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ABBV)

搜索文档
利好来袭!突然暴涨!
券商中国· 2025-07-13 09:51
印度创新药行业重大利好 - 印度制药公司格伦马克股价周五暴涨超14%创历史新高 并带动多家印度药企股价上涨 [2][8] - 美国艾伯维与格伦马克子公司达成独家授权协议 涉及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药物ISB 2001 [4] - 协议可能引发印度创新药领域高价值许可交易浪潮 不仅限于仿制药或生物仿制药 [3] 格伦马克与艾伯维协议细节 - 格伦马克将获得7亿美元预付款 以及基于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的12.25亿美元后续款项 [5] - 格伦马克保留印度和新兴市场商业化权利 艾伯维获得北美、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区独家权利 [6] - ISB 2001是首创三特异性抗体 针对BCMA、CD38和CD3 使用专有BEAT平台开发 [7] ISB 2001临床试验数据 - I期试验数据显示 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患者总体反应率达79%~83% 耐受性强 [8] - 药物目前处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I期试验阶段 [7]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观点 - 格伦马克过去一个月累计上涨超30% 因推出肺癌治疗药物Tevimbra [9] - 野村控股认为这是印度制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许可协议 交易价值超出预期 [10] - 协议使格伦马克从仿制药公司跃升为生物制剂和创新型制药领域有力竞争者 [10] 行业趋势与全球背景 - 全球医药巨头因专利悬崖压力 更早投资II期临床或更早期项目 [17][18] - 生物制药行业面临1800亿美元药物专利到期 包括默沙东"药王"可瑞达(年营收295亿美元) [20] - 中国药企成为全球焦点 今年以来与美国、欧洲许可交易金额达350亿美元 [21] 格伦马克财务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上一财年营收略超15亿美元 [11] - 自今年2月低点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70% 可能转入MSCI印度标准指数 [12]
ABBV or BMY: Which Biopharma Giant Has Better Prospects for Now?
ZACKS· 2025-07-11 23:00
公司概况 - 艾伯维(ABBV)和百时美施贵宝(BMY)均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生物制药企业 覆盖免疫学 神经科学 肿瘤学等核心治疗领域[1] - 艾伯维在免疫学 神经科学 肿瘤学 医美及眼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 - 百时美专注于肿瘤学 血液学 免疫学 心血管及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2] 艾伯维业务分析 - 旗舰药物修美乐(Humira)因专利到期导致2024年销售额显著下滑 预计2025年降幅扩大[4] - 2020年以630亿美元收购肉毒杆菌制造商艾尔建(Allergan) 降低对修美乐的依赖[4] - 免疫药物Skyrizi和Rinvoq表现优异 尤其在炎症性肠病领域(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实现强劲增长[5] - 肿瘤药物Imbruvica和Venclexta通过适应症扩展增加患者覆盖 推动销售增长[6] - 2024年10月获批帕金森病创新疗法Vyalev 并收购ImmunoGen(抗体偶联药物Elahere)和神经科学企业Cerevel Therapeutics[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长期债务645亿美元 短期债务54亿美元 现金储备52亿美元[8] 百时美业务分析 - 新药组合(Reblozyl Breyanzi Camzyos Opdualag)缓解了仿制药对传统药物的冲击[9] - 地中海贫血药物Reblozyl在美国及国际市场增长强劲 预计未来十年贡献显著[10] - 肿瘤药物Opdualag销售强劲 Camzyos保持增长势头[10] - Opdivo通过皮下注射剂型获批(Qvantig)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Zeposia和Krazati补充收入[11] - 收购Karuna Therapeutics获得精神分裂症新药Cobenfy(原KarXT)的FDA批准[12] - 传统药物收入受仿制药影响 Q1下降20%(主要来自Revlimid Pomalyst等)[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储备121亿美元 长期债务461亿美元[1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艾伯维2025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6.6% EPS增长20.65% 但60天内EPS预期下调0.65%[15][16] - 百时美2025年收入预计下降4.13% 因收购费用基数效应 EPS暴增487.83% 但60天内2025/2026年EPS预期分别下调3.34%/0.82%[17][18] - 股价表现:艾伯维年内上涨11.8% 百时美下跌11.2% 行业平均涨幅1.6%[18] - 估值水平:艾伯维远期市盈率14.76X 百时美7.60X 行业平均15.16X[19] - 股息收益率:百时美5.2% 高于艾伯维的3.4%[22] 综合评估 - 艾伯维优势在于多元化产品组合 免疫药物持续放量抵消修美乐下滑 但面临Imbruvica竞争加剧和医美业务增速放缓的压力[24] - 百时美通过新药审批和适应症扩展应对仿制药冲击 但传统药物收入占比仍高 转型需时[25] - 当前艾伯维因产品组合优势被视作更优选择[25]
A Sweet Spot Between Yield And Growth: The Best Balanced Dividend Growers For 2025
Seeking Alpha· 2025-07-11 21:3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文档主要介绍了作者的个人背景和职业经历,不包含可分析的行业或公司数据。
What Is Considered a Good Dividend Stock? 3 Healthcare Stocks That Fit the Bill
The Motley Fool· 2025-07-11 15:55
