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光股份(002749)
icon
搜索文档
国光股份(002749) - 002749国光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09
2025-10-09 0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特点 -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低、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高,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2] - 植调剂在国内应用时间不长,渗透率很低,市场仍处于应用技术推广和用户教育的发展早期阶段,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3] - 植调剂对施用时期和剂量控制严格,使用技术要求高,依赖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3] 公司核心竞争壁垒 - 农药行业实行生产许可和产品登记制度,准入门槛高;新原药登记需3年以上试验,费用达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 [4] - 公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龙头,植调剂制剂和原药登记证数量长期排名行业第一 [4] - 公司拥有超过1000人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积累了40余年的应用技术与经验,客户粘性高 [4][8]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是国内植调剂登记证最多的企业,能提供作物全程解决方案 [5]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下沉到县乡的销售网络,以及从原药到制剂的产业链优势 [5] 技术服务模式 - 植调剂科学施用需考虑施药时期、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如喷洒法、浸蘸法)等因素 [6][7] - 公司采取"公司—经销商—零售商—客户"的四主体三环节渠道销售模式,对经销商实行"先款后货"结算 [8] - 通过1000多人的技术团队提供田间地头服务,增强经销商、零售商和种植户的粘性 [8] 政策影响 - 农业农村部第925号公告要求同一登记证号农药产品标注统一商标,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9] - "一证一品"政策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集中度,拥有优质登记证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9]
国光股份:自上市以来,公司经营现金流良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7:0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经营现金流良好 销售收现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1]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1] 股东回报政策 - 公司自上市以来积极通过现金分红方式回报全体股东[1] - 公司将按照《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持续回报股东[1]
国光股份: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企业500余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7:09
行业概况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企业500余家[1] - 有效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约1900个其中制剂约1660个[1] - 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占农药产品登记数量的3.79%[1] 企业竞争格局 - 登记证在10个以上含10个的企业共计35家[1] - 前35家企业合计持有登记证730个[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共计持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50个[1] - 公司登记证数量占全部登记证的7.9%[1] - 公司登记证数量占前35家合计持证的20.5%[1] - 公司是目前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最多的企业[1]
国光股份:公司专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水溶性肥料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7:09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水溶性肥料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1] - 未来公司仍将聚焦主营业务 以全程方案为着力点推动战略发展目标 [1]
国光股份:公司营业收入结构较为稳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7:09
营业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86亿元,其中农药收入13.70亿元占比68.97%,肥料收入5.24亿元占比26.40% [1]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1.08亿元,其中农药收入7.81亿元占比69.85%,肥料收入2.98亿元占比26.63% [1] - 农药收入主要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收入 [1] 业务构成稳定性 - 公司营业收入结构较为稳定,农药业务占比持续保持在69%左右 [1] - 肥料业务占比维持在26%左右,业务构成比例波动较小 [1]
国光股份:公司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所需的原药大部分都有自产能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7:0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所需原药大部分具备自产能力 [1] - 年产1.5万吨原药及中间体合成生产项目将增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自产能力 [1] 成本与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主要原料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1] - 原料价格下降对公司业绩产生正向影响 [1]
调研速递|国光股份接受方正证券等1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29 09:47
