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GELYY)
icon
搜索文档
销量创新高!吉利汽车Q1营收同比增25%、净利润同比增264%,新能源业务爆发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4:53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72.95亿元,同比增长25%,去年同期58.225亿元 [2][3] - 归母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大增264%,去年同期15.60亿元 [2][3] - 税前利润66.83亿元,同比增长324% [2] - 毛利总额114亿元,毛利率达15.8% [2][3] - 研发费用33.28亿元,同比增加24.6% [10] 销量情况 - 一季度销量70.38万辆,同比增长48%,创历史新高 [7][8] - 新能源产品销量33.9万辆,其中银河品牌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214% [8] - 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全面改善,规模效应显现 [10] 极氪业务 - 极氪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 [11] - 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 [11] - 净亏损同比收窄超60% [11][12] - 吉利计划将极氪私有化,目前估值约64亿美元 [13] 战略布局 - 完成对领克汽车51%控股权收购,从合营企业转变为非全资子公司 [14][15][16] - 收购有助于整合资源,增强豪华和高端市场竞争力,加强与沃尔沃协同效应 [17] 财务状况 - 流动负债净值112.51亿元,较去年末108.18亿元有所增加 [19][20] - 公司认为不会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因有稳定现金流和融资安排 [20]
恒生指数低开高走,吉利汽车、理想汽车-W领衔上涨,“十大科技股”盈利加速修复
金融界· 2025-05-08 11:1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港股低开高走 汽车、互联网板块领涨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W涨幅超5% 美团-W、腾讯控股涨幅超2%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随指数上扬 [1] - 2024年财报季港股呈现结构性亮点 信息技术、汽车行业盈利改善显著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软件与服务行业、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6.4%、77.4%、53.5% [1] 十大科技股业绩 - 腾讯控股2024年营业收入6603亿人民币(同比+8.41%) 净利润1941亿人民币(同比+68.44%) [3] - 阿里巴巴-W营业收入9412亿人民币(同比+8.34%) 净利润800亿人民币(同比+9.93%) [3] - 小米集团-W营业收入3659亿人民币(同比+35.04%) 净利润237亿人民币(同比+35.38%) [3] - 美团-W营业收入3376亿人民币(同比+21.99%) 净利润358亿人民币(同比+158.43%) [3] - 京东集团-SW营业收入11588亿人民币(同比+6.84%) 净利润414亿人民币(同比+71.14%) [3] - 比亚迪股份营业收入7771亿人民币(同比+29.02%) 净利润403亿人民币(同比+34.00%) [3] - 吉利汽车营业收入2402亿人民币(同比+34.03%) 净利润166亿人民币(同比+213.32%) [3] 行业动态 - 信息技术行业强劲复苏 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软件服务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 [3] - 汽车行业表现突出 吉利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8.8万辆(同比+92%) 拟溢价13.6%私有化极氪品牌以整合技术优势 [4] - AI技术突破推动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业绩改善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盈利增速领先 [4] 市场展望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港股整体盈利将维持较高水平 因港股集中了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头部新经济公司 [4]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覆盖50家高市值、高研发投入、高营收增速科技公司 行业分布广泛 包含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 [4]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高走,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港股汽车股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0:30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科技指数开盘后迅速翻红,一度涨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上扬,持仓股中理想汽车一度涨近4%,美团、腾讯音乐、携程集团、腾讯控股、小鹏汽车、阅文集团等涨幅居前 [1] - 科网股普跌,生物技术板块集体上涨,茶饮股活跃,新股沪上阿姨高开近70% [1]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扩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包括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等政策 [1] - 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港股汽车股走强,受汽车消费政策利好推动 [1] - 国海证券认为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乘用车销量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 [2] 恒生科技指数ETF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A股同赛道ETF中规模和流动性领先,支持T+0交易 [2] - 恒生科技指数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硬科技方面聚焦AI产业链(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新消费方面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含"蔚小理"、携程、海尔、美的等) [2]
恒生科技指数日内涨超1%,汽车股回暖,吉利汽车(00175.HK)涨超5%,理想汽车(02015.HK)涨4.8%,美团(03690.HK)涨超3.5%,腾讯音乐(01698.HK)涨2.5%。
快讯· 2025-05-08 10:2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日内涨幅超过1% [1] 汽车行业表现 - 汽车行业股票回暖 [1] - 吉利汽车(00175.HK)涨幅超过5% [1] - 理想汽车(02015.HK)涨幅达4.8% [1] 互联网及科技公司表现 - 美团(03690.HK)涨幅超过3.5% [1] - 腾讯音乐(01698.HK)涨幅达2.5% [1]
吉利汽车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吉利汽车、极氪、领克、比亚迪、奇瑞新能源、长安新能源、本田、别克、长城汽车、沃尔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吉利汽车战略举措及影响** - 极氪私有化溢价约 13%,落实台州宣言,加速内部整合,降低成本,提升吉利整体估值,因极氪在美股估值偏低 [2][3] - 收购极氪 10%股权和收回领克 50%股权,完成极氪和领克 100%收购,实现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 [2][4] 2. **市场表现** - 五一期间吉利销量同比环比增长约 10%,受益于银河系列车型,用户对大空间、高配置车型满意度高,品牌形象改善 [2][5] - 同期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超 5%,70%为智驾版车型;奇瑞新能源销量提升 15%;长安新能源增长 10%;本田和别克销量下滑约 5 个百分点 [6] - 比亚迪库存维持在 2.2 个月,吉利库存水平保持在 1.5 个月,相对健康 [6] 3. **发展阶段** - 吉利发展经历五个阶段:成立上市、技术转型、推出爆款车型、电动化初期、台州宣言战略聚焦和品牌整合 [2][8] 4. **渠道与平台** - 吉利旗下品牌分燃油车、新能源车、高端车三大板块,各板块有不同销售渠道,未来领克与极氪可能渠道协同 [10] - 拥有 BMA、CMA、SEA 和 GEA 等多个造车平台,支持不同类型和级别车辆生产 [2][10] 5. **新技术与产品** - 今年第三季度末将发布超级电混系统,伴随极氪 9X 推出,有望显著提升市场表现,新车周期强劲,预计持续两个季度以上 [2][11] 6. **台州宣言意义** - 标志吉利进入整合聚焦新时代,包括战略聚焦、整合、协同、稳健和人才四个方面,落地措施有几何并入银河,领克与极氪成为全资子公司 [12] 7. **历史经验与市场行情** - 过去 20 多年通过三大阶段抓住乘用车市场行情,虽近年比亚迪竞争力强,但吉利善于自省并抓住产业周期后半段 [13][14] 8. **技术突破与治理提升** - 技术上,2024 年发布 Emi 电混系统,自研短刀电池,推出最新电混系统,2025 年 3 月宣布支架方案 [15] - 治理上,2024 年二季度整合研发团队,2025 年三季度末发布台州宣言,进行业务端变革 [15] 9. **业务端深度整合** - 品牌整合后可能进行不同品牌、子公司之间业务端深度整合,如研发端贡献增强,渠道、销售和营销领域强互动 [16] 10. **与比亚迪对比及前景** - 吉利认为拥有比亚迪所有技术且不逊色,大型车企更重整体治理提升及技术迭代,应关注产品和技术迭代周期判断前景 [17] 11. **2025 年战略布局** - 第三季度末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针对极氪品牌,增强其家用长续航混动及经济性 [19] - 用银河系列车型填补燃油车产品力不足缺口,今年推出五款新车 [19] 12. **各品牌产品规划** - 极氪今年计划发布三款新车型,未来可能纯电与混动双线并行 [20] - 领克新能源渗透率超 60%,将发布大型轿车混动版本,领克 900 已上市 [21] 13. **市场影响与盈利预期** - 二季度吉利因产品非标准化销量受压制,完成改款提升产品力有望增长,比亚迪降价影响待观察 [22] - 极端情况下吉利国内燃油车利润下修,但考虑海外利润、银河和极氪营收及投资收益,总体市值有 50%向上弹性空间 [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SEA 平台车型类型和尺寸无限制,兼容多种动力模式,主要应用于吉利银河系列;极氪和领克 900 采用基于 SPA2 平台改装架构,在原沃尔沃 XC90 基础上升级,以更具竞争力价格推向市场取得成功 [13] - 2025 年比亚迪技术迭代集中在智能驾驶和纯电动领域,三电系统强大,新车型发布后预计市场表现良好 [18]
