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09863)C11焕新登场:技术平权与全球化战略下的破局之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3:39
产品发布与升级 - 全新零跑C11涵盖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共5款车型,价格区间14.98万-16.58万元,定位"智能越享中型SUV" [1] - 新车配置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等30万级车型技术下放至15万级市场,重新定义细分市场价值标准 [1] - 智能座舱全系标配17.3英寸2.8K悬浮中控巨幕,搭配高通骁龙8295P芯片(算力30TOPS) [1] - C11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2023-2024年连续两年年销超8万辆,2025年6月单月销量维持在5000辆左右 [2]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量持续增长,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连续四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2] - 销量结构转变明显,T03(单价<10万元)占比下降,C11与C01(15-25万元)成为支柱产品 [2] - 2024年总营收321.64亿元,同比增长92.06%,股东应占溢利-28.21亿元但同比收窄33.10% [2] - 毛利率首次转正(1.2%),扣除经销商返利后Q3季度毛利达10% [2] 全球化战略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Stellantis持股51%主导海外运营,零跑持股49%提供核心技术 [3] - 2024年9月已在欧洲9国销售T03与C10,2024年底销售网点扩展至200家,2026年达500家 [3] - 计划2024年Q4起进军印度、亚太、中东、非洲及南美市场 [3] - Stellantis计划利用意大利工厂实现零跑车型本地化生产 [3] 未来规划与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盈利,全年毛利率目标10%-11% [2] - 2025年计划推出A系列(3款车型)、B系列(B01计划7月上市)、D系列(旗舰级,2026年Q1量产) [4] - 目标2025年销量50万-60万辆,2030年海外年销50万辆 [5] - 甬兴证券预测2024-2026年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303.48亿元、502.43亿元和717.70亿元 [3] - 天风证券预测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6、550和8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和29亿元 [3]
港股新消费概念日内走低,老铺黄金(06181.HK)跌超10%,泡泡玛特(09992.HK)、古茗(01364.HK)、沪上阿姨(02589.HK)、蜜雪集团(02097.HK)等个股跟跌。
快讯· 2025-07-11 13:25
港股新消费概念走势 - 港股新消费概念日内整体走低 [1] - 老铺黄金(06181 HK)股价跌幅超过10% [1] - 泡泡玛特(09992 HK) 古茗(01364 HK) 沪上阿姨(02589 HK) 蜜雪集团(02097 HK)等个股跟随下跌 [1] 个股表现 - 老铺黄金领跌新消费板块 单日跌幅达两位数 [1] - 泡泡玛特 古茗 沪上阿姨 蜜雪集团等新消费品牌股价同步下行 [1]
今年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3:20
电力消费总体增长 - 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7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4% 近几个月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反映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1]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增速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第一产业用电 - 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6%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新型用电场景拓展推动增长 [1] - 畜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5% 农业增长7.2% 渔业增长4.5% [1] 第二产业用电 - 1-5月第二产业用电量2.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 超过制造业整体水平 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保持4.5%以上增长 [1] - 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降低0.3% 但5月以来除纺织业外其他外贸出口相关子行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1] 第三产业用电 - 1-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 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2%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长10.8% 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42.4% 受数字经济及新能源车需求推动 [2]
卫龙美味高层再洗牌:CEO离任3个月后,年薪1822万CFO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16
人事变动 - 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等职务,辞任自2025年8月31日生效 [1] - 执行董事余风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接任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 [4] - 彭宏志在卫龙美味任职期间负责集团财务中心及海外事业发展中心管理工作,2024年年薪为1821.5万元 [5] - 余风自2011年加入公司,拥有14年休闲食品行业经验,现任高级副总裁 [7] 高管薪酬 - 2024年执行董事薪酬总额为6930万元人民币,其中刘卫平与刘福平各获得895.2万元 [7] - 彭宏志2024年总薪酬为1821.5万元,包括基本工资196.3万元、奖金564.1万元及股票奖励1044.7万元 [7] - 余风2024年总薪酬为1373万元,包括基本工资121.2万元、奖金523.2万元及股票奖励717万元 [7] 公司背景 - 卫龙美味2021年3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河南漯河,2022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8] - 产品线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等 [8] - 2025年3月CEO孙亦农辞任,由创始人刘福平接任 [8][10] 市场表现 - 7月10日收盘价12.62港元,单日下跌12.97% [13] - 总市值306.81亿港元,市盈率(TTM)27倍 [14] - 52周股价区间为5.49-17.75港元 [14]
