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药业(002864)

搜索文档
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盘龙药业祝凤鸣凭中职学历拿下56.94万年薪 62岁已于公司任职15年
新浪证券· 2025-08-01 12:21
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生物医药行业CFO年薪分布:50万以下占比32%(162人)、50万-100万占比42%(213人)、100万-200万占比21%(108人)、200万-300万占比4%(19人)、300万以上占比1%(4人) [5] 高管薪酬排名 - 薪酬最高CFO: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元,比亚迪周亚琳896万元 [1] - 生物医药行业薪酬TOP4:迈瑞医疗赵云841.3万元、迪哲医药吕洪斌421万元、丽珠集团司燕霞390.4万元、上海医药沈波338.37万元 [7] 年龄结构特征 - CFO主力年龄段:40-50岁占比51%,50岁以上占比33%,30-40岁占比15% [1] - 最年轻CFO群体:30岁及以下仅3人,包括博迅生物金曼(29岁)、天益医疗邵科杰(30岁)、*ST四环赵洁(30岁) [1] 学历构成分析 - 主要学历分布:本科271人、硕士178人,合计占比超90% [3] - 最低学历CFO:海森药业潘爱娟(高中)、千金药业彭意花(中职)、盘龙药业祝凤鸣(中职) [3] 高管任职情况 - 高薪CFO多兼任其他职务:迪哲医药吕洪斌兼任董秘、丽珠集团司燕霞兼任副总、上海医药沈波兼任董事兼总经理 [7]
盘龙药业荣获证券之星ESG公司治理先锋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28
奖项荣誉 - 盘龙药业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奖"之"公司治理先锋奖",表彰其在公司治理维度的卓越实践 [1] - 该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权威机构设立,聚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融合 [1] 公司治理体系 - 公司将ESG战略融入顶层设计,制定《董事会可持续战略发展委员会实施细则》,形成"战略建议-决策支持-执行监督"管理体系 [3] - 构建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三会一层"治理体系,权责分明且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要求 [3] - 2024年召开党委会5次,开展党建活动9次,通过"12345"党建载体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4]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结合医药行业特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系统识别研发、生产、市场等风险,并实施动态监测与闭环管理 [4] - 强化业务流程合规审查,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确保风险可控 [4]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2024年发布123份公告及披露文件,举办3场业绩说明会、13次现场调研及131次电话会议,投资者回复率达100% [5] - 采用多渠道沟通策略提升信息披露深度,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5] 环境保护举措 - 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布局绿色发展战略,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并升级环保设施 [5] - 研发绿色制药技术,以创新驱动节能减排,提升绿色经济时代竞争力 [6] 社会责任实践 - 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全年培训投入57.39万元,注重人才发展与权益保障 [6] - 2024年对外捐赠132万元,参与金秋助学、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 [6] 未来战略方向 - 以党建为引领,深化ESG实践,构建盘龙(秦药)特色生态圈,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6]
骨骼肌肉疾病中成药市场: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
平安证券· 2025-07-25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骨骼肌肉疾病中成药市场空间广阔,需求端有望持续增长,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建议关注方盛制药、盘龙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 [2][3][4] 根据目录总结 骨科中成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病人群庞大,约1亿人患有骨骼肌肉疼痛,消肿止痛用药是主要细分领域,2023年占比64% [14] - 人口老龄化推动行业需求增长,2023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02亿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升 [18] - 骨骼肌肉疼痛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和运动损伤等因素推动年轻群体增长,颈痛患病人数持续增加,运动损伤率上升带动外用药品需求增长 [23] - 全球疼痛管理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达1104亿美元,2023 - 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 [28] - 美国、日本等国家疼痛管理药物市场规模较大,我国透皮贴剂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日本凝胶贴剂市场成熟 [30][31]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化药市场有所萎缩,中成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73% [32] - 实体药店渠道销售规模增长相对更快,占比由2019年的34.97%提升至2023年的37.61%,口服用药占据较大比重,2023年占比54% [41] 口服用药存结构性机会 - 口服中成药市场整体平稳,2023年销售规模为242.71亿元,以院内渠道为主,销售占比70.46%,独家品种优势显著,但缺乏较大体量品种 [47]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口服中成药销售占比为10%,未来具有较大开拓空间 [52] - 政策支持下中药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2020 - 2024年有3个1.1类骨骼肌肉领域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国家医保谈判品种有望迎来快速放量,部分中药企业研发投入高,临床品种持续推进 [58][62][66] - 