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
搜索文档
“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在马德里开幕
新华社· 2025-11-05 17:25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及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上百位嘉宾共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中 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江南水乡的诗意风情。 新华社马德里11月4日电(记者黄燕谢宇智)"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暨"织水成锦·东方雅韵"织绣艺术展4 日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忠伟致辞说,"海洋"和"丝绸"共同见证了历史上江苏和西班牙之间的相通与相 知,如今又以"一带一路"倡议等新的形式,在两地续写新的故事。他希望"以水为媒、以锦为带",邀请 西班牙的新老朋友前往江苏,一同见证双方深厚长青的友谊。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西班牙有很多共同点,两国人民热情友好,文化包容多 元,双边关系植根于相互间的理解和友谊。他相信,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双方开展交流合作, 将进一步为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光添彩。 马德里市政府旅游局副局长萨维内·施万茨说,中国对马德里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近 年来,该市接待的中国游客人数不断增长,马德里与中国之间的航班连接也在持续加强。她希望马德里 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交流,让西班牙首都成为一个对中国游客独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推介会播放了制作精美的《水 ...
亚美尼亚总理:“和平十字路口”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
新华网· 2025-11-05 13:41
不久前,帕什尼扬赴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活动。其间,两国领导人宣布,中国和亚美尼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帕什尼扬对此表示,亚美尼 亚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双边关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奥尔别利2025—缔造和平与多边合作"论坛由亚美尼亚智库奥尔别利中心举办,论坛主要围绕南高加索 地区和平与安全、地区各国互联互通等问题展开讨论,来自10多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 学者与会。论坛从4日持续到6日。 他表示,近年来,亚美尼亚坚持平衡外交政策,寻求互补而非冲突,"我们有信心将亚美尼亚建设成为 和平的十字路口"。 新华社埃里温11月4日电(记者黄河 周良)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4日在埃里温表示,亚美尼亚提出并 正在推进的"和平十字路口"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 帕什尼扬4日在埃里温举行的"奥尔别利2025—缔造和平与多边合作"论坛期间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 说,"和平十字路口"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将不同国家的发展项目联系起来,促进各方共同探讨 发展计划对接与合作。 ...
记者手记:启动近十年,“2030愿景”让沙特蜕变
环球时报· 2025-11-05 06:53
【环球时报赴沙特特派记者 郝瑞敏】当飞机的起落架在沙特吉达市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的跑 道上轻轻触地时,舷窗外的阿拉伯半岛正被清晨的阳光镀上一层金褐色。《环球时报》记者回想起十年 前见到的沙特,脑海中浮现的总是一幅遥远而固化的图景——身着传统白袍的男性、披着黑色罩袍的女 性、在广袤沙漠间延伸的石油管道,以及一种与现代快节奏生活大相径庭的从容。而此次沙特之行中, 当记者看到施工中的吉达"新未来城"、对话首都利雅得的青年男女时,过去的印象正逐渐被打破。这背 后,是沙特自2016年开启的"2030愿景"转型大计。而这场观察"变化"的旅程,从落地的第一分钟就已开 始。 " 新未来城 " 用上中国技术 进入入境大厅,没有想象中长长的人工查验队伍,取而代之的是一排电子签证机,屏幕上用阿拉伯语和 英语清晰标注着操作步骤。当《环球时报》记者按指引完成护照扫描、面部信息录入、指纹采集、费用 支付等流程并拿到电子签证单时,仅过去了5分钟。随后,海关查验环节更是"无缝衔接"。海关官员接 过记者的护照,扫描签证单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即出现入境信息。没有多余询问,他便微笑着将护照 递回,说道:"欢迎来到吉达。"吉达是沙特第二大城 ...
王沪宁会见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
央广网· 2025-11-04 19:05
中斯双边关系 -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京会见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 [1] -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斯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对话频密,有效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 [1] - 中方赞赏斯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愿同斯方一道增进各领域交往,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共同发展,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 [1] 斯洛文尼亚对华立场 - 斯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携手共谋未来 [1] - 洛特里奇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四大全球倡议,高度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 - 洛特里奇高度赞赏中国推动共同发展、公平正义的积极作为 [1] 会见参与人员 - 王勇、王东峰等参加会见 [2]
东西问丨林安梧:在全球视域下重新评价中国抗战的意义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17:37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题:在全球视域下重新评价中国抗战的意义 作者 林安梧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台湾东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奠定了重要基础。理解和评价中国抗战的意义,需要放 在更宏观的全球史视域下来重新审视。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 国际学术研讨会 si 北京大学校务 【 84 37 TPO - 2 F t and th r 2017-01- T t 201 t 2017 2025年11月2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 学者参会。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追求"王道"的中国抗战 从哲学层面来看,抗战促使人类重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下观"与西方民族国家体系的观念有着本质区别。在儒家思想中,"天 下"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地理疆域。这种"天下观"的核心就是"王道"思想——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压人。抗战期间,中国虽然先是处于劣势,但始终坚 持"以德报怨"的文化传统,这种精神在战后对待日本战俘和侨民的态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
埃及学者: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1-03 17:00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吸引全球瞩目。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语言学院院长、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拉杰布告诉人民网记者,制定五年规划是以 一种宏远的思维来治理国家和发展经济。每个五年规划既有延续性,又能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这 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续奋斗,使得中国政策保持了显著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振了人们对于世界经 济的信心,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他特别提到,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通过扩大自贸试验区建设、制造业领 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等一系列举措,中国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说,中国 的开放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可预期、稳定的合作前景。 埃及外交委员会委员贾巴拉对人民网记者说,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发 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加快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创设全 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 ...
