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视觉中国:内容品类逐步完善,探索AI应用场景
华金证券· 2024-08-31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A"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核心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贯彻"AI+内容+场景",逐渐从文化传媒企业转型为内容+技术并重的文化科技企业 [2] - 公司构建从图片视频到3D内容储备,产品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主业发展 [2] - 公司探索各类AI应用场景,完善内容生态 [2]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44.04%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6/1.85/2.20亿元,EPS为0.21/0.26/0.31元,PE为52.1/41.1/34.5 [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905百万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46百万元,同比增长0.4% [4] - 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为49.0%,净利率预计为16.2%/18.6%/20.1% [4]
人民银行启动国债买卖操作点评:买卖国债置换MLF“一石三鸟”
华金证券· 2024-08-31 11: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民银行首次启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通过"买短卖长"的方式实现了对MLF的等量置换 [1] - 这一操作有三方面重要意义:1)延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到期时间,提升货币-信用传导效率;2)赋予央行持有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流动性,有助于引导长债收益率定价机制向经济基本面因素回归;3)有助于弱化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强化其市场化属性,加快形成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长端利率和逆周期调节的支持性政策利率定价模式 [1] - 考虑到信用需求的阶段性、内生性降温,以及近期央行着力构建的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的逆周期和趋于支持性而非强宽松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计9月需进行50BP的全面降准,并在9月美联储首降之后,人民银行有望进一步引导1Y LPR下调,而5Y LPR预计下调空间相对较小 [1] 报告分类总结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首次启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通过"买短卖长"的方式实现了对MLF的等量置换 [1] - 这一操作有助于延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到期时间,提升货币-信用传导效率 [1] - 有助于弱化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强化其市场化属性,加快形成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长端利率和逆周期调节的支持性政策利率定价模式 [1] 利率市场化 - 赋予央行持有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流动性,有助于引导长债收益率定价机制向经济基本面因素回归 [1] - 有助于弱化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强化其市场化属性,加快形成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长端利率和逆周期调节的支持性政策利率定价模式 [1] 未来货币政策预期 - 考虑到信用需求的阶段性、内生性降温,以及近期央行着力构建的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的逆周期和趋于支持性而非强宽松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计9月需进行50BP的全面降准 [1] - 在9月美联储首降之后,人民银行有望进一步引导1Y LPR下调,而5Y LPR预计下调空间相对较小 [1]
华金宏观·双循环周报(第73期):人民币升值趋势能否延续?
华金证券· 2024-08-31 11:20
人民币汇率分析 - 8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迎来较大幅度上涨,CNY首度涨破7.1关口[1] - 美元指数走弱是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要驱动因素[1] -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美联储可能在较为平稳的降息过程中引发美元指数再度上行[1,6,7] - 人民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长端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区间,避免大幅货币宽松[11,12] - 内需改善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关键,短期汇率波动属正常[13] 货币政策与利差 - 人民银行强调稳定汇率是货币政策的阶段性重要目标[11] - 人民银行通过国债买卖等市场化工具调控利率曲线,疏通货币政策传导[11] - 中美利差收窄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5,28] 经济数据跟踪 - 商品房销售和汽车消费表现较为平稳[15,16,17] - 通胀指标如菜价、猪肉价格有所上涨[18,19,20] - 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劳动力市场趋紧[7,18,21] - 日本通胀压力仍弱[20]
江丰电子:24H1业绩稳健增长,精密零部件加速放量
