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搜索文档
Can Qualcomm Shock Wall Street With Its Q3 Earnings?
MarketBeat· 2025-07-29 19:03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高通股价自4月以来稳步上涨近30%,表现优于同行但相对低调 [1] - 当前股价161 05美元,52周区间为120 80-182 64美元,股息率2 21%,市盈率16 4倍 [2] - 技术形态显示股价形成连续更高的低点和高点,若突破7月高点164美元可能延续上涨趋势 [2][8]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高通连续7个季度超分析师预期,业绩稳定性为市场注入信心 [3] - 当前市盈率低于17倍,显著低于英伟达(55倍)和AMD(120倍)的估值水平 [4] - 摩根大通重申"增持"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隐含25%上涨空间 [5] 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有望受益于下半年云基础设施支出的复苏 [6] - 汽车和物联网领域布局被看好,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6] - 但宏观经济环境对部分终端市场仍构成挑战,导致UBS维持"中性"评级 [7] 投资策略分析 - 策略一:提前布局押注业绩超预期,目标价200美元 [8][9] - 策略二:等待突破164美元关键阻力位确认趋势后再介入 [10] -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183 95美元,预测区间140-225美元 [8] 行业定位与市场观点 - 公司长期基本面强劲但股价表现滞后,近期可能迎来转折点 [11] - 华尔街对高通是否进入突破阶段存在分歧,部分机构仍持观望态度 [7][12] - 当前市场关注点已从单纯AI概念转向更广泛的半导体行业机会 [3]
大摩详解台积电CoWoS产能大战:英伟达锁定六成,云AI芯片市场2026年有望暴增40%-50%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5:47
人工智能芯片封装产能争夺战 - 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技术成为AI芯片战略要地 各大科技巨头展开产能争夺 [1] - 2026年全球CoWoS总需求预计达100万片晶圆 云AI半导体市场将增长40%-50% [1] - 英伟达锁定2026年60%的CoWoS产能(59.5万片) 台积电承接51万片用于Rubin架构芯片 [2][4] 主要厂商产能分配格局 - 英伟达2026年芯片出货量预计540万颗 其中240万颗来自Rubin平台 [2] - AMD将获得10.5万片(11%) 博通15万片(15%) 主要用于谷歌TPU和Meta定制芯片 [2][4] - 亚马逊通过Alchip预订5万片 Marvell为AWS/微软定制芯片预订5.5万片 [4] 产能技术路线分布 - 台积电2026年CoWoS-L技术将达51万片(英伟达) 50万片(博通) 70万片(AMD) [3][4] - 非台积电供应商中 Amkor为英伟达提供6万片CoWoS-R ASE/SPIL提供2万片 [3] - 博通14.5万片采用台积电CoWoS-S技术 AMD 10万片采用CoWoS-S技术 [3] 云服务商资本开支驱动 - 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 2026年继续加速 [1][5] - 谷歌云平台token处理量从480万亿/月增至980万亿/月 实现翻倍 [5] - 全球顶级云服务商2025年资本支出同比增长预测从39%上调至43% [5] 台积电产能扩张计划 - 台积电CoWoS月产能将从2024年3.2万片提升至2026年9.3万片 [7] - AI相关收入2025年将占台积电总收入25% 成为最大受益者 [7] - 2025年全球CoWoS需求预计增长81% 2026年增长49% [5] 厂商年度增长趋势 - 英伟达2024年CoWoS需求预计增长280% 2025年增长113% [6] - AMD 2024年需求增长470% 2026年增长110% [6] - 博通2026年需求预计增长76% AWS+Alchip增长900% [6]
不只是卖库存了!报道称英伟达向台积电新订购30万块H20订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4:03
H20芯片需求与生产动态 - 英伟达向台积电新增30万块H20芯片订单 补充原有60万-70万块库存 表明公司从消化库存转向重启定制AI芯片生产线[1] - 新增订单驳斥了此前媒体报道的"仅履行现有库存订单"推测 显示公司战略调整[1] - 2024年已售出约100万块H20芯片 新增订单将巩固市场地位[1] 市场前景与供应链准备 - 公司看好未来GPU市场前景 新增订单对长期业绩增长构成支撑[1] - 公司要求意向客户提交订单量预测文件 为潜在大规模生产做准备[2] - 重启供应链需要九个月时间 新增订单显示市场需求已达重启门槛[2] 出口许可进展 - 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出口许可 允许向中国市场销售[2] - 截至报道时美国商务部尚未批准新增订单的发货许可证 但公司7月曾获"很快获批"保证[2] 管理层表态 - 黄仁勋明确H20订单水平是重启生产的关键决策因素[2] - 市场需求强劲直接促使公司改变仅依赖库存的策略[2]
隔夜美股 | 美欧达成关税协议 纳指、标普500再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NVDA.US)涨近2%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6:21
