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银:中国投资指南针-2025 年第三季度:保持防御姿态,聚焦自下而上的盈利表现
美银· 2025-07-11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中国市场中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但因盈利风险和缺乏吸引力的估值,对短期前景持中性/谨慎态度 [1] - 2025年第三季度应避开高度依赖政策刺激或出口的行业,偏好盈利势头较好的行业 [1] - 需密切关注全球贸易协定、宏观数据、上半年盈利情况以及中国政策重点(如刺激措施、反腐)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3M - 2025年第一季度MSCI中国指数表现优于全球市场,但第二季度持平且表现落后,6月底的预期市盈率接近重新开放后的高位 [9] - 信贷增长不足以推动有意义的GDP复苏,5月贸易紧张局势下房地产市场、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利润走弱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建议超配金融、互联网、硬件和黄金行业,低配白酒、房地产、公用事业和煤炭行业 [14] 市场:中国在第二季度表现落后 - 2025年第一季度MSCI中国指数上涨15%,表现优于全球市场,但第二季度持平(+0.7%),落后于全球指数(纳斯达克:+17.7%,日经225:+18.1%,欧洲斯托克50:+9.9%) [2]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宏观数据弱于预期、缺乏政策刺激以及市场估值达到长期平均水平 [16] - 第二季度MSCI中国指数中,医疗保健(+11.5%)、金融(+11.1%)和信息技术(+9.5%)表现最佳,非必需消费品(-11.2%)、房地产(-3.1%)和必需消费品(-1.6%)表现最差 [2][16] 宏观: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疲软迹象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名义GDP增长将放缓至3 - 4%,第三季度中国投资罗盘可能处于C4刺激阶段 [47] - 信贷增长/GDP增长乘数在过去几个季度徘徊在2倍左右,不足以推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GDP的有意义复苏 [49] - 贷款增长减速,零售贷款和企业贷款增长均面临挑战,政府债券增长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因高基数效应而减速 [54] 投资者关注的关键事项 - 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出现一些疲软迹象,PMI数据有波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表现不一 [66] - 2025年前五个月出口同比增长6.0%(美元计价)或7.2%(人民币计价),进口增长下降 [67]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2025年2月至5月有所软化,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幅度扩大 [70] 行业模型投资组合 - 2025年第三季度继续看好以国内需求为导向的行业,如互联网和金融,同时看好科技硬件和黄金行业 [4] - 因监管打击带来的盈利风险,将白酒行业下调至低配名单底部 [4] - 对房地产、公用事业和煤炭行业保持谨慎态度,因这些行业在第二季度表现落后 [4] 附录 中国投资罗盘 - 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受宏观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驱动,中国投资罗盘将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的18年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108] - 每个阶段通常持续2 - 5个季度,不同阶段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不同 [108][111] 行业分类 - 采用40行业框架对MSCI中国成分股进行分类,模型投资组合的行业选择基于此分类 [125] - 2022年1月更新了行业分类,将教育并入互联网与直销零售行业,并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拆分为两个行业 [125] 估值比较表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研究团队对63%的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20%给予中性评级,16%给予低配评级 [130][131][132]
高盛:工业富联-2025 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指引超预期;人工智能服务器及 800G 交换机增产,推动数据中心业务;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1.11元人民币(之前为27.2元人民币) [1][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指引超预期,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超50%,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60%,反映其在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1]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29%,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贡献将从2024年的29%增至2027年的68% [1] - 基于更高的收入,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3%、4%、6%,因人工智能服务器毛利率较低,2025 - 2026年综合毛利率降低,2027年有望回升 [5] - 继续使用短期市盈率推导12个月目标价,目标市盈率更新为16倍(之前为14.6倍),反映市场对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重新评级 [10]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指引为67 - 69亿元人民币,中点为6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50%,高于分析师和彭博共识预期 [1] - 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超50%(之前预期为46%),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60% [1] - 2025 - 2027年预计收入分别为850.091亿元、1130.581亿元、1274.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3%、13% [8][10][16] - 2025 - 2027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27.624亿元、38.607亿元、45.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0%、19% [8][10][16] 业务分析 - 人工智能服务器相关产品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GPU模块、GPU基板、计算板等 [5] - 服务器来自云服务提供商的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150%,800G交换机收入是2024年的3倍 [1] - 公司客户从品牌制造商拓展到数据中心和云服务提供商 [1] 估值分析 - 继续使用短期市盈率推导12个月目标价,目标市盈率更新为16倍,介于公司交易平均市盈率14.6倍和平均加1个标准差市盈率18.3倍之间 [10] - 12个月目标价为31.11元人民币,基于16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5] 与同行比较 - 与彭博共识相比,2025年预期基本一致,2026年净利润高11%,主要因收入更高、毛利率和运营费用率较低 [8] - 目标市盈率与同行市盈率和下一年基本面(净利润同比和运营利润率)回归一致 [15] 其他信息 - 高盛因子分析提供股票与市场和行业同行关键属性的比较,包括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指标 [21] - 并购排名为3,代表被收购可能性低(0% - 15%),不影响目标价 [23] - 量子是高盛的专有数据库,可用于公司财务分析和比较 [24]
高盛:华工科技-第二季度净利润预披露;中点值 5.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52%,超券商一致预期;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HG Tech的评级为买入(Buy),更新后的12个月目标价为人民币56元(之前为53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HG Tech公布2Q净利润范围为4.8 - 5.4亿元,中点5.1亿元,超市场预期,强劲盈利表现或缓解投资者对光收发器盈利能力的担忧 [1] - 预计2H25关键催化剂为7 - 8月渗透美国客户进展及3Q25国内收发器需求展望,若渗透美国客户成功,2026年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看好HG Tech长期增长前景,受AI基础设施周期、海外扩张和新终端市场渗透支撑 [1] - 因2Q25净利润强劲,上调2025 - 2026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收入上调3% - 4.6%,净利润上调4% - 8%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调整 - 2025 - 2026年收入估计上调3% - 4.6%,净利润估计上调4% - 8%,12个月目标价从53元上调至56元,仍基于2026年22倍市盈率 [2]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5E(新)|2026E(新)|2027E(新)|较之前变化| |----|----|----|----|----| |收入(百万元)|15,815|19,233|22,971|2025 - 2026年上调4.6%,2027年上调3.0% [6]| |毛利率|22.6%|23.9%|23.5%|2025 - 2027年分别下调0.03、0.16、0.04个百分点 [6]| |营业利润(百万元)|1,637|2,466|3,078|2025 - 2027年分别上调10%、7%、5% [6]| |净利润(百万元)|1,830|2,579|3,130|2025 - 2027年分别上调8%、6%、4% [6]| 财务报表数据 - 提供了HG Tech 1Q25 - 4Q26E及2019 - 2027E的详细财务报表数据,包括收入、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的季度和年度数据,以及同比和环比变化 [9] 收入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通信/网络、激光工具、传感器和其他业务,各业务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的增长趋势 [9] 净利润结构 - 2024 - 2026E传感器/成像业务净利润占比分别为63%、46%、40%,激光工具业务占比分别为34%、29%、27%,网络业务占比分别为3%、25%、33% [13] 公司概况 - HG Tech是中国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提供光收发器、传感器、电信设备和激光工具等产品 [14] 投资论点 - 看好HG Tech向高端光收发器(800G和400G模块)扩张,将推动利润率提升和净利润增长,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交易区间低端,具有吸引力 [14] 目标价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56元基于2026年22倍市盈率 [16] 其他信息 - 报告评级是相对于HG Tech所在覆盖范围的其他公司,覆盖范围包含众多公司 [24]