基药目录政策明确提高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品种有望在基药目录调整中受益,独家医保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有望放量 [69] - 中药企业通过产品二次开发,明确药物作用机制,证明治疗有效性,可打开品种市场空间,如羚锐制药丹鹿通督片和奇正藏药青鹏软膏 [73][79] 外用贴膏有望持续扩容 - 贴剂相较于口服用药具有优势,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外用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销售额为271.46亿元,以中成药为主,化药市场规模增速相对更快 [86] - 我国贴剂使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日本人均年消费量为38.2贴,我国仅为1.1贴,经皮给药占比持续提升 [89] - 公立医疗机构和实体药店终端外用贴膏集中度较高,非独家中成药贴膏品种有整合空间,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94][97] - 上游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压力,下游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云南白药气雾剂提价带动销售规模增长,羚锐制药“两只老虎”品牌贴膏有提价空间 [98][106][10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方盛制药、盘龙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 [4] - 方盛制药是中药创新代表企业,2024年中药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11%,玄七健骨片快速放量,带动营业收入和骨伤科产品收入增长 [121] - 盘龙药业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核心产品优势显著,2024年H1在相关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业绩增长稳健 [124] - 羚锐制药是中药贴膏头部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和贴膏剂收入增长,贴膏剂毛利率提升,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矩阵,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129] - 奇正藏药是藏药贴膏头部企业,2024年贴膏剂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持续加强产品二次开发,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彰显长期增长信心 [135]
盘龙药业(002864) - 002864盘龙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1
2025-07-21 16:2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864,证券简称盘龙药业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新闻发布会,时间是 2025 年 7 月 15 日 - 16 日,地点在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福田区 [2] - 参与单位包括信达澳亚基金、深圳量度资本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吴杰等 [2] 盘龙七片相关情况 - 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等,精选二十九味中药材,有十三味稀有道地药材生长在秦巴山区海拔 1800 米以上 [2][3][4] - 2024 年 H1 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份额为 8.05% [3] - 被八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四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权威教材、一个临床路径释义收载并列为推荐用药 [3][4][8] 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突破点 - 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骨科慢病为主体,以品牌化一体化商业和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为两翼 [3] - 推进营销组织整合,搭建“一中心四平台”研发体系,强化生产质量数智化管控 [3] - 布局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业态,以风湿骨病领域新药开发为主线 [3] 中药饮片业务布局 - 打造“秦药”全产业链,推行“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建立 20 余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 [4] - 加大产地趁鲜加工布局,建设现代化产地趁鲜加工中心,开发鲜切工艺等产品 [4] - 实施 GMP 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4] - 围绕一个目标,以六个重点工作思路拓展市场,贯彻“以中药饮片创品牌、以期货贸易创效益、以项目带动求发展”思路 [5]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布局 - 2024 年完成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截至 2024 年年末,完成 211 个品种上市备案 [6] - 未来计划使备案品种数量累计达 400 个以上 [6] - 已完成福建、云南等 8 省市第一批品种限价挂网准入工作,制定市场推广策略 [6] 中药材价格回落影响及应对 - 公司在陕西建有药材种植基地和仓储冷库,核心药材保持 2 年战略储备量,可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6]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价格体系稳定,入选多项指南和教材被推荐为临床用药 [8] - 深化多维度发展战略,深化盘龙七片循证研究,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培育潜力产品 [8] - 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加快中成药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应对降价风险 [8]
【商洛】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日报· 2025-07-13 08:03
