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常友科技:新股覆盖研究-20250217
华金证券· 2025-02-17 07: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常友科技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在风电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领域有优势且积极拓展产品品类,财务状况良好,募投项目将提升产能和研发能力,与可比公司相比营收规模高但毛利率略低 [4][9][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常友科技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风电机组罩体、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等,与多家知名厂商合作并获荣誉 [8]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40 亿元、8.71 亿元、10.50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19.40%、17.78%、20.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8 亿元、0.83 亿元、1.05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41.60%、 - 5.64%、27.39% [4][9] - 2024 年 1 - 6 月主营收入中风电机组罩体和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占比超 90% [9] 行业情况 -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产量居全球第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多领域有应用,2023 年国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 672 万吨,同比增长 4.84% [14] - 2010 - 2023 年我国玻璃纤维产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 8.31%,2023 年产量 723 万吨,同比增长 5.24%,增速下半年放缓 [15] - 公司产品应用的风电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良好,风电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高,轨道交通车辆市场需求增加 [17] 公司亮点 - 深耕风电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领域,在产品质量、设计、客户服务有优势,是多家风电主机厂核心供应商,机舱罩市占率超 20% [4][17][18] - 丰富产品品类,涉足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领域,2022 - 2023 年收入增速超 50%,2024H1 销量同比增长 30.36%,针对行业趋势迭代产品 [2][19] 募投项目投入 - 募投资金拟投入 3 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总投资 76300 万元 [20][21] - 风电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建成后年产 2000 套风电机舱罩等;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年产 35000 立方 PET 结构芯材等;研发中心项目提高研发能力 [21]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双一科技为可比公司,2023 年可比公司营收 7.49 亿元,PE - 2023 为 28.25X,销售毛利率 26.54%,公司营收规模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略低 [5][22]
电子:存储板块再迎曙光:DeepSeek加速端侧AI规模化转折点,大厂再现控产
华金证券· 2025-02-16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侧端侧AI全面开花,供给侧大厂再现控产,存储板块或再迎曙光;硬件适配AI功能内存全面升级,“个人助理”更智能是终极目标;建议关注存储IC设计和存储模组厂商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需 需求 - DeepSeek降本增效,加速端侧AI普及,催生多元化应用 [6] - 边缘设备导入生成式AI面临存储容量限制、数据传输带宽不足、能耗和散热挑战,催生对中小容量、超高带宽内存解决方案的需求 [7] - CUBE或为边缘AI理想内存方案,具有中小容量超高带宽、低功耗、可降低成本等特点 [8] 供给 - NAND厂商重启减产策略,三星预计2025年NAND芯片合计产能将减少约20%,SK海力士计划将25H1 NAND产量削减10%,减产有助于加速NAND供需关系走向平衡 [9][10] - DRAM厂商调整资本开支适配市场需求,调整产能至更高端和高景气领域产品,2025年第一季DRAM市场均价下跌 [11][12] - 