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石药集团:三季度成药板块显著放缓,短期内业绩承压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05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中性"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将同比下滑16%至约38亿元,主要是由于三季度成药业务收入显著低于二季度 [1] - 短期内肿瘤药仍面临挑战,神经系统与心血管领域核心产品销售难以快速回升 [2] - 综合调整后,2024-26年收入和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2.8%、18.3%、18.4%和20.8%、20.0%、20.4%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预测: - 收入为29,407百万、29,851百万、32,161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6.5%、1.5%、7.7% [4] - 股东净利润为4,891百万、5,226百万、5,50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6.7%、6.8%、5.2% [4] - 毛利率为69.7%、70.1%、69.9% [11] - 净利润率为16.6%、17.5%、17.1% [11] - 经营利润率为21.5%、22.8%、22.2% [11] - 净负债率为净现金状态 [11] - 有效税率为20.1%、20.8%、20.8% [11] 其他 - 目标价从6.10港元调整至5.18港元 [3][6] - 分析师给出的评级历史为: - 2024年3月25日:买入,目标价9.00港元 [14] - 2024年8月22日:中性,目标价6.10港元 [14] - 2024年11月1日:中性,目标价5.18港元 [14]
信达生物:产品销售表现亮眼,但公司治理方面有待改善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02 00: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产品销售表现亮眼 - 2024年前三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近50%至61.1亿元,预计全年产品销售收入将同比增加43.1%至82.0亿元 [1] - 公司第三季度新增一款肺癌药达伯特,导致肺癌管线越发完善,其他九款近年上市的产品销售收入也保持稳健 [1] 公司治理方面有待改善 - 公司出售资产公告欠透明,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方面的忧虑 [1] - 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Fortvita 20.39%股份给公司主席控股的公司,公告中未列明Fortvita管线产品的种类与具体临床阶段等,市场无法判断估值是否合理 [1] 财务数据分析 收入和利润预测 - 将2024-26E收入预测分别上调1.7%、2.9%、2.6% [2] - 将2024E股东净亏损预测调降至7.1亿元,2025-26E股东净利润预测调升至1.9与4.5亿元 [2] 估值分析 - 将DCF模型中的贝塔系数假设上调至1.1,WACC假设上调至8.2%,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 [2] - 目标价从55.40港元下调至42.45港元 [2][3] 财务指标 - 2024-26E毛利率分别为82.9%、84.1%、84.1% [7] - 2024-26E净利润率分别为亏损、1.7%、3.5% [7] - 2024-26E EBIT利润率分别为亏损、4.3%、6.1% [7] - 2024-26E净负债率维持在净现金水平 [7]
新天绿色能源:24Q3业绩符合预期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02 00: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新天绿色能源(956 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5]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际股东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0%和0.04%[1][7] - 2024年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0.3%,股东净利润同比下跌0.7%[1] 运营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2.7%和3.4%,主要受到风资源不理想的影响[2] - 2024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天然气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1.4%和39.7%,其中批发和CNG/LNG销量增长较快[7] 财务预测 - 维持"买入"评级,轻微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0.4%-4.0%[3][9] - 目标价由4.02港元上调至4.33港元,对应22.2%上行空间[3]
药明康德:三季度业绩回暖,但美生物法案不确定性未除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01 09: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中性"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季度业绩回暖,但美国生物法案不确定性未除 [1] - 化学业务下半年经营情况回暖,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略超预期 [1] -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及TIDES将引领化学业务2024-26年收入稳健增长 [1] - 美国生物法案预计年内难以立法,但不确定性未除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减少6.2%至277.0亿元,剔除2023年新冠项目收入后收入同比增加4.6% [1] - 2024年前三季度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19.1%至65.3亿元,Non-IFRS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10.1%至66.8亿元 [1] - 2024-26年化学业务收入预计将维持双位数增长 [1] - 2024-26年收入和利润预测分别上调2.8%/2.3%/2.8%和5.0%/5.9%/5.3% [3] DCF估值分析 - 目标价上调至48.00港元 [3] - 考虑到港股市况好转,下调DCF模型中的风险溢价假设,同时纳入2034年预测 [3] - 美国业务收入占前三季度收入的63.6%,未来美国生物法案仍可能对股价带来波动 [3]
信义光能:政策支持仍待证实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0-29 15: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性"评级 [4][6] - 目标价调整至3.85港元,对应8.0倍FY25目标市盈率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日光伏板块及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主要因为市场对政策利好的预期升温 [2] - 但光伏玻璃价格仍处于下跌趋势,不少中小型光伏玻璃生产商无法获利 [3] - 基于光伏玻璃价格走势,下调FY24-26股东净利润预测29.2%、26.9%、21.3%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2026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7.9%、29.6%、8.4%、20.8%、14.0% [5] - 2022-2026年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4%、9.6%、-14.5%、19.7%、16.5% [5] - 2022-2026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43港元、0.47港元、0.40港元、0.48港元、0.56港元 [5]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0.0%、26.6%、22.3%、22.5%、22.9% [10] - 2022-2026年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5.9%、22.1%、18.1%、18.3%、18.8% [10]
