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弘景光电(301479):新股覆盖研究
华金证券· 2025-03-18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弘景光电进行新股覆盖研究,指出其在全景/运动相机和智能汽车领域有优势,核心团队经验丰富且布局新方向,虽营收规模未达同业平均,但销售毛利率处于中高位区间,未来成长可期 [2][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弘景光电 -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汽车和新兴消费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应用于多领域,且与众多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6]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46 亿元、7.73 亿元、10.92 亿元,同比增长 77.38%、73.13%、41.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6 亿元、1.16 亿元、1.65 亿元,同比增长 269.99%、106.24%、41.90% [2][7] - 2024 年 1 - 6 月,主营收入分四大板块,新兴消费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业务收入增长快,合计收入占比从 2021 年的 28.42%增至 81.05% [7] 行业情况 - 光学镜头行业因数字技术融合增长空间大,全球市场规模 2015 - 2023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 18%,中国 2017 - 2021 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5% [14][15] - 光学镜头应用场景拓展至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各领域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 [17] 公司亮点 - 与影石创新深度合作,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景/运动相机供应商,2024H1 来自影石创新收入占比 46.94%,供货比例 75%,2023 年全球全景相机镜头模组市场占有率超 25% [19] - 智能汽车领域新增定点多,产品有优势,与多家厂商合作并进入汽车品牌供应链,2022 年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 3.70%,排名第六 [20] - 核心团队经验丰富,布局 AR/VR、医疗镜头等新研发方向,巩固公司领先地位 [21][22] 募投项目投入 - 本轮 IPO 募投资金拟投入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 48,765.17 万元 [23][24]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选取多家公司作为可比对象,2023 年可比公司平均收入 22.38 亿元,平均 PE - TTM 为 48.86X,平均销售毛利率 28.17%,弘景光电营收规模未达平均,但销售毛利率处于中高位区间 [25]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 2025 年 1 - 3 月营收、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增长 [24]
事件点评:提振消费有望夯实A股慢牛趋势
华金证券· 2025-03-17 16:38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充分细化促消费政策,对市场影响积极,有望夯实A股慢牛趋势,生育、教育、文化服务、新型消费、社会服务、券商等相关行业方向可能受益 [1][4][7] 方案充分细化促消费政策 重点强调内容 -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居行动方案之首,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解决拖欠账款四个增收措施 [4][7] - 加强生育、教育、养老保障力度,通过育儿补贴等加大生育保障,通过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等加大教育保障,通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提升养老保障 [4][7] - 发展服务消费是重点,通过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等6项举措细化,挖掘服务消费提质潜力 [7] - 强调消费品质提升,通过强化消费品牌引领等提质,推进首发经济、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 [4][7] 超预期内容 - 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从机制完善等多方面做出指引,有望夯实A股中长期慢牛基础 [4][9] - 首提促进游戏、电竞等消费,支持开发原创IP品牌,促进相关消费及周边衍生品消费 [4][9] 对市场影响积极,关注生育教育、游戏等方向 市场趋势 - 分子端,方案可能提振消费增速和盈利预期,后续社零增速或回升,有望提升新型消费等相关行业盈利预期 [4][12] - 流动性方面,方案有望推动外资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流入A股,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提升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 [4][12] - 风险偏好上,方案可能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政策推动下经济修复力度和速度有望提升 [12] 行业配置 - 生育、教育领域,母婴和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可能受益 [4][13] - 文化服务方向,动漫、游戏、电竞及文化出海等方向可能受益 [4][13] - 新型消费行业,首发经济、“人工智能 + 消费”方向可能受益,行业或将进入补库周期 [4][14] - 社服领域,餐饮、养老、旅游、体育等领域迎来配置机会 [4][14] - 券商行业,稳住股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及支持文旅领域发行REITs,有利于券商 [4][14]
