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负极行业首份半年报出炉,翔丰华毛利率下降6个百分点
华夏时报· 2025-08-02 20:22
8月1日,翔丰华(300890)(300890.SZ)发布2025年半年"成绩单",这是A股首份锂电负极企业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翔丰华的营业收入为6.88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为-294.59万元,同比下降107.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79.72万元,同比下降 159.65%,毛利率降至12.35%。这是翔丰华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今年上半年,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负极材料价格先涨后跌。不过,在一季度价格上涨时,负极企业并未获益,反而被成本拖垮了利润。8月1日,隆 众资讯负极材料分析师王莉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负极生产周期约1—2个月,在生产上具有滞后性。此前涨价主要集中在中小电池厂,电池大厂并 未跟进,所以部分企业得自己消化高成本原材料。目前行业仍处于供应过剩、竞争激烈的阶段,电池产业链整体付款处于不健康状态,且电池厂对负极厂 商压款严重,账期可达3个月。" 华夏时报记者胡雅文北京报道 首份亏损半年报 翔丰华的市场份额排在行业中部。2024年,翔丰华出货6.89万吨,产能利用率83.43%,实现产品收入13.82亿元。和头部企业、排名靠后的企业都存在不 小差距。 20 ...
对话黄勇:整治“内卷式”竞争核心是破除内卷,而非消灭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8-02 17:20
政策导向与监管行动 - 7月以来中央重要会议持续释放整治"内卷式"竞争信号,明确指向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1] - 8月1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正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等措施加快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1] - 多家外卖平台集体发文抵制无序竞争并承诺规范补贴行为,此前市场监管总局曾两度约谈外卖平台[1] 行业动态与竞争特点 - 外卖、水泥、钢铁、汽车、光伏等多个行业掀起"反内卷"之风[1] - 平台经济"价格战"特点:用亏损换份额,短期亏损可换取销售额、用户活跃度等资本市场估值指标[6] - 新入局者不跟进价格战会导致流量被对手虹吸,老玩家收缩可能被贴"掉队"标签[6] 法律修订与监管逻辑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构成违法,防止"低价-低质-低利润"恶性循环[10] - 《价格法》修正草案将"低于成本价倾销"从《反垄断法》升级为价格基本制度,填补平台胁迫商家的法律空白[10] - 监管重点转向规制平台用流量杠杆胁迫商家,同时禁止低价和禁止强制他人低价[12] 竞争影响与市场后果 - 短期影响:消费者非理性"薅羊毛",外卖行业骑手爆单超时率上升,商户增量不增利[8] - 长期影响:平台可能提价弥补亏损形成"先补贴后收割"闭环,资本收紧时或出现集体踩踏式退出[8] - 商户退出导致市场供给同质化,减少消费者选择并加剧新一轮内卷风险[8] 企业转型与政策引导 - 鼓励平台从追求数量指标转向质量指标,如建立"优质商家白名单"、推行"明厨亮灶直播"[13] - 建议将骑手保险分为强制险和商业险,强制险纳入公共服务范畴[13] -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向骑手原籍亲属发放补贴保障基本教育和医疗支出[13] 地方政府角色与规范 - 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中以税收返还、房租减免等诱导平台冲量,将订单量纳入数字经济考核[15] - 需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禁止财政资金支持平台低于成本价促销[16] - 优化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弱化短期经济数字考核,强化长期营商环境建设[16]
长城汽车欲造超跑:一场高端化棋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4:56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这一系列传闻背后,是这家中国汽车巨头在行业价格战的背景下利润承压。2025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实 现营收923.7亿元,同比微增;净利润同比下降10.48%至63.37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36.62%。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行业"价格战"持续、单车利润从2017年的2万元以上降至今年前五个月1.4万元(数 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背景下,长城或试图通过高端化和国际化两条 路径突围。 与FF的合作或并非空穴来风。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贇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城与FF若达成合作或可规避美国高关税,FF则可借长城供应链实现量产。" 而就做超豪华品牌战略目的,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 出:"如果传言属实,这将是长城一次非常大胆的品牌突围尝试。然而客观地讲,'豪华超跑'这条路难 度极高。" 豪赌超豪华跑车赛道 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布了一张高管合影,庆祝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在其发布的照片中,占 据C位的是一辆被黑布遮盖的神秘车型。从车的轮廓看,极有可能是一台超跑,由此引发业内对 ...