普华永道报告:近六成中资企业拟未来3年加码投资拉美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6:36
投资目的地与区域布局 - 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和巴西已成为中资企业在拉美地区的热门投资地 [1] - 几乎所有的受访企业均在哥伦比亚开展经营活动,秘鲁(69%)、墨西哥(67%)、巴西(63%)亦为热门投资目的地 [1] - 超过七成受访企业已在拉美设立区域总部,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46%)、巴西(43%)、墨西哥(26%) [1] - 半数企业采用双总部或多总部架构,以增强决策效率与本土回应能力 [1] 经营成果与未来投资意向 - 目前已有超半数进驻企业实现盈利 [1] - 半数企业出海拉美实现盈利,主要分布在智利(76%)和墨西哥(69%) [2] - 近六成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进一步增加投资 [1] - 计划追加投资的企业比例在智利(76%)、阿根廷(73%)和墨西哥(72%)较高 [2] 行业机遇与双边贸易 - 拉美地区加快能源转型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在诸多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1] - 中拉在经贸、科研、文旅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1] - 中国与拉美地区双边贸易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中拉贸易总额达5,18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 运营挑战与风险 - 对当地法律法规了解不足(71%)、国际化人才缺乏(46%)、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经验不足(38%)是企业在拉美面临的前三大运营挑战 [2] - 政府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56%)是受访企业选择最多的风险 [2] - 外汇管制(50%)、当地政策稳定性不足(46%)也是让投资者顾虑较多的政策风险 [2] - 在市场风险方面,投资者主要关注市场竞争、经营成本和市场准入等问题 [2]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 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1] -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区域互联互通和创新合作[1] - 85%的受访者认可其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积极作用[1] - 增强了各方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风险的能力[1] 亚太地区合作的关键领域 - 在清洁能源、生态农业和低碳技术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网络以应对气候变化[1] - 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形成共识和行动方案[1] - 合作是实现亚太地区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角色 - 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理念高度契合[1] - 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地区合作注入持久动力[1] - 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开放承诺为亚太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1] - 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经验为秘鲁等拉美国家提供重要借鉴[1] 秘鲁与中国的双边合作 - 两国各领域密切合作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南南合作的典范[1] - 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性强,中国支持秘鲁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建设[1] - 共享经验和技术,携手推动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1] 对中国担任2026年APEC东道主的展望 - 中国有望带动整个亚太地区继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2] - 期待中国积极引领各方务实行动,使亚太地区保持开放活力,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信心与动力[2]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 ——访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17
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 亚太经合组织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1] - 该组织作为高水平对话与合作平台,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区域互联互通和创新合作[1] - 85%的受访者认可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发挥积极作用[1] - 该组织增强了各方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风险的能力,并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形成共识和行动方案[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角色 - 中国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理念高度契合[1] - 中国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地区合作注入持久动力[1] - 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开放承诺为亚太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其经验为秘鲁等拉美国家提供重要借鉴[1] - 中国接任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有望带动整个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2] 秘鲁与中国的双边合作 - 秘中两国各领域密切合作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南南合作的典范[1] - 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性强,中国对秘鲁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的支持助力其扩大出口并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1] - 两国共享经验和技术,携手推动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1] - 与中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合作有助于秘鲁等拉美国家加快发展转型[1]
立足APEC,六大维度梳理中国如何成为亚太增长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6:15
APEC会议与中国角色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 [1] - APEC以37%的全球人口占比,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 [1] - APEC成员在全球经济的占比从1989年的57%提升到2024年的61% [1] 中国对全球及APEC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 - 中国对APEC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半 [2] - 中国的货物贸易占到APEC对外贸易的29.2%,服务贸易占到APEC的14.3% [2] - 中国是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更是13个APEC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 中国制造业与贸易地位 - 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达到28% [2]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 [2] - 中国是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2] 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行动 - 中国制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3] - 中国推动190多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 [3] - 中国于2019年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3] - 中国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电等新能源,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3] 中国对外投资与产业升级 - 近五年来,中国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 [4] - 中国连续多年对外直接投资位于世界前三位 [4] - 2024年,中国对APEC 20个伙伴的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85% [4] - 截至2024年,中国对20个APEC伙伴的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71.9% [4] - 中国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4] - 中国连续多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4] 中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中国与至少七个APEC伙伴签署了双边自贸区协定,包括中国-韩国、中国-新加坡、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等 [6] - 中国推动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历时8年 [6]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中日韩自贸区正在重启谈判 [6] - 中国积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致力于建设亚太自贸区 [6] “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互通 - 中国与东盟及APEC多个成员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合作 [7] - 通过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马铁路等连接成泛亚铁路网的骨干网络,将东盟与中国连接为2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 [7] - 中国与越南进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与泰国“4.0”政策对接,与新加坡加快建设陆海新通道 [7] - 中欧班列连接东南亚与欧洲各国 [7]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坚持主权平等、国际法治、以人为本、多边主义、务实行动等核心理念 [8] -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8]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加强各国的减贫、工业化、数字化、互联互通合作 [8]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