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2024年中期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产业政策落地,基本面筑底
万联证券· 2024-06-26 18: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2] 行业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正处于逐步筑底的过程中,板块指数连续4年下跌,估值已到历史低位区间 [4] - 短期负面政策逐渐出清,鼓励性政策逐步落地,行业压制因素缓解 [4] - 经历过去几年疫情的大起大落后,各板块的业绩也逐步回归常态增长,医药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特征明显 [4] - 行业基本面稳健配合估值的吸引力,看好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 [4] 行业回顾 - 2024年上半年(2024/1/1-2024/06/16)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54%,跑输沪深300指数20.12个百分点 [5] - 医药制造业收入端仍小幅下滑,但利润端已逐步企稳 [5] - 医药各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区间 [5] 产业政策逐步落地 - 多个城市出台支持创新产业链的地方政策,真正意义上将支持创新落到实处 [4][47][48][49] - 随着医药反腐、带量采购等政策的稳定,短期负面影响已充分消化,长期医药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期 [4][53][54] - 2024年上半年获批的一类新药中,国产新药占比超八成,国产创新已逐步成为国内新药市场的主力 [59] 化学制药 - 经历九批次带量采购后,仿制药市场逐步稳定 [70][71] - 集采后的统一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降低营销费用,提升利润率 [76][77][78] - 化学制药板块2024Q1在营收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估值相对稳健 [76][77][78][80] 医疗器械 -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84][88] - 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未来主要看点在细分增量市场,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新的需求 [99][100][101] - 体外诊断板块在经历疫情带来的爆发式业绩增长后需要回归常规IVD业务 [109][110] - 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景气度有望回升 [113][117] 医疗服务 - CXO板块近两年调整一方面是行业已过初期高增长时期,另一方面创新药估值压缩向上游传导 [130][131][134][135][138][139] - 当前CXO板块估值处于周期底部,需等待创新药研发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135][138][139] 中药 - 近年来针对中药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政府保持鼓励创新发展的积极态度 [142][146] - 中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稳健,且不乏业绩爆发个股 [147][148] - 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适中位置,未来发展加速可能进入估值扩张期 [151][152] - 看好中药OTC公司,具备消费属性且不受集采限制 [154][158][159][160][161][162]
派林生物:首次覆盖:陕煤入主赋能,公司有望通过内生外延稳健增长
万联证券· 2024-06-26 18:00
1 陕西国资委入主,未来稳健增长可期 - 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焕发新活力 [14][15][16] - 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双轮驱动,推动业绩稳步增长 [21][22][23][24][25][26][27][28] - 深化经营变革,经营效益提升效果明显 [31][32][33] 2 血制品:规模和盈利能力双轮增长 - 内生外延并举,新疆德源合作提升公司采浆量 [35][36][37][38][39][40][41][42][43][44] - 新产品数量增加,吨浆盈利能力逐年提升 [45][46][47][48][49][50] - 研发推动长期成长潜力,纤原和 PCC 进展较快 [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 3 盈利预测 - 公司2023年年采浆量超过1200吨,未来采浆量有望持续增长 [65] - 新产品上市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6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业绩将保持稳健增长 [66] 4 投资建议 - 血制品赛道具备高壁垒特性,陕煤入主后有望赋能公司发展 [67]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7] 5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供应不足、采浆成本上升、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 [68]
2024年中期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群雄逐鹿,曙光将至
万联证券· 2024-06-25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安装量占全球比重超过一半 [14][17][19] 2)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有增长空间,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24] 3) 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正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8][29] 4) 行业格局正在重塑,国产厂商如埃斯顿、汇川技术等正在稳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34][35] 5) 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4年迎来发展加速,市场空间广阔 [37]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安装量占全球比重超过一半 [14][17][19] 2)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有增长空间,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24]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 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正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8][29] 2) 行业格局正在重塑,国产厂商如埃斯顿、汇川技术等正在稳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34][35]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 1) 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4年迎来发展加速,市场空间广阔 [37]
2024年中期传媒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踏AI之浪潮,扬新生态之帆
