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
搜索文档
天津出台实施方案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0:47
政策核心内容 -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方案》,旨在降低教育成本,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1] - 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3] 免费实施步骤与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天津市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保教费高出减免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按规定继续向家庭收取 [1] 免费标准与执行方式 - 公办幼儿园免费标准按照市和区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园保教费标准执行,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 [1] -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所在地同等级公办园免除水平减免,实际收费低于此水平的据实减免 [1] - 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减免 [1] 财政补助机制 - 对因免除保教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实际情况予以补助 [2] - 市财政局、市教委将分区核定市对区免保教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 [2] - 补助资金由市与区按5:5和7:3两档比例分担,并统筹利用中央和市级财力,适时动态调整 [2] 配套支持措施 - 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应助尽助 [2] -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严禁虚报冒领、挤占挪用 [2] - 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 - 加强学籍管理和数据稽核,做到应免尽免 [2]
广西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方案出台
广西日报· 2025-10-12 10:01
政策核心内容 - 广西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1] - 免除范围涵盖所有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大班)在园儿童 [1] - 在正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 [1] 费用免除与收取细则 - 免除标准按政府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伙食费 住宿费 杂费等不包含在内 [1] - 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若高于公办幼儿园免除标准 高出部分可按规定向家长收取 [1] 财政补助机制 - 因免除费用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进行补助 [1] - 补助金额综合考虑享受免费政策的在园儿童人数 所在地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 [1] - 自治区财政将优先统筹中央补助资金 不足部分由自治区和市 县按比例分担 [2] - 市本级和县所属幼儿园 由自治区分担70% 同级财政分担30% [2] 配套与保障措施 - 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周期不超过3年 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 - 继续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2] - 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2]
全国各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0
政策方向 - 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正在各地逐步落实到位 [1] - 政策旨在降低家庭育儿成本,从而节省开支并促进消费 [3] - 政策最终目标是鼓励生育,使全民享受政策红利 [3] 政策执行与质量保障 - 政策执行需确保免费的同时不降低教育质量 [3] - 财政补贴需要及时发放以支持政策实施 [3]
新华视点丨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进展成效怎么样?
新华网· 2025-09-29 16:20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实施进展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公办标准减免[1] - 政策实施后仅今年秋季学期预计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惠及约1200万人[2] - 全国各地迅速制定实施方案 如辽宁要求足额落实财政补助资金 四川要求“一园一策”落实退费方案[2] 政策对家庭及幼儿园的具体影响 - 成都某民办普惠园大班保教费由每月1000元减免至每月免收600元 沈阳某公办园大班保教费每月1045元免除后90多名孩子受益[2] - 内蒙古准格尔旗对全旗44所幼儿园的10213名在园幼儿每年减免3600元保教费 实现三年学前教育全免[2] - 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并减轻家庭育儿成本 满足幼有所育和幼有优育的需求[3] 确保教育质量与资源供给 - 业内关注补助资金按时到位问题 若资金不到位将影响幼儿园正常运营[4] - 政策明确幼儿园因减免保教费减少的收入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补助 未来将根据评估调整生均财政补助标准[4] - 四川凉山州通过改造村委会活动室等方式设立幼教点 省财政按每生每年700元标准减免保教费 基本实现适龄儿童“应读尽读”[6] - 准格尔旗组建幼教集团 通过骨干教师指导带教和跨园支教等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6] 普惠托育体系建设需求 - 家长希望加强普惠托育体系建设 建议依托幼儿园开办普惠托班以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7] - 托育机构运营成本较高 现有政府补贴与实际成本存在差距 建议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精准补贴并完善部门分工[7] - 托育行业面临从业人员薪酬不高和职业发展模糊等问题 建议加强专业人才体系标准建设并将相关工种纳入职业培训认定范围[8]
免费学前教育:多家幼儿园和相关家长 均表示相关政策已经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2:52
政策执行情况 - 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资金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 相关政策已经执行,家长反响不错 [1] - 公立幼儿园通过抽签入学,相比民办幼儿园更优惠 [1] 幼儿园收费与减免 - 民办幼儿园按照相应标准减免费用,例如一家三级幼儿园每月保教费700元,减免400元 [1] - 公办幼儿园实行全免 [1]
免费学前教育:多家幼儿园和相关家长,均表示相关政策已经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17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资金用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 相关政策已在9月中旬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由财政部介绍 [1] 公立幼儿园执行情况 - 重庆市南岸区一家公立幼儿园通过抽签方式入学 生源充足 [1] - 公立幼儿园提供更优惠的收费 相比民办幼儿园实现全免 [1] 民办幼儿园执行情况 - 一家民办三级幼儿园的保教费为每月700元 按照政策每月减免400元 [1] - 民办幼儿园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减免 相关政策已落地 家长反响良好 [1]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8:12
