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民股份(300345)
icon
搜索文档
华民股份与天太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创机器人产业新未来
快讯· 2025-05-16 19:44
战略合作 - 华民股份与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地点为长沙[1] - 双方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1] 合作方式 - 探索股权合作[1] - 设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1] 合作目标 - 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机器人核心部件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市场化[1] - 促进智能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1]
光伏设备板块震荡走低,华民股份跌超10%
快讯· 2025-05-14 10:12
光伏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整体呈现震荡走低趋势 [1] - 华民股份(300345)股价跌幅超过10% [1] - 大全能源股价跌幅超过7% [1] - 东方日升(300118)、海优新材、双良节能(600481)跌幅居前 [1]
华民股份(300345) - 关于剩余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08 18:46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32亿元,达成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4] 股票期权行权 - 剩余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14人可行权,数量25.50万份,占总股本0.04%,行权价6.90元/份[1] - 行权期自2023年3月31日起24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36个月内最后交易日,比例50%[3] - 本次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占已获授期权数量50%[6] -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行权方式为自主行权,承办券商为方正证券[6] - 可行权日为交易日,不得在特定期间行权[7] - 本期期权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3月31日至2026年3月30日,实际为2025年5月9日至2026年3月30日[8] - 行权期结束未行权或不符合条件的股票期权将注销[9] - 全部行权总股本增加25.50万股[10] 行权影响 - 行权影响和摊薄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数据以审计为准[10] - 自主行权模式对期权估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实质影响[10] - 行权对股权结构无重大影响,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变[10] - 行权后公司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10] - 行权对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0] 资金与协议 - 行权所募集资金存于行权专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1][12] - 激励对象个人所得税自行承担,由公司代扣代缴[13] - 公司与方正证券签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期权自主行权服务协议》[14] 信息披露 - 公司将在定期或临时报告披露股权激励相关信息[14]
华民股份(300345) - 关于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5-06 19:32
股票期权注销 - 9名激励对象因离职等注销31.65万份股票期权[1] - 到期未行权注销47.00万份股票期权[1] - 合计注销78.65万份,剩余25.50万份[2] - 2025年5月6日办理完成,不影响股本[2]
华民股份:一季度业绩拐点显现 多元战略并驾齐驱
证券时报网· 2025-04-26 10: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32亿元 归母净利润-2.98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0% 毛利率转正 [1] - 公司经营业绩好转 展现发展韧性 [1] 行业背景 -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深度调整 产能过剩与需求错配矛盾加剧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挫 [1]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P型向N型全面转型 部分企业老旧产能面临减值压力 全行业陷入亏损困境 [1] - 2025年一季度光伏上游产品价格触底反弹 行业自律限产推进 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抢装潮" [2] - 海外光伏需求持续火热 中东 非洲 印度等新兴市场保持较高增速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云南大理 安徽宣城两大光伏先进制造基地全面布局先进N型产能 无老旧产能负担 [2] - 公司重点发力"三驾马车":出海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源网荷储构建能源生态 投资并购切入新兴赛道 [2] - 在业务出海方面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出海模式 拓展海外市场渠道 [3] - 在源网荷储领域 公司聚焦微电网 智慧能源 虚拟电厂等技术 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鸿新新能源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快速推进 与大理政府合作打造零碳园区 [3] - 在投资并购方面 公司锚定硬科技领域 探索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3] 管理团队与竞争优势 - 光伏行业"老将"周丹接棒公司总裁 曾领导通威太阳能电池片板块成长为全球最大专业化企业 [1] - 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储备 优质产能布局及高效管理团队 有望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华民股份(300345) - 关于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
2025-04-26 03:13
合同情况 - 与一道新能源约136000万片单晶硅片合同,截至2025年3月履行2617万元[3] - 与正泰新能3年15GW单晶硅片合同,截至2025年3月履行40282.59万元[3] - 与通威新能源152000万片单晶硅片及方棒合同,截至2025年3月履行26731.76万元[3] - 与华晟新能源3年15GW异质结专用产品合同,截至2025年3月履行28217.24万元[3] 合同执行 - 与一道新能源长单执行慢拟解除,生效后无未了结事宜[4][5][7] - 与正泰、通威、华晟新能源长单履行有风险[4] 未来展望 - 目前订单充足,促进合同实施并推进出海战略[8] - 根据履约进展及时披露信息[9]
华民股份(300345)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4-26 03:13
业绩报告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5年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
华民股份(30034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4-26 03:13
内部控制情况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合计均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的100%[6] - 公司聘请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报告[5] 公司治理与制度 - 公司建立健全治理机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6] - 公司设置多部门独立运行、相互制衡[7] - 公司审计部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8] 人才与发展策略 - 公司推行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并重的人才策略,引入股权激励措施[8] - 公司以“创造美好零碳世界”为使命,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9] 风险管理与制度体系 - 公司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评估经营风险[10] - 公司建立涵盖多方面的完整制度体系[11] - 公司对各业务活动流程中不相容职务实施分离措施[12] 业务授权与管理 - 公司按交易金额和性质划分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13] - 公司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建立严格授权批准程序[13] - 公司采购业务实现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益的转型[14] 业务考核与控制 - 公司将销售货款回收率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15] - 公司对实物资产关键环节进行控制[15] - 公司对合同多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15] 投资决策与管理 - 公司建立对外投资决策程序,集中投资权限[16] 技术升级与信息管理 - 2024年公司实施MES系统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升级[18] - 公司建立信息化平台支撑业务运作和信息交互[19] 内部监督与信息披露 - 公司设有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内部监督[19]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和内幕信息泄密情形[19] 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21] 缺陷标准与情况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按与营收、资产总额相关错报金额划分等级[22]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按对业务流程影响和发生可能性判定等级[2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23]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2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提高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内部控制[25]
华民股份(300345) - 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2025-04-26 03:13
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345 证券简称:华民股份 公告编号:(2025)012号 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召 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 额三分之一的议案》。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具体如下: 一、概述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经审计的 2024 年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737,083,456.18 元,实收股本为 577,814,895.00 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 收股本总额 1/3。 二、亏损原因 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造成公司未弥补亏损的主要年度是 2024 年(-2.98 亿元)、2023 年(-1.98 亿元)和 2018 年(-2.85 亿元)。 2024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行 业企业亏损严重。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部分资产计提 了资 ...
华民股份(300345)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2025-04-26 03:13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10.32亿元,较2023年减少12.17%[2] - 2024年净利润为 -3.43亿元,较2023年减少43.65%[16]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6.4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49.02%[5]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40.98%,较2023年减少19.03%[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85.09%,较2023年增加20.01%[24]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14,较2023年减少2.45[24]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业绩,探索科技与产业融合推进转型升级[28] 其他 - 预算报告编制范围包括母公司及鸿新、鸿晖等重要子公司[24] - 库存股减少454.75万元,下降42.86%,因限制性股票解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