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诺生物(300298)
icon
搜索文档
三诺生物(300298) - 2017年8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4
公司业绩与发展情况 - 2014 年实现 2 亿净利润,2016 年实现 1.14 亿净利润,16 年和 14 年对比,收入保持 20%以上增长,但利润有波动 [2] - 因海外收购,现金从 8 亿变为 3 亿,海外公司亏损影响投资收益 [2][3] -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较大,除血糖仪外有很多新产品 [3] - 零售市场稳住第一,保持比行业更快增长,电商领域发展好,未来整合电商和客户服务推动直营用户发展 [3] - 2015 年参与收购拜耳失败,15 - 16 年收购尼普诺、PTS,Trividia 2016 年亏损,重大资产重组终止,2017 年一季度末 PTS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重启重组项目 [3] - 海外收购可扩大规模、拓展产品系列、延伸产业链、加速国际化进程 [3][4] 提问交流相关 行业门槛与市场情况 - 血糖监测领域先入优势重要,规模化生产能力要求高,国际标准不断提高,小品牌难做大 [4] - 国内 POCT 市场 2010 - 2014 年规模增速保持在 20% - 30%,远高于全球 6% - 8%的增速水平,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未来使用将显著增长 [9][10] 产品价格与业务数据 - 产品出厂价提高 6% - 10%,是为减少价值链不合理环节的尝试性微提 [4][5] - 去年电商收入约占公司收入 20%,增速超零售市场 [5] 市场策略与竞争力 - OTC 市场内生增长约 10%,公司覆盖终端少,会继续扩张,加强服务和患者教育提高测试频率 [5] - 今年在零售市场推广新产品安稳 +,去年推出金稳系列进行产品升级 [5] - 2016 年鱼跃、通化东宝在医院市场表现更好,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加强竞争力,推出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反响好 [6] 产品看法与渠道打法 - 无创血糖仪与传统血糖仪是互补关系,价格和精准度有待观察 [6] - 非同行介入糖尿病管理,三诺有完善移动医疗产品糖护士 [6] - 2009 年进入医院难度大,近三年好转,推出金系列产品,加强学术推广和品牌宣传,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未来加大投入 [7] 政策与收购影响 - 两票制对渠道高毛利有一定影响,但公司渠道非高毛利,影响毛利率核心因素是仪器/试条比 [7] - Trividia 去年亏损因美国医保政策变化、销售定价方式、产品更新换代及一次性中介费用等,新产品销售推广后升级换代作用将体现 [7][8] - 收购 Trividia 和 PTS 是基于战略考虑,Trividia 有完善体系,换机后毛利率将大幅增长,PTS 业务领先,延伸上市公司 POCT 产业链 [8] 股东与市值相关 - 控股股东车总减持是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还计划设立三诺糖尿病基金会,最终希望促进公司发展 [8][9] - 目前聚焦公司经营情况,未提及股票市值预期 [9] 产品注册进度 - Trividia 老型号血糖监测产品有注册证并部分医院销售,新型号及糖尿病保健产品在申报注册准备中;PTS 血脂类检测产品已注册有销售额,糖化血红蛋白注册工作在申请准备中 [9]
三诺生物(300298) - 三诺生物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04
公司基本情况 - 三诺生物成立于2002年8月7日,2012年上市,2018年实现收入15.5亿元,净利润3.1亿元 [2] - 公司产品在国内零售行业销售量超50% [2] - 2016年收购美国Trividia公司,实现从血糖监测系统提供商向慢性疾病即时检测(POCT)产品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变 [2] 公司发展转变 - 产品从单一血糖指标向多指标检测系统转变,包括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 [2] - 市场从以零售市场为基础向医院市场和海外市场拓展 [3] - 研发从电化学平台向光化学平台、荧光免疫平台及移动医疗平台多平台协同研发进步 [3] 公司未来规划 - 聚焦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监测,拓展POCT检测业务 [3] - 打造“生物传感 + 互联网 + 医疗 + 服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模式,提供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3] 业绩增长相关 - 2002 - 2012年公司销量几乎每年成倍增长,上市后保持高速增长,近两年因基数变大和行业增速放缓(目前10% - 15%)而增长放缓 [3] - 