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菲菱科思(301191)
icon
搜索文档
菲菱科思(301191) -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法律意见书
2025-10-28 20:0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08497841N,营业期限从1999年4月16日至2049年4月16日[11] - 2022年5月2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13340000股[11] - 股票简称为“菲菱科思”,证券代码为“301191”[11] 激励计划 - 拟授予激励对象430人,股票期权139.53万份,占股本总额2.01%[18][23] - 首次授予119.53万份,占授予总额85.67%,占股本总额1.72%[23] - 预留授予20万份,占授予总额14.33%,占股本总额0.29%[24] - 李玉等4人各获授5.00万份,主要中层等人员获授99.53万份[25]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72个月[27] - 授予日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由董事会确定,60日内完成授予程序[28] - 股票期权等待期分别为18个月、30个月、42个月[29] - 预留权益授予对象须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28] - 首次及预留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份99.86元[35] - 草案公告前1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为每股99.86元[36] - 草案公告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为每股97.06元[37]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32] - 激励对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4] 业绩目标与考核 - 2026 - 2028年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5%、60%、90%[44] - 公司业绩考核得分对应不同行权比例[44] - 激励对象年度绩效合格,个人层面行权比例为100%;不合格,可行权比例为0[47] 行权限制 - 公司年度报告等公告前特定日期内不得行权[31] - 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期权等待期届满后进入可行权期,可行权日须为交易日[30] 审议与程序 - 2025年10月28日多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50] - 股东会审议激励计划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52] - 公司需单独统计并披露部分股东投票情况[52] - 董事李玉审议相关议案时已回避表决[61] - 激励计划需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62]
菲菱科思(301191)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8 19:5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8.31%[5] - 营业总收入为12.35亿元,同比下降1.8%[2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9.77万元,同比下降55.26%[5] - 净利润为4648.85万元,同比下降55.1%[2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69.77万元,同比下降55.3%[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同比下降55.0%[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收益为861.06万元,同比增长37.09%[10] - 年初至报告期末其他收益为2495.50万元,同比增长72.53%[10]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所得税费用为-1786.25万元,同比下降723.67%[10]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12.37亿元,同比上升5.2%[24] - 研发费用为1.14亿元,同比上升11.6%[24]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4.5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4.6%[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12亿元,同比下降22.0%[27]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亿元,同比下降52.74%[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亿元,同比扩大52.7%[27][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3亿元,同比下降40.2%[2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30.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71%[5] - 2025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30.03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1551亿元增长29.7%[20][22] - 报告期末存货7.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0.95%[10] - 2025年9月30日存货期末余额为7.53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7519亿元增长101.0%[20] - 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7.7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7.40%[10] - 2025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71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9106亿元增长97.4%[20] - 2025年9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38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5457亿元下降22.6%[20] - 2025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13.42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9817亿元增长124.5%[21][22]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动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611户[12] - 第一大股东陈龙发持股比例为32.08%,持股数量为22,242,090股[12] - 第二大股东陈曦持股比例为17.76%,持股数量为12,315,810股[1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454,300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66%[13] - 股东陈曦、高国亮、陈美玲、刘雪英等人持有的限售股已于2025年5月25日解除限售[13] - 股东陈龙发持有的22,242,090股限售股拟于2025年11月25日解除限售[13] - 报告期末限售股份总数由期初的43,144,037股变更为22,704,140股[14] - 股东高国亮通过询价转让公司股份1,04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50%[18] - 股东高国亮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6.37%降至4.87%[18]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项 - 公司于2025年7月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5] - 李玉女士辞任公司非独立董事,后经选举担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16]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资新项目金额为1.531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范围为3000万元至6000万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454,300股,占总股本约0.66%,成交总金额3438.26万元人民币[19]
