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丽迪(300905)
icon
搜索文档
COFs:高性能结晶性多孔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前景可期
光大证券· 2025-07-17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OFs是具有精确可调孔道和表面功能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 凭借独特分子设计性和优异性能 在能源存储、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持续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 [4][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OFs结构设计持续精进,合成方法革新推动产业化突破 - COFs是由有机分子以共价键连接的结晶性多孔高分子材料 属于功能材料 其发展代表多孔材料从无机到有机、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 [1][13] - POFs通常分为超交联聚合物、自具微孔聚合物、共轭微孔聚合物和共价有机框架四大类 COFs以有机分子为基本单元 通过动态共价键有序连接而成 [14] - COFs通过动态共价化学形成 可逆性有助于纠正堆叠错误和修复结构缺陷 具有高度有序结构和优异特性 可通过拓扑设计预先规划和预测结构 有明显优势 [16] - COFs主要分为二维和三维两类 可通过合理搭配平面连接子和立体连接子合成 [19] - COFs主要制备方法有溶剂热合成法、离子热合成法、微波法合成、表面生长法和机械合成法 各有优劣 [25][26] COFs跨领域应用加速落地,新能源与生命科学领域释放增长潜能 - COFs以独特可设计晶体结构和卓越理化性能 在多个领域引发技术革命 可实现孔径、表面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自由调控 有传统多孔材料难以企及的性能优势 [2] - 在新能源领域 COFs作为高效电极材料可提升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如在固态电池中可作固态电解质等 还能解决锂枝晶刺穿和快充瓶颈问题 且在氢能存储方面有高储氢密度潜力 [2][34] - 在环境治理方面 COFs可选择性吸附放射性离子 用于核污染处理 在海水淡化中表现出色 能耗相比传统反渗透技术降低30% [36] - 在生物医药领域 COFs孔道结构适合作为药物载体 能负载抗癌药物并靶向释放 还能检测重金属离子 灵敏度可达ppb级 [38] - 在气体存储与分离领域 COFs对气体的吸附原理同活性炭类似 能实现能源存储和气体分离 [41] COFs材料产业化破局,无溶剂合成技术打通200吨产能路径 - 未来COFs材料需求将稳步增长 QYResearch预测固态电池用COFs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0.05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0.61亿美元(CAGR 35%) [3][42] - 宝丽迪与南开大学张振杰教授合作设立耀科新材料 基于熔融绿色合成技术实现COFs材料无溶剂吨级量产 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 [42][43] - 耀科公司已成功研发多个系列COFs超级吸附剂产品 正在规划建设年产能200吨的产线 宁德时代等企业加速布局COFs电池应用领域 多场景商业化验证推动行业发展 [4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宝丽迪 其是国内纤维母粒龙头 与南开大学张振杰教授合作推进COFs材料量产与商业化进程 合资公司耀科新材料已实现吨级量产 正在规划建设200吨产能产线 [4][44]
宝丽迪(300905)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7-14 17:06
减持情况 - 铕利合盛计划减持不超150万股,占总股本0.8432%[2][5] - 7月11日减持44.9万股,占总股本0.2524%[3][4] 持股变动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降至8147.3088万股,占比降至45.7977%[3][4] - 铕利合盛变动后持股889.3838万股,占比5%[4] 其他 - 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不影响控制权、治理和经营[5][6]
宝丽迪(300905) - 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07-14 17:06
股东减持计划 - 蒋志勇计划减持不超17,000股,占总股本0.0096%[1] - 田雪峰计划减持不超30,000股,占总股本0.0169%[1] 股东减持情况 - 蒋志勇减持17,000股,均价29.83元/股,占总股本0.0096%[2] - 田雪峰减持30,000股,均价29.81元/股,占总股本0.0169%[2] 股东持股变化 - 蒋志勇减持后持股53,400股,占比0.0300%[7] - 田雪峰减持后持股90,000股,占比0.0506%[7]
宝丽迪(300905)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6-26 17:28
会议信息 - 2025年4月14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1] - 2025年5月8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1] 工商变更 - 2025年6月26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章程备案手续[1] - 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7789.7756万元[1] 公司成立 - 公司成立日期为2002年12月13日[1]