行业概述 - 医疗保健行业规模庞大 仅美国年支出达4.9万亿美元[1] - 行业适合寻找优质股息股票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1] 优质股息股票特征 - 在具有增长空间的大行业中运营[7] - 持续盈利且资产负债表强劲[7] - 已有派息记录并保持股息增长[7] 美敦力(MDT) - 医疗技术领域领导者 专注心血管/糖尿病/外科手术/神经科学四大领域[4] - 拥有190项活跃临床试验和43,000项专利 累计治疗7800万患者[4] - 连续47年增加股息 当前股息率3.2% 预计未来3-5年盈利年均增长6-7%[5][6] - 正分拆糖尿病业务 开发首款手术机器人系统以推动增长[6] 艾伯维(ABBV) - 制药领域巨头 明星药物Humira专利到期后成功转型[8] - 新药Rinvoq/Skyrizi表现优异 630亿美元收购Allergan扩充产品线[8] - 连续53年增加股息 当前股息率3.5% 过去5年股息年均增长7.7%[9] - 预计今年营收近600亿美元 长期盈利年均增长13%[10] 强生(JNJ) - 剥离消费业务Kenvue后专注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11] - 全球唯二AAA信用评级企业 连续62年增加股息[12] - 预计未来3-5年盈利年均增长6% 当前股息率3.3%[13] - 股息支付率仅为2025预期盈利一半 具备持续增长潜力[13]
Why Is AbbVie Stock Trading Higher On Thursday?
Benzinga· 2025-07-11 02:36
公司合作与授权协议 - IGI Therapeutics SA与AbbVie Inc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涉及IGI的ISB 2001资产,该资产基于BEAT蛋白平台开发,用于肿瘤学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1] - AbbVie获得ISB 2001在北美、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2] - IGI将获得7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2.25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分层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 [3] 药物研发进展 - ISB 2001是一种首创的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靶向骨髓瘤细胞上的BCMA和CD38以及T细胞上的CD3,目前处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1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35名患者中,活性剂量≥50 µg/kg时,总体缓解率(ORR)为79%,完全/严格完全缓解率(CR/sCR)为30%,安全性良好 [4] - ISB 2001于2023年7月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并于2025年5月获得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快速通道认定 [5] 行业动态 - 据7月媒体报道,阿斯利康正与Summit Therapeutics洽谈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的合作伙伴关系,涉及肺癌药物ivonescimab [5] - BioNTech SE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协议,涉及BioNTech的双特异性抗体BNT327,百时美施贵宝将支付15亿美元首付款和20亿美元非或有周年付款,BioNTech还有资格获得高达76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 [6] 股价表现 - AbbVie股价在公告发布当日上涨2.63%,报195.63美元 [7]
Ichnos Glenmark Innovation (IGI) and AbbVie Announce Exclusive Global Licensing Agreement for ISB 2001, a First-in-Class CD38×BCMA×CD3 Trispecific Antibody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10 19:35
核心交易 - IGI Therapeutics SA与AbbVie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授权后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ISB 2001,覆盖北美、欧洲、日本及大中华区市场 [1][2] - AbbVie需支付7亿美元首付款,IGI后续可能获得高达12.25亿美元的研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并享有分层两位数净销售额分成 [2] ISB 2001临床进展 - ISB 2001为靶向BCMA、CD38及CD3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目前处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I期临床试验阶段 [1][3] - 在35名患者数据中,剂量≥50 µg/kg时显示79%的持续总体缓解率(ORR)和30%的完全/严格完全缓解率(CR/sCR),安全性良好 [3] - 2023年7月获FDA孤儿药认定,2025年5月获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治疗的快速通道资格 [4] BEAT®技术平台 - BEAT®平台突破传统双抗技术限制,通过共同轻链库和TCR界面重链配对,开发出稳定性强、半衰期长的多特异性抗体 [5] - 平台支持同时靶向T细胞、髓系细胞和NK细胞等多免疫细胞类型,并实现高产率、低免疫原性的工业化生产 [5] 公司战略 - IGI专注于肿瘤领域首创多特异性生物制剂开发,管线均基于BEAT®平台,目标解决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治疗难题 [7] - AbbVie通过合作强化肿瘤管线布局,涉及小分子药物、ADC、免疫疗法及CAR-T等多模态治疗技术 [9][10] - AbbVie当前在研肿瘤药物超35种,覆盖高发癌症类型 [10]
AbbVie and Ichnos Glenmark Innovation (IGI) Announce Exclusive Global Licensing Agreement for ISB 2001, a First-in-Class CD38×BCMA×CD3 Trispecific Antibody
Prnewswire· 2025-07-10 19:30