菲菱科思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4623.11万元,融资余额2.4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5
公司股价与融资交易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1.66%,成交额为2.7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4623.11万元,融资偿还额为3837.00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786.11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4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25%,该余额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13日融券交易无活动,融券偿还、卖出、余量及余额均为0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6日,于2022年5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网络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ODM/OEM模式与网络设备品牌商合作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交换机类产品占78.42%,路由器及无线产品占16.96%,通信设备组件及其他占4.00%,汽车电子类产品占0.62% [2] 公司股东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0万户,较上期增加37.40%,人均流通股为3486股,较上期增加25.88%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同比减少12.39%,归母净利润为2188.37万元,同比减少71.32%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92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001751)新进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1.48万股 [3]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519133)、广发电子信息传媒股票A(005310)、海富通中小盘混合(51902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盈利提速,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12 18:32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建议继续关注通信行业相关投资机会 [2] - 行业处于低配阶段,算力资本开支保持高增长,通信行业持仓仍有显著向上空间 [2][87] - 2025年AI算力产业链将继续加速发展,叠加推理侧需求持续演进,通信行业相关产业链将继续受益 [2][87] 2025年H1及Q2整体业绩 - 2025年H1通信行业整体营收17850.03亿元,同比增长10.07%;归母净利润1604.32亿元,同比增长1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490.23亿元,同比增长13.04% [1][2][4] - 2025年Q2通信行业整体营收9424.83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986.82亿元,同比增长12.33%;扣非归母净利润912.62亿元,同比增长12.94% [2][7] - 2025年H1行业整体毛利率为33.50%,同比实现增长 [11] 分板块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同比增速前五的板块为:光模块、通信PCB、网络设备商、物联网模组和基站设备射频相关部件 [2][11] - 2025H1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五的板块为:光模块、通信PCB、网络安全及可视化分析、物联网模组和网络设备商 [2][11] - 光模块及器件板块2025H1毛利率为34.97%,同比提升2.18个百分点;2025Q2毛利率为35.26%,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11][25] - 通信PCB&CLL板块2025H1营收572.49亿元,同比增长37.66%;归母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增长80.79%;毛利率24.47%,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 [31] - 网络设备商板块2025H1营收5071.11亿元,同比增长28.86%;归母净利润191.84亿元,同比增长19.57% [37] - 物联网模组及方案板块2025H1营收202.30亿元,同比增长24.50%;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增长25.52% [67]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5.68%;中际旭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40% [25] - 通信PCB龙头沪电股份2025H1营收同比增长56.5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50%;深南电路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5.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75% [31] - 网络设备商工业富联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61%;锐捷网络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1.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4.00% [37] - 物联网模组厂商移远通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9.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03% [68] AI算力产业链投资与展望 - 海外云厂商2025Q2资本开支合计实现950亿美元,同比增长82.96%,环比增长32.05% [17] - 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计划到2028年至少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AI建设;微软规划2025财年约800亿美元用于AIDC;谷歌上调2025全年资本开支指引至850亿美元 [17] - 博通FY25Q3 AI收入52亿美元,环比增长19%;FY25Q4 AI收入指引62亿美元,环比增长19% [23] - 甲骨文未实现履约义务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大增359% [22]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加速至26%,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18]
菲菱科思10月9日获融资买入6233.01万元,融资余额2.5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4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2.63%,成交额为3.9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6233.01万元,融资偿还额为6960.35万元,融资净买入为-727.33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58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5.08%,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方面,融资余额为2.58亿元 [1] - 融券方面,10月9日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同样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于1999年4月16日,于2022年5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ODM/OEM模式与网络设备品牌商合作,产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及无线产品、通信设备组件等 [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交换机类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78.42% [1] - 路由器及无线产品收入占比16.96% [1] - 通信设备组件及其他收入占比4.00% [1] - 汽车电子类产品收入占比0.62%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0万户,较上期增加37.40% [2] - 人均流通股为3486股,较上期增加25.88%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同比减少12.3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188.3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1.32%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92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001751)新进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1.48万股 [3]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519133)、广发电子信息传媒股票A(005310)、海富通中小盘混合(51902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菲菱科思(301191.SZ):累计回购0.66%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0-09 20:54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54,3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0.66% [1] - 回购最高成交价为79.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74.03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34,382,590.35元人民币 [1]
菲菱科思:累计回购0.66%股份
格隆汇· 2025-10-09 20:53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454,3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0.66% [1]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为79.9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74.03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34,382,590.35元人民币,不含交易费用 [1]
菲菱科思(301191) - 关于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10-09 17:18
回购方案 - 2025年4月28日审议通过回购方案,资金3000 - 6000万元,价格不超160.26元/股[3] - 2025年6月12日权益分派后,回购价格上限调为不超159.27元/股[4]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454300股,占总股本约0.66%[5] - 最高成交价79.99元/股,最低74.03元/股,成交总金额34382590.35元[5] 后续计划 - 后续择机实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回购[9] - 每月前三个交易日披露上月末回购进展,及时履行信披义务[5][10]
通信设备板块10月9日涨0.54%,国盾量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0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09 17:00
板块整体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在10月9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54%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32%至3933.97点,深证成指上涨1.47%至13725.56点 [1] - 板块资金流向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8.04亿元和游资资金净流出4.53亿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12.57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国盾量子领涨板块,收盘价为398.79元,单日涨幅达13.62%,成交量为6.48万手,成交额为25.81亿元 [1] - 广和通涨幅为10.77%,收盘价33.64元,成交量为92.66万手,成交额为31.01亿元 [1] - 世嘉科技和永鼎股份均涨停,涨幅为9.99%,收盘价分别为21.46元和13.98元,成交额分别为6.78亿元和5.34亿元 [1] - 中兴通讯上涨9.51%,收盘价49.98元,成交量为450.87万手,成交额高达221.21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剑桥科技领跌板块,跌幅为10.00%,收盘价115.02元,成交量为48.45万手,成交额为57.82亿元 [2] - 新易盛下跌4.00%,收盘价351.15元,成交量为52.29万手,成交额为188.91亿元 [2] - 有方科技、德科立、*ST精伦等个股跌幅在2.35%至4.22%之间 [2]
调研速递|安培龙接受天风证券等18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5.54亿元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9-30 17:59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至9月25日期间以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及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接待了天风证券、百年资管、易方达等18家机构的调研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延洪先生以及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彭碧泳女士 [1]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3,874,075.46元,同比增长34.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32,049.92元,同比增长19.6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66,307.13元,同比增长24.76% [1] - 境内营收为468,344,613.60元,同比增长38.03%,占总营收比例为84.56% [1] - 境外营收为85,529,461.86元,同比增长17.68%,占总营收比例为15.44% [1] 主要产品营收表现 - 压力传感器实现营业收入29,241万元,同比增长61.88%,占总营收比例为52.79%,是营收贡献最大的产品 [1]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实现营业收入25,140万元,同比增长12.99%,占总营收比例为45.39% [1] - 氧传感器及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07万元,同比增长13.61%,占总营收比例为1.82% [1] 核心业务与技术进展 - 压力传感器业务增长得益于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提升,公司作为车规级压力传感器领军企业,实现全压力量程覆盖及规模化应用,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 - MEMS压力传感器实现营收2,444.93万元,同比增长382.33%,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及家电咖啡机等场景 [1] - 公司已组建力传感器研发团队,聚焦机器人力控传感器研发,力传感器产品处于客户样品测试验证阶段,六维力传感器处于技术研发关键阶段 [1] - 汽车EMB制动系统用力传感器产线已完成设备选型,正开展安装调试,该产品适配智能驾驶刹车系统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在德国成立全资子公司以实现欧洲销售服务本地化并建立技术支持体系 [1] - 成立比利时研发子公司以研发传感器芯片技术及产品 [1] - 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以聚焦亚太供应链协同与资本运作 [1] - 完成泰国孙公司设立,计划建设传感器制造基地以服务海外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