美股市场 - 纳指与标普500再创历史新高 纳指涨70.27点至21178.58点 涨幅0.33% 标普500涨1.16点至6389.80点 涨幅0.02% 道指跌64.36点至44837.56点 跌幅0.14% [1] - 英伟达涨近2% 特斯拉涨3% 超微电脑涨10% 阿里巴巴涨1.7% 亿航智能跌5% [1] - 威瑞信盘后跌超6% 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约1329万股威瑞信股票 涉及转售超480万股普通股 [1] 欧股市场 - 德国DAX30指数跌277.93点至23955.15点 跌幅1.15%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1.83点至9078.48点 跌幅0.46% 法国CAC40指数跌33.70点至7800.88点 跌幅0.43% [2] 亚太股市 - 日经225指数跌超1% 韩国KOSPI指数涨0.42% 印尼综合指数涨0.94% [3]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上涨1.02%至98.634 欧元兑美元跌至1.1595 英镑兑美元跌至1.3354 美元兑日元涨至148.56 [3] 大宗商品 - 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涨1.55美元至66.71美元/桶 涨幅2.38%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60美元至70.04美元/桶 涨幅2.34% [3] - COMEX黄金期货跌0.56%至3316.90美元/盎司 白银期货跌0.08%至38.330美元/盎司 [3] 加密货币 - 比特币跌超1%至118200.5美元 以太坊跌超2%至3791.85美元 [4] 宏观经济 - 得州制造业活动指数从-12.7升至0.9 为1月以来首次扩张 分项指数跳升20点至21.3 为三年最高 [5] - 特朗普再次敦促美联储降息 称利率应比现在低3个百分点 [5] 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预测标普500指数明年年中目标7200点 较当前有12.5%上升空间 预计成分股每股盈利达319美元 市盈率22.5倍 [5][6] - 高盛报告显示对冲基金以一年来最快速度卖出美国科技股 TMT子行业风险敞口降低 半导体板块净敞口接近五年高位 软件板块净敞口接近五年低点 [7] 个股动态 - 美国网红股Opendoor推迟反向拆股投票 股价从78美分涨至2.54美元 需在11月24日前连续10个工作日保持在1美元以上以避免退市 [9]
Tempus AI or NVIDIA: Which is the Smarter Bet in AI-Backed Healthcare?
ZACKS· 2025-07-29 02:30
核心观点 - Tempus AI和NVIDIA均在AI与医疗健康领域积极布局 前者专注于精准肿瘤学AI诊断 后者主导AI基础设施并拓展健康科技平台[2][3] - Tempus AI 2025年Q1收入同比增长75% 年内股价飙升91.8% 显著跑赢NVIDIA的29.2%涨幅[4][5] - 两家公司当前Zacks评级均为"持有" 但Tempus AI因更快收入增长 更优估值及扩张中的AI合作被视为短期更佳投资机会[18] Tempus AI业务进展 - 基因组学业务收入同比激增89% 带动Q1整体收入增长75% 其中肿瘤检测增长31% 遗传检测增长23%[5] - 数据服务板块同比增长43% 高利润的Insights业务通过授权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给药企实现增长[5] - 与阿斯利康 Pathos达成2亿美元合作 开发全球最大肿瘤学基础模型 共享计算成本并提升数据授权收入[6] - 拥有300PB临床数据及10亿美元合同价值 强化在药物研发 诊断和临床决策中的作用[6] NVIDIA医疗领域布局 - 通过Clara BioNeMo平台与诺和诺德 DCAI合作 加速药物发现 部署Gefion超算支持生成生物学研究[10] - 初创企业Teton Basecamp及药企IQVIA采用其AI工厂 实现基因组分析提速17倍等实际效益[11] - 在欧洲应用AI解决医疗人力短缺问题 如PATH用对话代理缩短候诊名单 Pangaea Data利用NeMo工具包诊断疑难疾病[12] - 与富士康 通用医疗合作部署机器人及数字孪生技术 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和医疗设备开发[12] 估值比较 - Tempus AI远期市销率7.84倍 低于一年中位数8.11倍 NVIDIA远期市销率18.96倍 高于中位数17.81倍[13] - 10位分析师给予Tempus AI平均目标价较现价63.34美元有5.3%上行空间 43位分析师对NVIDIA目标价隐含5.1%涨幅[14][16]
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Cohere Inc.达成一份协议,将把自家AI模型融入电信公司BCE Inc.的服务。Cohere将通过BCE的Bell Canada向企业和政府提供企业级AI服务。Cohere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BCE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电信公司。
快讯· 2025-07-29 01:33
公司合作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here Inc与电信公司BCE Inc达成协议,将AI模型融入BCE的服务 [1] - Cohere通过BCE旗下Bell Canada向企业和政府提供企业级AI服务 [1] 投资与行业地位 - Cohere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 [1] - BCE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电信公司 [1]
