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眼科(301103)

搜索文档
“何氏智慧光明城”创新实践成果亮相CCOS202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6 12: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何氏眼科联合辽宁何氏医学院及何氏眼产业集团专家智库发布《365近视防控模式(2025版)》白皮书 推动近视防控从单一治疗向预防—干预—管理数字化转型 [1] - 白皮书为何氏智慧光明城战略在近视防控领域的重要实践成果 该战略为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智慧产业生态体系 [1] - 公司通过构建医、教、产、研等业务板块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干细胞等尖端技术 推动眼健康及大健康的智能化、精准化和普惠化 [1] 行业技术趋势 - 近视防控领域向全方位、全场景科学方案发展 重点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 [1] - 行业依托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基因与干细胞 在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领域持续创新 [1]
何氏眼科发布《365近视防控模式(2025版)》白皮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0:15
公司战略发布 - 何氏眼科联合辽宁何氏医学院及专家智库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大会发布《365近视防控模式(2025版)》白皮书 [1] - 白皮书推动近视防控从单一治疗向"预防—干预—管理"数字化转型 提供儿童青少年全方位全场景科学方案 [1] - 该模式为何氏智慧光明城战略在近视防控领域的重要实践成果 以智能精准高效个性化全方位为特色 [1] 行业需求背景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 防控形势严峻 [1] - 行业亟需全方位全场景个性化综合近视管理方案 [1] 模式核心架构 - 构建三大场景联动体系 覆盖学校家庭专业机构三位一体全方位全场景防控 [2] - 六大核心技术覆盖遗传环境医学光学眼负荷行为营养等多维度预防控制 [2] - 五大管理体系整合预警评估个性化方案高度近视管理合并眼病治疗智能眼健康管理 [2] - 实现从千人一方到一人一策的精准升级 [1]
屈光手术业务增长放缓,眼科医疗企业欲借新技术谋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9-02 16:18
行业趋势 - 屈光手术市场进入百花齐放的个性化定制时代,Z世代对视力矫正需求呈现个性化和迫切性特点,推动技术迭代与创新[1][4] - 中国近视病人数量约7亿,但每年接受屈光手术仅约100万例,渗透空间巨大[4] - 屈光手术人群分为刚需群体(学业职业需求)和非刚需群体(追求变美),前者需求稳定,后者受宏观环境影响决策周期延长[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A股5家上市眼科企业中,3家屈光项目收入增速个位数或更低:普瑞眼科屈光收入7.2亿元(同比+4.13%),占比49%;何氏眼科屈光收入1.35亿元(同比+3.26%),占比24%;光正眼科屈光收入1.42亿元(同比+0.32%),占比32.71%[1] - 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屈光收入维持两位数增长:爱尔眼科同比+11.4%,华厦眼科同比+13.75%[1] - 前几年(如2023年)多数企业屈光项目收入可保持两位数增长[1] 技术发展与竞争策略 - 爱尔眼科通过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新术式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平均单价,实现技术迭代升级落实"反内卷",扭转价格战倾向[3] - 普瑞眼科通过引进权威专家团队和更新高端诊疗设备应对市场竞争,培育新增长点[3] - 爱尔康引入全光塑个性化屈光手术解决方案,结合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眼轴长等数据,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5万例,装机医院达100多家[4][5] 市场拓展与挑战 - 爱尔眼科通过完善境内外医疗网络扩大患者覆盖范围[3] - 新技术渗透仍需市场教育以普及技术认知[5]
屈光手术业务增长放缓 眼科医疗企业欲借新技术谋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9-02 16:18
行业趋势 - 民营眼科医疗机构屈光手术业务增长普遍放缓 今年上半年A股5家上市企业中3家屈光项目收入增速为个位数或低于个位数 [1] - 普瑞眼科屈光项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至7.2亿元 占公司营收比例49% [1] - 何氏眼科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26%至1.35亿元 占公司营收比例24% [1] - 光正眼科屈光项目营收同比增长0.32%至1.42亿元 占公司营收比例32.71% [1] - 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屈光项目收入维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分别为11.4%和13.75% [1] - 前几年如2023年多数眼科医疗企业屈光项目收入可保持两位数增长 [1] 市场竞争与战略 - 眼科医疗企业通过新技术应用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爱尔眼科推出全光塑 全飞秒4.0 全飞秒Pro等新术式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和平均单价上升 [2] - 新技术应用帮助扭转价格战倾向 增强行业领先地位 境内外医疗网络完善扩大患者覆盖范围 [2] - 普瑞眼科通过引进权威专家团队和更新高端诊疗设备培育新业绩增长点 [2] - 屈光手术人群分为刚需群体和非刚需群体 刚需群体因学业或职业需求增长稳定 非刚需群体受宏观环境影响消费决策周期变长 [2] 市场潜力与技术发展 - 中国近视病人数量约7亿 每年接受屈光手术病人数仅约100万 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 [3] - Z世代对视力矫正需求呈现个性化和迫切性特点 推动屈光手术技术迭代与创新 市场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 [3] - 爱尔康引入全光塑个性化屈光手术解决方案 结合波前像差 角膜地形图 眼轴长等数据 [3] - 全光塑设备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5万例 全国装机医院达100多家 仍需市场教育普及技术认知 [3]