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中国能源网· 2025-05-07 18:34
吉利汽车收购极氪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目前持有极氪约65.7%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1] 股权结构优化与交易细节 - 极氪斥资90亿元收购领克50%股权,并出资3.67亿元认购领克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完成后极氪拥有领克51%权益,吉利汽车拥有49%权益 [3] - 极氪收购领克股权交易于2025年2月14日完成交割,极氪科技集团同日成立,交易从宣布到完成仅用时三个月 [3] 战略背景与整合目标 - 此次收购是落实《台州宣言》战略框架的关键举措,旨在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 [3] - 吉利控股表示此举将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 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为全球主流品牌,各品牌将在技术、供应链、制造等方面强化协同 [3] 公司高层表态与未来计划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强调将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 [4] - 吉利汽车将于5月15日举办"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进一步说明最新业务发展 [4]
李书福回应吉利汽车拟私有化极氪: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密切沟通与合作
快讯· 2025-05-07 16:49
吉利汽车收购极氪股份 - 公司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的全部股份,目前持有极氪约65 7%的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 [1] 吉利汽车战略规划 - 公司表示将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推动汽车业务整合,目标是"回归一个吉利" [1] - 整合技术优势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持续创造长期价值 [1] - 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 [1] 吉利汽车资本市场策略 - 公司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1]
吉利汽车(00175)斥资2923.76万元收购六家经销商70%股权 构建自主渠道强化品牌竞争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7:19
收购交易概述 - 吉利汽车间接附属公司浙江几何以人民币2923.76万元现金收购领吉汽车旗下六间目标公司70%股权 [1] - 目标公司包括领吉茂华、临沂春华、费县春华、领吉凯华、领吉远通及领吉建华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建立吉利品牌汽车的直接经销商渠道 [1] 战略意义 - 摆脱对吉利控股附属公司领吉汽车旗下经销店的依赖 [1] - 获得营销策略完全自主权以应对行业趋势和消费者喜好变化 [1] - 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建立更牢固的客户关系 [1] - 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及销售全链条的端到端监督 [2] 运营效益 - 提升运营效率并激发创新 [2] - 简化营运流程创造更具凝聚力的业务模式 [2] - 优化资源并巩固市场地位 [2] 财务影响 - 大幅减少与吉利控股集团之间的持续关连交易量 [2] - 简化财务往来并提高透明度 [2]
吉利汽车20250424
