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快评报告:Computex 2024召开,大厂加速布局AIPC
万联证券· 2024-06-11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将电子行业的投资评级定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端侧AI芯片创新迭代,夯实硬件基础:AMD、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商相继发布了新一代AIPC芯片,在架构设计、异构算力等方面持续升级,为AI大模型端侧本地化部署及更多AI应用落地PC端打造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有望推动更多AIPC新产品陆续发布[1][2]。 2. 应用生态日趋完善,AIPC新品陆续发布:微软推出了内置于Windows 11的AI助手Copilot+,英伟达也推出了支持Copilot+的新显卡产品,主流PC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了AIPC新产品,随着端侧大模型部署及AI助手应用逐渐成熟,AIPC应用生态日趋完善,AIPC时代有望加速到来,预计换机需求对产业链发展的拉动将在下半年逐渐体现[2]。 报告分类总结 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电子行业的投资评级定为"强于大市"(维持)[1]。 2. 行业核心观点: - 端侧AI芯片创新迭代,夯实硬件基础[1][2] - 应用生态日趋完善,AIPC新品陆续发布[2]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AIPC领域前瞻布局的整机、芯片及应用厂商,同时模型本地化部署对PC存储提出更高要求,有望提振存储芯片需求[2]。 4. 风险因素: - AIPC新产品性能不及预期;终端复苏不及预期;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3]。
传媒行业周观点:《黑神话:悟空》开启预购登顶Steam全球热销榜,6月15款进口游戏版号过审
万联证券· 2024-06-11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传媒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游戏 1) 《黑神话:悟空》开启预购登顶Steam全球热销榜 [1][22] 2) 6月共有15款进口游戏版号过审 [1][22] 3) 字节广州工作室新建中,前腾讯王者发行制作人带队上海工作室 [23] 4) 《鸣潮》登顶多地畅销榜,上线两周净收入超1.5亿元 [23] 5)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 [23] 6) 时代周刊公布"100强影响力公司":2家游戏公司入围 [23] 互联网 1) 阿里云发布开源模型Qwen2,性能超过美国最强的开源模型Llama3-70B [23] 投资建议 1) 游戏:建议关注游戏储备丰富、研发能力较强、积极布局小游戏的头部公司 [28] 2) 影视剧集: - 电影方面,建议关注优质影片核心制作方、出品方及影视院线相关头部公司 [29] - 剧集方面,建议关注聚焦会员内容制作,微短剧表现突出的视频平台 [29] 3) AIGC:建议关注已有AIGC应用落地的公司 [31] 4) AR/VR/MR:建议关注布局虚拟现实内容端的公司 [32]
电子行业周观点:国际巨头积极布局AIPC,关注本周苹果WWDC 2024
万联证券· 2024-06-11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电子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产业动态 1.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仍较低,但华为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3] 2. 苹果公司将于6月11日举行WWDC 2024大会,重点介绍软件更新 [4] 3. Computex 2024展会上,国际巨头如英伟达、AMD、英特尔等积极布局AIPC产业链 [5] 4.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6%,达到6110亿美元 [6] 5.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措施,到2025年算力规模将达40EFLOPS,AI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7] 电子板块周行情 1. 2024年6月3日至6月9日,申万电子指数下跌0.46%,跑输沪深300指数0.3个百分点 [6] 2. 电子板块估值高于历史中枢水平,PE(TTM)为59.77倍 [9] 3. 期间电子板块成交活跃度有所上升,日均成交额上涨16.23% [11] 4. 申万电子行业483只个股中,上涨107只,上涨比例为22.15% [12] 电子板块公司动态 1. 期间电子板块有多家公司发生股东增减持 [14] 2. 期间电子板块发生多起大宗交易 [15] 3. 未来三个月电子板块有多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16] 投资建议 1. 建议关注终端复苏和科技创新双主线,包括手机、PC产业链,折叠屏、AR/VR,以及AI PC、AI芯片、HBM及先进封装等赛道 [17]
电力设备行业快评报告:保障新能源消纳,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万联证券· 2024-06-11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电力设备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维持此前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全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 - 出台背景是近两年新能源发展持续提速,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超过11亿千瓦,同比增长约38%,消纳需求大幅增加 [1] - 《通知》提出4项重点任务:1)加速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保障新能源消纳 [1][2]; 2)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新型储能在电网系统中作用有望进一步凸显 [2]; 3)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提升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2]; 4)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有利于拓宽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3][4] - 报告认为上述政策措施将带动电力系统投资、建设加速,推动电力设备板块景气上行 [5] 行业相关目录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电力设备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维持此前评级 [1] 行业发展现状 - 近两年新能源发展持续提速,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超过11亿千瓦,同比增长约38%,消纳需求大幅增加 [1] 政策推动 -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4项重点任务 [1][2][3][4] - 政策措施将带动电力系统投资、建设加速,推动电力设备板块景气上行 [5] 行业投资机会 - 新能源配套电网系统投资和建设加速 [5] - 随着电网消纳保障能力提升和电力市场规则完善,新能源和储能用户的综合收益率有望提升,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5]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6-11 09:31