核心观点 - AbbVie与IGI Therapeutics SA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获得ISB 2001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该药物目前处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1期临床试验阶段 [1][2] - ISB 2001是一种首创的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靶向骨髓瘤细胞上的BCMA和CD38以及T细胞上的CD3,采用IGI专有的BEAT®蛋白平台开发 [6] - 在35名患者中,ISB 2001显示出79%的持续总体缓解率(ORR)和30%的完全/严格完全缓解率(CR/sCR),安全性良好 [7] - AbbVie将支付7亿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支付高达12.25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分层两位数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 [2] 公司合作 - AbbVie获得ISB 2001在北美、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区的独家权利 [2] - IGI将获得7亿美元预付款和高达12.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2] - 合作加速ISB 2001的开发进程,并推动下一代BEAT®平台资产的发展 [2] 药物数据 - ISB 2001在≥50 µg/kg剂量下显示出79%的ORR和30%的CR/sCR [7] - 美国FDA于2023年7月授予ISB 2001孤儿药资格,2025年5月授予治疗R/R MM的快速通道资格 [8] - ISB 2001旨在通过靶向多个抗原增强亲和力,同时提高安全性 [6] 技术平台 - BEAT®平台克服了传统双特异性抗体生产限制,利用共同轻链库和TCR界面重链配对 [9] - 平台支持开发下一代免疫细胞接合剂,具有多特异性、优化工程和强大制造能力 [9] - BEAT®模拟天然抗体结构,增强稳定性和功能 [9] 公司背景 - AbbVie专注于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眼科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3] - 公司在肿瘤领域有超过35种研究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 IGI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肿瘤学创新生物制剂 [10]
Trump threatens impose up to 200% tariff on pharmaceuticals 'very soon'
CNBC· 2025-07-09 01:41
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进口到美国的药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1] - 特朗普表示这些关税不会立即生效,将给予制药公司约1年至1年半的缓冲期[2] - 这是特朗普自4月以来对药品关税最明确的表态,当时政府启动了针对这些产品的232条款调查[3] 行业影响 - 拟议的关税将对制药公司造成重大打击,许多公司已表示反对并警告这将增加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并扰乱药品供应链[4] - 制药行业已经在应对特朗普药品定价政策的影响,公司认为这些政策威胁到它们的利润和研发投资能力[4] - 制药股在特朗普发表评论后基本未出现波动[2] 公司应对 - 特朗普表示关税将激励制药公司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5] - 礼来、强生、艾伯维等公司已开始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因过去几十年国内药品制造业大幅萎缩[5]
How Will Skyrizi and Rinvoq Sales Aid AbbVie's Upcoming Q2 Results?
ZACKS· 2025-07-08 21:31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应对Humira专利到期影响 通过推出Skyrizi和Rinvoq两款新免疫药物实现业务转型 [1] - 两款新药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表现强劲 并拓展至巨细胞动脉炎(GCA)和特应性皮炎等新适应症 [2][8] - 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 第二季度Skyrizi和Rinvoq合计销售额或达60亿美元 [3][8] 产品表现 - Skyrizi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40亿美元 Rinvoq预计20亿美元 [3] - Rinvoq在2024年4月获美欧GCA适应症扩展 推动销售增长 [2] - 神经科学领域偏头痛药物Ubrelvy和Qulipta使用量增加 [4] 行业竞争格局 - 强生通过Stelara和Tremfya占据市场 Stelara专利到期后重点转向Tremfya [5] - 礼来通过2023年底获批的Omvoh进入IBD领域 2024年1月再获克罗恩病适应症 [6] 财务与估值 - 股价年内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当前市盈率14.21倍 略低于行业平均15.01倍 但高于五年均值12.48倍 [10]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维持12.28美元 2026年预期从14.05微调至14.06美元 [11] 业务拓展 - 肿瘤学领域新增Epkinly/Elahere/Emrelis三款药物 管线扩至五款产品 [4] - 免疫学仍是核心增长引擎 占第二季度主要收入来源 [8]
2 ETFs To Prepare You For A Potential Recession
Seeking Alpha· 2025-07-07 18:50
经济衰退讨论 - 关于经济衰退的讨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 但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仍需观察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为iREIT+Hoya Capital投资团队贡献内容 专注于教育性质的分析 非专业投资建议 [2] - 分析师采用买入并持有策略 偏好优质蓝筹股 BDC和REITs 计划通过股息补充退休收入 [2] - 目标受众为工薪阶层 帮助构建高质量股息投资组合以实现财务独立 [2] 持仓披露 - 分析师通过股票或衍生品持有SCHD的多头头寸 [3] - 分析内容为独立观点 未获得被提及公司的报酬 [3] 平台声明 - 平台强调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结果 不提供具体投资建议 [4] - 平台分析师包含专业和个人投资者 未全部获得监管机构认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