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

搜索文档
泰国宠物食品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
商务部网站· 2025-09-19 00:41
2024年,泰国宠物食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出口额达8.68亿美元,同 比增长47%,占泰国宠物食品总出口额的32.4%。对日本的出口额为3.29亿美 元,其次是澳大利亚(1.67亿美元)、意大利(1.65亿美元)和马来西亚 (1.38亿美元)。这五个市场合计占据了泰国宠物食品总出口量的62.3%。 (原标题:泰国宠物食品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 据曼谷邮报9月18日报道,根据泰国商业部的数据,泰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 宠物食品出口国,2024年的出口总额达到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去年泰 国宠物食品的出口额占全球总量的10%。 德国在宠物食品出口方面继续领跑全球,去年出口额达到32.8亿美元,占 全球总量的12.3%。其他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出口额25.2亿美元,占比 9.4%)、波兰(出口额24.1亿美元,占比9%)和法国(出口额23.1亿美元,占 比8.6%)。 去年的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表现强劲,进口额达到了265亿美元。主要进口 市场包括德国、美国、英国、波兰和加拿大。 宠物食品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全球宠物饲养趋势的上升以及人口结构的变 化,其中包括老年人口的增长和家庭规模的缩小。 今年前7个月,泰国狗粮 ...
李嘉诚预言“应验”?国内41.5%的城镇家庭,未来将面临“2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15 06:54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 [1]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2.9% [1] - 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跌幅达20%至30% [1] - 二手房价格连续21个月呈下跌趋势 [5]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093万人净减少139万人 [3] - 总和生育率降至1.2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5年将突破3.21亿2032年超4亿 [3] - 人口负增长局面可能持续至本世纪末总人口或降至8-12亿 [3] 房产投资回报与流动性 - 租金回报率跌破2%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7] - 房产税试点扩大增加持有成本 [7] - 地理位置偏远房产流动性问题突出 [5] - 资源型城市房价跌幅达10%-30% [5] 政策与市场转型 - 2025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重大转折点 [10] - 城镇化率接近70%瓶颈居民负债率超62%抑制长期需求 [10] - 未来五年新增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均120万套 [15] - 货币政策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而非房地产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开发商转向租赁市场物业服务智慧社区等新兴业务 [24] - 长租公寓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模式兴起 [20] - 教育均衡化政策削弱学区房价值 [19] - 资本市场提供股票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工具 [18] 国际经验参考 - 日本六大城市1990-2015年住宅地价指数下跌75% [8] - 德国房价长期保持稳定日本经历泡沫后长期调整 [20] - 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市场冲击是长期结构性现象 [8]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 持有数套房产家庭占比41.5%需审慎决策 [27] - 老旧小区房产建议适度降价出售实现落袋为安 [13] - 刚需家庭购房成本降低迎来机遇期 [14] - 房产不再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佳工具 [26]
韩国:单人户数量首次破1000万 占家庭总数比重超4成
新华社· 2025-08-28 10:56
家庭结构变化 - 韩国2024年单人户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户 占家庭总数比重达42% 较2020年900万户增长11% [1] - 两人户数量从2020年540万户增至2024年601万户 增长11.3% [1] - 4人及以上家庭数量减少67万户 2024年降至394万户 降幅达14.5% [1] 社会人口因素 - 单人户增长主因包括社会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变化、就业形势严峻及房价高企 [1] - 韩国年轻人普遍推迟或放弃结婚生子 直接导致家庭结构小型化 [1] - 社会老龄化加速进一步推动单人户数量增长 [1] 整体家庭规模趋势 - 韩国家庭总数从2020年约2310万户增至2024年2411.9万户 四年增长100万户 [1] - 单人户占比从2020年39.2%提升至2024年42% 增长2.8个百分点 [1] - 家庭结构持续向小型化演变 两人及以下家庭成为主流形态 [1]