提振消费有望夯实A股慢牛趋势
华金证券· 2025-03-17 16:38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充分细化促消费政策,对市场影响积极,有望夯实A股慢牛趋势,生育、教育、文化服务、新型消费、社会服务、券商等相关行业方向可能受益 [1][4][7] 方案充分细化促消费政策 重点强调内容 -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居行动方案之首,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解决拖欠账款四个增收措施 [4][7] - 加强生育、教育、养老保障力度,通过育儿补贴等加大生育保障,通过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等加大教育保障,通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提升养老保障 [4][7] - 发展服务消费是重点,通过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等6项举措细化,挖掘服务消费提质潜力 [7] - 强调消费品质提升,通过强化消费品牌引领等提质,推进首发经济、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 [4][7] 超预期内容 - 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表述超预期,表明政策对股市上涨带动消费意愿高,重视程度上升,具体措施有望提升投资者信心,夯实A股中长期慢牛基础 [4][9] - 首提促进游戏、电竞等消费超预期,明确支持开发原创IP品牌,促进相关消费,政策导向明确 [4][9] 对市场影响积极,关注生育教育、游戏等方向 市场趋势 - 分子端,方案可能提振消费增速和盈利预期,后续社零增速可能回升,有望提升新型消费等相关行业盈利预期 [4][12] - 流动性方面,方案有望推动外资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流入A股,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提升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 [4][12] - 风险偏好上,方案可能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政策推动下经济修复力度和速度有望提升 [12] 行业配置 - 生育、教育领域,母婴相关和教育培训等行业可能受益 [4][13] - 文化服务方向,动漫、游戏、电竞及文化出海等方向可能受益 [4][13] - 新型消费行业,首发经济、“人工智能 + 消费”方向可能受益,行业或将进入补库周期 [4][14] - 社服领域,餐饮、养老、旅游、体育等领域迎来配置机会 [4][14] - 券商行业,稳住股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及支持文旅领域发行REITs,有利于券商 [4][14]
资金保持活跃但波动分歧加剧,活跃周期尾端适度警惕
华金证券· 2025-03-16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股周观点资金整体交投活跃,但新股次新板块分化分歧或加剧,业绩发布期扰动增加,活跃周期步入尾端需适度警惕,布局应重视估值性价比 [1] - 短期重大产业事件或驱动部分主题新股活跃,但业绩发布深入后分歧震荡或加剧,活跃周期临近尾端需关注变盘可能 [1] - 关注新质生产力主题产业链和稀缺性近端新股标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股观点 - 上周新股次新板块资金活跃度好但波动加剧,沪深新股平均涨幅和正收益占比下降,人气主题产业链外力催化钝化,两会后政策催化或暂告段落 [13] - 重大产业事件或驱动部分主题新股活跃,业绩发布深入后分歧震荡或加剧,活跃周期临近尾端需关注变盘可能 [13] - 关注新质生产力主题产业链和稀缺性近端新股标的 [13] 上周新股表现 新股发行表现 - 上周5只新股网上申购,1只科创板、2只创业板、2只主板,平均发行市盈率25.2X,平均网上申购中签率0.0219% [4][20] - 上周2只新股开展网下询价,已出询价结果的胜科纳米发行市盈率42.6X,浙江华远发行市盈率25.9X [20] - 上周3只新股开启招股,2只创业板、1只主板 [21] 新股上市表现 上周上市新股表现 - 上周2只新股挂牌上市,1只创业板、1只主板 [23] - 沪深新股首日平均涨幅133.9%、首日平均换手率74.0%,首周平均涨幅135.0%、首周平均换手率234.5% [25] - 打新收益方面,上周沪深新股首日平均涨幅约134%,较此前收敛,3月以来新股首日涨幅克制,交投热情平淡,汉朔科技首日表现略好 [4][25] - 二级市场投资收益方面,上周即期新股平均收益为0.2%,较此前上行,新股首日再定价收敛,上市短暂交易日波动风险或降低 [4][25] 2024年以来上市新股表现 - 2024年至今93只沪深新股、25只北证新股上市,上周沪深新股平均涨幅0.4%,50.5%上涨,北证新股平均涨幅10.4%,84.0%上涨 [5][26] - 