核心观点 - 5月信用债发行持续缩量,净融资随之下滑 [6] - 各期限信用债发行量均环比下滑,发行久期略有回落 [6] - 城投债、产业债发行量均回落,城投债融资持续收缩,产业债发行占比逐步抬升 [6] - 发行利率多数下行,低等级品种和超长期品种下行幅度相对较大 [6] 二级市场表现 - 5月信用债市场整体呈修复态势,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持续压缩 [6] - 各省份城投债信用利差集体收窄,部分化债区域城投信用利差极致压缩 [6] - 地产债信用利差涨跌不一,高等级利差下行幅度相对显著 [7] - 周期债信用利差走势分化,拉久期信号明确 [7] 投资建议 - 钱多缺资产逻辑下,信用利差持续压缩,当前利差水平已降至历史低位,利差保护相对不足 [7] - 城投债方面,融资端持续收紧,化债主导下的利差压缩行情延续,建议关注优质区域中高等级品种 [7] - 产业债方面,建议关注安全垫相对较厚的中高等级地产债,以及交易活跃度较高、信用资质良好的央国企主体钢铁债、煤炭债 [7]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6-07 13:30
市场回顾 -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收跌0.54%,深成指收跌0.57%,创业板指收跌0.71%。沪深两市成交额8455.47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67.73亿元。申万行业方面,煤炭、家用电器、有色金属领涨,综合、环保、社会服务领跌。[1] -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涨0.28%,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86%。海外方面,美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收涨0.2%,标普500收跌0.02%,纳指收跌0.09%。[1] 上市公司退市情况 -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与过去三年相比变化不大。截至目前,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69家上市公司,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2年,略多于2023年同期。[6] - 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6] 欧洲央行降息 - 欧洲央行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4.25%,关键存款利率下调至3.75%,为2019年9月以来首次降息,成为继加拿大后G7成员国中第二个降息的央行。[7] - 欧洲央行同时上调2024年GDP和通胀预期,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0.6%上调至0.9%,通胀预期由2.3%上调至2.5%。[7]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不能说正在进入降息阶段,通胀仍然居高不下,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才能降至目标水平。[7] 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发行情况 - 2024年前5个月,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共计4,604.50亿元,同比增长58%,发行规模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共计1,650.00亿元,低基数下同比高增,但仍略低于2021年同期发行规模。[8] - 从存量角度来看,存量二永债发行主体大多为国股行,估值水平较为集中,高收益挖掘空间有限。二级资本债方面,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存量债券余额占比分别为67.8%、16.5%、11.2%、4.2%。[9][10] - 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全面收窄。2024年前5个月,银行二永债月均成交额为11,233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月均成交6,795亿元,永续债月均成交4,438亿元。[10] 端午档电影市场表现 - 2024年端午档共上映6部重点影片,包括《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等。[11] - 整体票房方面,丰富种类+"剧转影"+好莱坞多项优势加持,端午档票房有望维持较好表现。2023年端午档总票房达9.11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端午档第2。[11] - 预测2024年端午档的票房前三名分别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预测总票房将达到11.04亿元。[13]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科技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应用,如安全带、车门锁、车灯盖板等检测,以及油液加注、前桥分装等工作。[15] - 优必选的WalkerS人形机器人具备行业领先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可精准识别复杂结构物体的6D位姿,并结合手眼协调能力完成抓取工作。[15]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17]
传媒行业跟踪报告:丰富种类+“剧转影”+好莱坞多项优势加持,端午档票房有望维持较好表现