马云又说对了?如果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楼市将发生重大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38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5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下跌30% 深圳南山科技园次新房价格遭遇腰斩 [1] - 全国住房总量超过6亿栋 足够容纳30亿人居住 远超14亿人口实际需求 [3] - 00后比90后少4700万人 00-10后比80-90后少1.1亿人 [3] 供需结构变化 - 城镇化率接近70% 新增购房需求大幅减少 [3] - 2026年全国小学生预计减少263万人 需求端持续萎缩 [3] - 百城二手房市场挂牌量突破300万套 90后购房意愿明显降低 [5] 政策与制度变革 - 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制建立 五年计划推出600万套保障房 [3] - 北京保障房租金低于市场价30% 对商品房需求形成分流 [3] - 现房销售占比从2020年10.5%大幅升至2024年26.5% [3] 市场发展趋势 - 房贷利率跌破3% 未来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5] - 一线城市限购进一步放开 非核心区域已放开 核心区域预计松动 [5]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40以上 下跌速度可能加快 [5] 结构性机会领域 - 改造老小区位于城市核心地段 医疗交通商超学区配套齐全 [8] - 一线城市地铁口次新房租金回报率超过3.5% [8] - 智能系统完善的新房和次新房成为抗跌硬通货 [8] 市场机制转变 - 期房销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现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3] - 市场从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 [5] - 大中城市旧改全面提速 一线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纳入拆迁范围 [5]
强制全民社保,大概率只是个开始
创业邦· 2025-08-09 18:08
社保新规核心内容 - 从9月1日起,任何协商不交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强制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6] - 此前存在大量"不交社保"的灰色地带,例如员工与企业协商后双方各让利1000元(员工多拿1000元,企业少交1000元)[8] - 新规本质是国家强制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间做均衡,要求个人和企业按标准承担社保费用 [9] 社保缴纳成本分析 - 以上海为例:企业支付总成本13270元(含五险一金3270元),员工税前工资10000元,实际到手8152.5元(扣除个人五险一金1750元及个税97.5元)[11][13] - 企业缴纳比例: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9%、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2%、公积金7% [13] - 个人缴纳比例: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公积金7% [11] 人口结构对社保的影响 - 中国人口结构呈现"三明治"式老龄化趋势:底层(儿童)变薄、中间(劳动力)减少、顶层(老人)增厚 [15][17]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8%,即9亿劳动人口需抚养2亿老年人 [19] - 社保采用"现收现付制"(当前年轻人供养当前老人)与"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储蓄)混合模式,但面临劳动力减少的挑战 [18][20][22] 国际养老金模式比较 - 现收现付制:依赖代际转移支付,受人口结构影响显著(如德国)[20] - 基金积累制:依赖个人储蓄与资本市场表现(如新加坡强制储蓄制度)[23] - 中国模式融合两者,但仍需通过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年限等措施缓解压力 [17][22] 社保的宏观经济影响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未来员工到手1万元可能需企业支付2万元 [25] - 创业者现金流压力增大:团队月薪10万对应的总成本可能从15万升至20万 [25] - 国家兜底必要性:避免老年贫困引发社会动荡,社保将"事后救助"转化为"事前筹资" [23]
马云又预言成真?不出意外,2025年楼市将发生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28 16:30