高盛:地平线机器人-首席财务官电话会议-J6 超级驾驶持续推广,把握中国自动驾驶趋势,推动产品组合升级;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AD/ADAS趋势上升,当地汽车OEM竞争激烈,AD/ADAS可提供差异化优势,有利于地平线机器人产品组合升级和每辆车美元含量增加 [1] - 产品组合从ADAS升级到AD,推动每辆车美元含量增加和进入壁垒提高,软件从基于项目转向基于出货量,带来更高毛利率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D/ADAS驱动增长 - 管理层看好中国AD/ADAS趋势,汽车OEM正在为15万人民币(2.1万美元)车型推动城市NOA功能,该主流价格段有大量潜在需求 [2] - 随着需求上升和当地汽车OEM供应链多元化,管理层看好其AD解决方案出货量增加,新产品征程6是关键驱动力 [2] - 对于非中国市场,地平线机器人正与博世和电装等一级合作伙伴合作,探索更多市场机会 [2] 产品组合升级推动ASP上升 - 管理层对定价趋势有信心,产品组合从ADAS(如征程2和3)升级到AD(如征程6),计算能力从4 - 5 TOPS提升到560 TOPS,带来更好的ASP [3] - 考虑到计算能力较低和旧产品(征程2和3于5 - 6年前推出),ADAS价格自然较低,公司还推出新的J6B用于ADAS市场以维持价格水平 [3] - 展望未来,管理层计划推出计算能力约2000 TOPS的J7平台,以满足更高级功能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3] 研发投资 - 公司致力于研发投资,将分配更多资源用于云计算租金,以训练和开发更强的算法 [7] - 在AD/Superdrive中,地平线机器人紧密集成软硬件,为汽车OEM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按汽车出货量收取软件授权费,而非以前的基于项目收费 [7] - 管理层希望Superdrive渗透到中国大多数没有先进ADAS/AD功能内部算法的汽车OEM,首个Superdrive客户奇瑞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7] 与大众合资企业更新 - 管理层预计大众与地平线机器人的合资企业Carizon的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底推出 [8] - 管理层期望通过Carizon获得大众中国市场车型的较大份额,并看到多种解决方案(包括J6P/J6M/J6H)将被大众采用 [8] 估值与目标价格 - 基于30.0倍的EV/EBITDA倍数(使用公司2028年预计EBITDA)得出12个月目标价格为13.33港元,然后使用11.5%的权益成本折现到2025年 [9] 财务数据 |指标|数值| | ---- | ---- | |市值|296亿港元/38亿美元 [11]| |企业价值|164亿港元/21亿美元 [11]| |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13亿港元/1.607亿美元 [11]| |2024年12月收入(人民币百万元)|2383.6 [11]| |2025年12月预计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566.6 [11]| |2026年12月预计收入(人民币百万元)|7874.4 [11]| |2027年12月预计收入(人民币百万元)|14009.3 [11]| |2024年12月EBITDA(人民币百万元)|-1970.9 [11]| |2025年12月预计EBITDA(人民币百万元)|-1131.9 [11]| |2026年12月预计EBITDA(人民币百万元)|463.7 [11]| |2027年12月预计EBITDA(人民币百万元)|2567.4 [11]| |2024年12月EPS(人民币)|0.18 [11]| |2025年12月预计EPS(人民币)|-0.16 [11]| |2026年12月预计EPS(人民币)|-0.00 [11]| |2027年12月预计EPS(人民币)|0.16 [11]| |2024年12月P/E(倍)|21.8 [11]| |2027年12月预计P/E(倍)|37.2 [11]| |2024年12月P/B(倍)|1.5 [11]| |2025年12月预计P/B(倍)|2.8 [11]| |2026年12月预计P/B(倍)|2.8 [11]| |2027年12月预计P/B(倍)|2.3 [11]| |股息收益率|0% [11]| |2026年12月预计净债务/EBITDA(不包括租赁,倍)|-22.2 [11]| |2027年12月预计净债务/EBITDA(不包括租赁,倍)|-4.2 [11]| |2025年12月预计CROCI(%)|-38.9 [11]| |2026年12月预计CROCI(%)|2.6 [11]| |2027年12月预计CROCI(%)|28.7 [11]| |2024年12月FCF收益率(%)|39.4 [11]| |2025年12月预计FCF收益率(%)|-9.1 [11]| |2026年12月预计FCF收益率(%)|-5.6 [11]| |2027年12月预计FCF收益率(%)|3.2 [11]|
高盛:领益智造-2025 年第二季度前瞻-收入同比增 23%,毛利率回升;可折叠手机、服务器、人工智能眼镜组件业务扩张;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115亿人民币,得益于新项目贡献增加,下半年季节性表现更好 [1] - 看好业务多元化,可提升可折叠手机、服务器、AI及AR眼镜组件收入贡献,提高净利率 [1] - 虽下调盈利预测,但预计毛利率仍将扩张,净利润在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 [3] - 目标价11.4元人民币,当前估值有吸引力 [11][13] 各部分总结 业务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预计达1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毛利率15.7%,较第一季度改善 [1] - 业务多元化,可折叠手机、服务器、机器人、AI/AR眼镜组件等新业务扩张,降低集中风险 [2] 盈利预测调整 - 维持营收预测基本不变,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主要因汽车和服务器业务毛利率较低 [3]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51%、34%,得益于营收增长、毛利率扩张和运营利润率提升 [3] 与市场共识对比 - 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比彭博共识高2%/21%,因营收更高、2026年毛利率高1.3个百分点 [9] 估值 - 基于21.2倍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得出12个月目标价11.4元人民币,高于此前的10.1元 [11][17]
