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经济
搜索文档
瘦西湖文旅冲刺港股:盈利能力承压,超八成收入依赖游船业务
贝壳财经· 2025-10-15 15:4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光大证券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 - 公司是扬州市唯一持牌的水上游船观光运营商,在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拥有20年独家经营权,在古运河区域享有无期限专营资格[2] - 2024年公司在江苏省水上游览服务市场的船票销售额占比约16%,位居全省第二[3]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水上游览服务市场收入约为102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1] 公司业务构成 - 业务主要分为水上游船观光服务、观光车服务及景区管理服务三大板块[3] - 水上游船观光服务是核心收入来源,过去三年占总营收比重均超过85%[1] - 公司拥有206艘游船,包括摇橹船、自驾船及主题画舫,单航次总载客量达3817人,旅游高峰期日最大承载量超过3.5万人[2] - 标志性产品包括"瘦西湖船娘"品牌及大运扬州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146万元、1.09亿元和1.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万元、4643万元和4287万元[5] - 2024年营收微增约2%,但归母净利润下滑约8%[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96万元,同比增长16.23%;归母净利润3530万元,同比增长4.3%[5] 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 - 水上游船观光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8.3%微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5.6%[4][5] - 观光车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6%[4][5] - 2025年上半年游船演艺业务收入约1844.8万元,占总收入比重超过20%[5] - 管理服务收入占比在2024年为5.1%[4][6] 成本与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同比上升约22%,达3100万元[6] - 毛利率从2023年的59%回落至2024年的54%[6] - 管理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8.4%降至2024年的29.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6.4%[6] 业务多元化扩张 - 自2022年起加速推进多元化,新增观光车服务并切入景区管理业务[3] - 2024年出资9500万元成立扬州市运通文化演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出大运扬州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3] - 高邮湖旅游度假区管理费从2022年的300万元提升至2025年的350万元[6] 季节性特征与区域集中度 - 盈利高度依赖假期与季节性客流,旅游旺季贡献全年营收约四至五成,而淡季不足两成[7] - 所有经营活动均位于江苏扬州,绝大部分收益来自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及古运河区域[8] 销售渠道 - 通过第三方渠道售出的水上游览票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2.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3.2%[9] - 主要第三方渠道包括美团、携程、抖音和同程[9]
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年轻人的玩法变了
新浪财经· 2025-10-13 14:05
宏观出行数据 - 2025年国庆“超级黄金周”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假期出游人群中,20至30岁年轻人占比超过50%,成为新主力 [1] 旅游方式转变:“窝囊游”与体验付费 - “窝囊游”兴起,特征为放弃赶行程,注重过程享受和情绪满足,景区电梯、索道等“物理外挂”门票订单同比增长20%至100%不等 [3] - 为节省体力,境内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其中北京增长75%,四川阿坝增长翻倍 [3] - 出境包车游增长更为显著,整体GMV同比增长超120%,日本市场增长180%,斯里兰卡增长超300% [3] - 追求沉浸式体验,环岛骑行、非遗手作、城市漫游等体验式玩法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50% [4] - “美食+美景”叠加效应显著,相关城市榜单TOP20重合率达75% [4] 目的地选择:大城市与“反向出游”并存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如北京、成都、重庆、杭州、上海占据热门目的地前列,展现出强大向心力 [5] - 具体城市增长数据:成都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杭州增长24%,上海增长15%,重庆增长12% [5] - 上海黄金周接待游客超2548万人次,重庆接待游客达2701.59万人次 [5] - “反向出游”至小城趋势明显,54.2%的受访者计划选择小城游 [6] - 小城旅游订单增长迅猛:湖北恩施包车游订单增3倍,山东泰安整体订单增72%,山西运城增57%,浙江湖州增40%,河南开封增36%,河北秦皇岛增34% [7] - 拥有特色IP的小城受青睐,如景德镇因“鸡排哥”旅游订单增长近40% [7] - 小城“烟火小店”客流热度在假期首日环比节前激增300% [7] 夜游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夜游”搜索热度环比节前增幅超过200% [9] - 南昌、南宁、长沙、海口、洛阳成为夜生活最活跃城市,其中南昌、南宁和洛阳夜间最热项目为“逛景区” [9] - 文化演艺拉动夜游,石家庄夜游景区搜索热度环比翻倍,西安大唐不夜城夜间客流同比增长超45% [9] - “博物馆奇妙夜”受欢迎,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热度同比暴涨超5倍 [9] - 视觉盛宴如无人机烟花秀搜索热度增长超30% [10]