基层医疗发力,血糖和相关多指标监测系统投向基层医疗,用户增加使试条、试剂需求叠加效应放大,将成收入新增长点 [3] 政策相关 - 国家现行医保政策和范围主要在心脏病、肾透析等大病领域,中国血糖监测需求大、消费金额庞大,目前糖尿病药物门诊可部分报销,未来有可能实现血糖自我监测报销,发达国家如美国因商业保险介入可全额报销 [3] 产品相关 - 2019年8月产品AGEscan亮相中国健康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可实现糖尿病风险无创筛查,已获五项国际认证、16项科技专利,是全球唯一获FDA认证的无创检测医疗器械产品 [4] - 医疗器械从申请注册到上市销售周期约6 - 18个月 [4] 销售相关 - 产品在零售市场分线上和线下销售,线上销售占比约30%,线下以经销商销售小型非连锁药店、直销大型连锁药店为主,中国约有12万个药店用于产品销售 [4] - 双十一当天公司产品线上销售总额达6000万,线上销售为B2C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4] 管理层考核机制 - 公司考核以目标管理为核心,销售端2012 - 2015年以仪器投放量为考核指标,2015 - 2017年以试条与仪器比为考核指标,近两年以新产品投放量为考核指标,其他岗位有完善KPI考核指标 [5]
三诺生物(300298) - 2021年3月2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5:0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98,证券简称三诺生物;债券代码 123090,债券简称三诺转债 [2] - 2021 年 3 月 2 日下午 4:00 在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永赢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李少波、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黄安国 [2] 业务与业绩情况 业务构成 - 业务分三部分,中国业务以血糖为主,血糖监测系统占中国业务销售收入 90%,另 10% 来自尿酸、血压、血脂等产品;美国的 PTS 主要来自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参股的心诺健康主要影响投资收益 [3] 业绩情况 - 2020 年母公司收入超 20% 增长,净利润约 4.1 亿人民币;美国 PTS 首次亏损约 600 万美金,Trividia 受疫情影响业绩未好转,心诺层面投资收益亏损 6000 - 7000 万元;因美国两家公司亏损致长期股权投资和商誉减值 3500 - 4500 万,合并报表净利润下降 [3] - 2020 年至今全球 BGM 业务受影响,罗氏、雅培 BGM 业务下降,但三诺中国和 Trividia 美国业务增长;CGM 领域三诺产品未上市,德康、雅培保持超 30% 增长 [3] - 2021 年三诺在 BGM 领域保持超 15% 增长,随着 ICARE、分钟诊所等产品投入,有望实现较好发展 [3] 发展阶段与规划 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做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第二阶段做全球糖尿病检测专家,第三阶段做中国糖尿病管理专家,已在 BGM 领域全球第五,血脂 POCT 检测领域全球第三 [3] 未来规划 - 推进 CGMS 领域工作,按可转债发行计划推动产品注册、生产和上市;2021 年加大 iPOCT 推广和销售 [3] - 围绕电化学、光化学、荧光免疫等多平台研发,打造“生物传感 + 互联网 + 医疗 + 服务”的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模式 [3] 提问交流要点 市场增长潜力与价格影响 - 全球血糖试条有降价压力,美国奥巴马医改使全球血糖市场从 120 亿美金降到 80 亿美金;中国零售市场低价格对三诺无压力,医院市场部分中标,未来价格压力对业务冲击小;若中国价格大幅下滑,会提升测试频率,且三诺研发其他慢病检测产品可带来稳定收入增长 [4] 产品管线 - 三诺血糖仪在中国零售端占 60% 市场,PTS 血脂光化学技术全球占 40% 市场;收购的 Trividia 曾有胰岛素泵产品,现进入人工胰腺时代;三诺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获互联网医院诊疗资格,布局医保及线下综合慢病管理业务,构建 IOT 圈 [4] POCT 业务规划 - 公司拥有 POCT 检测系统相关产品技术积累,iCARE 是小型便携式多功能检测设备,有 16 种试剂卡,涵盖 37 项检测指标,未来将深入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装机 [5] 动态血糖仪相关 - 国内动态血糖仪难以准确预计市场规模,一型糖尿病患者国内使用成本高,有研究机构认为需使用人群 1300 多万;欧美是成熟市场,2020 年雅培 FreeStyle Libre 全球收入 26.35 亿美元,德康近 20 亿美元 [5] - 德康、美敦力和国内大部分公司是一代技术,通过检测过氧化氢确定葡萄糖浓度;雅培采用第二代传感器技术,用基于金属锇的介质代替氧气作为电子传递剂,成本更低 [5] - 三诺 CGM 