云知声上市首周大涨60.6%,市值突破23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50
上市表现与市值突破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9678 HK [1] - 上市首周股价较发行价大幅上涨60 6%,总市值突破233 7亿港元 [1] - 公司成为"港股AGI第一股",展示了AGI商业化的成功案例 [1] 募资用途与战略布局 - 此次上市募资净额约为2 06亿港元,资金用途稳健且具有长远意义 [3] - 募资主要投向研发领域,包括AtlasAI基础设施和云知大脑升级 [3] - 计划优化超级计算平台调度系统,提升AI模型训练效率 [3] - 将投资新兴商业机会,加强产品在垂直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 [3] - 战略布局包括进军海外市场,推动全球智能化转型 [3] 技术体系与研发成果 -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对话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全栈技术体系 [6] - 技术布局涵盖大模型、多模态交互、AI芯片及行业知识图谱 [6] - 2016年自建Atlas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为大规模模型训练提供算力支持 [6] - 2023年发布600亿参数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6] - 2024年山海大模型以82 2分综合成绩登顶MedBench医疗AI评测榜首 [6] 硬件产品与市场表现 - 自主开发的AI语音芯片形成技术壁垒,包括"雨燕"、"蜂鸟"物联网芯片及"雪豹"车载芯片 [6] - 近三年芯片出货量从1280万颗增长至3600万颗,终端适配性显著提升 [6] - 硬件产品为AI解决方案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聚焦智慧生活与医疗两大核心应用场景 [7] - 在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领域已实现商业化突破 [6] - 上市后将加速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强化商业变现能力 [7] - 持续深耕大模型技术的同时,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 [7]
A股突然爆发!这一板块,多股20%涨停!600513,五天四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2:2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36.82点至3546.50点,涨幅1.05%,创9个月新高 [1][2] - 深证成指上涨100.06点至10731.19点,涨幅0.94% [2] - 创业板指上涨25.95点至2215.53点,涨幅1.19% [2] - 沪深300指数上涨44.42点至4054.44点,涨幅1.11%,创年内新高 [1][2] - 市场成交呈放大趋势,但下跌个股略多于上涨个股 [1] 大金融板块 - 券商股领涨,板块指数放量大涨逾3%,创年内新高,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 [5] - 中银证券连续第2日涨停,哈投股份、中原证券快速涨停 [5] - 银行股稳步上扬,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年内累计大涨逾22%,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创历史新高 [7] - 保险、互联金融等板块放量上涨,三川智慧、古鳌科技等多股20%涨停 [7] - 港股金融股同步大涨,中州证券盘中飙升逾75%,南华金融、立桥证券控股最高涨超60% [7] - 香港证券ETF大涨逾7%创历史新高,证券ETF基金、港股通非银ETF等涨幅居前 [9] 医药生物板块 - 医药股出现涨停潮,联环药业五日四涨停,创5年多新高 [1][10] - 创新药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博腾股份20%涨停,常山药业、新华制药等涨停或涨超10% [10] - 医疗服务、CXO概念等细分板块大涨,药明康德、凯莱英等涨停或涨超10% [12] - 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商保目录将纳入高临床价值创新药 [12]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但全球创新贡献占比达33%,创新药板块处于"价值洼地" [12] 其他领涨板块 - 稀土永磁概念股持续走高,奔朗新材30%涨停,盛和资源、北方稀土等近10股涨停 [3] - 航海装备板块涨幅居前 [3]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A股和港股超配建议,预计沪深300目标点位4600点,隐含10%上行空间 [9] - 开源证券预计上市券商半年报业绩延续同比高增,看好券商板块机会 [9] - 爱建证券维持全年医药科技牛市判断,重点跟踪ADC、双抗等优势赛道 [12]
京东健康,究竟是刘强东手里一张什么牌?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11
京东健康的核心表现 - 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581.6亿,年度盈利41.57亿,同比增幅94% [1] - 市值约千亿港元,相当于京东集团三分之一规模 [5] - 医药B2C市场份额领先,阿里健康同期营收仅305.98亿(2025财年) [5] - 2024年一季度在医保线上支付带动下增速达25.5% [8]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618期间京东买药会场UV达去年同期3倍 [14] - 推出"京东买药秒送"服务,2023年升级后抢占北京医保线上支付试点 [9][11] - 用户对买药服务更关注履约速度和货品质量而非价格 [15] - 当前医药O2O市场美团市占率70%,形成三强混战格局 [11][17] 技术赋能与大健康生态 - 推出"京医千询"大模型,开发AI营养师等C端应用 [18][20] - AI医生产品矩阵覆盖全科/营养/药剂/心理/宠物等场景,部分服务好评率超97% [22] - 医疗大模型聚焦C端导流,规避临床场景的隐私和幻觉问题 [21] - 智能化硬件销售优势显著,血氧仪等产品曾出现卖断货现象 [24][26] 健康消费新趋势 - 减肥调理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 [26] - 布局GLP-1类药物赛道,中国在研药品占全球115/280款 [28] - 拓展健康食品/可穿戴设备/银发健康等全场景品类 [23][24] - 营销保健和医疗器械板块成为618重点展示领域 [23] 市场竞争态势 - 医保线上支付推动行业扩容,2023年B2C医药电商规模663亿(+15.3%),O2O规模430亿(+30%) [12] - 与美团展开药店资源争夺,平台通过流量分配影响商家选择 [14] - 外卖领域采取佣金战但难持续,转而巩固医药即时零售主阵地 [14][15]