华金证券· 2024-08-29 2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A"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6.27亿元,同比增长35.91% [1] -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3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73.49% [1] - 毛利率31.00%,同比提升2.34个百分点 [1] 公司产品体系发展良好 - 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业务实现营收10.69亿元,同比增长37.33% [1] - 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3.99亿元,同比增长96.14% [1]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业务稳步推进 [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3.02/42.92/54.43亿元,增速分别为26.9%/30.0%/26.8%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4.88/6.30亿元,增速分别为35.6%/40.9%/29.0% [4] 风险提示 本报告未包含风险提示相关内容。
天赐材料: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稳步推进
华金证券· 2024-08-29 1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买入-B"评级[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作为电解液龙头,一体化布局具备竞争优势,LiFSI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2][6] 2) 锂电池材料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明显,除了龙头企业外,普遍处于盈利周期底部承压状态,竞争持续激烈[1] 3) 公司将重点解决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产线的调试问题以及生产工艺改进,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来降低磷酸铁的成本,加强产品竞争优势[1] 4) 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客户的认证与合作,并积极布局海外工厂,先后设立美国天赐、德国天赐,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大海外工作团队规模,德国OEM工厂顺利投产、美国电解液项目建设持续推进[2]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H1营收47.32亿元,占营收比重约86.82%,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中,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及LiFSI截止报告期末自供比例已超过97%[1] 2) 2024H1磷酸铁产品销量同比实现67%的增长,受产品价格影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但由于产品竞争激烈,正极业务盈利能力仍然承压[1] 3) 2024H1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实现营收5.44亿元,占比9.97%,日化材料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5%,销售额增长11.36%[1] 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专利申请数共936项,其中有502项专利获得授权,包括发明295项,实用新型196项,外观设计11项[1] 未来发展规划 1) 在电解液方面,公司将重点聚焦于钠电体系,以及镍锰二元5V电解液开发与快充和半固态/固态电解液及配套解决方案[1] 2) 在正极材料方面,2024年将主要聚焦于二代及三代压实型磷酸铁锂的稳定量产与销售,并开展长循环型磷酸铁锂、四代压实型磷酸铁锂、新型钠电正极材料等产品开发[1] 3) 在其他锂电池材料方面,公司将重点研发正负极极耳胶、边涂胶、新型负极粘结剂等,以改善电池加工性能、安全性能、提升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电池阻抗等为目标进行性能提升[1]
山西汾酒:淡季调整节奏,蓄力中秋旺季
华金证券· 2024-08-29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首次被评为"买入-B"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作为中国白酒高端行业的龙头,主要产品包括青花系列、老白汾、巴拿马、玻汾等,销售占比最高的产品属于白酒的次高端及地产酒。[11] 2) 公司聚焦"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战略,青20成功卡位次高端价格带,随着全国化布局稳步推进,产品势能得到强化,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8] 3) 青30瞄准高端市场,配备专业团队进行消费者培育,带动公司品牌势能提升,未来将逐步承接高端白酒消费需求。[8] 4) 老白汾在山西市场基本盘稳固,未来将继续深化环山西市场建设,并适时对产品进行升级提价。[8] 5) 巴拿马推出星火计划,加快推进全国化布局,有望享受清香势能和品牌势能的双重带动,继续保持加快增长。[8] 6) 公司其他白酒主要是以玻汾为主,已经初步完成清香消费者教育,未来销量和产品结构升级均有空间。[8] 7) 公司24-26年营收增速预计分别为20%/17.4%/17.2%,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分别为21.3%/17.9%/17.9%。[6][8] 分类总结 1. 中高价白酒 - 公司聚焦"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战略,青20成功卡位次高端价格带,随着全国化布局稳步推进,产品势能得到强化,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8] - 青30瞄准高端市场,配备专业团队进行消费者培育,带动公司品牌势能提升,未来将逐步承接高端白酒消费需求。[8] - 老白汾在山西市场基本盘稳固,未来将继续深化环山西市场建设,并适时对产品进行升级提价。[8] - 预计24-26年中高价白酒销量增速为10%/9%/9%,吨价增速为8%/6%/6%,即中高价白酒24-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8.8%/15.5%/15.5%。[9] 2. 其他白酒 - 公司其他白酒主要是以玻汾为主,已经初步完成清香消费者教育,未来销量和产品结构升级均有空间。[8] - 预计24-26年其他白酒销量增速为20%/19%/18%,吨价增速为3%/3%/3%,即其他白酒24-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3.6%/22.6%/21.5%。[9] 3. 其他业务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小,预计24-26年营收增速均为5%。[8] 4. 综合来看,公司24-26年营收增速预计分别为20%/17.4%/17.2%。[8][10]
德业股份:新兴市场差异化布局,市占率位居第一
