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4月美国通胀放缓,或有助于美联储提升降息信心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6 10:00
通胀数据 - 美国4月核心通胀环比下滑至0.29%,符合市场预期[1] - 住房价格环比增速微跌至0.38%,主要得益于外宿价格显著下跌[1] - 超级核心服务CPI增速下滑,主要受运输服务环比下降影响[1] - 预计二季度核心通胀或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下行道路或仍有波折[2] - 机票和外宿价格属于高波动项目,其下行并不一定可持续[3] - 商品环比CPI在过去11个月中仅有1个月录得正读数,其余月份均为负[3] 利率展望 - 公司维持三季度开始降息的基本观点,预计下半年或还有50-75个基点的降息[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美联储未及时对经济走弱做出反应引起经济衰退等[5] 报告内容 - 报告内容主要涉及美联储的降息逻辑变化、经济数据对降息时机的影响、通胀数据对降息决定的延迟影响[7] 免责声明 - 报告强调数据来源可靠性,但不保证数据准确性、可信性和完整性,不承担因数据引发的任何损失责任[9] - 报告内容仅供个人利益使用,未经授权不得分发给他人,不得用于其他目的,不构成购买或出售证券的邀约[10] - 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可能会根据情况修改,不一定会更新以反映最新进展,不包含所有公司要求的信息[11] 作者声明 - 作者确认在报告发布前后没有进行相关股票的买卖或交易[22] - 作者及其关联人士并非报告提及公司的雇员[22] - 作者及其关联人士没有持有报告提及证券的任何金融利益[22]
月度市场策略:乘势而上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6 09: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4月以来,受资金面驱动,主要中国股指出现明显反弹。港股市场表现最为亮眼,恒指上涨12.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1%。中概股指数上涨5.5%,沪深300指数上涨2.5%。金融、房地产等板块领涨。[8][9][14] 2) 本轮港股反弹行情的延续性可能更多受到外资回流的支持。如果全球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有望提振港股市场情绪,提升港股的成交量和流动性,进而带动港股走势企稳向上。[9][50] 3) 若市场情绪持续改善,高弹性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目前,消费(包括可选消费、必需消费)、信息技术和公用事业的估值仍较低,基本面也较为稳健。[10][54] 4) 高息股配置策略是否暂告一段落。年初至今表现较佳的高息股在本轮上涨行情中表现落后于科技股,短期落后或提供了逢低布局的机会。但大部分高息股的估值可能已经得到修复,需要精选估值仍位于合理区间的个股。[11][12][55][56] 5) 外资出现回流的迹象,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凸显,有望吸引外资持续回流。同时,国内增量资金重新录得较大净流入,短期或对A股市场资金面有所支撑。[34][35]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中国市场回顾与展望 1) 4月以来,受资金面驱动,主要中国股指出现明显反弹。港股市场表现最为亮眼,恒指上涨12.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1%。中概股指数上涨5.5%,沪深300指数上涨2.5%。金融、房地产等板块领涨。[8][9][14] 2) 本轮港股反弹行情的延续性可能更多受到外资回流的支持。如果全球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有望提振港股市场情绪,提升港股的成交量和流动性,进而带动港股走势企稳向上。[9][50] 3) 若市场情绪持续改善,高弹性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目前,消费(包括可选消费、必需消费)、信息技术和公用事业的估值仍较低,基本面也较为稳健。[10][54] 估值修复空间仍较大 1) 市场情绪改善有利于估值扩张。目前,中国主要股指的估值仍处于其过去五年的平均值以下,有望进一步修复。[20][21] 2) 相对于全球主要市场,中国股票指数的盈利增速更强,估值水平更吸引。[21][22] 3) AH溢价有望持续缩小,港股仍具备配置价值。[22] 盈利增长预期仍在持续下调 1) 主要中国股票指数的2024年预期盈利增速仍呈现下调趋势。[28][29] 2) 盈利增长有望成为接下来的驱动力,过去一个月盈利增长已成为上证综指大部分板块的核心驱动力。[29] 资金流向:外资有望持续回流中国 1) 外资出现回流的迹象,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凸显,有望吸引外资持续回流。[34][35] 2) 国内增量资金重新录得较大净流入,短期或对A股市场资金面有所支撑。[34] 3) 北向资金保持净流入,南向资金净流入十分强劲。[35] 行业配置、轮动与风格切换 1) 在市场情绪向好的背景下,关注消费、信息技术等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38][54] 2) 近期行业轮动仍然较快,材料行业的动能较强。[39][40] 3) 需注意市场风格或将切换至价值大盘股,部分基本面较差的个股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41] 短期投资交易策略 1) 全球资金Risk on,港股获外资加仓利好市场情绪修复。[49][50] 2) "捡便宜"或为本轮港股反弹行情的交易逻辑,年初至今表现落后的板块反弹较为明显。[51] 3) 本轮上涨后大部分板块估值仍然偏低,关注消费、信息技术等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53][54] 4) 若市场震荡向上,优质高息股仍值得布局,但需精选估值合理的个股。[55][56][61] 浦银国际重点关注股票组合更新 1) 自上次更新至今,浦银国际重点关注股票组合录得上涨9%,跑输了MSCI中国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但跑赢了中概股指数。[66] 2) 本月,组合加入康方生物,移出信达生物。目前包含拼多多、滔搏等9只股票。[66] 3) 重点关注股票组合体现了浦银国际自上而下的策略观点,中长期持续增加对新经济股票的关注。[67]