7月28日电,美股盘前,科技股多数上涨。阿斯麦涨超3%,特斯拉涨1.4%,英伟达涨0.6%。


快讯· 2025-07-28 16:08
科技股表现 - 美股盘前科技股多数上涨 [1] - 阿斯麦涨幅超过3% [1] - 特斯拉上涨1.4% [1] - 英伟达小幅上涨0.6% [1]
美国半导体行业_人工智能支出依然强劲,谷歌资本支出增加 1000 亿美元…… 利好博通、美光科技、英伟达-US Semiconductors_ AI Spending Remains Strong as Alphabet Raises Capex by $10 billion... Good for AVGO, MU, and NVDA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半导体行业 - **公司**:谷歌、博通(AVGO)、美光科技(MU)、英伟达(NVDA)、Meta、微软、亚马逊、苹果、三星、SK海力士、东芝、西部数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趋势 - **AI和云需求推动资本支出增长**:谷歌因AI和云需求增长,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750亿美元提高到850亿美元,高于市场共识的750亿美元,且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也将增加;花旗预计2025年云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5%,2026年同比增长15% [1][2][3] - **其他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有望持续增长**:Meta、微软和亚马逊将在下周公布财报,预计这些超大规模企业的资本支出也将持续增长 [4] 公司分析 - **博通(AVGO)** - **受益于谷歌资本支出增加**:谷歌约占博通销售额的20%,博通是谷歌资本支出增加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预计博通在2025财年来自谷歌的ASIC销售额将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 [3] - **估值和目标价**:目标价为315美元,相当于2027财年预期每股收益的45倍,处于近期35 - 47倍交易区间的高端,主要因AI业务有望推动业绩超市场共识,且同行估值倍数近期有所扩张 [6] - **风险因素**:客户方面,苹果约占博通销售额的20%,苹果产品需求的重大变化可能影响博通的业绩和评级;若博通无法实现长期SG&A目标(营收的3%以下,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可能导致业绩和评级下调;市场份额竞争波动可能带来业绩的上下行风险;进一步的并购可能导致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的增减,影响业绩和评级 [7][8][9] - **美光科技(MU)** - **AI支出强劲利好**:谷歌的资本支出指引支持AI支出保持强劲的观点,美光科技作为AI相关股票将从中受益,AI业务约占其销售额的17% [4] - **估值和目标价**:目标价设定为150美元,相当于2026财年预期每股收益的11倍,与历史平均水平相符,主要考虑到DRAM价格反弹和公司的AI业务敞口 [10] - **风险因素**:供需方面,内存行业动态取决于DRAM和NAND供应商能否准确匹配供应与行业需求,供应过剩或需求超过供应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影响美光的业绩;定价方面,美光或其竞争对手降低DRAM或NAND价格,可能导致合同/现货价格下降,影响业绩;产能方面,美光或其竞争对手增加制造产能,若需求未实现,可能导致供应过剩和价格下降,影响业绩;市场份额竞争波动可能带来业绩风险 [11][12][13][14] - **英伟达(NVDA)** - **AI支出强劲利好**:谷歌的资本支出指引支持AI支出保持强劲的观点,英伟达作为AI相关股票将从中受益,AI业务约占其销售额的89% [4] - **估值和目标价**:目标价为190美元,基于2026财年预期每股收益6.37美元的约30倍市盈率,该市盈率倍数与3 - 5年平均水平大致相符 [16] - **风险因素**:游戏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可能使股价下跌;新平台采用速度慢于预期可能导致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销售下滑;汽车和数据中心市场的不稳定可能增加股价和估值倍数的波动性;加密挖矿对游戏销售的影响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花旗研究的利益冲突和重要披露**:花旗集团全球市场公司及其关联方与报告中涉及的公司存在多种业务关系,包括担任证券发行的经理或联席经理、持有债务证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和其他产品服务、作为投资银行客户和非投资银行客户等;分析师薪酬与特定推荐或观点无直接关联,但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相关,且安排企业访问活动是分析师薪酬的一个因素;花旗集团在相关金融工具交易中可能存在多种角色和行为,与报告观点可能不一致 [23][24][25][26][27] - **投资评级和相关规定**:花旗研究的投资评级分为买入、中性和卖出,基于预期总回报和风险确定;同时可能提供催化剂观察或短期观点评级,与基本面评级可能不同;评级分布情况显示了不同评级类别下的公司比例和投资银行客户比例;历史评级和披露信息可通过特定渠道获取 [30][31][33][29] - **不同地区的适用情况和规定**:报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布和适用受到当地法规的约束,包括对投资者类型的限制、投资建议的合法性、证券发行和销售的规定等;同时,报告中提及的投资存在价格和价值波动风险、税收影响等,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考虑自身情况并获取相关产品文件 [44][47][48][73] - **数据来源和版权信息**:报告数据可能来源于dataCentral(花旗研究的专有数据库)、Card Insights(花旗专有信用卡交易的部分数据)、MSCI、Sustainalytics、Morningstar等;报告版权归花旗集团全球市场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复制、重新分发或披露 [74][75][76][78]