产品采用第三代传感技术,核心技术为基于蛋白质工程的免电子媒介微创葡萄糖传感技术,工艺有突破,测试准确性、抗干扰能力更好且更方便 [5][6] - 三诺 CGMS 产品已完成研发并申请专利,正在测试,将有序开展注册和临床实验工作以加速上市 [6] 其他产品情况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试仪用于糖尿病并发症或筛查,在河南、山东等少数省有收费标准,去年销售不多,今年希望突破,但需物价收费标准 [6] - 新冠检测试剂盒 2020 年海外销售预估超五千万,2021 年销售不旺盛,对业绩无较大影响 [6] 市场数据 - 我国糖尿病患者 1.16 亿人,未诊断患者 6250 万人,占比 53.6%,血糖仪渗透率 25% 左右,与欧美 90% 相距甚远;三诺血糖仪零售端销量份额占 60%,中国患者测试频率每人每年约 100 次;零售与医院渠道市场份额占比约 60% 及 40%,零售以国产品牌为主导,医院进口厂商垄断约 80% 份额 [6][7] 分钟诊所 - 公司在体检机构、基层医院、诊所、连锁药店等推广“三诺分钟诊所”慢病管理多指标检测产品,去年全国装 5000 多套,今年希望扩展,销售收入体现在不同产品系列 [7] 销售网络 - 收购美国 Trividia 和 PTS 后,未来将形成全球协同销售体系;目前三诺中国主要销售一带一路和东南亚、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Trividia 和 PTS 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双方相互代理产品 [7] 股票质押 - 公司控股股东李总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42,685,648 股,占总股本 25.24%,累计质押 73,620,000 股,占其直接持股总数 51.06%,占总股本 13.02%,质押风险可控,不影响公司经营和治理 [7] 海外收购 - 公司坚持内生与外延并举发展路径,海外收购抢占高价值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国际化进程,学习了 Trividia 和 PTS 经验,但协同整合有待提升 [7][8]
三诺生物(300298) - 2021年3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5:01
公司基本情况 - 三诺生物是糖尿病及相关慢病检测公司,发展分三个阶段,在BGM领域全球第五,血脂POCT检测领域全球第三 [2] - 公司有电化学、光化学等技术平台,可通过指尖血检测多项指标,院内管理系统已在多家医院装机,三诺分钟诊所在多机构推广 [2][3] - 2021年公司将加大iPOCT推广销售,建立立体即时检测产品体系,未来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管理模式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0年母公司净利润约4.1亿人民币,整体保持增长 [3] - 受海外疫情影响,美国PTS亏损约600万美金,Trividia业绩未好转,心诺层面投资收益亏损6000 - 7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和商誉减值3500 - 4500万,合并报表净利润下降 [3] 提问交流情况 CGMS产品相关 - CGMS临床将在三个中心进行,选取18岁以上人群,在腹部和手臂同时进行 [4] - 公司CGMS产品采用基于蛋白质工程的免电子媒介微创葡萄糖传感技术,属第三代技术,目前无第三代产品上市 [6] - 公司CGMS产品已完成研发并申请专利,正进行测试,将按计划开展注册和临床试验工作以加速上市 [7] - 公司CGMS研发项目于2008年立项,2018年获国家重点专项支持,研发团队由多学科专家构成 [7][8] 技术差异相关 - 德康、美敦力和国内大部分公司采用一代技术,通过检测过氧化氢确定葡萄糖浓度;雅培采用二代技术,用基于金属锇的介体代替氧气,成本更低 [5] 销售情况相关 - 新冠检测试剂盒2020年海外销售预估超五千万,2021年销售不旺盛,对业绩影响不大 [7] - 三诺母公司主要向一带一路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销售,Trividia和PTS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双方相互代理推动销售 [7] 市场推广相关 - 公司涉足血糖监测近二十多年,具备成为“全球糖尿病检测专家”的能力,OTC市场BGM产品覆盖率达50%以上,可向糖尿病患者高效推广CGMS产品 [7]