眼科医疗行业业绩分化加剧,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5:41
行业整体表现 -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呈现显著业绩分化态势 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1] - 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231亿元 同比增长11.05% 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占比42% 规模突破937亿元[4] - 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合计占整体市场的47% 屈光手术市场规模达730亿元 白内障手术市场规模超339亿元[4] 企业营收表现 - 爱尔眼科以115.07亿元营收领跑行业 同比增长9.12%[1][2] - 华夏眼科营收21.39亿元 同比增长4.31%[2] - 普瑞眼科营收14.59亿元 同比增长2.74%[2] - 何氏眼科营收5.60亿元 同比下降4.22%[1][2] - 光正眼科营收4.36亿元 同比下降9.49%[1][2] 企业盈利能力 - 爱尔眼科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增速0.05%[1][2] - 华夏眼科归母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6.20%[2] - 何氏眼科归母净利润0.44亿元 同比增长84.19% 为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最快企业[1][2] - 普瑞眼科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66.12%[1][2] - 光正眼科归母净利润0.01亿元 同比增长11.38%[2] 业务结构分析 - 屈光及视光项目成为企业主要营收来源 爱尔眼科这两大项目收入合计占比高达63.77%[4] - 爱尔眼科屈光项目收入46.18亿元 同比增长11.14% 毛利率56.12%[4] - 爱尔眼科视光服务项目收入27.2亿元 同比增长14.73% 毛利率54.21%[4] - 华夏眼科屈光与视光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超60% 屈光项目收入7.89亿元 同比增长13.75%[5] 白内障业务挑战 - 多家企业白内障业务出现营收下滑 主要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影响[5] - 华夏眼科白内障项目收入4.31亿元 同比下滑7.33%[5] - 何氏眼科白内障业务收入7660.96万元 同比下降17.67%[5] - 光正眼科白内障项目收入1.48亿元 同比下滑8.32%[5]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进入"红海竞争"阶段 2021-2023年私立眼科医院数量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加[6] - 202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扩张趋势逆转 部分竞争力不足的眼科医院陆续关闭[6] - 市场竞争加剧主要由于医疗保险基金控制加强及宏观经济疲软影响[6] 企业扩张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收购和新建方式加速扩张 爱尔眼科上半年收购3家公司 确认商誉约1.23亿元[6] - 爱尔眼科商誉账面价值达87.22亿元[8] - 华夏眼科加快医院与视光中心建设速度 积极寻找海外投资机会[7] - 何氏眼科上半年新增视光加盟连锁签约23家 累计签约53家[7] - 普瑞眼科并购赣州视明眼科医院 通过并购整合进入下沉市场[7] 技术创新趋势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技术创新与政策适配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壁垒[3] - 屈光手术领域技术迭代与术式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8] - 爱尔眼科屈光项目增长主要来自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新术式临床推广[9] - 何氏眼科引进蔡司全飞秒SMILE pro手术、蔡司微创全飞秒精准4.0等新一代屈光术式[9] 市场需求变化 - Z世代群体视力矫正消费占比超过50% 是最关注的眼科服务类型[9] - 18-20岁人群存在视力矫正需求者占比达50% 21-24岁人群需求比例攀升至60%-70%[10] - 需求从"看得见"向"看得好""看得久"转变 推动屈光手术技术快速迭代[10] 技术推广进展 - 全光塑技术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5万例 全国装机医院达一百多家[10] - 预计到2025年底全光塑装机医院将增至近150家[10]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 设备将逐步进入公立医院眼科中心[10] 技术推广挑战 - 新术式推广需等待招标流程推进 市场拓展与教育需要时间[11] - 屈光手术患者决策主导权较高 选择易受口碑影响 需要更长时间进行市场教育[11]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可能进入持续重组阶段 市场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6] - 企业需聚焦人才、技术、服务、品牌四大核心维度提升效能[8] - 华夏眼科深化AI、大数据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11] - 普瑞眼科通过自主研发与生态合作将AI技术融入诊疗全流程[11]