涨幅居前的集中于军工、机器人、算力等主题关注度升温的标的,跌幅居前的是此前股价表现充分、近期关注度降温的标的 [5][7][27] 本周即将申购/询价/上市新股 - 本周暂无新股公告上市,7只新股完成申购待上市,4只创业板、1只科创板、2只主板,科创创业待上市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24.5X,整体发行市盈率略有抬升但定价平抑或未改,上市初期需警惕 [8][33] - 本周2只新股将开启申购,1只创业板、1只北证,新股申购赚钱效应未改,建议积极关注 [8][33] - 本周2只新股将开启询价,1只创业板、1只主板,首航新能是光伏储能逆变器供应商,中国瑞林是有色行业部属甲级设计单位,定价合理可适当关注 [8][34] 建议关注沪深新股一览 近端新股 - 筛选具备稀缺性的新兴行业细分小龙头或估值性价比突出的个股,本期调入常友科技 [46] - 短期新股活跃周期临近尾端,重大产业事件或驱动部分主题新股活跃,但业绩发布深入后变盘风险加大,建议关注苏州天脉、托普云农等新股 [9][46] 次新股 - 优选市场关注度尚可、涨幅未被明显透支的次新个股,中期建议关注鼎泰高科、纳睿雷达等个股投资机会 [46]
首航新能(301658):新股覆盖研究
华金证券· 2025-03-16 21:55
2025 年 03 月 15 日 公司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首航新能(301658.SZ) 新股覆盖研究 投资要点 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的同时,亦推出了集中式 储能系统、微逆系统等系列新产品。1)公司持续进行现有产品的迭代开发, 储能逆变器从以 3kW 为主发展为 3kW~20kW 产品谱系,储能电池从外购 2000Wh 成品电池为主、发展为自产 2500Wh-5000Wh 电池为主;2)为顺应户用储能市 场向一体化、家电化的发展趋势,2022 年 4 月公司发布"SOFAR PowerAll 智 能户用储能系统",集成了逆变器和储能电池模块,具有智能管理、全模块 化设计和多重安全保障等特点;2023 年 5 月公司发布"SOFAR Power Master 集中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具有全系统模块化设计,具备更低 LCOS、高效 灵活、极致安全、智能稳定等特点;2023 年 6 月公司发布了"SOFAR Power Nano 微逆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集成了微型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具有全场景应 用、安全可靠、高收益和智能运维等特点。此外,据问询函回复披露,未来 公司还将实现从户用、小型工 ...
新股覆盖研究:首航新能
华金证券· 2025-03-16 19: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首航新能公司专注新能源电力设备领域,虽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达同业平均,但技术实力强、供应链稳定、全球化布局好且积极研发新产品,募投项目若顺利推进有望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18][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航新能基本情况 - 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产销及服务,核心产品有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获30余国家或地区认证,销往全球多地 [6]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年营收44.57亿/37.43亿/27.11亿元,YOY依次为144.12%/-16.01%/-27.58%;归母净利润8.49亿/3.41亿/2.59亿元,YOY依次为354.30%/-59.83%/-24.09% [7] - 2024年1 - 6月主营收入分四大板块,并网逆变器7.49亿元(51.09%)、储能逆变器3.66亿元(24.98%)、储能电池3.18亿元(21.66%)、光伏系统配件及其他0.33亿元(2.27%),2021 - 2024H1收入结构稳定 [7] 行业情况 - 光伏逆变器行业近年增长快,2016 - 2023年全球出货量从81.3GW升至536.0GW,年复合增长率30.92%,中印美欧等出货量增长快 [11] - 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增强,市场份额提升,2022年华为和阳光电源市占率合计约52%,国内知名品牌出货量和市占率上升 [11] - 组串式逆变器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特点多且成本降、功率升,市场占比上升成主流 [13][14] - 新增装机与存量置换需求并存,组串式逆变器寿命10 - 12年,部分14年内需更换,2011 - 2015年新增装机对应2021 - 2025年置换需求约182.9GW [15][17] 公司亮点 - 聚焦户用及小型工商业场景,是全球领先光伏逆变器供应商,2022年出货量位列全球第十,技术实力强、获供应商注资、全球化布局好 [18] - 积极研发投入,迭代现有产品,推出集中式储能系统、微逆系统等新产品,未来将拓展工商业大型地面电站储能市场 [19] 募投项目投入 - 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建基地、购设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T3年7 - 9月试生产、10 - 12月投产 [21] - 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新建基地、购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预计T3年7 - 9月试生产、10 - 12月投产 [21]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购置仪器、引进人才升级深圳、上海和武汉研发中心 [21]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扩大营销网络、挖掘需求、提升服务、提高市占率 [22]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4年公司营收27.11亿元,同比降27.58%;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降24.09% [23] - 2025年1 - 3月营收预计6.8 - 7.2亿元,较2024年同期变动 - 5.53%至0.02%;归母净利润预计4900 - 5500万元,较2024年同期变动 - 0.10%至12.14%;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4700 - 530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79%至23.80% [23] - 选取阳光电源等6家公司为可比公司,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170.98亿元,平均PE - TTM为23.44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32.17%,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及同业平均 [24]
美股调整对A股有何影响?
华金证券· 2025-03-16 14:27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股调整受美国经济或流动性预期转弱等因素推动,全球性负面因素会同时影响美股和A股,但A股走势主要受国内政策和基本面主导,当前美股调整对A股影响有限,A股短期或延续震荡偏强走势,科技是中期配置主线,短期建议均衡配置科技、补涨的成长、部分消费和顺周期等行业 [2] 美股调整对A股的影响 美股大幅调整的原因 - 2000年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共出现10次大幅调整,平均持续92个交易日左右,主要受美国经济景气或流动性预期转弱等因素推动,如经济衰退预期、流动性预期收紧、不确定性风险上升等 [4] A股走势的主导因素 - 2000年以来的10次美股大幅调整期间上证综指均下跌,但A股走势主要受国内政策和基本面主导且韧性较强,全球性负面因素会同时影响美股和A股,政策偏紧和基本面较弱会导致A股下跌,积极政策或基本面改善会使A股在美股大跌期间有韧性 [7] A股短期走势 - 当前美股调整对A股影响相对较小,其调整多是自身因素,国内政策和流动性偏宽松,经济和盈利低位修复,估值仍处低位,A股相对美股大概率有更强韧性 [11] - 短期基本面可能继续修复,高频数据显示地产销售增速回升、开工率回暖,提振消费政策出台和落实使消费有回暖迹象 [15] - 短期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海外流动性维持宽松,国内央行表态择机降准降息,外资短期可能加速流入A股 [18] - 国内政策落地实施继续支撑市场情绪,提振消费、生育补贴等政策落地,俄乌冲突等地缘风险短期可能回落 [22] 行业配置 A股科技股情况 - 复盘显示美股大幅调整期间国内科技股和大盘同步调整,但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金融、食品饮料等相对抗跌,美股大幅调整后1个月,A股科技股可能率先反弹 [26] - 目前短期美股大幅调整对A股科技股影响有限,科技仍是中期配置主线,因A股可能维持震荡偏强趋势,国内政策和流动性宽松、科技产业趋势上升 [39] 部分消费和顺周期行业机会 - 历史经验显示春季行情后半段消费和顺周期行业相对占优,从短期盈利预期改善角度看消费和部分周期可能较好 [41] 行业均衡配置建议 - 均衡配置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电子(消费电子)、传媒(游戏)、通信(国产算力)、计算机(自动驾驶)、机器人 [45] - 均衡配置政策支持和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的消费(食品、社服、商贸)、军工 [46] - 均衡配置补涨的医药、电新、部分顺周期(有色、化工) [49]
浙江华业(301616):新股覆盖研究
华金证券· 2025-03-16 09:39
2025 年 03 月 14 日 公司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浙江华业(301616.SZ) 新股覆盖研究 投资要点 | 交易数据 | | | | --- | --- | --- | | 总市值(百万元) | | | | 流通市值(百万元) | | | | 总股本(百万股) | | 60.00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 | | 12 个月价格区间 | | / | | 分析师 | | 李蕙 | | SAC | 执业证书编号:S0910519100001 | | | | lihui1@huajinsc.cn | | | 报告联系人 | | 戴筝筝 | | | daizhengzheng@huajinsc.cn | | 相关报告 华金证券-新股-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矽电股 份)-2025 年第 18 期-总第 544 期 2025.3.9 华金证券-新股-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胜科纳 米)-2025 年第 16 期-总第 542 期 2025.3.7 华金证券-新股-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浙江华 远)-2025 年第 17 期-总第 543 期 2025.3.7 华金证券-新股-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江南新 材)- ...