万联证券· 2024-06-25 20: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传媒行业2024年上半年行情表现有所回落,跑输沪深300指数及创业板指[3] - 行业估值PE-TTM震荡调整,近期回落,低于近六年均值水平[3][17] - 消费复苏带动市场回升,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4Q1营收同比上涨,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环比均呈现周期性变化态势[18][19][20][24] - 把握游戏、影视双主线,生成式AI高速发展助力行业变革[3][26] 行业分析 游戏 - 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显著回暖,多款新游蓄势待发有望带动2024年下半年稳步上涨[28][29][30][31] - 各大游戏厂商积极布局小游戏,精品化及出海成为未来发展趋势[35][36][43][46] 影视 - 微短剧市场长、短平台齐发力,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整体行业逐渐规范化、精品化[47][48][49][57][58][59][60][61][62][65][66] - 微短剧与文旅、网文、AI等行业深度融合,挖掘"微短剧+"市场潜力[60][61][62][63][65] 生成式AI - 21世纪加速人工智能领域探索,生成式AI在图像生成、文本生成、音视频生成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68][69][70][71] - 生成式AI赋能游戏行业,优化游戏制作流程,推动行业迈入制作运营新阶段[93][95][96][97] - 生成式AI赋能影视行业,助力影视制作各环节,缩减创意落地实现成本[99][101][102][103]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6-25 09:31
核心观点 - 周一 A 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收跌 1.17%,深成指收跌 1.55%,创业板指收跌 1.39% [3] -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多项利好政策 [3] 科创债扩容带来的投资机会 - 科创债市场加速扩容,融资端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精准支持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融资 [8][9] - 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1-5月达4,287.73亿元,同比增长96% [8] - 央国企为科创债发行主力,民企发行占比有所抬升,发行结构逐步优化 [8] - 科创债存量规模达10,378.88亿元,央企和地方国企占比超90% [8] - 科创债成交量逐步放大,但交易活跃度仍有待提升,资金下沉意愿明显不足 [8] - 科创债收益率水平大多不足3%,3Y左右品种具有相对估值优势 [8]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 - 2024年消费温和修复,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仍有待恢复,吃类消费占比提升,更注重商品性价比 [11] - 白酒行业:地产暖风有望拉动需求修复,现金流优秀奠定分红能力 [11] - 零食行业:量贩模式推高行业景气度,有效提升零食企业竞争力 [11] - 啤酒、乳制品、调味品行业:原料价格下降提升盈利能力,高端化趋势延续 [11] 商贸零售行业投资策略 -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政府报告强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利好国货品牌崛起领域 [13][14] - 化妆品行业:国潮崛起趋势明显,优秀国货品牌突围 [13] - 黄金珠宝行业:短期金价高位抑制黄金首饰销量,长期看好龙头市占率提升 [13][14] 博雅生物点评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少10.74%,主要是因为剥离部分非血制品业务 [22] - 公司聚焦血制品业务,华润入主后有望增强获浆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24][25] - 公司血制品毛利率行业领先,在研管线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等新产品 [22][2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5.54亿元、5.94亿元 [22][24]
2024年中期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万联证券· 2024-06-25 09:30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5] 行业核心观点 - 从需求端来看,2024年消费温和修复,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仍有待恢复,居民消费支出态度趋向理性和保守,吃类消费占比提升,且更注重商品性价比 [3] - 从政策面来看,上半年经济刺激政策相较于去年持续加码,消费、金融、地产领域政策频出,多项政策组合拳下,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回升,有望提振顺周期的食饮行业消费需求 [3] - 从资金面来看,经过近三年的股价持续调整,食饮板块估值跌至历史底部区间,2024年上半年,外资流入有所增加,且偏好食饮板块,预计未来半年到1年,美联储有较大概率进入降息通道,有望加速外资流入,从而推动以食饮板块为代表的消费蓝筹估值修复 [3] 精选赛道 顺周期之白酒 - 白酒疫后K型消费结构明显,高端白酒与中端/大众白酒整体业绩增速优于次高端白酒,但价格带越往下业绩分化越大 [71][72][73][74][75] - 从消费场景来看,以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消费为主的商务需求仍有改善空间 [73][74] - 从现金流来看,白酒上市公司实际分红能力较强,政策引导下分红率有提升空间 [88][89][90] - 2024年以来地产利好政策频出,白酒消费和地产行业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地产行业如果回暖有望带动白酒消费尤其是商务场景白酒消费的回升,进而利好高端、次高端白酒 [80][81][82] - 近期供需扰动导致茅台批价下行,但上市公司调节量价工具箱足够丰富,有望与经销商合力稳价止住下跌趋势 [86][87] 卷性价比之零食 - 近年来崛起的零食量贩模式,采用工厂直供方式实现了"总仓对总仓"的高效物流配送,通过压缩采购环节降低成本以实现更低售价,以高性价比席卷零食行业,迎合了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 [103][104][110][111][112] - 量贩零食店的成功吸引多家零食企业包括盐津铺子、劲仔食品、甘源食品、三只松鼠等与其进行合作,并倒逼零食企业进行改革,从而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15][116][117] 降成本之啤酒、乳制品、调味品 - 啤酒:2024年纸箱、玻璃价格回落,同时大麦进口价格下跌,叠加澳麦"双反"政策取消,啤酒企业2024年的生产成本有望下降 [136][137][140][141][142][143] - 乳制品:原奶价格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降,产业链中游的乳企毛利率有所提升 [160][161][162] - 调味品:2024年大豆价格持续下降,其他主要原材料价格也波动下行,预计多数调味品企业2024年毛利率将有所提升 [191][192][193][194] 投资建议 - 从顺周期角度,建议关注业绩表现较好的高端、次高端,以及地产热门酒的投资机会 [207] - 从卷性价比角度,建议关注在此轮渠道变革中表现优秀的零食企业 [209] - 从降成本角度,建议关注受益于成本压力缓解、在复合调味品和健康食品领域合理布局的调味品企业 [210] 风险提示 1.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211] 2. 政策风险 [212] 3. 食品安全风险 [213]
