿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39.17688703亿元,上期为261.49114304亿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43.42460291亿元,上期为248.58987948亿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9.04669116亿元,上期为9.5593367亿元[23] - 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1.96240123亿元,上期为2.19293401亿元[23]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4]
山西证券(00250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2:35
股本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3年末总股本为3,589,771,547股,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2] 净资本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本为12,166,857,887元[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山西省证券公司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12] - 2000年6月1日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10] - 2007年9月14日取得商品期货经纪资格、金融期货经纪资格[11] - 2010年11月15日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9980万股,注册资本变更为23.998亿元[13] - 2010年11月24日完成上市后工商登记注册变更,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等多项业务[7] - 2012年4月26日取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11] - 2012年5月23日,公司经营范围新增融资融券业务[7] - 2013年5月9日,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代销金融产品业务[8] - 2013年公司吸收合并格林期货和大华期货,成立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8018亿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5.1872亿元[14] - 2014年3月19日取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11] - 2014年10月10日,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8] - 2015年1月16日取得期权结算业务资格[11] - 2016年3月2日取得香港证券交易、提供意见、期货合约意见、资产管理资格[12] - 2016年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股份31000万股上市,注册资本由25.1872亿元变更为28.2872亿元[14] - 2016年9月公司控股股东由山西国信变更为山西金控,山西金控合计持股占比30.84% [14] - 2016年9月2日,公司控股股东由山西国信变更为山西金控,实际控制人仍为山西省财政厅[9] - 2017年8月14日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境内证券投资资格[12] - 2020年公司配股共计配售761046394股,注册资本由28.2872亿元变更为35.8977亿元[15][16] - 2020年12月山西金控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140374242股,持股占比31.77% [15] - 2021年6月2日取得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12] - 2021年11月,公司经营范围变更,通过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自身相应业务减少[9] - 2021年公司设立山证(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16] - 2022年山证投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减少至8亿元 [13] - 2022年格林大华期货注册资本增加至13亿元 [14] - 2023年2月22日取得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12] 公司组织架构与业务布局 - 公司设立经纪业务分公司19家,其中山西省内12家,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各1家,另设海南自营分公司和上海资产管理分公司各1家[19] - 公司拥有证券营业部102家,其中山西省内55家,上海、北京、深圳各3家等[22] - 公司以山西前沿、重点城市为中心,构建覆盖山西、面向全国的业务发展框架[23] - 公司在太原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太原迎泽大街、府西街等证券营业部[23] - 公司在长治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长治英雄南路、长兴中路等证券营业部[23] - 公司在运城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运城河东街、河津泰兴东路等证券营业部[23][24] - 公司在吕梁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离石滨河北西路、汾阳英雄中路等证券营业部[24] - 公司在阳泉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阳泉德胜东街、桃北中路等证券营业部[24] - 公司在大同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大同云中路、武定北路等证券营业部[24] - 公司在忻州设有多个证券营业部,如忻州和平西街、原平前进西街等证券营业部[24] - 公司在朔州设有朔州招远路证券营业部[24] - 文档列出了各证券营业部的营业地址和联系电话[23][24] - 公司在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北京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河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设有证券营业部[25][26] - 山西省设有朔州老城西大街、怀仁怀贤街等多家证券营业部[25] - 上海市设有虹桥路、松花江路等多家证券营业部[25] - 广东省设有深圳华富路、深圳科苑南路等多家证券营业部[25][2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设有南宁长湖路、柳州广场路证券营业部[26] - 福建省设有厦门鹭江道证券营业部[26] - 海南省设有海口国兴大道证券营业部[26] - 山东省设有淄博共青团西路证券营业部[26] - 湖北省设有武汉建设大道证券营业部[26] - 湖南省设有常德建设东路证券营业部[26] - 公司在多地设有证券营业部,如济南、西安、重庆、成都、福州、杭州、天津、石家庄等地[27] -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林大华共设立23家分支机构[27] - 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于2023年2月9日设立[28] 财务数据 - 2023年合并营业总收入34.71亿元,较2022年减少16.58%[2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亿元,较2022年增长7.88%[29]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2.02亿元,较2022年增长156.11%[2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775.9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6.42%[30] - 2023年末负债总额594.3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65%[30] - 2023年母公司营业总收入23.31亿元,较2022年增长12.48%[30] - 