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国能日新:深耕新型电力系统赛道,功率预测/分布式/电力市场化三大驱动
华金证券· 2024-12-13 0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国能日新(301162.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目标股价为44.06元[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能日新深耕新型电力系统赛道,主要业务包括功率预测、分布式和电力市场化三大驱动,未来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2][4][5] 投资要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万元,同比增长2.69%[2] - 毛利率为67.28%,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达6477万元,同比增长3.06%,研发费用率达17.75%[2] - 公司自研新能源大模型“旷冥”发布,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出力预测能力[2] 功率预测业务 - 功率预测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双细则考核为刚需,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 - 2024年上半年,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为5346.17万元,同比增长43.60%,占公司整体营收的23.86%;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收入为1304.78万元,同比增长82.43%,占公司整体营收的5.82%[2] - 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底为3590家),续费率维持在95%以上[2] 创新类产品 - 创新产品(包含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的业务收入为1592.08万元,同比增长172.65%,占公司整体营收的7.11%[2] - 虚拟电厂方面,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已获得多个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子公司日新鸿晟在多个省份落地分布式光伏或工商业储能示范项目[3] - 电力交易方面,公司产品已实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的布局,并针对用户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预研[3] - 储能方面,通过工商业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储能云管家”提升储能经济效益[3] - 微电网方面,完成多个海外微电网项目的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3] 电力市场化改革 - 根据《蓝皮书》的三步走战略,预计到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并在2029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入市[4] -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4] - 国能日新通过优化现有业务和创新产品研发,积极推动电力交易、储能、虚拟电厂及微电网等新型产品的应用,助力市场化进程加速[4]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67亿元、7.16亿元、9.17亿元,同比增长24.2%、26.3%、2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45亿元、1.84亿元,同比增长24.7%、38.0%、27.2%[5]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 预测2024-2026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5.67亿元、7.16亿元、9.1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7.0%、67.9%、67.6%[14] - 功率预测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3.35亿元、4.24亿元、5.4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9.00%、69.40%、69.00%;并网控制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1.11亿元、1.27亿元、1.5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20%、58.40%、58.20%;电网管理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1.21亿元、1.65亿元、2.2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9.50%、71.37%、70.52%[14]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 选取朗新集团、容知日新、国网信通作为可比公司,国能日新作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领跑者,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虽然目前估值略高,但业务布局及技术卡位更符合未来方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16] - 国能日新2024-2026年PE分别为42.0、30.4、23.9倍,与可比公司平均PE相比略高[17]
传媒:Apple Intelligence接入ChatGPT,端侧AI稳步推进
华金证券· 2024-12-12 22:20
华 发 集 团 旗 下 企 业 | --- | --- | --- | --- | --- | |-----------------------------------------------------------------------------------------|------------------------------------------|------------------------------------------|----------------------------------|----------------| | 2024 年 12 月 12 日 \n传媒 | | | 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n行业快报 | | | Apple Intelligence 接入 ChatGPT ,端侧 AI | 投资评级 | | 领先大市(维持) | | | 稳步推进 | 首选股票 | | | 评级 | | | | | | | | 投资要点 | | | | | | | 一年行业表现 | | | | | 事件: 继 Google 发布 Gemini 2.0 后,北京时间 12 月 12 日 ...