新股覆盖研究:浙江华业
华金证券· 2025-03-16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周一(3月17日)创业板新股“浙江华业”申购,发行价20.87元,发行市盈率25.22倍 [2]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螺杆、机筒等细分领域占据竞争优势,且通过与伊之密合作成为国内极少数能供应超大型塑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商,助力我国实现该领域自主可控 [2] - 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处于同业中上位区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浙江华业 - 公司深耕塑料机械配套件行业,从事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螺杆、机筒、哥林柱及相关配件,应用于注塑机、挤出机等设备,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取得专利12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境外和境内均有众多知名客户 [6] 基本财务状况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7.36亿元、8.92亿元,YOY依次为 - 3.22%、 - 5.86%、21.20%;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0.70亿元、0.93亿元,YOY依次为 - 14.43%、 - 13.83%、32.21% [2][7] - 2024年1 - 6月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分为螺杆机筒及其配件(2.85亿元,66.94%)、哥林柱及其配件(1.36亿元,32.00%)、其他产品(0.04亿元,1.06%),2021 - 2024H1公司以螺杆机筒及其配件产品为核心,收入占比稳定在60%以上,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7] 行业情况 - 塑料机械行业中我国已成为世界塑料机械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2024年1 - 6月进口额约17亿美元,同比减少7%,出口额约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国产塑料机械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78%提高至2020年的83% [13] - 塑料机械行业主要产品有注塑机、挤出机和吹塑机等,注塑机产量最大、使用量最多,在塑料成型设备领域占主导地位,世界范围内注塑机产值占塑料成型设备总产值的40%以上,我国情况大致相同 [14] - 2019年中国注塑机产量约占全球注塑机产量的65%,2023年我国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达44.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6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30% [16] - 2023年中国挤出机市场规模14.7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21.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8%,我国单螺杆挤出机应用最广泛,舟山市金塘镇是中国最大的塑机螺杆生产基地,我国75%以上螺杆产品来自金塘,推算2024年我国螺杆产业产值将达139.83亿元 [17][18] 公司亮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借助舟山市金塘镇的区位优势,深耕行业30余年,在螺杆、机筒细分领域形成技术领先优势,自主研发技术解决易磨损问题、开拓HPT系列全硬单螺杆产品,全硬单螺杆产品获浙江制造认证,核心客户覆盖众多知名企业,2023 - 2024年被评为“中国塑机辅机及配套件行业7强企业”,2023年在我国塑料机械用螺杆、机筒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2.5%,排名第一 [2][19] - 报告期间公司与伊之密在8500吨超大型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合作,成为国内极少数能供应超大型塑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商,运用自主研发的PTA“双层增堆”工艺研制出高品质、高精度螺杆,助力我国实现该领域自主可控 [2][20] 募投项目投入 - 公司本轮IPO募投资金拟投入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智能化技改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总计67,200.38万元 [21][22]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计划新增螺杆、机筒、哥林柱产能合计4.5万套(件),优化产品结构 [22] - 智能化技改项目拟引进先进设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22] - 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装修场地、购置设备和软件、引进团队,提升技术研发水平 [22]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截至2025年3月12日,公司所属的“C34通用设备制造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37.44倍 [2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21.