政策核心内容与全国推行 - 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重点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1][4] - 政策已在多地落地执行,公立幼儿园大班普遍实现保教费全免,民办幼儿园则按相应标准减免,例如三级民办园每月减免400元[1] - 政策惠及广泛,仅山东省就有约77.47万名儿童受益,省级财政统筹安排7.2亿元补助资金以支持政策落地[4] 地方实施方案与资金安排 - 山东、海南、黑龙江、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多地发布具体实施方案,核心是规定补助资金的来源与分担机制[4] - 各省市采取不同补助模式,如山东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青海则核定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并定期评估调整[4][5] - 黑龙江明确民办幼儿园收费中超出政府补助的部分可继续向家庭收取,确保政策平稳过渡[6] 政策执行中的挑战与偏差 - 部分地区对超龄儿童(如6周岁以上)是否享受减免政策存在理解偏差,引发家长咨询,但专家指出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孩子,不论年龄[2][6] - 部分民办幼儿园出现“先预收后补退”的情况,导致政策执行延迟,引发家长不满[7] - 各地因制定具体减免方案和标准的速度不一,导致政策执行进度存在差异[9] 民办幼儿园的运营压力与资金到位情况 - 民办幼儿园已为家长实施减免,但相应的政府补助款普遍“尚在申请中”,给园方带来运营压力[10] - 民办幼儿园的减免标准依据等级划分,如一级园减免600元/月、二级园500元/月、三级园400元/月,但收费较高的民办园仍能依靠教学质量优势维持生源[10] “免费不降质”的保障机制与长期投入 - 多地强调“免费不降质”,湖北、海南等地明确要求不得因免费政策降低生均公用经费或财政补助标准,确保办园质量[12] - 保障机制依赖持续的经费投入,如广东省继续执行生均拨款政策,标准为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以提升幼儿园运转保障水平[12] - 专家指出需加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防止在推进免费的同时出现幼儿园建设质量恶化,并关注民办幼儿园生存及公办园合并等问题[11][13]
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5:4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资金用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2] - 政策核心为免除幼儿园大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 [1][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孩子,不论年龄是6岁还是7岁 [2][5] 政策执行模式 - 公办幼儿园实行保教费全额免除 [1][2] -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进行相应减免,例如一级园减免600元/月,二级园减免500元/月,三级园减免400元/月 [1][7] - 民办幼儿园收费中超出政府补助的部分,可继续向儿童家庭收取 [3] 地方实施进展 - 山东、海南、黑龙江、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多地已发布具体实施方案 [2] - 山东省政策惠及约77.47万名儿童,省级财政统筹安排7.2亿元补助资金 [3] - 海南省计划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公办园学前一年免费全覆盖 [2] - 政策执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地区民办幼儿园尚未收到具体通知 [6] 财政保障机制 - 因免保教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在园儿童人数、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予以补助 [3][7] - 补助资金由中央、省、市县按比例分担,建立分级保障机制 [3][8] - 广东省对公办园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对普惠性民办园参照公办标准给予补助,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 [9] 执行中的问题 - 部分地区对超龄儿童(如6周岁以上)是否享受减免政策存在理解偏差 [5] - 部分民办幼儿园出现“先预收后补退”的情况,政策执行速度不一 [6] - 部分民办幼儿园虽已为家长减免费用,但相应的补助款项尚在申请中,资金压力较大 [7] 质量保障要求 - 多地强调“免费不降质”,要求不得因推行政策降低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或财政补助标准 [8] - 需防止在推进免费的同时出现幼儿园建设质量恶化,需持续加强经费投入以保障师资和基础设施 [8][9]
1000亿元,安排上了!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51
财政科技支出与研发投入 - "十四五"时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4% [3] - 资金重点投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 其中基础研究累计投入达7300亿元 年均增长12.3% [3] - 财政投入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41%提高至2.64% 研发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3]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表现 - 财政政策增强与经济情景适配性 强化逆周期调节并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 [4] - 过去4年中国经济实现平均5.5%的增速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4] - 政策支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推动畅通经济循环 [4] 民生领域财政支出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6] -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6] - 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 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5][6]
我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辽宁日报· 2025-09-11 09:01
政策核心内容 - 辽宁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1] - 政策遵循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 [1] - 旨在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1] 免除对象与标准 - 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免除标准按批准的公立幼儿园收费标准执行,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 [1] - 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部分可继续向家庭收取 [1] 财政补助与资金分担 - 因免费政策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1][2] - 补助资金由中央、省、市财政共同承担 [2] - 省以上资金根据核定的生均财政补助标准及在园儿童人数按比例核定 [2] - 其余资金由市以下财政承担,具体分担方式由市级财政确定 [2] - 各市需据实足额落实补助资金,且不得因新政策减少原预算安排的学前教育资金 [2] 配套支持措施 - 政策要求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2] - 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2] - 明确市以下分担责任,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2] - 落实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以提升办园质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