博雅生物:剥离非血制品业务,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万联证券· 2024-06-25 0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44.36%;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少10.74%,整体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2023年下半年剥离部分非血制品业务[4] 2) 公司2023年9月和10月分别剥离了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目前公司非血制品业务主要为新百药业的生化类药物,后续有望剥离。受资产剥离影响,公司2024Q1收入和利润有所下滑,预计血制品业务依旧保持稳增长[5] 3) 2024Q1,公司毛利率为67.79%,同比增加20.4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5.03个百分点;净利率33.84%,同比增加12.2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4.48个百分点。未来随着非血制品业务的继续剥离,以及公司新产品研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提升可期[6] 4) 2024Q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4.24%,同比增加3.0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在研管线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1酯酶抑制剂,其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申报生产,公司产品矩阵拓展可期,吨浆盈利能力提升可期[7]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2025/2026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5.54亿元/5.94亿元,对应EPS1.06元/股、1.10元/股、1.18元/股,对应PE为31.11/29.89/27.87[16] 2)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52亿元,同比下降3.87%;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8]
策略周观点2024年第22期:陆家嘴论坛开幕,科创板改革再进一步
万联证券· 2024-06-25 09: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主要股指跌多涨少,其中深证成指跌幅最大,当周下跌2.03%,创业板指跌幅次之,仅科创50有所上涨0.55% [13][14] - 6月17日-6月21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其中房地产、贸易零售、传媒行业跌幅位居前列,分别下跌5.76%、5.16%、5.12%,电子、通信和建筑装饰行业涨幅居前 [17][18] - 6月17日-6月21日周内两市日均交易额为7,106.53亿元,环比上周回落5.40%,电子板块交投最为活跃 [22][23][32][33] - 6月17日-6月21日北向资金当周净流出161.19亿元,周环比大幅回升26.31% [40][41] - 截至6月21日收盘,在A股主要指数中,科创50动态市盈率历史分位最高,当前处于2010年以来约57.85%分位数水平,多数行业估值仍低于历史50%分位数水平 [43][44][47][48] 分组1 - 6月17日-6月21日当周A股主要股指跌多涨少,其中深证成指跌幅最大,当周下跌2.03%,创业板指跌幅次之,仅科创50有所上涨0.55% [13][14] - 6月17日-6月21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其中房地产、贸易零售、传媒行业跌幅位居前列,分别下跌5.76%、5.16%、5.12%,电子、通信和建筑装饰行业涨幅居前 [17][18] - 6月17日-6月21日周内两市日均交易额为7,106.53亿元,环比上周回落5.40%,电子板块交投最为活跃 [22][23][32][33] 分组2 - 6月17日-6月21日北向资金当周净流出161.19亿元,周环比大幅回升26.31% [40][41] - 截至6月21日收盘,在A股主要指数中,科创50动态市盈率历史分位最高,当前处于2010年以来约57.85%分位数水平,多数行业估值仍低于历史50%分位数水平 [43][44][47][48]
博雅生物:点评报告:2024Q1:剥离非血制品业务,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万联证券· 2024-06-25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44.36%;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少10.74%,整体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2023年下半年剥离部分非血制品业务[4] 2) 公司2023年9月和10月分别剥离了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目前公司非血制品业务主要为新百药业的生化类药物,后续有望剥离。受资产剥离影响,公司2024Q1收入和利润有所下滑,预计血制品业务依旧保持稳增长[5] 3) 2024Q1,公司毛利率为67.79%,同比增加20.4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5.03个百分点;净利率33.84%,同比增加12.2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4.48个百分点。未来随着非血制品业务的继续剥离,以及公司新产品研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提升可期[6] 4) 2024Q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4.24%,同比增加3.0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在研管线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1酯酶抑制剂,其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已申报生产,公司产品矩阵拓展可期,吨浆盈利能力提升可期[7]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2025/2026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5.54亿元/5.94亿元,对应EPS1.06元/股、1.10元/股、1.18元/股,对应PE为31.11/29.89/27.87[16] 2)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52亿元,同比下降3.87%;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下降45.06%[8]
交通运输行业快评报告:5月机场数据跟踪点评
万联证券· 2024-06-24 20:31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交通运输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意味着未来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相对大盘涨幅将超过10%。[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今年以来机场客流量持续修复,国际客流恢复较为明显。5月受益于假期等因素影响,旅客吞吐量环比明显回升。客流的持续恢复有利于带动免税消费的修复。暑运将至,机场客流有望进一步提升。[3] 2) 建议持续关注后续国际客流及免税销售额修复情况。[3] 各机场数据总结 1) 上海机场:5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4.7%,其中国内旅客同比增长19.4%,国际旅客同比增长150.5%。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9%,其中国内增长8%,国际增长78.3%。[4] 2) 白云机场:5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8.3%,其中国内航线增长9.4%,国际航线增长84.1%。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0.5%,其中国内增长2.8%,国际增长55.5%。[5] 3) 深圳机场:5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9.5%,其中国内航线增长5.2%,国际航线增长110.2%。飞机起降架次同比下降0.2%,其中国内下降5.04%,国际增长51.92%。[6] 4) 北京首都机场:5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9.3%,其中国内航线增长18.6%,国际航线增长125%。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0.18%,其中国内增长4.6%,国际增长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