华金证券· 2024-08-29 1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买入-A"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受益于前期以新兴市场为主的差异化布局,在新兴市场中表现突出,以及公司户用逆变器产品渠道及成本控制优势显著。[2] 2. 公司 2024-202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3、36.63 及 44.7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4.6、5.74 及 7.01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18.8、15.1 及 12.3 倍。[2] 公司投资评级及财务数据 1. 总市值 55,164.64 百万元,流通市值 52,052.68 百万元,总股本 638.11 百万股,流通股本 602.11 百万股。[3] 2. 一年股价表现:相对收益 51.22%,绝对收益 38.8%。[4] 3. 2022-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956、7,480、12,192、15,240、19,050 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42.9%、25.6%、63.0%、25.0%、25.0%。[7] 4. 2022-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7、1,791、2,933、3,663、4,473 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62.3%、18.0%、63.8%、24.9%、22.1%。[7] 5. 2022-2026 年毛利率分别为 38.0%、40.4%、37.8%、38.0%、37.9%。[7] 6. 2022-2026 年 ROE 分别为 37.3%、34.2%、40.4%、37.0%、33.8%。[7] 7. 2022-2026 年 P/E 分别为 36.4 倍、30.8 倍、18.8 倍、15.1 倍、12.3 倍。[7]
禾望电气:24Q2业绩环比改善,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
华金证券· 2024-08-29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A"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大功率变频领域技术领先,在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及制氢电源等领域多次引领行业突破,具备风光储协同发展优势 [5][8]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4H1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28%,确保公司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24H1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9.77%,毛利率达47.83%,未来将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并继续加大对氢能市场的布局,氢能市场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量 [2] 财务数据总结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4.7、5.98、6.79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1、9、8倍 [8] - 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35.1%、34.3%、34.1% [8] - 公司2024-2026年净利率预计分别为13.0%、12.1%、11.4% [8] - 公司2024-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10.6%、12.1%、12.2% [8]
博隆技术:下游新建及改建需求较高叠加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公司在手订单增势有望维系
华金证券· 2024-08-29 0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博隆技术(603325.SH)增持-A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受项目交付验收节奏影响,业绩暂时承压,但在手订单充裕,业绩有望于下半年得到改善[1] - 长期来看,公司是气力输送系统龙头企业,在石化、化工等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及行业地位,将受益于我国合成树脂市场扩容和上一代石化装置更新换代需求抬升[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极[3]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10亿元、19.78亿元、26.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5%、31.0%、3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亿元、4.80亿元、6.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3.5%、31.0%[4][5] 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2024上半年受项目交付验收节奏影响,业绩暂时承压;但长期来看,公司是气力输送系统龙头,将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业绩有望持续向好[1][3]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较高增速,对应估值较可比公司较低,给予增持-A评级[4][9]
联瑞新材:24Q2营收/利润创新高,持续聚焦高端下游应用
华金证券· 2024-08-28 2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A"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回暖叠加产品结构优化,24Q2 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持续聚焦高端下游应用,多个研发项目进展显著 [1] - 公司凭借在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雄厚的技术实力,实现高尖端应用产品批量出货,同时积极实施多项举措高筑球形粉体核心竞争力,充分把握发展良机,未来成长动力足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62/12.32/15.27亿元,增速分别为35.2%/28.0%/24.0% [3] -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3.43/4.42亿元,增速分别为50.4%/31.2%/28.8% [3] - 公司毛利率2024-2026年分别为42.0%/42.6%/43.1% [3] - 公司ROE 2024-2026年分别为17.3%/18.5%/19.2% [3] - 公司PE 2024-2026年分别为30.7/23.4/18.1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