ODM业绩逐季稳定,功率半导体业务触底在即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6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调整目标价至人民币37.1元,潜在升幅17%,维持"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ODM业务加强成本控制,大客户也将稳步扭亏 - 闻泰ODM业务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录得人民币7亿和3.5亿元的亏损,主要原因包括手机供应链涨价、制造成本较高以及大客户项目仍在初期[1] - 展望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通过多供应链布局和加强制造成本控制,闻泰有望逐步改善手机ODM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也有望带动大客户项目持续向盈亏平衡点改善[1] 安世半导体受到海外功率半导体周期下行压力,周期下行触底在即 - 安世半导体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33.8%和31.0%,较去年前三个季度的37.7%-41.7%的区间下行,主要受到海外功率行业周期下行以及汽车半导体去库存两方面的影响[1] - 我们预期海外汽车半导体库存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回归到正常水位,参考上一轮周期中2020年27.2%的毛利率低点,我们认为安世在本轮下行周期中下行空间已经比较有限,预期安世半导体已经在触底的过程中[1] 估值调整 - 结合闻泰4Q23、1Q24业绩,我们下调闻泰2024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盈利人民币14.7亿元[2] - 我们调整目标价至人民币37.1元,潜在升幅17%,对应2024年目标市盈率31.5x[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8,079百万元,同比增长10%[2] - 2022年毛利率为18.2%,2023年预计为16.1%,2024年预计为10.0%[2] - 2022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460百万元,同比下降44%[2]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人民币1,466百万元,同比增长24%[2] 股价表现 - 闻泰科技股价在过去52周内区间为人民币29.2-55.4元,目前收盘价为人民币31.7元[1] - 相比MSCI中国信息技术指数,闻泰科技股价在过去3个月内表现较弱[1] 投资风险 - 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下半年增长较为乏力 - 半导体行业去库存速度慢于预期 - 国内或海外新能源车行业增长弱于预期 - 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1]
业绩前瞻:核心业务利润释放强劲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3 16:32
业绩总结 - 小米一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5%,智能手机出货量和IoT业务增长势头强劲[1] - 预计小米经调整后净利润有望接近人民币55亿元,同比增长近70%[1] - 小米2022-2026年营业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预测逐年增长,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138.24亿元[1] - 2024年预测净利润为63327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3.9%[2] - 2024年,小米集团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1.6%[1] 未来展望 - 小米将加大硬科技技术投入,匹配未来业务发展,构建差异化产品[1] - 小米上调2024/2025年汽车交付量和收入预测,目标价上调至23.6港元,潜在升幅22%[1] - 小米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80元,较2024年下降0.02元[3] - 2026年预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为122914百万人民币,较2025年增长30.3%[4] - 小米集团的市值预计达到587,821百万人民币[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小米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给予不同业务不同目标市盈率,目标价为23.6港元[1] - 小米集团的高端智能手机拓展顺利,市场竞争缓和[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小米集团市场普遍预期中,持有和卖出的比例分别为27%和25%[4] - 小米集团的乐观情景下目标价为31.9港元,概率为25%[4] 其他新策略 - IoT产品和大家电业务是小米集团增长速度较快的领域之一[6]