2025-04-25 10: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吉利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定义策略调整**:从追求性能冗余转向性能精简和性价比,通过 GEA 平台升级底盘和驱动系统,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调整了研发、销售和供应链体系[2][5] - **集团资源整合**:整合研发体系和品牌(几何并入银河,领克并入极氪),优化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加快新车型发布速度,领克与极氪合并预计节省约 20%研发费用[2][6] - **银河品牌新能源车发展**:已推出三款车型,2025 年一季度批发销售 70 万辆,实现归母净利润 33 亿元,下半年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推动整体销量增长[2][7] - **销量与利润预期**:2025 年全年销量预计达 270 - 280 万辆,同比增长 25% - 30%,利润预计达 148 亿元,同比翻倍,新能源车占比从 2024 年的 41%提升至 2025 年的 55%[2][3] -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布局**:魅族反哺车机系统、布局飞行汽车和低空卫星,依托极氪浩瀚架构平台及雷神混动系统更新电动化技术,采用理想化 VLA 架构支持 AI 应用[2][12] - **座舱智能化发展**:与魅族合作推出 Flyme Auto 系统,整合团队成立合资公司分梯度提供智驾方案,2025 年下半年搭载浩瀚智驾系统,2026 年批产上车智能驾驶芯片[4][13] - **市场盈利担忧及应对**:市场担忧竞争对手降价压力和行业销量走淡,但吉利通过规模效应、供应链成本下降和出口市场拓展对冲不利影响,维持全年盈利预期 148 亿元[4][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内需市场表现**:2025 年内需市场表现预期乐观,虽近期受政策和收入预期影响,但年中和下半年有望恢复,年底表现预计优于当前预估,全年零售增速预计为 4%[3] - **新车型销售预估**:上半年推出的星耀 8 月销预估 5000 - 8000 辆,领克 900 和 007GT 月销均预估 5000 辆;下半年十款新车可能带来月销 7 万辆以上增量,五款 20 万元以下价格带车型有望单月冲击 2 万台销量[7][8][9] - **各品牌销量变化**:2024 年燃油车销量约 130 万辆,2025 年预计降至 120 多万辆;极氪销量从 2024 年的 22 万辆提升到接近 30 万辆,领克预计从不到 30 万辆提升至 34 万辆[10] - **出口市场情况**:出口量有所下滑,但持续拓展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对冲俄罗斯市场下滑[11]
摩根士丹利:吉利汽车控股:风险回报最新情况
摩根·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吉利最新会计变更,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14%至170亿人民币;因品牌整合后运营效率提高,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8%至215亿人民币;2025 - 26年销量和收入估计基本不变,并引入2027年估计;目标价维持在21.00港元[2] - 吉利市场份额在国内和整体上均有所增加,通过现有产品电气化和独立品牌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增长有助于抵消行业竞争中的盈利压力[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回报更新 - 吉利汽车控股(0175.HK)的风险回报已更新[1] 盈利预测调整原因 - 下调2025年盈利估计是因吉利排除64.7亿人民币非运营收益,2025年第一季度20 - 23亿人民币外汇收益将部分抵消会计调整;上调2026年盈利估计是因品牌整合后运营效率提高[2] 评级与目标价 - 股票评级“Overweight”,行业观点“In-Line”,目标价21.00港元,2025年4月14日收盘价16.54港元,52周范围19.44 - 7.31港元[3] 盈利预测数据 | 财政年度 | EPS(人民币) | 先前EPS(人民币) | | --- | --- | --- | | 12/24 | 1.65 | 1.44 | | 12/25e | 1.68 | 1.95 | | 12/26e | 2.13 | 1.97 | | 12/27e | 2.40 | - | [3] 风险回报主题 - 电动汽车、定价能力、自救方面分别有积极、消极、积极的观点[15] 关键盈利输入 | 驱动因素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总销量 | 1,669,003 | 2,030,819 | 2,099,593 | 2,156,679 | | 领克销量 | 285,441 | 371,073 | 445,288 | 0 | | 总平均售价(人民币) | 99,953 | 97,727 | 97,720 | 97,684 | | 领克平均售价(人民币) | 161,100 | 162,711 | 164,338 | 0 | [17] 投资驱动因素 - 机构持股比例35%[18] 盈利预测对比 | 项目 | 摩根士丹利估计 | 市场共识 | | --- | --- | --- | | 2025年销售/收入(人民币百万) | 264,561.0 | 372,169.0 | | 2025年EBITDA(人民币百万) | 14,500.0 | 28,349.0 | | 2025年净利润(人民币百万) | 10,244.0 | 22,023.4 | | 2025年EPS(人民币) | 1.0 | 2.2 | [19] 全球收入暴露 - 100%来自中国大陆[21] 行业覆盖评级 - 报告列出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评级及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600418.SS)评级“E”,价格34.53人民币;比亚迪股份(002594.SZ)评级“O”,价格359.00人民币等[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