新股覆盖研究:国货航
华金证券· 2024-12-12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无明确投资评级信息 [2][5][8][15][26][42][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货航是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航空货运服务、航空货站服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公司依托中航集团的资源,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在运力规模、航线网络、货邮运输量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14][42] - 公司积极布局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高端制造业等细分市场,与多家国内外电子制造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国货航 (一) 基本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3.05亿元、230.76亿元、149.19亿元,YOY依次为33.17%、-5.06%、-35.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2亿元、31.08亿元、11.53亿元,YOY依次为32.01%、-28.42%、-62.89%。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29亿元,同比增长44.81%;归母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增长71.07% [15][5]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业务类型分为航空货运服务(102.41亿元,69.04%)、航空货站服务(11.79亿元,7.95%)、综合物流解决方案(34.14亿元,23.02%) [15] (二) 行业情况 -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起步较晚,2020年航空货运规模占全球比重10.7%,排名世界第二,但与美国(19.2%)仍有较大差距。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4万亿美元,同比下滑5.03%,但较2019年增长29.68% [27][29] - 民航货邮周转量从2017年的243.55亿吨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283.62亿吨公里,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76.61万吨,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27][33] (三) 公司亮点 - 公司是中航集团下属客货业务运营主体,拥有全货机21架(其中17架正在执飞),国航股份及其控股公司运营客机915架。2024年6月末,公司全货机航线数达24条,覆盖欧洲、北美、亚太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城市。2024年1-6月,公司货邮运输量达72.28万吨,占我国航空物流市场的17.32% [42] - 公司积极布局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高端制造业等细分市场,与苹果、英特尔、华为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3] (四) 募投项目投入 - 公司本轮IPO募投资金拟投入3个项目:1)飞机引进及备用发动机购置(755,778.4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98,962.58万元);2)综合物流能力提升建设(53,509.04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8,783.41万元);3)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41,370.72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2,254.01万元) [44][45] (五)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19亿元,同比下降35.35%;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下降62.89%。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2,020,054.53万元,同比增加35.40%;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79,588.47万元,预计同比增加55.70% [48] - 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收入为186.13亿元,PE-TTM为9.07X,销售毛利率为21.54%。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及同业可比公司表现 [48]
传媒:Gemini 2.0发布,多模态+AI Agent持续迭代
华金证券· 2024-12-12 18:56
华 发 集 团 旗 下 企 业 | --- | --- | --- | --- | --- | |------------------------------------------------------------------------------------------------|--------------------------------------------|----------------------------------|----------------------------------|----------------| | 2024 年 12 月 12 日 \n传媒 | | | 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n行业快报 | | | Gemini 2.0 发布,多模态 +AI Agent 持续迭代 | 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 (维持) | | 投资要点 | 首选股票 | | | 评级 | | 事件:北京时间 12 月 12 日, Google 重磅发布其迄今最强大的 AI 大模型 Gemini | | | | | | 2.0 ,新功能包括原生图像生成和音频输出的多模态输出,并 ...
美国CPI点评(2024.11):美国核心通胀为何降不动了?
华金证券· 2024-12-12 18:34
华 发 集 团 旗 下 | --- | --- | |----------------------------------------------------------------------------------------------------------------------------------------------------------------------------------------------------------------------------------------------------------------------------------------------------------------------------------------------------------------------------------------------------------------------------------------------------------------------------------------------------- ...
其他化学原料:SAF前景广阔,政策驱动迎发展良机