业务维持稳定,预计下半年迎业绩拐点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3 11: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31 美元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战略组合 2024E 收入为 17.8 亿美元,整体调整后 EBITDA 率为 23%;上半年业绩基本触底,下半年逐步复苏;四季度战略组合收入同比增长 13%,整体调整后 EBITDA 率达 29% [4] - 预计公司下半年迈进业绩拐点,四季度实现加速回升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表现 - 1Q24 战略组合 Create Solutions 收入 1.33 亿美元,同比增 17%,环比增 4%,受订阅和战略合作伙伴驱动;市场对 Runtime Fee 担忧消退;下一代 Unity 6 预计下半年发布,有望加强市场地位 [3] - 1Q24 公司收入 4.60 亿美元,高于预期 5.4%;战略组合收入增 2%至 4.27 亿美元,高于指引;调整后 EBITDA 为 0.79 亿美元,高于指引,调整后 EBITDA 率 18.4% [20] - 公司对二季度指引谨慎,预计战略组合收入 4.20 - 4.25 亿美元,同比降 6% - 7%,环比持平,受 Grow 业务拖累;调整后 EBITDA 为 0.75 - 0.80 亿美元,环比持平 [20] - 公司维持全年战略业务收入指引 17.60 - 18.00 亿美元,整体调整后 EBITDA 为 4.00 - 4.25 亿美元 [20] - 1Q24 战略组合 Grow Solutions 收入 2.94 亿美元,同比降 4%,环比降 1%;已完成 Unity Ads 和 ironSource 整合,重点优化模型,预计三季度持续改善 [21] 财务数据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391|2,187|1,861|2,030|2,265| |经营利润(百万美元)|(882)|(833)|(802)|(345)|(102)| |调整后 EBITDA(百万美元)|(71)|274|414|594|741| |目标 PS(x)| - | - |6.4|5.8|5.2| |营业收入增速|25.3%|57.2%|-14.9%|9.0%|11.6%| |毛利润增速|10.7%|53.2%|-9.5%|12.6%|17.7%| |经营利润增速|65.9%|-5.6%|-3.7%|-57.0%|-70.5%| |净利润增速|72.6%|-10.1%|-14.3%|-49.3%|-70.5%| |调整后净利润增速|145.7%|NM|-36.3%|207.0%|39.6%| |毛利率|68.2%|66.5%|70.7%|73.0%|77.0%| |经营利润率|-63.4%|-38.1%|-43.1%|-17.0%|-4.5%| |净利率|-66.1%|-37.8%|-38.0%|-17.7%|-4.7%| |调整后净利率|-7.6%|10.8%|8.1%|22.7%|28.4%| |EPS(美元)|-3.0|-2.2|-1.9|-0.9|-0.3| |调整后 EPS(美元)|-0.3|0.6|0.4|1.2|1.7| |调整后目标 P/E| - | - |78.8|25.7|18.4| [2][8] 股价及市值 - 目前股价 24.16 美元,目标价 31 美元,潜在升幅 +28%;52 周内股价区间 22.2 - 50.08 美元;总市值 9,443 百万美元;近 3 月日均成交额 243 百万美元(截至 2024 年 5 月 9 日收盘价) [24]
1Q24业绩超预期,艾加莫德增长势头愈发强劲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3 10: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再鼎医药(ZLAB.US/9688.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60美元/47港元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再鼎医药1Q24业绩显著超预期,主要受益于各药品收入均好于预期,尤其是新纳入医保重磅药品艾加莫德单季销售强于预期 [2] - 艾加莫德增长势头愈发强劲,1Q24新增病人近2700位,实现收入1,316万美元,稳步走在实现全年7千万美元销售收入的轨道上 [3] - 艾加莫德有望为再鼎医药实现2023-2028年均复合收入增长率超过50%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驱动 [3] 财务数据总结 - 1Q24收入为8,714.9万美元,同比增长38.8%,环比增长32.4%,好于预期 [2] - 1Q24净亏损为5,347万美元,同比增加8.8%,环比下降44%,远好于预期 [2] - 公司产品毛利率为61.4%,较4Q23略微下降0.3个百分点,较1Q23下降4.6个百分点 [2] - 公司预计2024年艾加莫德销售收入将达到7千万美元 [3]
毛利率持续改善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3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浦银国际重申华虹半导体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虹一季度毛利率达到6.4%,高于公司指引区间上限,优于市场预期 [1] - 公司指引二季度毛利率中位数将达到8%,在一季度的基础上持续改善上扬 [1] - 除IGBT等高压功率器件仍然有价格压力外,BCD、存储、图像传感器等产品景气度呈现上升态势 [1] - 华虹无锡12寸二厂如期推进,预期9月份设备将开始搬入,并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开始试运行,产能有望在2025年开始释放 [1] - 华虹2024年、2025年EV/EBITDA估值为5.7x、3.6x,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 [1]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及利润 - 华虹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7%,与去年四季度的-28%相当 [1] - 华虹一季度毛利率达到6.4%,较去年四季度的4.0%改善向好,超出预期 [1] - 公司预期未来三个季度的营业利润率将持续改善,推动EBITDA的增长 [1] 估值 - 浦银国际维持华虹2024年8.5x的EV/EBITDA目标估值 [1] - 华虹港股目标价为20.6港元,潜在升幅21% [1] - 华虹A股目标价为43.6元,潜在升幅35% [1] 风险提示 - 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复苏速度较慢,拖累公司业绩增长,影响估值反弹动能 [1] - 晶圆代工的新增产能导致利用率持续下降 [1] - 行业竞争加剧,拖累利润表现 [1]