阶跃星辰与“中国英伟达”们成立联盟,今年冲刺10亿元收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23:27
公司动态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321B,激活参数量38B,包括多模理解生成一体化模型Step 3o Vision和端到端语音大模型Step-Audio 2 [5] - 公司联合华为昇腾、沐曦、壁仞科技等近10家国产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旨在提升大模型适配性和算力效率 [1][6] - 上海国投生态体系将参与公司最新一轮融资,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围绕资本链接和生态业务合作展开 [1] 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上半年合同收入规模达数亿元,全年有望完成10亿元人民币收入目标 [3] - 商业化策略聚焦to B和to C方向,与合作伙伴打造产品级收入,押注车和手机终端,布局IoT和具身终端 [3] - 已覆盖国内超一半头部国产手机厂商,联合吉利推出AI智能座舱,实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首次量产上车 [4] - 在金融领域与国泰海通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成立财跃星辰专注金融板块 [3] 技术突破 - Step 3在国产芯片上推理效率最高达DeepSeek-R1的300%,在英伟达Hopper架构芯片上吞吐量提升超70% [5] - 模型设计充分考量系统与硬件特性,实现广泛硬件平台高效推理,不牺牲激活参数量和注意力容量 [5] - 华为昇腾芯片已实现Step 3搭载运行,沐曦、天数智芯等厂商初步实现运行,其他联盟厂商适配工作正在进行中 [8] 生态合作 - "模芯生态创新联盟"致力于打通芯片、模型和平台全链路技术,提供高效大模型解决方案 [8] - 公司授权国内多家芯片公司完成Step 3芯片适配,提升模型适配性和算力效率 [6]
5 Reasons to Buy Nvidia Stock Like There's No Tomorrow
The Motley Fool· 2025-07-27 16:47
核心观点 - 英伟达未来前景比当前更令人兴奋,有五大理由支持其股票值得买入 [1][2] AI支出增长 - 云服务提供商等客户对人工智能(AI)的支出持续增长,Alphabet在第二季度更新中将其全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100亿美元,主要用于谷歌云投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4] - 预计亚马逊和微软的季度更新也将显示类似趋势,这些云巨头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投资中将有大量资金流向英伟达的芯片 [5] GPU市场主导地位 - 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PU)在AI市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谷歌开发了TPU,亚马逊部署了Inferentia和Trainium芯片,但英伟达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 [6] - Blackwell架构是英伟达最新的GPU架构,其商业化速度是公司历史上最快的,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Blackwell GPU贡献了数据中心计算收入的近70% [7] CUDA护城河 - CUDA是英伟达的专有平台,允许程序员使用其GPU,该架构已存在多年,数百万程序员在使用,并有大量针对英伟达GPU优化的代码库,这一生态系统是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8][9] 拓展新市场 - 英伟达从游戏芯片起家,逐步拓展到AI模型领域,并持续进入新市场,例如Omniverse平台用于3D模拟和数字孪生,Drive平台将受益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10][11] - 公司CEO黄仁勋表示,机器人是AI之后的最大机会,同时量子计算技术正接近拐点,英伟达正在大力投资该领域 [12] 未来前景 - AI技术的进步,包括AI代理和潜在的人工通用智能(AGI)的出现,以及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对英伟达GPU的需求 [13] - 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时代已经到来,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大规模推理、主权AI、企业AI和工业AI等领域已做好准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