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2.21%,管理层初步预测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22][23] - 选取新强联、金沃股份、中核科技为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为18.74亿元,平均PE - TTM(剔除净利润波动相对较大的金沃股份和中核科技/算数平均)为35.47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0.26%,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处于同业中上位区间 [3][23]
华商基金童立先生投资分析报告:长期主义的再进化
华金证券· 2025-03-14 20:0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华商基金童立先生投资分析,肯定其长期主义投资风格和对行业基本面的研判能力,指出其投资业绩提升,华商研究精选A等产品表现良好,未来看好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方向[3][7][54]。 基金经理简介 - 童立为北大经济学硕士,有13.5年证券从业经历,现任华商基金研究总监等职,截至2025年2月21日,曾管产品5只,在管产品8只,在管规模132.03亿元[6]。 - 他由研究转投资,注重研究创造价值,建立自上而下投资体系,甄选公司时注重考察管理团队[7]。 - 截至2025年2月21日,其整体业绩较上期提升,2024年8月7日至2025年2月21日期间日胜率达53.13%,在管产品均改善[8]。 华商研究精选A 产品资料 - 该基金为灵活配置型,2017年5月24日成立,基金经理为童立,投资目标是分享上市公司长期增长,追求资产长期稳定增值[11]。 - 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股票资产占比0 - 95%,每日终现金或短期政府债券不低于资产净值5%,采用三维立体投资框架构建组合[14]。 业绩表现 - 2018 - 2023年,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通过合理配置取得较好回报,2024年全年实现0.83%正收益,2025年截至2月21日录得11.59%回报,跑赢大盘等[15][16][17]。 投资能力分析 - 产品股票仓位除建仓期和2018年外保持在80%左右,在19Q1、21Q2、22Q2加仓时上证指数上涨,反映基金经理宏观研判能力[23]。 - 24H1减配金融地产等,增配科技、中游制造,如医药生物大幅减仓,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增仓,增持行业后期表现较好[24]。 - 24H1持仓行业减至20个,单一行业最大持仓比例略降,行业集中度中位数提升,科技和制造方向投资更集中并获较好回报[25]。 - 24H1通信持仓接近翻倍,通信板块基本面改善,2025年开年相关细分行业爆发式上涨[31]。 - 24H1建筑材料、通信、轻工制造对超额收益贡献变化大,产品机构投资者占比超70%,远高于同类[32][35]。 - 2020年后市值风格切换,投资更注重个股质地,基于Fama - French五因子模型,投资偏向宏观择时且更均衡[37]。 - 2024年以来换手率高于同类但集中度低于同类,24H1换手率下降,24Q1 - Q4重仓股集中度25%左右,威胜信息、恒玄科技调仓体现研究框架[38]。 - 截至24Q4,产品成立以来重仓股167只,单只股票最多持有7期,重仓5期以上股票10只,24Q3 - Q4首次重仓股12只估值适中、基本面良好,重仓股超额胜率88%、绝对胜率80%[39]。 投资展望 - 2024年四季度降低组合仓位和风险偏好,集中减仓高弹性品种,组合仍偏向成长性行业,参与AI新技术与端侧AI投资但仓位不足[54]。 - 展望2025年,认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值得重视,AI及应用等领域将有产业推进与落地[54]。 公司简介 - 华商基金2005年12月20日成立,总部在北京,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等业务[55]。 - 公司秉承相关理念和使命,坚持核心价值观,形成基于基础研究的投资理念和以主动投资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线,产品线完善[55]。 - 2024年获天相投顾“三年期基金管理人综合评级”5A评级,在细分评级中也获5A评级,展示主动管理实力[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