海外泽布替尼收入带动1Q24业绩好于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0 15: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4产品收入和净亏损好于预期,主要受益于泽布替尼海外销售强于预期、替雷利珠单抗及安进产品销售好于预期 [1] - 泽布替尼美国和欧洲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53%和243% [1] - 管理层认为长期泽布替尼有望超越伊布替尼,并有两项自免适应症正在进行探索 [1] - Sonrotoclax (BCL-2)和BGB-16673 (BTK CDAC)等在研管线进展符合预期,有望在2024年读出重要临床数据 [1][3]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1Q24实现总收入7.52亿美元(+67.9% YoY, +18.5% QoQ),产品收入7.47亿美元(+82% YoY, +18.5% QoQ) [1] - 1Q24净亏损2.51亿美元(-27.9% YoY, -31.7% QoQ),经调整Non-GAAP经营性亏损1.47亿美元(-46.5% YoY) [1] - 1Q24产品毛利率83.3%,较1Q23上升3.2个百分点 [1] - 1Q24研发费用4.61亿美元(+12.7% YoY, -6.8% QoQ),销售行政费用环比增长轻微 [1] - 预测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32.41亿美元、39.42亿美元和46.40亿美元 [4]
科技行业:苹果2024春季发布会:稳步构建AI技术护城河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10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供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苹果发布搭载M4芯片的新款iPad系列,M4芯片具有强大的AI算力,有望加速苹果的AI护城河建设 [1][2] - 新款iPad Pro和iPad Air搭载M4芯片,能够提升生产力,有助于在较高售价的情景下促进需求增长 [2] - 苹果iPad业务有望在2023年二季度开始恢复增长,并在下半年延续增长趋势,有望带动行业供应链标的受益 [2] 分类总结 M4芯片及其应用 - 苹果发布M4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CPU性能较M2提升50%,GPU性能提升4倍,NPU性能达38TOPS,大幅提升AI算力 [4] - M4芯片的强大AI算力有助于提升新款iPad Pro的生产力,如视频剪辑、音乐创作等场景 [2] iPad产品线更新 - 新款iPad Pro和iPad Air搭载M4芯片,采用OLED屏幕、纳米纹理玻璃等尖端技术,性能和体验大幅提升 [5][6] - iPad Air新增13英寸大屏版本,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满足细分需求 [2] iPad业务展望 - 2023年iPad出货量同比下滑,但有望在2023年二季度开始恢复增长,并在下半年延续增长趋势 [2] - 苹果iPad业务恢复增长有望带动行业供应链标的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瑞声科技等受益 [2]
1Q24相对较弱的利润增速不改我们对2024全年的乐观展望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5-09 1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为14.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产品结构提升趋势持续 - 中国产品结构持续提升,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保持增长 [6] - 通过BEES覆盖范围的继续扩大,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各个渠道的产品高端化 [6] 韩国业务利润大幅增长 - 韩国去年两次提价帮助亚太东内生常态EBITDA大幅增长18.7% [6] - 考虑到韩国去年4月1日提升消费税所带来的低基数,未来两个季度有望继续录得较高速的利润增长 [6] 费用率上升是短期因素 - 1Q24费用率同比上升80bps,部分抵消了毛利率的扩张,导致公司内生常态EBITDA同比仅增长4.2% [6] - 我们预计公司2024全年的费用率依然将保持同比稳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7%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9% [4] - 2024年EV/EBITDA仅有6.8x,远低于行业同业水平 [6] 业务表现 - 1Q24中国销量同比下跌6.2%,但在产品结构提升的驱动下,内生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增长3.7% [6] - 1Q24韩国销量同比下跌中单位数,但ASP同比增长高单位数,帮助内生收入同比增长中单位数 [6] - 1Q24集团内生收入同比下降0.4%,内生EBITDA同比增长4.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