存储大厂控产叠加AI端侧落地拉动存储市场,三星预计25Q2市场或开始恢复 [15] - AI服务器对存储要求提升,模组厂商布局高性能企业用SSD [16] 硬件 存储容量增加 - 从云到端,AI催生端侧存储容量增加,对存储芯片的容量、速度和能效提出全新要求 [19] - AI手机最低基本配置为16G DRAM,AI PC内存容量普遍提升至32GB,AI TWS耳机NOR Flash容量翻倍 [20][21][22] “个人助理”更智能 - 国内手机厂商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与原有大模型和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提升AI任务处理效率和交互体验 [23] - 国外厂商三星S25系列和苹果iPhone 17的个人助理更智能,将有效刺激消费者换机需求,AI硬件迎来创新升级新周期 [23][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存储IC设计企业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以及存储模组厂商佰维存储、德明利、江波龙 [25]
板块表现略有分化但局部资金热度不减,新股活跃周期预计未改
华金证券· 2025-02-16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节后第二周新股板块普涨后震荡分化,AI+主题产业链新股次新标的表现活跃,情绪回暖趋势未改,短端资金热度高且活跃周期刚开启,新股板块大概率趋向活跃,建议维持积极交投博弈布局,关注机器人、AI等主题产业链及调整充分、有博弈属性和稀缺性的近端新股标的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股观点 - 节后首周新股板块普涨,上周分化,2024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次新板块中,上周沪深新股平均涨幅约0.3%、较此前6.2%明显下降,正收益占比约45.5%、较此前94.3%回落;AI+产业链活跃且热度扩散,情绪回暖趋势未变;短端资金活跃,活跃周期刚开始,新股板块活跃周期大概率继续演绎,建议维持积极布局,关注机器人、AI等产业链及近端新股标的 [13] 上周新股表现 新股发行表现 - 上周无新股网上申购和网下询价,有3只新股开启招股,2只为创业板、1只为主板 [22] 新股上市表现 - 上周A股无新股挂牌上市 [24] - 2024年至今沪深88只、北证25只新股上市,上周沪深新股平均涨幅0.3%、45.5%上涨,北证新股平均涨幅3.9%、72.0%上涨;沪深涨幅前五为蓝宇股份等,跌幅前五为亚联机械等,北证涨幅前五为星图测控等,跌幅前五为瑞华技术等;涨幅居前多集中于AI+等产业链,跌幅居前多曾活跃 [24][25] 本周即将申购/询价/上市新股 - 截至2月16日,本周暂无新股公告上市及完成申购待上市,2只新股询价(1只创业板、1只主板),3只新股申购(2只创业板、1只主板);春节前后约2个多交易周无新增招股,新股供给稀缺,预计支撑申购收益,建议关注;毓恬冠佳是汽车天窗前五大供应商中唯一本土企业,汇通控股是汽车造型件和声学件主要供应商、与比亚迪等车企合作,定价合理可关注 [29][30] 建议关注沪深新股一览 近端新股 - 筛选具备稀缺性的新兴行业细分小龙头或估值性价比突出的个股,本期调入思看科技;短期建议关注人气产业链及具备稀缺性的近端新股,如苏州天脉、托普云农等 [34] 次新股 - 优选市场关注度尚可、涨幅未明显透支的次新个股,中期建议关注鼎泰高科、致尚科技等个股投资机会 [34]
金融数据速评(2025.1):信贷创纪录“开门红”,年初集中还是全年趋高?
华金证券· 2025-02-14 22:22
信贷数据 - 1月新增信贷5.13万亿,同比多增2100亿,创历史单月新高,扭转8个月连续同比少增[3] - 企业中长贷新增3.46万亿,时隔9个月同比多增1500亿,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74万亿,与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多增7384亿[3] - 居民户新增贷款、中长贷分别为4438亿、4935亿,同比分别少增5363亿、1337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7.5%[3] 社融数据 - 1月新增社融7.06万亿,同比多增5868亿,创历史新高,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0%[3] - 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5.22万亿,同比多增3799亿,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分别新增6933亿、4454亿,同比分别多增3986亿、134亿,表外三项合计同比少增284亿[3] 货币数据 - 1月M2同比下行0.3个百分点至7.0%,M1同比3.3%,按可比口径回溯较2024年12月上行0.7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7.2%,较前月上冲4.2个百分点[3] 市场与政策 - 房地产市场处于筑底阶段,内生性信用扩张速度放缓,短期内难扭转[3] - 维持2025年全年降准100 - 150BP、择机小幅下调政策利率预测,短期内降息空间受汇率牵制[3] - 两会能否打开中央财政扩张空间刺激消费和投资是短期重要政策看点[3] 风险提示 - 货币宽松力度小于预期风险[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Q4)解读·周报(第94期)内外形势有何变化,货币如何调整优化?