高盛:用友网络-人工智能推动客户支出及内部效率提升;大型客户业务将逐季复苏
高盛·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用友维持“中性”评级,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2个月目标价为13.37元人民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历2025年第一季度的挑战后,管理层预计第二季度将实现环比增长,受益于大中型客户需求改善、新AI代理以及向订阅模式的迁移 [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疲软导致的支出低迷和盈利能力方面的短期挑战,但对AI赋能的平台转型持积极态度,有望提高效率并实现智能决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企业客户IT支出展望 - 尽管宏观挑战仍在,但客户仍有采用企业云平台和新AI功能的需求,更倾向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2] - 用友仅为中型客户提供YonSuite/U9 Cloud,为大型客户提供YonBIP,订阅模式可降低客户总成本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1%,管理层预计第二季度情况将改善,得益于2月和3月订单的恢复,以及截至第一季度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5%至23亿元人民币 [2] 生成式AI和AI代理货币化 - 用友已开始AI货币化,按模块向客户收费,每年超过10万元人民币,并为大型客户提供基于内部数据的定制解决方案 [3] - 公司提供AI Copilot辅助管理层决策,AI Agent缩短员工重复性工作时间以提高效率,数百个新AI Agent正在开发中 [3] - 公司在企业数据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优势,可提高AI模型生成答案的准确性和质量 [3] 员工数量展望和效率提升 - 用友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的约2.3万人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约2.1万人,管理层预计未来员工数量将保持稳定 [4] - 公司将继续提高员工效率以推动营收增长,并在某些任务上利用AI工具/AI员工 [4] - 随着AI的深度集成,管理层预计长期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 [7] 估值和财务数据 -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目标市盈率倍数为72.0倍,通过同行PEG与M相关性得出 [8] - 提供了用友的多项财务数据,包括市值、营收、EBITDA、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以及不同时间点的预测 [9] 并购排名 - 用友的并购排名为3,代表被收购的可能性较低(0%-15%),该排名不影响目标价格 [15]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中金· 2025-07-11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推动估值重估,进入正向循环阶段,有望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高景气和高活跃度,盈利支撑坚实且估值修复;新增资产增厚和存量企业资产重估将支撑港股市场成交额表现,南向投资者和零售散户进入也将推动市场发展 [1][5][18] 各部分总结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活跃,上市公司数量和交易量显著增加,预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发行数量将超过上半年 [2]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IPO活跃度显著提高,融资规模达1070亿港币,同比增长七倍,超过2024年全年融资水平 [9] 流动性改善原因 - 资产端新经济公司比例增加,提高可交易性;资金端南下资金及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占比约40%,改变资金结构 [3] 流动性对估值影响 - 流动性改善推动公司估值重估,中小盘公司成交额大幅增加,估值空间扩大,香港市场进入正向循环 [5] 港交所及券商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高景气和高活跃度,获坚实盈利支撑并助推估值修复 [6] - 港交所预计今年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1%、环比1%,全年盈利可达154亿港币,同比增长18% [4] 港股成交额增长潜力 - 从总市值、盈利、市盈率和换手率三个维度看,资产和资金变革可打开未来成交中枢成长空间 [7] 增量资产变化影响 - A+H上市企业占IPO规模的60%,虽数量占比小,但整体上市规模大,将在新增融资体量方面贡献最大,提升港股市场成交额约2%到3% [1][11] - 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场潜力大,目前在美国交易的中概股市值接近4万亿港币,回流预计增厚香港市场成交额和总市值17%至20% [1][12] 