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300778)
搜索文档
新城市等成立科技公司,含多项AI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14
公司动态 - 深圳市兔展新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以及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1] - 该公司由新城市等共同持股 [1] 行业布局 - 新公司业务聚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服务领域 [1] -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被纳入核心经营范围 显示行业向文化科技融合方向拓展 [1]
新城市(300778.SZ):已累计回购0.60%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2 00:08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1,231,315股 占公司总股本0.60% [1] - 最高成交价16.88元/股 最低成交价9.93元/股 [1] - 成交总金额1304.33万元 [1]
新城市:已累计回购0.60%股份
格隆汇· 2025-09-01 22:38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股份1,231,315股,占公司总股本0.60% [1] - 最高成交价16.88元/股,最低成交价9.93元/股,价差幅度达70%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1304.33万元 [1]
新城市(300778)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的公告
2025-09-01 21:49
股份回购 - 公司拟用4000万 - 8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2] - 回购价格不超18.49元/股[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1231315股,占总股本0.60%[2] - 最高成交价16.88元/股,最低9.93元/股[2] - 成交总金额13043269.60元[2]
新城市建设发展(00456.HK)上半年净亏损540.9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31 20:14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831.2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49.86% [1]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期间亏损为540.9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072.7万港元收窄49.58% [1] - 基本每股亏损3.97港仙 [1]
新城市建设发展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0.9万港元 同比收窄49.58%
智通财经· 2025-08-31 19:03
财务表现 - 营业额2831.2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49.8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0.9万港元 同比显著收窄49.58% [1] - 每股亏损3.97港仙 [1]
新城市建设发展(00456)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0.9万港元 同比收窄49.58%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8:58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额2831.2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49.8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0.9万港元 同比显著收窄49.58% [1] - 每股亏损3.97港仙 [1]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8月29日跌0.26%,新城市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当日下跌0.26%,跑输上证指数(涨0.37%)和深证成指(涨0.9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涨幅最高为同济科技(10.01%),跌幅最大为新城市(-15.60%)[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49亿元和1.25亿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同济科技以10.01%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11.21元,成交额7.56亿元[1] - 矩阵股份涨3.60%至19.26元,山水比德涨2.84%至57.67元,类图川智涨2.67%至67.96元[1] - 新城市大幅下跌15.60%至15.20元,成交额5.65亿元[2] - 中达安跌2.75%至13.78元,筑博设计跌2.67%至16.43元,汉嘉设计跌2.63%至15.54元[2] 资金流向 - 同济科技主力净流入4310.78万元(占比5.70%),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107.71万元和2203.07万元[3] - 深城交主力净流入1433.42万元(占比2.19%),游资净流入963.36万元[3] - 建研设计主力净流入855.10万元(占比9.01%),但游资净流出636.70万元[3] - 华阳国际主力仅净流入3.55万元(占比0.07%),但游资大幅净流入572.64万元(占比10.84%)[3]
2024年最新城市排名出炉:成都成为新一线城市领头羊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11
城市发展格局 - 成都稳居新一线城市领头羊位置 重庆紧随其后位列第三[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一体两核多点"格局 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3] - 苏州 无锡 东莞等地级市成功跻身二线城市行列 对传统省会城市形成竞争压力[3] 区域经济表现 - 成渝地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已证明其经济实力 与沿海地区差距缩小[3] - 地级市经济成功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 更在于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发展[5] -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银川等三线城市未上榜 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发展差距[5] 城市层级分布 - 一线城市包括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四个传统中心城市[7] - 新一线城市涵盖成都 杭州 重庆 苏州 武汉 西安等15个主要省会及经济强市[7] - 二线城市名单包含长春 南通 泉州 贵阳 嘉兴等28个区域中心城市和发展中城市[7]
创新城市怎么建
经济日报· 2025-08-27 06:01
城市创新发展趋势 -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要素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历史阶段 这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发展升维的必由之路[1] - 创新型城市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作为创新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平台作用凸显[1] - 产业革命对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终会投影到空间上 引发城市空间的适应性调整与深刻变革[1] 创新空间规划变革 - 部分城市创新空间规划仍停留在传统"工业园区"模式 缺乏对创新型经济发展规律和创新人群需求的认知[2] - 空间规划需要匹配创新经济发展与空间供给的互动逻辑 重建规划新思维[2] - 空间规划应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 需认识城市创新空间生成的普遍机制与规律[2] 空间管控新思维 - 建立柔性思维应对创新型经济对空间需求的不确定性 提升空间规划的弹性应变能力[3] - 空间使用形式将出现从无到有的非线性跃迁 传统技术规范会抑制创新经济活力[3] - 需提高空间管控标准 管控对象和管控过程等方面的动态适应性[3] 空间组织新思维 - 建立链接思维形成基于产业链 供应链和创新链的产业集群网络[3] - 规划需有意识弥补本地创新资源短板 引入具有网络组织效应的功能性载体[3] - 营造开放合作的集群氛围 形成向内密集联络 向外广泛开放的创新网络[3] 空间营建新思维 - 建立家园思维满足创新人群的生活特性与需求特征 营造契合的空间环境[4] - 创新人群是激活创新活动和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 各类创新人才都是稀缺资源[4] - 通过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空间 可有效集聚创新人群并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