三诺生物(300298) - 2021年6月9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0: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98,证券简称三诺生物;债券代码 123090,债券简称三诺转债 [2][3][4][5][6][7][8][9] - 2021 年 6 月 9 日在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浙商证券、鹏杨基金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黄安国 [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2002 年成立,主要做糖尿病及相关慢病检测;2012 年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 5.28 亿并扩张市场;2016 年并购 Trividia 和 PTS,产品横向、纵向发展,2021 年可检测超 50 项指标 [4] - 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做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全球糖尿病检测专家、中国糖尿病管理专家 [4] - 业务分为三部分,中国业务以血糖为主,还有尿酸、血压等产品;美国的 PTS 主要来自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参股投资公司主要是投资收益 [4] 市场情况与产品数据 - 在 BGM 领域全球第五,糖化血红蛋白 POCT 检测和血脂 POCT 检测领域全球前列 [4] - 2020 年全球市场 CGM 对糖尿病患者渗透率约为 5.3%,美国约为 45.8%,中国仅有 0.6%;2020 年全球 CGM 市场规模约为 50 亿美元,美国约为 25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小 [4][8] - BGM 线上三诺份额 40%,线下零售市场量的份额 60%,销售额份额 50%,覆盖医院 3000 家,主要为二级以上医院 [6] - icare 能检测 70 多项指标 [8] -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 4.63 亿,国内有 1.16 亿糖尿病患者 [8] 业务发展与竞争策略 - 2021 年在 BGM 领域持续努力,推动渗透率和测试频率提升,加大 ICARE、分钟诊所等产品投入 [5] - 国际电商业务始于 2019 年,已在全球建立 17 个海外合作仓,希望患者 2 - 5 天收到货物以拓展海外市场 [6] - CGM 产品核心技术为基于蛋白质工程的免电子媒介微创葡萄糖传感技术,即第三代生物传感技术,区别于德康和雅培 [8] - 预计 2022 年第四季度至 2023 年第一季度取得 NMPA 审批通过,打破 CGMS 产品进口垄断格局 [9] - 认为 CGM 市场空间可观,公司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8] 产品定价与愿景目标 - 未来 CGM 产品定价会综合考虑市场情况、患者使用成本、产品性能等 [6] - 第一阶段推动中国血糖仪普及,将持续提高血糖监测系统渗透率和测试频率;第二阶段成为糖尿病监测专家,收购后慢性病监测产品丰富;第三阶段成为糖尿病管理专家,收购医院、增加资质、投资科技、开展智慧健康项目探索新模式 [6][8]
三诺生物(300298) - 2021年7月15日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18
公司基本情况 - 三诺生物成立于2002年,旨在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贡献力量,恪守对多方的承诺,围绕糖尿病开发产品、提升质量 [2] - 中国有1.16亿糖尿病患者,仅一半患者自知患病,目前整体渗透率25%,增长空间大 [2] 公司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 做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发展近20年,中国约有1800多万个人用户,产品推广到3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5000多家社区及乡镇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应用于500多家等级医院,分钟诊所服务于6000多家机构 [3] 第二阶段 - 做全球糖尿病检测专家,形成丰富产品线,有5个产品线及20余个子品牌,海外有300多万个人用户,产品销往135个国家和地区,检测指标涵盖70多项 [3] 第三阶段 - 做中国糖尿病管理专家,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专家,提供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打造“生物传感+互联网+医疗 + 服务”的综合慢病管理模式 [3] 公司主体构成 - 长沙的三诺生物是主要组成部分,占收入比重84%,主要业务是BGM产品 [3] - 美国的PTS公司,2017年收购,主要业务是血脂和糖化,助力业务横向扩展 [3] - 未纳入合并范围的TRIVIDIA公司,收购用于提升生产工艺、质量体系和研发水平 [3] 未来规划 - 在BGM领域持续努力,加大ICARE推广,推进CGM研发上市,研发慢病和基层医疗机构所需检测指标 [3] 提问交流 零售市占率及核心优势 - 零售市占率近50%,靠持续投入、发现患者、提升渗透率,通过外部并购和内部创新提升生产、质量和研发水平,实现产品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 [4] Icare相关情况 - 可测全血、血清等74项指标,销售和订单情况良好,将做好IPOCT产品销售,推进基层市场发展 [4] CGM技术及进度 - 采用基于蛋白质工程的免电子媒介微创葡萄糖传感技术,即第三代生物传感技术,有13年技术积累,吸引优秀科学家加入 [4] - 目前做注册送检工作,预计三季度末进入临床,2022年四季度或2023年一季度取得NMPA审批通过 [4] 投资性质 - 对乐准智芯等公司的投资以慢病检测和服务为中心,延伸检测指标和服务内容,通过技术协同共同成长 [5] CGM竞争理解 - 中国糖尿病人群大,需众多公司共同提升产品渗透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三诺使命是为患者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 [5] 产品上市竞争策略 - 全球糖尿病患者4.63亿,国内1.16亿,2020年全球CGM对糖尿病患者渗透率约5.3%,美国约45.8%,我国仅0.6%,美国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我国市场小但空间可观,CGM公司竞争与合作并存,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5]
三诺生物(300298) - 2021年7月20日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06
公司基本情况 - 三诺生物2002年成立,恪守对用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的承诺,希望为糖尿病及慢病患者提升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2] - 中国有1.16亿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系统渗透率仅25%,未来增长空间大 [2] 公司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 - 在中国拥有约1800多万个人用户,产品推广到3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5000多家社区医院及乡镇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应用于500多家等级医院,分钟诊所服务于6000多家机构 [2][3] 第二阶段:全球糖尿病检测专家 - 形成丰富产品线,拥有5个产品线及20余个子品牌,海外有300多万个人用户,产品销往135个国家和地区,检测指标涵盖70多项 [3] 第三阶段:糖尿病管理专家 - 围绕糖尿病患者、准患者和前期人群提供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以血糖监测系统为核心,带动相关产品,打造综合慢病管理模式,提供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3] CGM相关问题 技术难度 - 传感器外膜设计,德康与美敦力用第一代技术,雅培用第二代连线酶技术 [4] - 校准算法,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与血糖浓度差不恒定,不同生理状态下差异大 [4] - 酶固定化技术,需平衡酶层厚度、酶活性、传感器灵敏性等参数并保持工艺一致性 [4] 产品进度 - 目前做注册送检工作,预计三季度末进入临床,2022年第四季度或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NMPA审批通过 [4] 市场竞争 - 全球糖尿病患者4.63亿,国内1.16亿,2020年全球市场CGM对糖尿病患者渗透率约5.3%,美国约45.8%,我国仅0.6%,美国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我国规模小,市场空间可观,公司间竞争与合作并存 [4] 改进方向 - 提高准确度,减少与血糖值差异 [5] - 提高及时性,提前预警高低血糖事件 [5] -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使用频率 [5] - 延长单个产品使用期限 [5] 第三代优势 - 公司CGMS产品核心技术为基于蛋白质工程的免电子媒介微创葡萄糖传感技术,即第三代生物传感技术,有较高先进性,与德康和雅培产品技术不同 [5] 上市规模 - 无法准确估计,全球市场有50亿美金份额且高速增长,若产品优秀可占较好份额 [5] 认证时间安排 - 优先国内CFDA注册申请,待国内临床到一定阶段,根据反馈适时开展CE和FDA认证工作 [5]
三诺生物(300298) - 2022年6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98,证券简称三诺生物;债券代码 123090,债券简称三诺转债 [1][3][4][5] - 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 2022 - 06 - 01,时间为 2022 年 6 月 1 日下午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2] - 参与单位包括南方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黄安国和证券事务代表许卉雨 [2] 业务经营情况 整体营收与利润 - 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0 亿元,同比增长 