国庆中秋长假旅游市场热度创新高
中国青年报· 2025-10-10 08:51
旅游市场总体规模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假期旅游主题与热门目的地 - 红色文博游、赏秋户外游、观景赏月游成为假期主流玩法 [1] - 兼具红色旅游和赏秋赏月资源的小城市成为热门选择,例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 [1]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红色景区、赏秋景区和夜游景区搜索热度最高的是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和上饶市望仙谷 [1] - 去哪儿平台用户预订了全国2000多个县城的酒店,四川九寨沟县酒店预订量最高 [2] 旅游消费行为趋势 - 携程数据显示国内长线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 [2]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同时预订两个及以上国内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20% [2] - 国内非一线城市的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90% [2] - 连住两天及以上的国内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52% [2] 新兴消费场景与细分市场 - 消费新场景呈现"虚实结合""跨界联动"特点,05后群体成为二次元消费主力 [3] - 携程平台"夜游"一词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 [3] - 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场馆夜间热度同比增长超5倍 [3] - 无人机烟花秀等视觉盛宴带动无锡禅意小镇·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等景区热度增长超30% [3] 特定旅游模式与驱动因素 - 人少景美、拥有小机场的城市机票预订增幅最为明显 [3] - 音乐节对小城旅游的带动效应最为显著 [3] - 体育赛事进一步激活假期文旅市场 [3] - 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三成,其中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出境机票预订增幅超五成 [2]
“双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奔涌 远途游与深度游成主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9 00:15
出行总量与增长 - 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1] - 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1] 小众目的地旅游趋势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吐鲁番、湖北十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100% [1] - 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洱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逾70% [1] - 新疆昭苏、海南屯昌、黑龙江伊春等长线游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1] 消费行为与市场成熟度 - 旅游消费选择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的价值认同 [1] - 旅游消费核心转向“体验”,游客渴望“融入”而非仅“到达”目的地 [3] - 需求变迁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 [3] 文旅融合新业态 - 四川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拉动当地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45% [2]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现象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 [2] - “文旅+百业”模式带火更多旅游目的地 [3] 文化体验与夜游经济 - 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等业态热度显著攀升,博物馆成为游客出行兴趣锚点 [2] - 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 [2] - 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场次热度同比上涨超500% [2] - 无锡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的无人机与烟花秀带动景区热度同比增长超30% [2] - 全国举办300多场大型灯光秀,构筑夜游核心吸引力 [2] 年轻客群与目的地案例 - 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5%,20岁至30岁年轻人在预订客户中占比达50% [1] - 夜游等新模式能吸引游客“多住一晚”,并驱动目的地供给全面升级 [3]