港交所应对措施 - 中介机构和公司需求推动快速审批流程,缩短上市时间;中国企业赴港上市趋势延续,中概股回流受支持,或优化上市门槛 [13] 存量资产结构变化影响 - 新兴科技和消费类股票进入、地缘波动与流动性增强,使投资者交易场所转移至香港,预计增加成交额300亿港币,占2024年比例约24% [15] 港股市场资产结构变化 - 2015 - 2024年港股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从27%提升到51%,成交额占比从30%接近60%,2025年还在进一步增长 [16] 新经济企业影响 - 新经济企业通过估值提振和换手率逻辑带动整体成交额增长,其换手率是传统板块的1.4倍,平均估值中枢是4.4倍 [17] 港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受益于新增资产增厚和存量企业资产重估,以及南向投资者和零售散户进入 [18] 南向投资者影响 - 持仓占比稳步提升,换手率中枢是港股本地的2.4倍,推动港股成交额上行 [19][20] 零售散户参与度影响 - 参与度边际提升,带来高频投资者类别,推动交易习惯转变,提高交易频率和换手率 [21] 港交所盈利增长潜力 - 取决于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水平,每增加100亿日均成交额,带来约3%的利润和股价增长;长期来看,未来十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中枢复合增长率可达14%,对应港交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2% [24] 中资券商受益情况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及国泰君安境外收入占比和业务竞争力强,显著受益;广发证券及建投证券营业收入增速突出 [25] 中资券商业务竞争格局 - 传统经纪业务竞争压力大,中信证券及华泰证券领先;融资融券业务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及中信证券领先;投行业务利好头部机构,华泰证券、中信证券IPO成交规模市占率超5%;衍生品业务中信证券及国泰君安国际发展显著 [26][27] 2025年中国券商行业预期 - 二季度起显著回暖,全行业全年盈利预计同比增长接近20%,第二季度环比持平并实现26%的增速;板块估值处于中枢水平,PB估值偏低 [28] 券商板块催化因素 - 短期催化因素为对稳定币关注、RWA交易以及虚拟资产牌照升级;长期催化因素为并购整合主题 [29] 头部券商推荐 - 优先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及国泰海通,业绩表现突出,有望跑出超额收益 [30][31]
高盛:海博思创-BESS(电池储能系统)成为应对中国夏季热浪的解决方案;基于强劲需求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Hyperstrong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每股106元人民币 [3][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池储能系统(BESS)开始成为应对夏季热浪的电网解决方案,向商业化迈进一步,中国BESS需求趋势持续超预期,Hyperstrong作为中国领先的BESS供应商,有望受益于中国BESS安装量的激增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BESS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进入夏季用电高峰,7月4日峰值负荷达创纪录的1465GW,同比增长11%,江苏集中调度93个BESS站放电,全国BESS安装量超200GWh,BESS成为应对夏季热浪的关键电网解决方案 [1] - 2025年6月中国BESS招标量达56.7GWh,同比增长292%,环比增长133%;2025年上半年累计招标量约170GWh,同比增长121%,超预期 [2] Hyperstrong公司分析 - Hyperstrong是中国领先的BESS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约12%,预计2024 - 2027E中国BESS上行周期将推动其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达38%,2024 - 2030E预计每股收益增长20%,长期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约12%降至2030E的6%,长期毛利率为15% [13] - 近期催化剂包括获得大量供应合同、推出差异化产品、垂直整合、政策改革 [3][14] - 给出了Hyperstrong的多项财务数据,包括市值、营收、EBITDA、每股收益等 [15] 评级与估值方法 - 采用折现市盈率法,对Hyperstrong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06元人民币,基于2030E的长期市盈率12倍,以10.8%的资本成本折现至2025E [10]
高盛:科大讯飞-_星火 X1 推理模型 7 月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与医疗领域带来机遇;中性评级
高盛· 2025-07-11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科大讯飞维持“中性”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管理层对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基础模型、生成式AI赋能的产品及企业采用AI的整体解决方案持积极态度 报告看好科大讯飞生成式AI机会 但基于估值认为其股价已合理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park X1模型升级 - 科大讯飞于2025年4月升级Spark X1推理模型 利用本地计算平台为不同行业提供AI解决方案 管理层称将在7月进一步升级该模型 并持续更新以满足客户日常运营需求 有望增强模型功能 渗透更多客户并支持AI货币化 [2] AI教育业务 - 管理层看好生成式AI赋能的教育业务 推动AI学习机出货量增长 2025年6月 科大讯飞发布AI学习机升级功能 