何氏眼科股价涨5.52%,融通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79.47万股浮盈赚取340.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27
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5.52%至23.33元/股 成交额达9045.97万元 换手率4.85% 总市值36.87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医疗业务收入占比69.15% 视光服务收入占比30.24%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61% [1] - 公司主营眼科专科诊疗服务与视光服务 2009年10月成立 2022年3月上市 [1] 机构持仓变动 -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000727)二季度减持175.84万股 当前持股279.4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3.3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40.95万元 最新规模20.74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今年以来收益21.07% 近一年收益41.78%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92.5% [2] - 基金经理万民远管理规模42.2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56.58% 最差回报-16.68% [3]
眼科医疗概念股异动拉升 莎普爱思午后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01 13:54
眼科医疗概念股市场表现 - 莎普爱思午后涨停 [1] - 兴齐眼药涨幅超过10% [1] - 立方制药此前涨停 [1] - 百诚医药、爱博医疗、光正眼科、何氏眼科等跟涨 [1]
机构风向标 | 何氏眼科(30110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2.9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43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共有13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4748.56万股占总股本30.05%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沈阳新松机器人等合计持股比例达29.77%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2.91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持股减少占比达1.11% [1] - 融通鑫新成长混合A为本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持仓 [1]
何氏眼科上半年净利润达4432.46万元 同比增长84.19%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9: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下降4.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2.46万元,同比增长84.19%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源于运营成本降低及高毛利业务结构优化 [1] 业务运营 - 采用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 [1] - 全国共拥有127家眼科服务机构 [1] - 通过优化供应链、缩减销售及管理费用实现降本增效 [1] 战略发展 - 加大对高毛利的屈光业务与视光业务的投入和发展 [1] - 2024年底启动视光全国加盟连锁项目,上半年新增签约加盟商23家,累计达53家 [2] - 加盟网络覆盖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广东、重庆及陕西等10个省级区域 [2] 企业定位 - 集医教研于一体,以"智慧光明城"为发展目标的集团型眼科服务机构 [1] - 秉承"奉献社会、百姓信赖、创新引领、共创幸福"核心价值观 [1] - 坚持科技创新,提供个性化及智慧化眼健康管理服务 [1]
何氏眼科(301103)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
2025-08-27 22:48
委员会组成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3名董事委员组成,独立董事应过半数[5] - 设主任委员1名,由独立董事担任[5] 选举与补选 - 委员经提名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或更换[5] - 独立董事比例不符规定,公司应60日内补选[7] 会议规定 - 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会前3天通知[16] - 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决议需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