抽水蓄能电站 - 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是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 由上水库 下水库 输水系统 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组成 设计年发电量23 4亿千瓦时 年抽水电量31 21亿千瓦时 可为陕西及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提供支持 [2] - 抽水蓄能电站运作模式类似"大型充电宝" 利用光伏 风力等新能源富余电力抽水储能 在用电高峰时泄水发电 实现电网灵活调节 [2] - 电站建设贯彻绿色低碳理念 下水库沿用天然河道 施工面积小 建设期实现废水废弃物"零排放""零泄漏""零污染" 并移栽76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秦岭蕙兰 建立大鲵及鱼类增殖放流站 [3] - 电站年均节约标煤11 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30 5万吨 二氧化硫0 28万吨 对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3] 中医药产业 - 盘龙药业依托柞水县及周边地区1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100余类药品 药材品质高 药效强 为中成药质量奠定基础 [4] - 公司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为每株药材赋予"数字身份证" 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数据追踪 实现"田间到车间"零污染生态链条 [4] - 创新构建"药渣—有机肥—种植基地"循环体系 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将年527吨药渣转化为生态有机肥 形成零废弃循环系统 [4] - 持续优化种植基地管理体系 升级土壤改良与节水灌溉措施 严守道地药材零污染标准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5]
盘龙药业密集接受机构调研,详述发展战略与产品布局,深化市场价值认同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4:4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强化主业优势并拓展中药配方颗粒、大健康等新兴业务 [1] - 未来将通过科技创新扩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品种数量至400个以上 [2] - 计划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9] 核心产品竞争力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在全国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8.05%排名第一 [2] - 围绕风湿骨伤领域构建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等 [2] - 持续深化循证医学研究并拓展新适应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2]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药饮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92.84% [2] - 中药配方颗粒已完成211个品种上市备案并启动多省挂网准入 [2] - 自产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10.2%但整体营收微降0.71%因剥离低毛利医药配送业务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费用0.38亿元同比增长85.31% [6] - 拥有65项有效专利包括3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39项外观设计专利 [6] - 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等完成中试 [6] 大健康业务布局 - 依托中医药优势布局"药食同源"产品构建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5] - 已研发多款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部分产品即将上市 [5] - 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及电商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5]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26.42%并制定未来三年分红规划 [9] - 将通过强化主业盈利能力、股份回购和加强沟通提升市场认可度 [9]
党建赋能 盘龙药业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2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从濒临破产的小药厂成长为年产值近百亿元的中医药上市企业[1] - 实施"一体两翼三纵深"大健康战略,以医药工业为主体,发展大健康产业[1] - 2025年将继续深化该战略,打造骨科慢病为主体,品牌化商业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为两翼的发展格局[7] 党建与公司治理 - 党组织与公司治理深度嵌合,董事会成员100%为党委委员[2] - 独创"12345"党建模式,在重大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2] - 党员技术骨干提出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使片剂生产线效率提升40%,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2] 财务与业务表现 - 近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5.28%,净利润增长47.89%[2] - 2024年自产中成药营收6.45亿元(占比66.22%),同比增长10.20%[4] - 中药饮片营收9127.39万元(占比9.37%),同比增幅达292.84%[4] - 医药商业配送营收2.31亿元,占比23.75%[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五年超6%[2] - 23条智能化生产线良品率达99.8%[2] - 获得全球首批抗冠状病毒PROTACs专利[3] - 2023年6月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3] - 主导制定10项国家标准和15项行业标准[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市场份额稳居风湿骨痛领域前三[2] - 被载入7部国家指南,成为风湿骨痛领域领军产品[2] - 目标成为全国第二梯队、陕西第一梯队的中药配方颗粒商业化企业[4] 产业链布局 - 投资数亿元建成万亩GAP种植基地[3] - 构建横跨陕西柞水、西安、北京、粤港澳的研发网络[3] - 在陕甘滇建设万亩种植基地,带动12个县域发展中药材初加工[6] 社会责任 - 创新"五金扶贫模式",使7520户农民年均增收2.4万元[5][6] - 设立1亿元"盘龙爱心慈善基金"[6] - 实施"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斥资超百万元资助寒门学子[6] - 连续三年位列陕西医药行业ESG评级榜首[6]
盘龙药业(002864) - 002864盘龙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1