专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问答教育和提供互动课程 基于其大数据池的自研基础模型赋能的产品将增强竞争力 巩固其在AI学习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3] 企业业务前景 - 管理层看好为各行业定制的基础模型对企业业务的支持 科大讯飞提供包括定制基础模型、应用软件、软件升级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助力客户采用生成式AI 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4] 价格目标及财务预测 - 12个月目标价为55.3元 基于2026年预期EV/销售额的4.1倍 目标倍数与同行平均水平一致 预计2024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33.431亿、291.414亿、334.954亿、410.174亿元人民币 EBITDA分别为25.298亿、31.479亿、44.769亿、63.924亿元人民币 [8][9]
中金公司 景气跃迁:量化视角下的盈利预测与“预期差”挖掘
中金· 2025-07-11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量化景气投资侧重广度,通过预测股票利润增长排名而非具体数值实现投资收益,理想化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1][5] - 基于财务信息选当期业绩高增长股票外推下一期延续高增长有较高胜率但有风险,引入加速度可优化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并降低风险 [6][7] - 二次趋势外推模型考虑利润增速和加速度,在预测胜率和假阳性率方面优于线性外推和分析师一致预期 [8] - “成长趋势共振选股策略”结合优化后的盈利预测模型等因子选约30支股票,回测和样本外跟踪表现优异 [1] - 引入机器学习方法能处理更多维度数据、捕捉非线性关系,提升盈利预测准确性,胜率可达85%,假阳性率降至4.7%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量化视角下的景气投资 - 传统景气投资依赖基本面研究,挖掘长期盈利向好个股;量化视角侧重广度,预测一批股票相对排名而非具体某只股票盈利增长幅度 [2][3] - 机器学习模型预测ROE变化方向,通过滚动训练和独立季报模型训练,结合财务和因子信息,用Optuna优化超参数,提高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3] - 差距Boots预测因子基于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筛选ROE改善概率高的股票,结合流动性和机构调研信息构建的选股策略,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达25.9% [3] 量化视角下景气投资策略有效性验证 - 理想化测试表明,准确预测未来ROE变化并持仓排名靠前股票,能持续贡献明显超额收益,证明按量化视角预测未来盈利变化排名可行 [5] 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利润变化预测 - 基于财务信息与未来利润变化匹配关系,选当期业绩高增长股票外推下一期延续高增长有较高胜率,约50%公司能延续,但存在风险 [6] 优化基于业绩外推的方法 - 业绩外推方法胜率不错但有30%业绩变脸风险,可通过加速度方式改善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并降低风险 [7] 通过增速和加速度优化盈利预测模型 - 传统线性外推仅考虑利润增速,引入加速度(增速的变化)可识别业绩加速增长公司,采用两种刻画加速度方法,二次趋势外推在预测胜率和假阳性率方面表现优异,预测胜率达72%,假阳性率仅13% [8] 优化后盈利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 - 基于优化后的盈利预测模型构建“成长趋势共振选股策略”,筛选业绩加速增长股票组合,结合分析师预期等因子选约30支股票,自2009年回测及样本外跟踪表现优异,2023年排名前5% [9] 引入机器学习方法的考量及效果 - 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可丰富信息维度、改善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性处理方式,升级后的模型能精准捕捉市场动态,提升投资策略稳健性和整体收益水平 [10] - 机器学习模型输入变量丰富,能利用非线性特征预测,考虑LightGBM、XGBoost等树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MLP,树模型更适合当前场景 [12] - 预测未来盈利表现选择ROE变化方向或利润变化方向作为目标,选择下一个季度ROE同比变化幅度排名前50%为正样本,否则为负样本 [13] - 结合财报披露节奏在1月底、4月底、8月底和10月底预测下一季度ROE变化方向,输入特征包括财务信息和约1000个财务科目及因子信息 [14] - 采用滚动训练方式外推每个季报,每个季报模型单独训练,用Optuna优化超参数 [15][16] - 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胜率达85%,假阳性率降至4.7%,优于二次趋势外推等方法 [18] Xgboost和LightGBM模型应用效果 - 基于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差距Boots预测因子筛选选股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在全市场各指数表现均明显占优,稳定性较高 [19][20] - 结合差距Boots预测因子构建选股策略,筛选流动性低且机构调研频繁股票,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达25.9%,超额收益率28.5%,2025年上半年YTD收益率22.5%,超额收益18个百分点 [21] 当前景气投资模型实际应用效果 - 2025年上半年表现良好,在偏股型基金指数排名领先,结合流动性与机构调研信息可聚焦盈利改善概率大的股票,实现稳定收益并减少市场风格变化影响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