华金证券· 2024-12-12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首次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AF(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前景广阔。全球航空业碳排量占交通领域排放量的12%,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占比为2%。全球航空业已制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SAF是被公认的净零排放主要技术路线[2] - 政策驱动SAF行业发展,2025年市场有望全面开启。欧美已制定国家或地区层面的SAF应用目标和航空碳减排目标,政策相对完善。欧盟将在2025年1月1日起强制在欧盟机场的飞机燃油中添加SAF,添加比例为2%,2030年为6%,2035年为20%,2040年为34%,2045年为42%,2050年达到70%[2] - HEFA(氢化酯和脂肪酸)是SAF的主要路线,中国具备UCO(废弃餐油)原料优势。HEFA工艺在原料收集和技术上有一定优势,原料来源广泛,产业链完善。中国是全球废弃餐油主要生产国,潜在储备量超过1200万吨,可支撑近1000万吨SAF供应量[6] - 国内SAF商业化起步,企业加速布局。Neste占据全球半壁江山,霍尼韦尔等国外巨头SAF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国内企业SAF商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方式为以废油脂为原料的HEFA工艺,多用于出口[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AF前景广阔 - 航空业是交通领域减排最难最慢的部门,全球航空业碳排量占交通领域排放量12%,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占比为2%。全球航空业已制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SAF是被公认的净零排放主要技术路线[2] - 2023年全球SAF消费量达到45-50万吨,是2022年的两倍,但仅占喷气燃料总消费量0.1%。2024年全球SAF产量将增加三倍,达到19亿升(150万吨),但仍只占2024年航空燃料需求的0.53%。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SAF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30万吨和1835万吨,到2050年,SAF将达到3.58亿吨,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2] 政策驱动行业发展 - 欧美已制定国家或地区层面的SAF应用目标和航空碳减排目标,政策相对完善。欧盟将在2025年1月1日起强制在欧盟机场的飞机燃油中添加SAF,添加比例为2%,2030年为6%,2035年为20%,2040年为34%,2045年为42%,2050年达到70%[2] - 中国SAF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正在加速推进。2021年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航空业纳入碳市场重点碳排放行业名单,大力推进SAF等替代燃料发展[2] HEFA是主要路线,中国具备UCO原料优势 - HEFA工艺在原料收集和技术上有一定优势,原料来源广泛,产业链完善。中国是全球废弃餐油主要生产国,潜在储备量超过1200万吨,可支撑近1000万吨SAF供应量[6] - 中国废弃餐油主要用于出口,2023年中国UCO产量超300万吨,其中206万吨用于出口,比例高达68%。2024年1-6月我国共出口UCO 140.97万吨,同比增长67%[6] 国内SAF商业化起步,企业加速布局 - Neste占据全球半壁江山,霍尼韦尔等国外巨头SAF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国内企业SAF商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方式为以废油脂为原料的HEFA工艺,多用于出口[7] - 镇海炼化、易高环保、君恒生物、嘉澳环保、海新能科等企业正加速布局SAF生产[7]
政策出台激励企业发展有望推动产业增长
华金证券· 2024-12-12 08: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出台激励企业发展,有望推动产业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事件: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 [2] - 政策持续深化推动产业发展:2018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继续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2023年12月31日截止)。本次优惠政策具体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于2022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 [2] 行业表现 - 文化企业展现较强增长趋势:文化核心领域比重增加,文化服务业增速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下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15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新闻信息服务三项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43.5%,30.4%和19.8% [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6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领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14.0%,11.7%和11.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利润总额与总资产稳步提升。2023年下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6781亿元,利润率为9.7%;形成总资产196200亿元,实现资产周转率为0.36。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250亿元,同比增长8.9% [2] 投资建议 - 政策持续助力企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构筑生态。建议关注:皖新传媒、山东出版、中原传媒、长江传媒、南方传媒、中文传媒、新华文轩、浙版传媒、海看股份等 [2]
消费电子:端侧AI风起云涌,眼镜终端系最佳落地场景之一