2025-07-01 16:5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864,证券简称盘龙药业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路演活动,时间是 2025 年 6 月 23 日 - 25 日,地点包括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湖南长沙市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万家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吴杰等 [2] 2025 年战略布局 - 深化“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骨科慢病为主体,品牌化一体化商业为左翼,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为右翼 [2][3] - 推进营销组织整合,搭建“一中心四平台”研发体系,强化生产质量数智化管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3] - 构建立体化产品矩阵,加速“1 + N”开放式研发体系建设,优化“六力工程” [3] - 在内生增长基础上,寻求产业链优质并购机会,推动产业与资本协同发展 [3] 财务指标 - 2024 年全年营业收入 973,864,163.02 元,同比微降 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0,271,592.81 元,同比增长 8.91% [3] - 2025 年一季度主营收入 250,212,341.68 元,同比上升 19.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249,274.14 元,同比增长 0.33% [3]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 2024 年完成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截至年末完成 211 个品种上市备案 [4][5] - 已完成福建、云南等 8 省市第一批品种限价挂网准入工作,将扩大销售规模 [5]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 - 入选多个荣誉榜单,被多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等收载并列为推荐用药 [5] - 2024 年 H1 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 8.05% [5] 营销渠道及销售组织架构 - 建立科学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对核心产品采用“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非核心产品由零售事业部通过经销商管理模式销售 [6] - 坚持“商务与终端两分离”原则,构建“产品 + 学术 + 终端 + 品牌”的立体营销模式,在国内 30 个省市建立完善营销网络,覆盖等级医院 4800 余家、零售终端 7000 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6000 余家 [7] - 积极拥抱“互联网 + 医药”赛道,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营销新格局 [7]
盘龙药业(002864) - 002864盘龙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18:50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9:00 - 17:00,地点在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中泰证券栾芸、李志强,深圳滨利投资冯忠煜,时代伯乐陈骅、胡琦伟,海南墨竹基金熊奇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吴杰、战略投资部总监赵庆波等 [2] 公司研发战略与产品布局 - 聚焦骨科慢病创新管理领域,构建“自主创新 + 产业协同”双轮驱动研发体系 [2] - 自主创新方面推进中药创新药、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开展化药仿制药研发,探索小分子化药和生物药研发路径 [2] - 通过产业基金双向布局,以先参后控模式强化产业协同,开展院企合作加速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 [2] 公司成本优势与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 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领域建立产业链协同优势和成本竞争力 [3] - 依托子公司实现核心原料稳定供应与成本优化,推进原料供应体系深度整合 [3] - 构建从原料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保障产品质量并实现各环节效益最大化 [3] 公司大健康产业营销计划 - 重视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布局场景化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和产品竞争力 [3] - 保健品板块自主研发多款新产品,部分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即将上市 [3] - 结合线上线下双渠道,探索多元化营销模式触达目标消费群体 [3]
盘龙药业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 质量管控体系达行业最高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6:11
核心观点 - 盘龙药业检验检测中心成功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认证,标志着公司质量管控体系达到国际通用最高标准,成为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 - 该认证有效期自2025年6月9日至2031年6月8日,认证编号CNAS L23337,依据ISO/IEC 17025:2017国际检测标准 [2] - 认证使公司检测数据获得全球100余个经济体互认(ILAC/APAC成员),检验结果具备法律权威性与国际公信力 [2] 认证意义 - CNAS是我国唯一法定国家实验室认可机构,代表实验室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最高认可 [2] - 认证验证公司药品全流程质控达国家药监体系顶级要求 [2] - 强化"盘龙"品牌国际认可的专业背书,提升客户信任度 [3] 战略升级方向 - 研发:高标准检测平台将加速中药新药有效性验证,推动创新提速 [3] - 生产: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数据可追溯体系,实现精益化生产流程 [3] - 技术融合:公司将现代检测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智慧深度结合,确保药品符合全球标准 [3] 公司定位 - 作为陕西省中药龙头企业,始终将"质量先行"作为核心战略 [3] - CNAS认证是对公司"以质量树品牌"战略的官方验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