小城游订单大增,分段出行、夜游受青睐......“超级黄金周”旅游现新趋势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08 22:36
旅游市场整体复苏与规模 - 今年“十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行业呈现出“走得更远、玩得更深、花得更多”的鲜明特征,客单价稳步提升 [1] - 飞猪数据显示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提升14.6%,交通工具类商品人均预订量同比提升5%,酒店线路游门票等商品人均预订量提升4.6% [1] 年轻消费群体行为变化 - “95后”年轻游客占比近四分之一,成为推动消费趋势的重要力量 [2] - 该群体更看重情绪价值和深度体验,大学生群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3%,其中国际机票增幅达110%,人均旅游消费金额提升31% [2] - 年轻游客的偏好带动产品结构优化,高品质酒店、多居室民宿、私家团和定制游产品受青睐,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90%,连住订单增长超五成,2居室以上民宿预订热度增长140% [2] 旅游目的地选择趋势 - 游客出行半径显著扩大,长线游占比提升,携程数据显示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 - 传统热门城市依然领跑,但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地区订单增幅接近30% [3] - “小城热景”迎来爆发式增长,景德镇、泸州等三四线城镇订单增速显著,部分目的地增幅超200%,酒店预订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 [3] - 音乐节、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成为小城“出圈”推手,如安徽马鞍山和四川泸州的音乐节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分别增长2.6倍和2.1倍 [3] 出行方式与新兴业态 - 超三成游客选择“分段式”出行与错峰安排,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延后至10月9日至12日返程 [5] - 错峰出游带来成本优势,节后多条航线价格降幅超50% [6] - 夜游经济兴起,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化场馆夜间场次热度涨超5倍 [6] - 各地夜游项目形式多样,如重庆无人机表演带动周边商家营业额飙升300% [6]
金秋六安出新彩 假日市场消费热
搜狐财经· 2025-10-06 20:44
核心观点 - 六安市通过统筹策划新业态、票根经济和夜游项目等创新举措,在国庆中秋假期成功点燃文旅消费热潮,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实现显著同比增长 [1][2] 旅游市场表现 - 假期前五天全市接待游客409.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3%和19.47% [2] - 两大省级度假区吸引游客11.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163.2万元 [10] 新业态与多元场景 - 裕安区南焦湾“露营+”业态通过功能布局与活动设计打造全龄段户外休闲目的地,满足生态露营、网红打卡、亲子互动等复合型需求 [2][3] - “有虎悬崖洞穴咖啡”成为网红地标,假期前五天接待游客约8000人次,售出茶饮约4000杯、露营烧烤套餐约500套 [3] - 金寨县西茶谷创新“一品一游”茶旅融合模式,假期前五天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及茶叶销售营业额增长50%以上 [5] - 霍山县春风文旅小镇为投资60.8亿元的2000亩超级综合体,假期前五天接待游客5.6万人次 [7] 票根经济与惠民政策 - 推出“高铁票变福利券”活动,凭到达六安的高铁票可兑换专属消费权益,成功打造“交通+文旅”联动新范本 [8][10] - 联合携程、美团发放文旅消费券共计300万元,重点商圈同步推出代金券、满减等配套活动促消费 [12] 商文旅融合与夜游经济 - 六安皋街和文庙街区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潮玩深度融合,假期前四天人流约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000万元 [13] - 万佛湖景区夜游项目带动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增长40%,预计假期综合收入突破千万元 [15] - 天堂寨景区夜游演艺活动假期前五天累计接待游客10.35万人次,创下综合收入892.31万元 [17]
中秋夜游,一起在武汉解锁“赏月新姿势”
长江日报· 2025-10-06 09:23
夜游经济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武汉园博园(含汉口里)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其中夜游游客占比50% [1] - 花博汇假期前四天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 其中夜游游客占比50% [1] - 木兰不夜城假期前三天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 其中夜场游客占比65% [1] - 武汉"两江夜游"船票一票难求 "夜上黄鹤楼""知音号"持续走热 [1] - 截至发稿时花博汇门票已预订近6000张 景区内民宿全满房 [3] 核心景区夜游活动 - 中秋夜武汉各景区推出夜游盛宴 包括"望月 奔月 赏月 品月 邀月"等多元活动 [2][3] - "两江四岸"长江灯光秀推出中秋特辑《月满江城夜》 以现代光影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创新对话 [2] - 黄鹤楼景区开启国风盛宴 设置巨型"爱心月亮" 对岸晴川阁同步启幕夜游灯光秀与实景剧 [2] - 昙华林山顶城墙市集可拍摄黄鹤楼与武昌城墙同框画面 举办城墙音乐会 武昌蓝江商城顶楼新开山顶烧烤店设有巨大观景平台 [2] 特色项目与新兴业态 - 园博园中秋夜推出"嫦娥奔月"表演 宇航员探月情景 无人机绘制"五仁月饼"图案 提供388斤大月饼免费品尝及200人汉服巡游 [3] - 花博汇举办中秋千灯会 10月6日至8日每晚8时38分进行大型许愿灯放飞祈福仪式 [3] - 木兰不夜城以万盏灯笼和5万平方米"稻田光影秘境"打造光影画卷 推出升级版《木兰传奇》实景剧 非遗打铁花及国风电音节 [4] - 武汉欢乐谷打造"白+黑"全天候体验 举办惊奇集会包括少年武术 无厘头大赛 武汉话动物园脱口秀 非遗傩戏等活动 [4] - 武汉植物园推出光影秀加潮玩市集 打造"植物梦境"场景 其他夜游活动如桃源集 九峰森林动物园 "凤娃之夜"等同期开启 [4]