华金证券· 2024-12-12 07: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侧AI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智能眼镜,被认为是AI的最佳落地场景之一。智能眼镜具备便携性、人体贴合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提供自然流畅的AI语音交互和视觉感知体验,成为完美的AI助手和数字社交工具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端侧AI是指AI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处理数据,无需连接到服务器或云端,能够在用户设备本地完成复杂的推理和决策。端侧AI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包括算力、能效以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 [2] - 智能眼镜作为端侧AI的最佳落地场景之一,具备便携性、人体贴合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集成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传感器,满足视、听、说、感知等多维度需求 [2] - 智能眼镜通过深度整合多模态大模型,不仅能实现自然流畅的AI语音交互,还能利用眼镜上的摄像头,让AI通过视觉感知周围环境,基于真实世界进行AI聊天问答、物体识别以及拍照答题等体验 [2] 智能眼镜的数字社交前景 - 无缝社交体验:智能眼镜可以让用户在不中断当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社交互动,如视频通话、发送消息等,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 - 共享视角与体验:通过智能眼镜的摄像头和AR技术,用户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视角和经历,增加社交互动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2] - 虚拟聚会与活动:未来,智能眼镜可能会成为参加虚拟聚会、演唱会等活动的必备工具,用户可以在家中就能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2] 智能眼镜的分类与功能 - 音频眼镜(听歌+通话):以音频功能为核心,省略摄像头等视觉交互功能,支持语音通话、听音乐等基础音频功能,代表性产品包括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推出的界环AI音频眼镜以及华为的智能眼镜 [2] - 视频眼镜(拍照+录像):在音频功能基础上增加摄像头模块和部分AI功能,具备拍照和录像功能,再给用户带来基础性AI体验,如Ray-Ban Meta [2] - AR+AI眼镜(音频+视频+AR+AI):在音频和摄像头的基础上,加入AR体验,例如Rokid发布的Rokid Glasses,不仅支持音/视频功能,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AR技术实现实时翻译和导航等相对复杂功能 [2] 投资建议 -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增长,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正在将AI音频眼镜推向更广的市场。在短期内AR眼镜用户画像较为模糊背景下,智能音频眼镜以替代耳机功能为切入口,以眼镜(矫正视力/装饰)为载体,搭配AI提高体验与卖点,有望开辟音频新赛道 [2] - 建议关注进入各产品供应链或相关技术储备厂商,如光学:水晶光电、歌尔股份、欧菲光、韦尔股份;组装:歌尔股份、亿道信息、天健股份、龙旗科技、佳禾智能等;存储:兆易创新;摄像头:韦尔股份、舜宇光学科技等;SoC:恒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蓝讯、炬芯科技等;结构件:杰美特、长盈精密;屏幕:京东方-A、华灿光电、JBD(未上市);终端厂:Rokid(未上市)、雷鸟创新(未上市)、Xreal(未上市)、影目(未上市) [2]
传媒:政策出台激励企业发展有望推动产业增长
华金证券· 2024-12-12 0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出台激励企业发展,有望推动产业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首选股票包括皖新传媒、山东出版、中原传媒、长江传媒、南方传媒、中文传媒、新华文轩、浙版传媒、海看股份等 [2] 事件 - 12月1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 [2] 政策持续深化推动产业发展 - 2018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继续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2023年12月31日截止) [2] - 本次优惠政策具体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于2022年12月31日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 [2] 文化企业展现较强增长趋势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下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158亿元,同比增长7.6% [2] - 其中,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新闻信息服务三项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43.5%,30.4%和19.8% [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61亿元,同比增长7.5% [2] - 其中,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领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14.0%,11.7%和11.5% [2] - 2023年下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6781亿元,利润率为9.7%; 形成总资产196200亿元,实现资产周转率为0.36 [2]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250亿元,同比增长8.9% [2] 投资建议 - 政策持续助力企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构筑生态 [2]
传媒:《漫威争锋》破纪录,关注优质IP共振赋能
华金证券· 2024-12-11 2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漫威争锋》游戏上线后表现优异,开服5小时便荣登STEAM全球最热玩游戏TOP2、STEAM全球畅销榜TOP1,24小时在线人数突破44万,开服3天玩家突破1000万 [2] -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275.68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4.62%,电竞赛事举办共124项,58%为全程线下举办 [2] - “优质IP+游戏”共振模式或长效赋能游戏产业发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漫威争锋》是由漫威IP正版授权、网易自研的超级英雄PVP团队射击游戏,上线后表现出色 [2] - 2024年度中国电竞产业年会在京举行,发布《2024年电子竞技年度报告》,显示电竞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2] 《漫威争锋》热度分析 - 《漫威争锋》开服不到3小时在线人数达到44.4万,开服5小时荣登STEAM全球最热玩游戏TOP2、STEAM全球畅销榜TOP1,开服3天玩家突破1000万,单日在线数于12月8日达到峰值48万 [2] - Steam同时在线人数峰值在12月8日晚突破3900万人,创造了39205447人的新纪录 [2] 电竞产业分析 -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275.68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4.62% [2] - 2024年电竞赛事举办共124项,58%为全程线下举办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IGG、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吉比特、游族网络、顺网科技、世纪华通、上海电影、奥飞娱乐、阅文集团、姚记科技、华谊兄弟、捷成股份、元隆雅图、汤姆猫、快手-W等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