23.27%;归母净利润 652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22% [2] 海外业务 - 子公司美国 PTS 和 Trividia 公司 2022 年实现销售收入 1133 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美国 PTS 实现净利 - 77 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 23 万美元,Trividia2022 年 Q1 实现净利百多万美元 [2] 业务结构 - 2021 年主要产品血糖监测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为 77.82%,其他产品增速可观 [3] - 公司在线上销售有一定规模,增速超过零售线下市场,销售额与零售线下市场接近,零售端血糖产品整个市场增速在 15% 左右 [3] - 医院市场方面,院内外血糖管理系统推动医院市场保持 20% 以上的增长 [5] 产品技术与研发 传感技术 - 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第一代以德康为代表,受组织间液杂质和低 O₂ 环境限制,对外膜要求高、成本高;第二代以雅培为代表,摆脱杂质和 O₂ 浓度限制,成本较低;第三代以三诺生物临床试验产品为代表,不依赖电子传递介质,葡萄糖氧化效率高 [3]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研发的 CGMS 预计 2022 年第四季度或 2023 年第一季度取得 NMPA 审批通过,2022 年下半年启动 FDA 和 CE 认证申请工作 [5] 产品定价与市场策略 定价策略 - 未来 CGMS 产品上市后价格会基于市场情况、患者使用成本、产品性能等综合考虑 [3] 市场策略 - 零售市场通过药店、区域经销商、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并利用分钟诊所免测落实用户发现计划 [3] - 医院市场加强服务体系和响应度,加强与医院合作交流、学术推广和品牌宣传,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5] 政策影响 - 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生产成本和产品规范性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相关政策对医药行业整体是正向影响,有利于国产企业发挥成本、产业链等竞争优势 [5]
三诺生物(300298) - 2022年7月11日至7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1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98,证券简称三诺生物;债券代码 123090,债券简称三诺转债 [2][3][4][6]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7 月 11 日至 13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睿远基金、中金资管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黄安国和证券事务代表许卉雨 [2] 产能与良率 - CGM 半自动化生产线预计产能 200 万套,全自动化生产线产能依未来销售情况而定 [3] - 通过全检方式解决 CGM 产品良率问题,全检后销售以保证符合上市要求 [3] 海外布局 - 海外本土化策略考量依据为符合国家政策、有销售市场规模、当地政府有采购需求、能与当地合作 [3] - 先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形成销售规模且毛利率稳定后,考虑建立团队或成立子公司 [3] - 2016 年启动全球化业务布局,全球有 7 个生产基地,业务遍布 135 个国家和地区 [4] - 构建三诺产品立足亚非拉、PTS 和 Trividia 公司产品立足欧美的海外销售体系 [4] 市场与利润 - 全球 CGM 市场规模约 70 多亿美元,国内约 10 亿人民币,未来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稳定上升 [3] - CGM 产品具体利润需上市销售后科学预测,公司将协同海外子公司提升产品销量 [3] -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23.61 亿元,同比增长 17.17%,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 [4] - 2022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6.20 亿元,同比增长 23.27%,归母净利润 652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22% [4] - 母公司国际业务约占公司的 10% [4] 产品优势 - CGM 产品避免频繁采血疼痛,覆盖监测盲区,实时发送高低血糖警报,可与胰岛素泵联用构建人工胰腺 [4] - CGM 产品研发注重植入方式,申请多项植入装置专利,采用次抛式和手机 APP 接收数据 [6] 合作与规划 - 2021 年与韩国 EOFLOW 公司合作成立长沙福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智能可穿戴胰岛素泵领域 [6] - 未来通过产品销售体系服务更多客户,提升血糖渗透率,实现产品本土化,保持销售增长 [4] - 通过跨境电商发展其他海外市场,兼顾短期与长期效益平衡 [4] 用户粘性 -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患者发现计划等营销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产品质量、性价比和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6]