华金证券· 2025-02-14 21:06
货币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从“支持性立场”转为“适度宽松”,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刺激有效内需[1][7] - 货币宽松指向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突出企业居民融资成本下降目标,弱化促进贷款增长要求[2][9] - 稳汇率重要性提升,降准工具或全年活跃使用,2025年降准空间在100 - 150BP之间[3][12] 资本市场支持 - 着力在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保障下提振资本市场预期,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居民资产配置结构[4][14] 国内外经济追踪 - 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需求衰减,尚未真正企稳[17] - 2月第一周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同比跌幅加深22个百分点至 - 31.0%,后续或回暖[19] - 截至2月13日,鲜菜30天均价同比较2月8日下行1.8个百分点至 - 1.4%,猪肉平均批发价同比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至10.3%[21] - 2月上旬钢材价格环比回升,线材、螺纹钢及热轧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0.9%和0.6%,山西优混及主焦煤价格同比跌幅扩大[23] - 截至2月13日,伦敦金现报收2915.3美元/盎司,LME铜价格涨74.0美元至9362.0美元/吨,布油、WTI原油价格分别涨0.8、0.3美元至75.4美元/桶、71.3美元/桶[26] - 2月第二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回落0.7万至21.3万人,美国原油产量升至1349.4万桶[30]
新股覆盖研究:汇通控股
华金证券· 2025-02-14 12: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事汽车造型部件、汽车声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车轮总成分装业务 2022 - 2024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体呈增长态势 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造型部件一级供应商 与比亚迪、奇瑞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且积极开发新造型部件 加大汽车声学产品及车轮总成产品布局 随着新项目落地和产能投产 业绩有望获支撑 不过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 但毛利率处于同业中高位区间 [2][7][20][2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汇通控股 - 公司从事汽车造型部件、汽车声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车轮总成分装业务 已与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建立一级配套合作关系 [6]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28 亿元、7.65 亿元、10.75 亿元 同比依次为 50.60%、21.69%、40.5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1.52 亿元、1.68 亿元 同比依次为 184.90%、 - 6.03%、10.22% [2][7] - 2024 年 1 - 6 月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分五大板块 汽车造型部件占比 51.39% 汽车声学产品占比 40.95% 2021 - 2024H1 以汽车造型部件业务为核心 汽车声学产品业务发展快 [7] 行业情况 汽车造型类部件行业 - 产品技术和工艺融合性强、跨度大、更新快 技术水平和含量不断提升 车辆外型吸引力是购车考虑因素之一 家用轿车外饰造型部件单车价值量约 2200 - 3000 元 [14] - 2023 年剔除纯电动汽车后格栅市场需求量约 1937.8 万套 乘用车格栅市场总额约 58 亿元 [15] 汽车声学行业 - 汽车声学产品属功能件 是衡量整车性能重要依据 性能优势是购车考虑因素之一 声学产品单车价值量约 2000 元 [18] - 2023 年汽车声学产品市场总额约 300 亿元 [18] 车轮总成分装行业 - 车轮总成属安全件 主机厂对供应商要求高 行业规模小且分散 2023 年针对新车的车轮分装市场容量约 1.46 亿条/年 服务费市场规模约 21.8 亿元/年 [19] 公司亮点 客户与规模优势 - 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造型部件一级供应商 与比亚迪、奇瑞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021 - 2024H1 来自比亚迪和奇瑞收入占比合计达 65%以上 [20] - 2023 年以来对比亚迪和奇瑞配套新产品、拓展新车型和产品线 2024 年 1 - 6 月格栅产品销售数量约占同期乘用车市场 5% [20] 新产品与项目布局 - 造型部件领域开发保险杠总成产品 2023 年获奇瑞项目定点 芜湖金美厂房 2024 年 6 月投入使用 [21] - 汽车声学产品加大开发力度 拓展新客户 2023 年收入同比增长 140%以上 2024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240%以上 [21] - 车轮总成分装业务开展募投项目 3 个合作项目 1 期已运营供货 与东南汽车合作新增订单 2024 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45.42% [21][22] 募投项目投入 - 汽车饰件扩产建设项目:扩充汽车造型部件产能 建成后新增 1350 万个/年生产能力 [24] - 汽车车轮总成分装项目:新建三个产线 建成后新增 880 万套/年生产能力 已开始初步供货 [24] - 数字化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建研发中心 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 加强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效率 [24]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金钟股份、拓普集团、福赛科技作为可比公司 2023 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 71.92 亿元 平均 PE - TTM 为 33.76X 平均销售毛利率为 25.08% [24]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 但毛利率处于同业中高位区间 [24]