市场分化表现 - 北京蜂鸟家园44平方米房源挂牌价较2021年峰值下跌49%至500万元 西城德胜学区房单价从22万/㎡腰斩至11.3万/㎡ [1] - 深圳南山网红楼盘单价跌破7万/㎡ 较2023年下跌超40% 部分房源跌幅达50% [1] - 成都金融城地块以4.12万/㎡楼面地价刷新纪录 招商锦城序等改善型项目四开四罄 上海智慧社区开盘去化率80%远超周边普通小区 [1] - 北京核心城区(东城、西城、海淀)挂牌价逆势上涨5-8% 通州、顺义等远郊区域价格回调3-5% [4] - 鹤岗新房均价3106元/㎡ 二手房仅1983元/㎡ 部分区域单价跌破1000元 [12]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00后人口较90后减少4700万 2026年小学入学人口将锐减263万 直接导致学区房需求萎缩 [3] - 90后群体中"租房不买房"观念普及 房贷月供占收入超30%即被视为风险警戒线 刚需入市节奏显著放缓 [3] 库存与去化压力 - 深圳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5万套 去化周期28个月 [4] - 中西部某县城新房库存75万㎡ 二手房3.2万套 去化周期超25个月 [4] 持有成本上升 - 3亿老年人中近三成持有两套以上房产 物业费、维修基金等支出增加 [6] - 房产税试点优化如重庆将免税面积从100㎡扩至180㎡ 湖南某业主拥有6套房产年设备维护费超5000元 若房产税落地年支出将激增至3万元以上 [6] 政策干预措施 - 国家启动4.4万亿专项债收储计划 600万套存量商品房纳入保障房体系 直接分流刚需群体 [8] - 广州、杭州等地刚需楼盘月成交量下降60%以上 [8] - 土储专项债重启后 武汉、长沙等地通过"收、调、供"联动盘活存量土地 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8] 房企战略转型 - 头部房企加速债务重组 融创境外债重组获74%债权人支持 预计化债600亿元 碧桂园拟削减116亿美元债务 [10] - 万科物业市占率突破25% 碧桂园投入建筑机器人研发 应用于100个在建项目 [10] - 2025年上半年127家房企破产清算 同比增加40% [10] 产品分化趋势 - 老旧小区贬值速度比市场平均快30% 配备智能系统、优质物业的小区抗跌性显著增强 [14] - 上海智慧社区开盘去化率80% 周边无智能配置小区去化率不足30% [14] - 成都金融城交子缦华等高端项目单价突破6万/㎡ 麓湖丽世缦华套均总价超千万 [14] 投资模式转变 - "以旧换新""原拆原建"等模式成为主流 但中小城市改造资金缺口巨大 [16] - 北京某小区通过商业开发筹集3000万改造资金 武汉同类项目仅筹到40% [16] - 专家建议关注"轨道+产业"双驱动区域如亦庄、丽泽商务区 利用15%首付和3.6%利率优化资产配置 [16]
今明两年买房,3年后或添麻烦,有4个坏消息需提前知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42
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风险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房价同比下跌2.7%,反映宏观政策、金融环境、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2] - 2025年二季度LPR维持在3.55%低位,但2026-2027年利率可能上调0.5-0.75个百分点,500万30年期贷款每月还款额将增加1500-2250元,总利息支出增加54-81万元 [4] - 房产税试点扩大至15个城市并计划2027年全国推广,北京1000万住宅年税负可能达5-12万元 [4] 人口结构变化与区域差异 - 全国331个地级市中217个出现人口净流出,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率5.8%,一线城市人口集中度19.3% [6] - 部分三线城市2024年房价跌幅高达17%,人口减少地区房产价值缩水速度惊人 [6] 房产隐性风险与持有成本 - 全国42.7万个15-20年楼龄住宅小区占比33.5%,平均每户维修成本3-5万元 [7] - 2025年上半年物业费平均涨幅9.7%,未来三年预计上涨15-20%,10年以上楼龄房产每年额外支出将增加1.2-1.8万元 [7] 流动性风险与市场交易 - 2025年一季度二手房挂牌到成交平均时间延长至138天,较2023年增加41天,部分三四线城市出现零成交现象 [9] 土地财政与配套设施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降21.3%,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降至26.7% [10] - 超过2300个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延期或缩小规模 [10] 能源转型与环境政策 - 2027年起住宅小区强制实施能耗限额管理,非绿色建筑能源成本预计上涨15-20% [12] - 2026年碳排放权交易延伸至社区层面,增加老旧小区业主成本负担 [12] 城市规划调整与区域价值 - 40个重点城市中27个在2024-2025年修订总体规划,部分区域功能定位变化可能导致5-8年内房价跌幅达20% [12] 开发商承诺与市场风险 - 超过60家开发商因资金链问题无法履行保值回购承诺,此类承诺大多缺乏法律约束力 [12] 通胀预期与房产价值 - 2025-2027年通胀率累计或达8%,同期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预计不足5%,房产实际价值可能贬值 [13]
育儿补贴政策研究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未提及公司,行业为生育补贴及人口相关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生育率现状及趋势**:近年来持续下降,1970 年约为 6,1990 年代降至 2 左右,2010 年降至 1.5 左右,2022 年降至 1.05,2023 年跌破 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韩国;联合国预测 2053 年预计仅达 1.2,低于 2010 年水平[1][2] - **生育率下降原因**:育龄妇女数量减少,2022 年比 2021 年减少 400 多万,21 - 35 岁生育旺期段减少近 500 万人;整体生育意愿降低,预计未来 30 年将降低约三分之一;结婚数量减少,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 610 万对,比 2023 年减少约五分之一[1][3][4] - **政府应对低出生率措施**:推出一系列措施,形成托幼基础支撑、经济减负、现金补贴递进式框架;2025 年两会提出“投资于人”理念,7 