ETF资金榜 | 航空航天ETF(159227)资金加速流入,科创50ETF(588000)“吸金”超12亿元-20250710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38
ETF资金流向概况 - 共237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401只ETF基金净流出 [1] - 净流入金额超1亿元的有20只,净流出金额超1亿元的有21只 [1][3] 单日资金净流入ETF - 短融ETF(511360)净流入13.85亿元 [1][3] - 科创50ETF(588000)净流入12.25亿元 [1][3] - 煤炭ETF(515220)净流入5.75亿元 [1][3] - 酒ETF(512690)净流入4.04亿元 [1][3] - 半导体ETF(512480)净流入3.78亿元 [1][3] - 光伏ETF(515790)净流入3149万元 [3]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净流入3126万元 [3] 单日资金净流出ETF - 沪深300ETF(510300)净流出3.91亿元 [3][5] - 银华日利ETF(511880)净流出3.78亿元 [3][5] - 华宝添益ETF(511990)净流出3.28亿元 [3][5]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净流出3.17亿元 [3][5]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净流出2.72亿元 [3][5] 连续资金流向情况 - 连续净流入ETF有125只,财富宝ETF连续15天净流入150万元 [5] - 航空航天ETF连续11天净流入2.93亿元,规模增至5.46亿元 [5] - 军工龙头ETF连续11天净流入18.81亿元 [5] - 连续净流出ETF有263只,中证A50指数ETF连续21天净流出5.68亿元 [6][8] - 中证A500ETF连续18天净流出5.98亿元 [6][8] 5日累计资金流向 - 银行ETF近5天净流入67.36亿元,规模增至131.55亿元 [8] - 银华日利ETF近5天净流入27.47亿元 [8] - 沪深300ETF近5天净流出14.17亿元,规模降至3777.76亿元 [9] - A500ETF华泰柏瑞近5天净流出13.55亿元 [9]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高走,华虹半导体等芯片股走强,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持续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1:30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7月11日早盘低开高走 盘中一度涨超1.5% [1] - 成分股中阿里巴巴等科网股走高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等芯片股走强 "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集体上扬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交投活跃 盘中成交额突破27亿元 [1] 台积电财报数据 - 台积电6月营收2637.1亿元新台币 环比减少17.7% 同比增26.9% [1] - 上半年营收17730.46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40.0% [1] - 公司重申全年美元营收增长预估为24%~26% [1]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大国博弈推动半导体技术加速突破 外购芯片比例下降 [1] - 外购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63%降至2025年42% [1] - 行业进入结构性变革期 中国企业加速关键技术突破 [1]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最新估值19.69倍 处于发布以来7.4%分位点 [2] - 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2%以上的时间 [2] - 板块具备高成长高弹性特质 利好事件或催化上涨 [2]
生态卡位 +“AI、出海”双轮驱动,万咖壹联(01762)下半场将如何破局冲刺百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1:28
行业趋势 - AI技术推动移动营销行业向高效、精准、创造性维度演进,产业链各环节均受技术革新影响[1] - AI手机成为未来十年产业变革新起点,大模型低成本应用催生新业务模式并加速市场全球化[1] - 语音入口替代点击操作将重塑分发链路,AI手机带来硬件及软件全面革新[7] 公司战略 - 提出"AI+出海双轮驱动"战略,目标五年内实现百亿营收(2024年26亿元→2029年100亿元,CAGR约30%)[4][8] - 战略路径:巩固手机厂商合作(年增10%)+拓展海外市场(规模拟对标国内)+布局AI智能体生态[10][11] - 技术布局分三阶段:1-2年强化AI应用技术;3-4年参与生态标准制定;5年实现垂类AI业务全面落地[10][11] 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27亿元(+25.2%),经调整净利润3360.9万元(+3.4%)[4] - 覆盖90%手机用户,独家代理Apple、华为、小米等六大厂商游戏业务[2] - 海外业务突破:2023年获Apple Store核心代理后延伸至全球市场,2024年与苹果达成全球战略合作[4] 技术架构 - 构建广告投放引擎(智能出价)、创意引擎(素材生成)、智能体服务(自动化流程)三大AI模块[13] - 分布式数据处理体系支撑高并发业务,为AI自动化营销平台奠基[14] - 快应用小游戏分发业务快速增长,契合AI时代"即时唤醒、高效交互"需求[5] 生态合作 - 2024年成为华为"鲸鸿动能"经营代理商,鸿蒙系统业务突破[4] - 2023年起作为荣耀游戏独家代理,2024年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4] - 通过2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彰显发展信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