新股覆盖研究:毓恬冠佳
华金证券· 2025-02-13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毓恬冠佳是汽车运动部件制造商,以汽车天窗为主要产品,虽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达同业平均,但作为本土厂商有市场地位优势,且聚焦新能源领域有发展潜力,2025年1 - 3月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 [3][17][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毓恬冠佳基本情况 - 毓恬冠佳是汽车运动部件制造商,有汽车天窗设计、研发、生产一体能力,产品包括全景和小天窗,服务知名汽车厂商,主要客户有长安、一汽等 [6]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年营收20.21亿/24.91亿/24.06亿元,YOY依次为19.32%/23.25%/-3.39%;归母净利润0.71亿/1.60亿/1.70亿元,YOY依次为66.63%/123.69%/6.72% [3][7] - 2024年1 - 6月主营收入中全景天窗8.19亿元(76.57%)、小天窗1.84亿元(17.21%)、其他产品0.66亿元(6.21%),2021 - 2024H1全景天窗收入占比超六成 [7] 行业情况 - 中国汽车销量上升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使汽车天窗出货量增加,2023年达1581万套,2020 - 2023年总销量逐年上升,但整车渗透率因新能源车配天幕而小幅下降,天幕有劣势且优势或随电池技术发展弱化 [11] - 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上升;中端车型倾向全景天窗;高端车型天窗装配率略有下降;全景天窗出货量上升,小天窗下降,市场销售结构优化,总容量或扩大 [12][13] 公司亮点 - 是国内汽车天窗市场前五大供应商中唯一本土厂商,2023年成第二大供应商,销量231.10万台、占有率16%,2024年1 - 6月近七成产品处量产初期及中期,量产初期收入占比上升 [14] -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内前10大新能源车企中8家合作,2024年中标比亚迪,接洽多家新势力品牌;有集成式天幕技术储备,获岚图H77项目定点,2023年天幕渗透率从2021年的5.6%提至14.5% [3][15] 募投项目投入 - 毓恬冠佳新厂房:通过子公司新建厂房,建成后可年产40万套全景天窗、20万套天幕天窗、46万套卷帘天窗和10万套尾翼 [15] - 汽车车顶系统及运动部件新技术研发项目:建成后加大车顶系统及运动部件新技术研发,涉及遮阳帘、调光玻璃等 [19] - 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租赁办公区设研发部,新增硬件207台(套)、软件系统73套 [19]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星宇股份等企业为可比公司,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89.49亿元,平均PE - TTM为27.20X,平均销售毛利率20.44%,毓恬冠佳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达同业平均 [3][18] - 2024年毓恬冠佳营收24.06亿元,同比降3.39%;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6.72%;预计2025年1 - 3月营收5.35亿元,增3.22%;归母净利润5119.13万元,增0.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70.35万元,增2.91% [17]
美国CPI点评(2025.1):核心通胀不降反升,美联储还能降息吗?
华金证券· 2025-02-13 14:23
通胀数据情况 - 美国1月CPI、核心CPI同比分别为3.0%和3.3%,较2024年12月超预期回升0.1个百分点[1] - 1月总体CPI和核心CPI环比涨幅分别达0.47%和0.45%,创近17个月和近21个月新高[1] 核心CPI推升逻辑 - 劳动力市场近3个月重新趋紧,薪资增速走高,1月除房租外核心服务、核心非耐用消费品环比分别涨0.72%和0.18%,涨幅扩大0.47和0.11个百分点[1] - 特朗普关税主张落地叠加油价反弹,耐用品环比上涨0.37%,较12月扩大0.51个百分点[1] - 美联储货币宽松周期启动三个季度后,房租环比上涨0.37%,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最高涨幅[1] 政策影响与市场趋势 - 特朗普三大政策主张形成逻辑闭环,美国经济增长或维持较高水平,通胀4月后大幅上冲概率提升[1] - 美联储年内无法降息概率提升,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趋于上行,我国央行宽松操作空间或受挤压[1] 风险提示 - 美联储年内未降息令美元指数飙升、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加大风险[2] 国内政策预计 - 预计下半年央行活跃通过降准提供流动性,全年降息空间受限[1] - 2025年预计财政赤字率接近3.6%-4%区间上限,中央财政刺激耐用消费品消费有政策加码空间[1]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信用债布局宜尽早
华金证券· 2025-02-13 13:55