中集安瑞科:更新报告:24Q3运营表现好坏参半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0-28 15: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评级为"增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运营表现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0.4%至64.9亿元,其中清洁能源板块收入同比上升28.1%至47.2亿元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收入及清洁能源板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0%及26.2%至179.7亿及126.0亿元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金额同比下跌38.5%至43.6亿元,其中清洁能源板块同比减少39.1%至32.4亿元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总金额同比增长5.1%至207.6亿元,清洁能源板块同比上升22.1%至161.6亿元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同比上升25.2%至277.3亿元,其中清洁能源板块同比增长42.6%至221.2亿元 [2] 财务预测调整 - 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表现,我们分别下调2024-2026年股东净利润预测2.9%、4.5%、10.8%至11.2亿、13.4亿、15.2亿元 [2] - 我们将目标价由7.90港元下调至7.55港元,对应10.5倍2025年目标市盈率和10.8%上升空间 [2] - 由于上行空间收缩,我们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2] 分析师总结 - 内地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与进口量保持同比增长,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成功交付3条船舶订单 [1] - 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升21.5%,但海外个别烈酒项目因客户指示而推迟进度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总金额及清洁能源板块新签金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2] - 受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表现影响,我们下调了公司未来几年的盈利预测,并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2]
中国建筑兴业:24Q3再创佳绩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0-22 2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建筑兴业(830 HK)"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第三季公司加快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2.0%至65.4亿元,其中港澳地区收入同比大幅上涨26.4%至43.4亿元 [1] - 2024年首三季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7.9%至8.4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至12.9% [1] - 第三季经营溢利大幅同比上升128.4%至1.4亿元 [1] - 2024年首三季新签合约金额同比下跌5.2%至85.4亿元,但第三季新签合约金额同比上升4.6%至25.0亿元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手未完成合约额同比增长14.0%至182.4亿元 [2] - 香港《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出台,部分措施有望为幕墙行业及公司带来长远商机 [2] - 分析师上调FY24-26股东净利润预测,并将目标价由3.07港元提升至3.12港元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首三季总收入同比增长2.0%至65.4亿元,其中港澳地区收入同比大幅上涨26.4%至43.4亿元 [1] - 2024年首三季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7.9%至8.4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至12.9% [1] - 第三季经营溢利大幅同比上升128.4%至1.4亿元 [1] - 2024年首三季新签合约金额同比下跌5.2%至85.4亿元,但第三季新签合约金额同比上升4.6%至25.0亿元 [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手未完成合约额同比增长14.0%至182.4亿元 [2]
浪潮数字企业:乘国产替代之东风 追信创改革之星光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0-21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云服务收入显著提升 - 云服务收入从2019年的3.9亿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20.0亿,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0.7% [9] - 云服务占收入比从2019年13.4%增长至2023年的24.1%,预计这部分收入比还将持续提升 [9] - 2024年云服务业务有望实现正经营利润 [9] 国产替代势不可挡 - 国家政策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多项政策推动ERP行业变革 [11][12] - 2022年国资委79号文件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国产信创替代,ERP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国产化是首要和必然的 [13] ERP国产化进程加速 - 公司背靠浪潮集团强大的资源支持,在ERP国产化中更易获得央国企的信赖和支持 [13] - 浪潮云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政府数据治理等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13]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亮点 - 云服务收入显著提升 [9] - 国产替代势不可挡 [11][12] - ERP国产化进程加速 [13] 行业分析 - 国产ERP市占率近70%,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厂商占据 [16][17] - 全球ERP市场规模2026年预期到664亿美元,年增长约8%左右;中国ERP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7年达到682亿元 [17][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00.0亿/120.2亿/143.0亿元,同比增长20.7%/20.1%/19.0% [19][20]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为3.6亿/5.2亿/7.0亿元,年复合增长40.3% [19][20] - 给与1.0倍FY24E市销率或0.8倍FY25E市销率,对应11倍FY25E市盈率,目标价为5.50港元 [20] 公司背景 - 公司是浪潮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之一,实际控制人为山东国资委,具有国资背景和集团资源优势 [2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云服务、管理软件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结构覆盖大中小企业 [24][25][26][27][28] 投资风险 - 经济环境疲弱,制造企业面临利润挑战,影响IT类项目支出 [30] - 大型国企的应收账款期限较长 [30]