新势力车企7月放榜:零跑首破5万大关,小米汽车同比翻三倍
格隆汇APP· 2025-08-01 20:37
车企7月交付数据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17台,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1] - 小鹏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 [1] - 小鹏MONA M03 7月交付超15000台,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台,累计交付超15万台 [4] - 零跑汽车7月交付50129台,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5万大关 [4] - 零跑1-7月累计交付271793辆,位居新势力前三 [4] - 小米汽车7月交付超3万台,同比增长3倍 [7] - 理想汽车7月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39.74% [10][12] - 蔚来7月交付21017台,1-7月累计交付135167辆,同比增长25.2% [12][14] - 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 [14] - 鸿蒙智行7月全系销量47752辆,问界系列交付40753辆 [14] - 吉利汽车7月销量237717辆,同比增长58% [14] - 智己汽车7月交付7027台,环比增长16.6% [14] - 阿维塔7月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78% [14] 车企市场表现 - 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197189台,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4]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达80万辆,年内或突破百万辆 [7] - 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68541辆 [10] - 蔚来累计交付806731台,其中蔚来品牌737923台,乐道品牌58599台,firefly品牌10209台 [14] - 一汽-大众7月销售113026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4] 新产品动态 - 小鹏P7+将于下半年进入欧洲市场 [4] - 零跑全新C11于7月10日焕新上市 [7] - 零跑B01于7月23日上市,12万内搭载激光雷达与8295芯片 [7] - 小米推出首款SUV小米YU7,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10] - 蔚来乐道L90于7月31日上市,起售价26.58万元 [14] 产能与基础设施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7月初启动试点投产,预计7月底全面投产 [10] - 理想汽车全国有535家零售中心,527家售后维修中心,3028座超充站 [12] - 蔚来第80万台量产车乐道L90在合肥工厂下线 [14] 行业趋势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85万辆,同比增长7.6% [18] - 新能源零售预计101万辆,渗透率54.6% [18] - 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超60款,5月激增至百余款 [15] - 行业高管集体反对无底线价格战,认为会影响产业链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15][17]
蜜雪想再造一个“蜜雪”
经济观察报· 2025-08-01 20:27
蜜雪集团与幸运咖的发展战略 - 蜜雪集团为幸运咖设立"五年再造一个蜜雪冰城"目标 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达7000家时提出该目标 2025年幸运咖门店数同样达到7000家并计划冲击万店[2] - 幸运咖通过降低加盟门槛加速扩张 首年加盟费降至1.7万元 高潜力区域免加盟费 一线城市单店减免金额达3.4万元 老加盟商开新店优惠近5万元[5] - 公司采用片区化管理策略 每片区1000-3000家店 每150家为小组 市场人员规模超400人[4][5] 幸运咖的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初始定位三至五线城市及大学城 填补低线城市连锁咖啡空白 2020年已跻身行业前三[10] - 反向研发平价产品 中杯美式从8元降至5元 大杯拿铁从12元降至9元 椰椰拿铁成为首个销售额过亿爆品[6][9] - 沿用蜜雪冰城营销模式 新店采用红色拱门/喊麦等引流手段 单店日销最高达2万元[6][9] 咖啡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瑞幸与库迪发动价格战 两品牌全年新增1.5万家店 瑞幸成为首个万店品牌 库迪增速达瑞幸3倍[12] - 幸运咖2024年推出"全场6.6元"应对竞争 首日小程序销售额增44% 新用户增长105% 公司补贴后加盟商实收8-9元[13][14] - 主要竞争对手加速下沉 星巴克瞄准县域市场 库迪重点布局三四线 瑞幸进入县级市场[10]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采用半自动咖啡机降低成本 单台价格不足2万元 整体加盟成本约十几万元 但存在出品稳定性问题[15] - 原材料自主化程度高 自产椰浆/糖浆等 与蜜雪冰城共享供应链 河南基地年产能121万吨 海南工厂新增2万吨咖啡豆产能[15][20] - 公司97.5%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设备及原材料 加盟费仅占2.5%[18] 品牌发展战略 - 选择独立品牌而非增加品类 避免奶茶与咖啡内部竞争 新茶饮品牌中古茗/茶百道等咖啡业务未成规模[17][18] - 蜜雪集团全球门店达46479家 三线以下城市占比57% 机构预测未来门店规模可达10万家[19] - 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22.24杯 年增33% 美国人均消费量达729.2杯[20]
美团、淘宝、饿了么集体发声!