巨有科技景区多业态夜游经济:点亮景区夜间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9-11 23:27
夜间文旅消费的发展机遇与价值创造 - 夜间文旅消费作为城市经济新增长极,其价值创造逻辑已从单一照明亮化升级为多维体验重构 [1] - 在日间景区承载量普遍超负荷背景下,夜游经济通过时空延展释放效益,例如北京环球影城夜场游客人均消费提升至日间的1.8倍 [1] - 模式创新实现景区资产全时段运营,成都锦江夜游项目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25% [1] - 夜间时段成为衡量目的地竞争力的黄金指标,上海迪士尼夜间秀使其年度二次消费占比突破45% [1] 文化叙事作为核心引擎的范式转变 - 文化叙事表现形态正经历从观赏型到参与型的转变,开封清明上河园通过游戏化设计使复游率提升至37% [3] - 文化赋能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情感记忆点,洛阳应天门3D投影秀的交互设计使游客自发传播量增长4倍 [3] - 文化IP深度开发形成产业链效应,敦煌夜游项目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52% [3] 技术创新重塑体验维度 - 技术创新突破体现在空间重构、感官叠加与智能响应三个层面 [4] - 广州珠江幻影项目运用5G+8K技术实现全域协同系统,使项目溢价率达普通夜游的2.3倍 [4] - 无锡拈花湾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生物反馈机制,使游客满意度达98% [4] - 元宇宙技术应用带来革命性变革,张家界AR夜游虚拟道具交易额占项目总收入的18% [4]
暑期海南旅游“火力全开”
海南日报· 2025-09-08 09:48
暑期旅游市场表现 - 海南暑期旅游订单量 客流量 消费额全面向上增长 全域旅游活力加速释放[2] - 三亚游艇日均出海超400艘次 客流量同比增长近30%[2] - 鸿洲码头暑期客流量超14万人次 7月比6月增长近50%[2] 区域旅游增长差异 - 万宁 东方 保亭 屯昌 海口等地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2] - 昌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白沙增长90%[2] - 海口线路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1% 非传统热门区域增速显著[2] 政策刺激效果 - 夏季旅游消费补贴活动吸引超30万游客参与 累计发放超3000万元补贴[3] - 政策带动海南旅游消费超5亿元 有效拉动市场增长[3] - 活动持续至9月底 增长态势有望延续[4] 交通住宿市场 - 飞猪数据显示海南机票订单量同比有较大增长[3] - 携程平台显示暑假期间海南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0%[3] - 海口酒店间夜数环比增长10% 客房收入环比增长15%[4] 节庆活动影响 - 欢乐节开幕当晚海口FUNBAY自在湾街区"海口自在湾美食"搜索量环比暴涨289%[4] - 8月1日至24日海口目的地机票销量环比增长12.49% 销售额环比增长11.82%[4] - 8月海南文旅订单额环比增长13%[4] 消费新趋势 - 夜游经济表现突出 "海大南门夜市"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 "陵水新村夜市"上涨380%[4] - 热带雨林类景区备受青睐 亚龙湾热带雨林森林公园 呀诺达热带雨林搜索量明显上升[4] - 形成多元消费场景 交通 住宿 餐饮等旅游全链条均有增长[4]
杨明霞:琴澳可成非遗出海枢纽 让手艺从“博物馆”到“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5:22
核心观点 - 非遗被视为超级接口 通过时尚化 经济化 国际化实现价值转化 推动文旅经济发展 [1] - 琴澳地区凭借制度优势和文化多元性 有望成为非遗出海枢纽 重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格局 [2][3] 非遗商业化模式 - 夜游经济结合非遗故事拆解为可互动剧情 浙江安吉竹灯长城夜游2天吸引3.2万人次 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8亿 [2] - 中秋运河景区奇妙夜三天接待5万人次 登抖音同城榜首位 [2] - 数字藏品同步上线 吸引年轻人参与灯光秀体验 [2] 文化传播策略 - 通过明星共创定制非遗身份 如何超莲×景泰蓝等100多位明星担任琴澳非遗星推官 [3] - 借助TVB 葡萄牙国家电视台等媒体渠道实现文化双向传播 [2] - 邀请葡语国家艺人与非遗大师共创短片 在澳门国际电影节首映 [2] 区域优势 - 澳门拥有400多年中西交融历史 连接8个葡语国家2.6亿人口市场 [2] - 横琴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 与澳门形成制度与文化互补优势 [2][3] - 岭南 葡语及国际多元文化在琴澳地区汇集 [2] 经济生态构建 - 将非遗拆解为可体验 可传播 可交易的最小文化单元 [3] - 通过夜游 明星 联名 出海等放大器形成新经济生态 [3] - 推动非遗从博物馆展示转向热搜榜关注 实现从技艺展演到经济转化的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