宝丽迪实控人方及高管拟减持 上市即巅峰2募资共1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4:46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铕利合盛计划减持不超过150万股,占总股本0.8432% [1] - 总经理蒋志勇计划减持不超过1.7万股,占总股本0.0096% [2] - 副总经理田雪峰计划减持不超过3万股,占总股本0.0169% [2] - 董事兼副总经理朱建国计划减持不超过30万股,占总股本0.1686% [2] - 总工程师杨军辉计划减持不超过38万股,占总股本0.2136% [2] - 上述股东合计拟减持不超过222.7万股,占总股本1.2519% [3] 股东持股情况 - 铕利合盛当前持股934.3838万股,占总股本5.2524% [3] - 蒋志勇当前持股7.04万股,占总股本0.0396% [3] - 田雪峰当前持股12万股,占总股本0.0675% [3] - 朱建国当前持股139.1066万股,占总股本0.7819% [3] - 杨军辉当前持股161.8266万股,占总股本0.9097% [3] 公司控制权与治理结构 - 控股股东为徐毅明与徐闻达父子 [3] - 徐毅明任铕利合盛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53.08%出资额 [3]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3] 公司IPO情况 - 2020年11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 - 发行新股1800万股,发行价49.32元/股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124.30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8.88亿元,净额8.12亿元 [4] - 实际募集净额较原计划多3.42亿元 [4] - 保荐机构东吴证券获保荐承销费5774万元 [4] 后续融资情况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1522.6229万股,发行价15.25元/股 [5] - 募集资金总额2.3219999225亿元,净额2.1688460913亿元 [5] - 两次募集资金总额合计11.2亿元 [6] 分红送转情况 - 2020年度每10股派现10元并转增10股 [6] - 分红前总股本7200万股,分红后增至1.44亿股 [6]
宝丽迪: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50万股
快讯· 2025-06-19 20:47
宝丽迪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苏州铕利合盛企业管理中心计划减持不超过15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8432%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 [1] - 减持原因为部分员工退休退伙以及自身资金需求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 [1]
宝丽迪:铕利合盛拟减持不超0.8432%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19 20:45
宝丽迪股东减持公告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铕利合盛计划减持不超过1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8432%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原因为部分员工退休退伙及自身资金需求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宝丽迪:四名股东拟减持股份
快讯· 2025-06-19 20:45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蒋志勇计划减持不超过17000股,占总股本0.0096% [1] - 田雪峰计划减持不超过30000股,占总股本0.0169% [1] - 董事朱建国计划减持不超过30万股,占总股本0.1686% [1] - 总工程师杨军辉计划减持不超过38万股,占总股本0.2136% [1] 减持安排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1日至2025年10月10日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宝丽迪(300905) - 关于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6-19 20:40
股东减持 - 蒋志勇拟减持不超17,000股,占比0.0096%[2] - 田雪峰拟减持不超30,000股,占比0.0169%[2] - 朱建国拟减持不超300,000股,占比0.1686%[2] - 杨军辉拟减持不超380,000股,占比0.2136%[3] 减持相关 - 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2025年7 - 10月进行[6] - 减持价格依市场定,除权除息相应调整[6] - 减持不影响控制权、治理和经营[9]
宝丽迪(300905)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6-19 20:40
股东情况 - 铕利合盛直接持股9,343,838股,占比5.2524%[2] 减持计划 - 计划减持不超1,500,000股,占比0.8432%[2] - 减持期为2025年7月11日至10月10日[4] - 减持因员工退休退伙及自身资金需求[3]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3] - 减持股份源于首发前已发行股份[4] - 减持价格依市场价格确定[4] 股东承诺 - 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锁定期满2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4] - 未履约出售股票收益上缴发行人,20日内交付[4] 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不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