金融时报· 2025-08-01 19:52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 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 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 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 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三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 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三家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 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 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 22元红包",并邀请了知名女星金晨作为代言人。这也是淘宝闪购在参与外卖大战以来,邀请的第七位 明星代言人。同时,淘宝在微信等信息 ...
8月起,中国将迎来“四大降价潮”?除汽车外,这3类也降价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11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国内经济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央行货币超发严重。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 8.3%。我国M2的规模是GDP的2倍。另一边是国内物价水平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事实上,国内经济正处于通缩的 周期之内。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央行货币超发严重,物价应该会持续上涨。那为什么当前的物价却呈现"稳中有降"的奇怪现象呢?对此,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 因: 导致汽车行业大打价格战的原因有三个:其一,随着新能源车大量入市,意图就是想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燃油车为了守住阵地,就只能采取降价的措施来 应对。其二,中产家庭收入减少,购车需求开始下滑,汽车去库存压力大。其三,像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大举进军汽车业,导致汽车行业竞争趋于白热 化,全面的价格战就此打响。 第二类,房价"稳中有降"已成定局 从2022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就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像郑州、天津、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房价下步入下跌通道之中。而从2023年开始,上 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加入到调整的队伍上来。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全国平 ...
中国芯片厂商打价格战,“害苦”了三星?利润暴跌94%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05
近日,三星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从整体营收来看,似乎还不错,销售额为74.6万亿韩元(约3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环比下 滑5.8%。 但是营业利润却不好看,大跌55%,降至4.7万亿韩元(约242亿元人民币),创近六季新低。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产品大降价,然后虽然销量可能上升了,导致总销售额没有太多变化,但 因为价格降,导致利润大减。 更直接一点的来讲,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通过价格战,三星保住了市场,但没保住利润。 为何三星会这么惨,我觉得关键还是被中国芯片企业害的。 三星的半导体业务,其实就三块,一块是NAND闪存业务,一块是DRAM内存业务(含HBM),一块 是芯片代工业务。 NAND闪存业务,目前三星受到了长存的冲击,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买长江存储NAND闪存的越来越多, 三星不得不打价格战,以利润换市场,导致利润下滑严重。 为何利润会下滑这么多,原因就是芯片业务太惨了。 数据显示,其代表半导体业务的三星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在这一季度,收入是同比下滑2%、环 比增长11%至27.9万亿韩元(约1437亿元人民币)。 但是利润,却只有0.4万亿韩元(约20.6亿元人 ...
董明珠「仇敌」,要IPO了
36氪· 2025-07-31 17:27
奥克斯港股IPO动态 - 奥克斯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继2025年1月首次递表后的二次闯关[4] - 若IPO成功,实际控制人郑坚江将收获第三家上市公司[4] - IPO前公司突击分红37.94亿元,郑坚江家族已提前套现巨额财富[1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策略 - 公司起源于90年代,通过价格战策略快速崛起,曾被称为"空调屠夫"[4][6] - 2002年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揭露1.5匹空调成本为1748元,将市场均价拉低至2500-3000元[10] - 采取错位竞争策略,国内主攻下沉市场,国外拓展150多个国家和地区[5][12][13] - 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7.1%,成为全球第五大空调供应商[1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14]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49亿元、25.11亿元、29.35亿元[14] - 2024年收入不足格力六分之一(格力1900亿元),与美的集团(4072亿元)差距明显[5] 行业竞争格局 - 90年代春兰空调曾占据40%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达53亿元[7] - 通过价格战策略,奥克斯5年内做到国内第四,2004年销量突破300万台[9][12] - 与格力存在长期专利纠纷,2017年因侵犯专利被判赔偿4000万元[13] 创始人背景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郑坚江从汽车修理工起步,1994年进入空调行业[7] - 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公司约96.36%投票权[14] - 郑坚江家族已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奥克斯将成为第三家[4]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赵军谈“价格战”:与其单纯卷价格不如卷体验
新浪财经· 2025-07-31 16:09
8月1日至4日,第二十二届ChinaJoy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显示行业价 格战这一情况时,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价格战现象长期存在,我们去 谴责他,讨厌他也没什么用,这是阶段性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想法第一是与其单纯卷价格不 如卷体验、卷性能,比如今年国内电竞显示器市场不是单一的价格战趋势,比如国内第一季度达到258 万台,这其中4k高端涨幅75%,远高于大盘增长,随着产品规格的跃升,体验越来越好,我相信价格战 不是趋势,我们希望更多通过技术和产品升级来避免单一价格战对我们自身的影响。(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