2023年母公司净利润5.18亿元,较2022年减少11.90%[30]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较2022年增长6.25%[3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3%,较2022年增长0.21个百分点[3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8亿元,较2022年增长41.25%[34] - 2023年营业收入34.71亿元,较2022年减少16.58%[37] - 2023年净利润5.92亿元,较2022年增长4.43%[37]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亿元,较2022年增长7.88%[37] - 2023年资产总额775.90亿元,较2022年减少6.42%[36] - 2023年负债总额594.37亿元,较2022年减少8.65%[36]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51亿元,较2022年减少1.22%[37] - 2023年利息净收入 -1.38亿元,较2022年减少320.84%[37] - 2023年投资收益16.56亿元,较2022年增长27.41%[37]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92亿元,较2022年减少37.62%[37] - 公司将持有及处置金融工具等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17.48亿元[35] - 2023年营业收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12.48%;净利润5.18亿元,同比下降11.90%[38] - 2023年末负债总额530.05亿元,同比下降0.51%;所有者权益合计174.28亿元,同比增长1.39%[38]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73亿元,同比下降6.14%;投资收益12.42亿元,同比增长13.78%[38] - 2023年末核心净资本93.17亿元,同比增长6.12%;净资本121.67亿元,同比增长13.82%[38] - 2023年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的比例为216.38%,较2022年增长56.06个百分点[38] - 截止2023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分别处于行业第35位、39位和47位[41]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1亿元,同比下降16.58%;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7.88%;每股收益0.17元[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75.90亿元,同比下降6.42%;净资产177.47亿元,同比增长2.03%[47] - 资产管理板块管理规模达657.48亿元,同比增长39.06%[4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069.62万元,同比下降16.58%,其中证券经纪、期货经纪、投资银行、利息、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加[54][5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为36.05%,利息净收入占比 -3.96%,投资收益占比47.7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比2.64%,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7.24%[55] - 公司营业支出270,151.06万元,同比下降22.63%,其中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其他业务成本同比减少[55] - 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成本比重0.82%,业务及管理费占比75.84%,信用减值损失占比2.27%,其他业务成本占比21.07%[55] - 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2,128.12万元,同比下降4.50%[54] - 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1,891.79万元,同比下降12.65%[54]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2,419.70万元,同比下降5.78%[54] - 2023年业务及管理费20.49亿元,同比增长7.06%[5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55.46亿元,同比增长16.04%;现金流出146.21亿元,同比增长20.13%;现金流量净额9.26亿元,同比减少24.53%[5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7743.41万元,同比增长142.86%;现金流出2.54亿元,同比减少17.57%;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增加9965.81万元[57][59]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1.42亿元,同比减少65.90%;现金流出81.30亿元,同比减少50.32%;现金流量净额-29.88亿元,同比减少17.03亿元[57][59] - 2023年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总收入8.57亿元,营业利润率22.60%,同比下降5.66个百分点;自营业务营业总收入12.83亿元,营业利润率63.44%,同比增长25.77个百分点[60] - 2023年山西省营业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减少0.46%;北京市营业总收入4173.41万元,同比增长72.92%[62] - 2023年山西省营业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57%;北京市营业利润2088.80万元,同比增长191.66%[62] - 2023年仓单业务销售收入5.80亿元,采购成本5.62亿元,实现利润1251.80万元[60]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总收入34.71亿元,同比减少16.58%[62] - 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2.31亿元,同比减少19.77亿元[57] - 2023年公司合计收入76.92亿元,较2022年增长14.97%,总部及子公司收入50.05亿元,增长18.50%[63] - 上海市收入增长90.26%,浙江省增长44.87%,而广东省下降5.97%,湖南省下降54.11%[63] - 2023年末资产总计775.90亿元,较年初829.09亿元有所下降[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40.69%增长至47.5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从6.39%下降至2.47%[6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2022年末减少63.84%,其他资产减少72.98%,短期借款减少86.60%[65]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2022年末增加51.70%,代理承销证券款因代理承销客户资金增加而新增[65] - 投资咨询服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40.72%,利息净收入减少320.84%[6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37.62%,其他业务收入减少58.58%[65] - 其他收益增长37.44%,税金及附加增长37.57%[65]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35.82%,其他业务成本减少61.17%[65] - 2023年所得税费用175,783,812元,较2022年增长73.29%,因报告期内利润增加[66] - 2023年融出资金净增加额362,040,759元,2022年为0,融出资金规模增加[66] - 2023年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增加额2,802,542,947元,较2022年减少44.57%,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幅较小[66] - 2023年发行债券收到现金3,492,883,932元,较2022年减少36.41%,报告期内债券发行规模减少[67] - 2023年发行收益凭证收到现金1,649,072,580元,较2022年减少81.54%,报告期内收益凭证发行规模减少[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