月 3 日发布新方案对三岁以下婴儿发放补贴;还包括试管婴儿技术纳入医保报销、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等[5][10] - **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及效果**:采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模式,类比新能源车补贴;一孩、二孩及三孩政策放开后未显著提升出生率,全面三孩放开后连续三年三孩出生率维持在 4%以下[6][7] - **未来人口结构趋势**:根据联合国预测,2054 年前后总人口较过去 30 年峰值下降约三分之一,2050 年前后玉林女性规模可能跌破 400 万以下,人口结构面临显著变化,新生代人口下降带来社会经济压力[8] - **净人口生产率影响**:自 1991 年开始低于 1,2018 年再次下行,2024 年降至 0.47,预计 2035 年小幅反弹至 0.52,但不足以扭转人口缩减趋势[1][9] - **地方政府生育补贴政策探索**:各地从 2021 年开始探索,如攀枝花为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发 500 元直到三周岁;天门叠加分娩补助与个税抵扣;克拉玛依采取阶梯式补贴等;2025 年呼和浩特首次提出一次性或分期发放大额现金奖励[11] - **国内各地政策效果**:攀枝花出生率实施四年后有所放缓,2023 年小幅回升至 6.81‰;天门扭转连续 7 年出生人口下滑,实现 8 年来首次正增长,但未逆转全省趋势[13] - **国外应对低出生率措施及效果**:日本自 2003 年通过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家庭相关支出占 GDP 比重增加,但总和生育率 2016 年以来再次下降;韩国自 2005 年实施生育补贴政策,2023 年出生人口首次正增长;新加坡实施婴儿花红现金奖励计划,减缓了生育率下降速度;北欧国家形成社会托育体系,总和生育率 2020 年后下降趋势放缓,保持在 1.6 左右[14][15][16][17][18] -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影响**:从投资驱动转向民生拉动,2025 年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预算安排接近 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6.1%和 5.9%,民生支出占比从 2005 年不到 15%上升至 2023 年接近 40%;促进居民消费成为重要手段,大中城市消费意愿缓慢修复至疫情前水平[19] - **育儿补贴政策影响**:不仅提振生育意愿,还能引发乘数效应,每发放 3,600 元年度补贴可拉动约 15,000 元消费,乘数效应约为 4 倍[20] - **弥补地方财政不足措施**:可能采取额外发债、特别国债等措施,2025 年有 3,000 亿元规模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项目,若执行顺利不排除明年继续考虑[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1 年卫健委发布《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中办和国办推行《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实施三孩政策[10] - 2022 年设立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每月 1,000 元[10] - 2025 年 3 月两会将发放育儿补贴写入国家年度任务,每个 3 岁以下婴幼儿每年 3,600 元连续领取三年[10]
现现在,买房的不急,卖房的开始急了,明年楼市该怎么走?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53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 - 百强房企2022年前11个月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2 1%至67268 1亿元 单月销售额同比骤降34 4% [3] - 多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 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态势 [3] - 全国100城新建住宅均价16190元/平方米环比跌0 06% 二手住宅均价15911元/平方米环比跌0 21% 跌幅持续扩大 [3] - 二三线城市普通商品房总价达150-250万元 超出多数购房者承受能力 [3] 市场供需格局转变 - 96%家庭已拥有至少一套住房 其中41 5%家庭持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潜在购房群体大幅萎缩 [5] - 开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二手房业主面临变现困难 市场从卖方主导转为买方观望 [3] 2023年三大结构性趋势 - 住房供给趋于饱和 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新增需求显著下降 [5] - 老龄化加剧叠加年轻人口减少 通过房产继承降低新增购房需求 低结婚率与生育率进一步抑制需求 [5] - 保障性住房大规模供应 山东2023年计划开工83881套保障房 北京"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将显著分流商品房需求 [6] 政策刺激措施 - 政府放松限购限售政策 提供购房现金补贴 [5] - 央行拓宽开发商融资渠道(股权/债券/银行贷款) 多地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至4 2% 首付比例降至2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