万联证券· 2024-06-06 19:30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传媒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整体票房 - 2024年端午档影片供给充足,涵盖多种类型,兼具"剧转影"、好莱坞、港片等特性,票房表现有望维持较好 [9] - 2023年端午档票房显著回升,达9.11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端午档第2,主要是由于悬疑题材电影《消失的她》的爆款表现 [9] 内部结构 - 《谈判专家》预售呈现微弱优势,《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预测领跑端午档 [12][13] - 各影片预售情况比较胶着,较难形成超大体量爆款,预计多面开花共同拉动票房增长 [12]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改编自热门剧集,口碑和影片质量有望成就最终票房 [13] 分类总结 整体票房表现 - 2024年端午档影片供给充足,涵盖多种类型,兼具"剧转影"、好莱坞、港片等特性,票房表现有望维持较好 [9] - 2023年端午档票房显著回升,达9.11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端午档第2,主要是由于悬疑题材电影《消失的她》的爆款表现 [9] 内部结构分析 - 《谈判专家》预售呈现微弱优势,《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预测领跑端午档 [12][13] - 各影片预售情况比较胶着,较难形成超大体量爆款,预计多面开花共同拉动票房增长 [12]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改编自热门剧集,口碑和影片质量有望成就最终票房 [13] 票房预测 - 预测2024年端午档票房前三名分别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预测总票房将达到11.04亿元 [13]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预计票房3亿元,《扫黑·决不放弃》预计2.99亿元,《谈判专家》预计1.84亿元 [13]
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东风柳汽与优必选开展战略合作,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产业中规模化应用
万联证券· 2024-06-06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科技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应用[1] - 通过此次合作,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将进入东风柳汽,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检测和作业任务,提升柳汽的智能制造水平[1] - Walker S具有行业领先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和精准抓取能力,可与工厂系统互通并实时传输数据[2][3]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 - 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成本控制等因素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程将不断加速,商业模式亦将逐步落地[4] -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在该领域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突破[5] 报告分类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9] 行业发展概况 - 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科技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1]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4] - 行业发展进程将不断加速,商业模式亦将逐步落地[4] -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5] 技术特点 - Walker S具有行业领先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和精准抓取能力[2][3] - 可与工厂系统互通并实时传输数据[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及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的标的[5]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 2024-06-06 09:00
核心观点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国2024年、2025年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量等具体目标,有望加速新能源系统优化 [5][6] - 明确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放宽新能源利用率要求,有望进一步推动光伏、风电新能源装机量增长 [5] - 强调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新型储能2025年底装机目标为4000万千瓦,有望保持高增长 [5][6] - 控制新增项目准入,加速光伏、锂电行业供给侧优化 [5][6] 整体业绩承压,电池环节盈利提升 - 2023年,锂电产业链业绩整体承压,产业链内部盈利分化明显,利润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电池厂商盈利较好 [7][8] - 2024年Q1,锂电产业链延续了2023年业绩的下行趋势,整体盈利承压,但电池环节盈利有所提升 [7][8] - 上游碳酸锂价格下行叠加供需不平衡,正极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正极材料厂商整体营收、利润承压 [8]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负极材料公司业绩承压 [8] - 电解液价格持续下行,厂商盈利能力下降 [8] - 隔膜盈利空间收窄,结构件业绩稳健增长 [8]
电力设备行业快评报告:《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有望加速新能源系统优化
万联证券· 2024-06-05 1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目标明确,新能源利用率要求放宽 -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2] - 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 [2] - 这有望进一步推动光伏、风电新能源装机量增长 [2] 强调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储能装机目标 - 《行动方案》强调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2025年底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为4000万千瓦以上 [3] -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装机量有望保持高增长 [3] 控制新增项目准入,加速光伏、锂电行业供给侧优化 - 《行动方案》提出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要求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4] - 这有望推动光伏、锂电产业链的供给侧改革,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4] 投资建议 - 《行动方案》有望从需求、供给两侧加速新能源产业优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6] - 建议持续关注光伏、储能、锂电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