三诺生物(300298) - 2022年7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16
公司基本情况 - 三诺生物是糖尿病及相关慢性病检测公司,2002 年创立,秉承“恪守承诺、奉献健康”宗旨,以相关承诺为核心价值观,践行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使命,实现“全球领先的代谢病检测专家”和“中国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愿景 [2] - 早期产品线集中在血糖检测领域,是国产血糖监测领域领先企业,国内血糖仪市场份额占 50%以上,拥有超 2000 万用户,产品覆盖超 180000 家药店 [3] - 2016 年启动全球化业务布局,收购美国 Trividia Health Inc. 和美国 PTS 公司等,业务遍布全球 135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 7 个生产基地 [3] 财务情况 -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23.61 亿元,同比增长 17.17%;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下降 42.44%,净利润下滑因投入资源费用、计提坏账减值、参股子公司亏损 [3] - 2022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20 亿元,同比增长 23.27%,全球业务保持 20%以上增长;归母净利润 652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22% [3] - 2022 年 5 月,参股孙公司 Trividia 收到尼普洛集团 2166.83 万美元赔偿款,预计增加投资收益 5730.61 万元 [3]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主航道,保持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第一曲线成长,BGM 业务与 CGM 业务市场是重要方向 [3] - 通过全球布局,建立数智化转型能力,构建开放、包容、智能化运营平台,提升服务标准化 [3] CGM 产品相关情况 市场情况 - CGM 市场处于高速增长,2021 年雅培 Libre 系列全球收入达 37 亿美元,德康实现营业收入 25 亿美元,全球市场雅培和德康占主导,其次是美敦力,国内渗透率低,预估市场为 10 亿人民币 [4] 销售布局 - 利用 BGM 血糖用户群体、销售网络及经验,通过线上线下、院内院外渠道向糖尿病患者推广销售 [4] - 推动与 PTS 和 Trividia 的全球营销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实行国际市场本土化精耕策略 [4] 定价原则 - 根据未来市场情况、患者使用成本、产品性能等综合定价 [4] 临床进展 - 2022 年 4 月完成临床入组实验,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或 2023 年第一季度取得 NMPA 审批通过,优先国内 CFDA 注册申请,再开展 CE 和 FDA 认证 [4] 改进方向 - 提高准确度,减少与静脉血血糖值差异;提高及时性,提前预警高低血糖事件;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单个产品使用期限 [5] 竞争对手 - 中国糖尿病人群巨大,CGM 市场渗透率低,国内雅培占绝大部分份额,未来国产替代下,公司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5] 其他业务情况 医院市场开拓 - 推出院内外血糖管理系统,加强医院服务体系和响应度,加强与医院合作交流、学术推广和品牌宣传,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竞争力,医院市场保持 20%以上增长 [8] 零售端销售情况 - 线上销售费用率高于线下,因线上有多样促销活动,线上线下销售利润率无较大差异 [8] - 有完备顺价体系,跟踪产品价格,避免销售端价格不一扰乱市场 [8] 毛利率下降原因 - 2021 年 11 月财政部规定运输成本作为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影响公司毛利、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