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86亿元 其中农药收入13.70亿元占比68.97% 肥料收入5.24亿元占比26.40% [2]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 其中农药收入7.81亿元占比69.85% 肥料收入2.98亿元占比26.63% [2] - 农药收入主要来源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 [2] 生产能力与成本 - 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所需原药大部分具备自产能力 [3] - 在建年产1.5万吨原药及中间体合成生产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原药自产能力 [3] - 2025年1-6月主要原材料价格存在波动 [3] 毛利率优势 - 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毛利率较高 [4] - 行业发展潜力大 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 在我国起步晚尚处扩张推广阶段 渗透率低 市场需求有望稳定增长 [4] - 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拥有最多登记证 最大制剂销售规模及多个独家登记产品 品牌知名度高 [4] - 应用技术要求高 公司拥有四十余年积累的专业团队和特色服务模式 客户粘性高 [4]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下沉到县乡的销售网络 以及从原药到制剂的产业链优势 [4] 行业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企业共4100余家 有效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约1900个 占农药产品登记数量的3.79% [5] - 登记证在10个以上的企业共35家 持有登记证730个 [5] - 公司持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50个 占全部登记证的7.9% 占前35家合计持证的20.5% 为国内登记证最多的企业 [5] 发展战略与股东回报 - 未来将聚焦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水溶性肥料等主营业务 以全程方案为着力点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6] - 自上市以来经营现金流良好 销售收现率超90% 资产负债率低 [6] - 公司按照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持续通过现金分红回报股东 [6]
国光股份(002749) - 002749国光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9
2025-09-29 09:12
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86亿元,其中农药收入13.70亿元占比68.97%,肥料收入5.24亿元占比26.40% [2]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其中农药收入7.81亿元占比69.85%,肥料收入2.98亿元占比26.63% [2] 产品与产能 - 公司农药收入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 [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大部分具备自产能力,在建"年产1.5万吨原药及中间体合成生产项目"将增强自产能力 [2] - 2025年1-6月主要原料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对业绩产生正向影响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企业500余家,登记产品约1900个(其中制剂1660个),占农药登记总量3.79% [5] - 公司持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50个,占全行业登记证总量7.9%,是登记证数量最多的企业 [5] - 登记证数量排名前35的企业合计持证730个,公司占比达20.5% [5] -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蓝海产业,渗透率低且需求稳定增长 [3] - 公司拥有国内独家登记产品、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及过千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3][4] - 品牌知名度高,客户粘性强,拥有产业链优势和应用技术积累 [3][4] 财务与股东回报 - 公司经营现金流良好,销售收现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 [5] - 资产负债率较低,上市以来持续通过现金分红回报股东 [5] - 未来将按照《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持续实施分红 [5] 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聚焦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水溶性肥料核心业务 [5] - 以全程方案为着力点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5]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再引期待-20250928
东方证券· 2025-09-28 23:23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五方面发展要求: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市场需求、壮大发展载体、深化开放合作 供给侧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科学调控乙烯和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支持电子化学品和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 需求侧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非粮生物基材料、绿色燃料等新兴领域应用场景 并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8] - 绿色低碳相关产业(绿色甲醇、生物航煤、绿色聚酯)受到市场关注 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具有广阔的存量市场空间 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下需发展新型绿色低碳产品替代存量市场 且可能设置机制维护较高投资回报率 相关企业有望实现高速成长(市场空间大、产品盈利好、企业成长快)[8] - 绿色聚酯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再生循环与生物基材料两方面 产业化落地后有望快速获取份额并维持较高回报率[8] - 石化化工行业当前供给仍显著过剩 短期内较难通过市场化政策快速修复 但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的方向性明确 化工龙头个股较低估值水平提供较好的长期布局机会[8] 投资建议与标的 - 看好绿色聚酯产业中领先布局关键节点的万凯新材(301216 买入)[3] - 看好反内卷政策预期驱动下景气复苏的石化与化工行业标的:中国石化(600028 买入)、恒力石化(600346 买入)、荣盛石化(002493 买入)、万华化学(600309 买入)、华谊集团(600623 买入)[3] - 看好农药制剂环节标的:润丰股份(301035 买入)、国光股份(002749 买入)、海利尔(603639 买入)[3]
草甘膦概念涨0.94% 主力资金净流入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7:34
草甘膦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草甘膦概念板块整体上涨0.94%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三位 [1] - 板块内13只个股上涨 利尔化学以6.17%涨幅领涨 江山股份和扬农化工分别上涨2.70%和2.10% [1] - 诺普信、泰禾股份、红太阳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0.85%、0.58%和0.49% [1] 资金流向情况 - 草甘膦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20亿元 [1] - 8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利尔化学净流入1329.97万元居首 [1] - 和邦生物、江天化学、扬农化工分别获净流入1025.24万元、754.49万元和312.50万元 [1] - 江天化学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0.43% 和邦生物和安道麦A分别为6.41%和3.60% [2] 个股资金数据明细 - 利尔化学换手率5.86%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2.21% [2] - 和邦生物虽然股价持平 但获得1025.24万元净流入 净流入率6.41% [2] - 江山股份换手率2.48%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0.76% [2] - 新安股份尽管股价上涨1.28% 但遭遇578.7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