新股报告:太美医疗科技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9-30 1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给予"中性"评级与68分评分[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3年底及2024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均略微下降,表明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新增订单情况一般[6] 2) 公司2024年收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高[6] 3) 公司2024年一季度仍然亏损,估值也高于香港上市的同业公司[6] 4) 公司的主要股东中包括腾讯产业投资基金全资子公司林芝腾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明腾讯看好公司的前景[6] 5) 近期港股市场投资气氛明显改善[5] 公司投资评级 1) 公司投资评级[6] - 报告给予"中性"评级与68分评分 公司经营情况 1) 公司收入在2021-23年期间持续增加,从2021年的4.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7亿元,CAGR为10.9%[2] 2) 2021-23年期间由于主要业务数字化服务毛利率下降等原因,公司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35.3%下降至2023年的31.2%[2] 3) 2021-23年期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从38.4%缩减至26.2%,管理费用率从57.3%缩减至46.9%,因此股东净亏损从2021年的4.8亿元缩减至2023年的3.6亿元[2] 4) 20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加2.2%至1.3亿元,主要业务数字化业务与云端软件业务的毛利率均有提升,导致公司毛利率从29.8%提高至37.5%[2] 5)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从31.4%缩减至18.4%,但由于股权激励支出增加等原因,管理费用率从40.8%增加至102.5%,综合以上情况,2024年一季度股东净亏损从1.1亿元增加至1.2亿元[2] 6) 公司2023年底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减少1.1%,2024年3月底进一步减少0.5%,表明2023年与2024年一季度新签订单情况一般[2] 7) 公司2023年底的客户数量同比增加7.2%至1,107名,但2024年底减少至867名,表明2024年一季度客户有流失[2] 8) 公司2021-24年一季度公司均无银行借款,年底分别拥有11.3亿元、9.7亿元、7.9亿元、7.2亿元净现金,资产负债表健康[2] 行业前景 1) 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研发与销售推广投入的增加,医学科学研发和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增加[1] 2)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2019-23年期间,国内医学科学研发和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行业的收入规模从30亿元增加至97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加至243亿元[1] 3) 2019-23年期间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从20亿元增加至64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加至163亿元[1] 4) 2019-23年期间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从10亿元增加至33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加至80亿元[1] 5) 公司的云端软件业务主要涉及的临床试验管理、药物警戒与营销管理系统的需求空间良好[1] 估值水平 1) 公司招股价对应8.8-11.5倍2023年历史市销率与4.85-6.10倍2023年历史市账率,估值高于同业平均[3] 2) 同行业公司包括智云健康(9955 HK)、医渡科技(2158 HK)、中康控股(2361 HK)、梅斯健康(2415 HK)[3] 稳价人往绩 1) 摩根士丹利2023年以来总共担任7家公司的稳价人,其中5家首日上涨,持平和下跌的各有1家[3] 市场氛围 1) 最近12个月上市的74个新股中,首日上涨的为44家,占比59.5%[5] 2) 近期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港股投资信心明显改善,市场氛围好转[5]
新股报告:美的集团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9-13 13: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评级为"中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1) 美的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于1968年,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9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1] 2) 按销量和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在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厨电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球前三。[2] 3) 公司致力于研发和数字化转型,已在11个国家建立33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2.3万名研发人员,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40亿元。[3] 行业前景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2023年销售额为8,544亿元,占全球市场22.7%。预计2023-2027年中国、北美和欧洲家电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2.1%和1.4%。[4] 2) 公司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主要面向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以及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市场,这些领域预计在2023-2027年间将保持6.8%、7.2%和9.1%的复合增长率。[4] 公司经营 1) 公司收入分为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两大板块,2023年占比分别为65.9%和26.2%。其中家用空调收入占比最高,达30.2%。[4] 2) 2021-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2.4%提升至26.3%,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从25.1%提升至29.8%,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毛利率从19.6%提升至22.3%。[4] 3) 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从285.9亿元提升至337.2亿元,净利率为8.3%-9.0%。[4] 4) 按地区划分,中国地区收入占比约58%-60%,欧洲、中东及非洲占比约14%-16%,北美地区占比约14%-15%。[4] 5) 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为4,860.4亿元,有息借款总额为714.7亿元,净负债率为16.4%。运营现金流579.0亿元,投资现金流312.2亿元,运营自由现金流266.8亿元。[4] 估值水平 1) 公司H股招股价对应2023年市盈率9.5-10.0倍,市净率为2.2-2.3倍,略低于其A股估值和同业海尔智家(6690 HK)的H股估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