报告核心观点 - 春节后债市整体平稳,资金是当前运行关键因素,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对市场短期有冲击并压制做多情绪,建议尽早布局信用债资产 [1][2] 资金面情况 - 资金面变化始于节前央行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后逐步趋紧,现券日内波动幅度放大,1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17000亿元,市场维持紧平衡,节后央行继续净回笼,投放弱于季节性 [1] - 非银资金价格回落多,银行资金价格下降但处相对高位,隔夜资金贵且与七天品种多次倒挂,截至2月11日,R001、DR001较1月27日上行21.50bp、20.66bp至1.94%、1.91%,R007、DR007上行8.55bp、3.84bp至1.95%、1.90%,较1月低点分别上行42.01bp、46.24bp、35.73bp、34.21bp,AAA1Y存单小幅上行3.25bp至1.75%,1M大幅上行16.98bp至1.87%,银行缺负债情况显著,或需两会后特别国债和降准落地改善 [1] 国债收益率情况 - 资金面影响下,国债收益率短端易上难下、长端窄幅波动,截至2月11日,1Y、5Y、10Y、30Y国债较1月27日分别变动 -3.69bp、1.55bp、 -0.25bp、 -6.00bp,较1月低点分别变动24.90bp、8.70bp、3.08bp、 -2.52bp,负carry环境中长端倒挂少,惜售情绪浓 [1]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后,1Y国债与OMO7D、1YAAA存单、DR007(MA20)、R007(MA20)差距拉大但未达极值,监管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使长端失去定价锚,10Y - 1Y期限利差变化不大,30Y - 10Y利差稳定压缩至20bp左右,预计短端重回前期低点前长端难有效突破 [1] 基本面情况 - 春节后处于政策和数据真空期,票据利率下行幅度及监管淡化开门红引导或说明信贷平稳,地方政府化债若置换债前置发行,将压缩存量高息资产规模加剧资产荒 [1] - 本轮化债后城投债提前偿还规模和数量减少,因存续城投债多为借新还旧且单只规模压缩,发行利率处历史低位,提前偿还缓释财政压力意义不显著,置换债对银行尤其中小银行资产端压力大,提升配置需求 [1] 信用债情况 - 利率横盘震荡、结构性资产荒难改,建议尽早布局信用债资产,截至2月11日,各期限等级中短票较1月27日变动不大,短久期品种变动多在2bp以内,较1月低点3Y以内品种上行幅度均在10bp以上,长久期品种稳定,超长期限如15Y下行4bp左右 [2] - 若资金利率短期难回前期低点,短久期信用债流动性弱、收益率鸡肋,节后理财规模平稳回升,结合历史二季度表现,中长久期信用债有下行空间,负债端稳定的机构需下沉和拉久期同步进行以实现全年收益目标 [2]
中芯国际:25Q1淡季不淡,国补刺激客户补库需求
华金证券· 2025-02-12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创新高,受益于市场复苏和政策刺激,2025年业绩有望延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全年业绩情况 - 营收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超出年初业绩指引 [1] - 毛利率18%,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主要系折旧增加所致 [1] - 资本开支73.3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年底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为94.8万片,相比2023年底增长14.2万片,相比24Q3末增长6.4万片 [1] - 出货总量超过800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6%,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 [1]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4%,受益于本地化制造需求、客户市场份额提升和国家刺激消费政策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展望 - 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 - 8%,即23.40 - 23.84亿美元 [3] - 毛利率19 - 21%,同比增长5.3 - 7.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6 - 3.6个百分点 [3]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情况 - 营收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环比增长1.7%,实现连续七个季度增长 [4] - 利润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环比增长21.4% [4] - 毛利率22.6%,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 [4] - 产能利用率85.5%,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4.9个百分点 [4] 2024年第四季度分应用领域收入情况 - 智能手机收入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94%,环比减少3.18%,占晶圆总收入的24.2% [4] - 计算机与平板收入3.90亿美元,同比减少18.26%,环比增长16.02%,占晶圆总收入的19.1% [4] - 消费电子收入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0.89%,环比减少6.00%,占晶圆总收入的40.2% [4] - 互联与可穿戴收入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1%,环比增长0.83%,占晶圆总收入的8.3% [8] - 工业与汽车收入1.67亿美元,同比增长41.29%,环比增长3.40%,占晶圆总收入的8.2% [8] 汽车领域发展情况 - 汽车等产业向国产链转移切换进程从验证阶段进入起量阶段,部分产品正式量产 [8] - 计划与终端整机厂合作,将未来汽车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0% [8] - 正将现有部分产品平台向汽车产品进行验证,计划三年内升级平台、逐步上量,届时对应产能将满足国内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 [8]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9,516|45,250|57,796|67,043|75,088| |YoY(%)|39.0|-8.6|27.7|16.0|1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133|4,823|3,699|5,358|6,989| |YoY(%)|13.0|-60.3|-23.3|44.8|30.4| |毛利率(%)|38.3|21.9|18.6|20.0|21.0| |EPS(摊薄/元)|1.52|0.60|0.46|0.67|0.88| |ROE(%)|7.3|2.9|2.8|3.5|4.1| |P/E(倍)|68.6|172.6|225.0|155.3|119.1| |P/B(倍)|6.2|5.8|5.7|5.5|5.3| |净利率(%)|24.5|10.7|6.4|8.0|9.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