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商体展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从上海西站“沿着沪宁去旅行”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56
9月,"从上海西站出发——沿着沪宁去旅行"系列旅游产品正式面向市场发布并上线运营。该项目由普 陀区文旅局、铁路上海站、上铁文旅集团联合开发设计,精心设计5条主题线路,各具特色: 秋日里,一趟趟旅游列车从上海西站驶出,载着游客沿着沪宁线,开启一段段融合人文与自然的精彩旅 程。 上海西站地处上海内中环之间,京沪铁路、沪昆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15号线等 在此交会。这里成为集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级综合交通枢纽。 "加强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旅游业升级焕新,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消费需 求。"普陀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涵嫣表示,将持续深化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各城市在文化交流、 资源推广、节庆会展等领域的联动合作,推动区域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9日 14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南京线以"文化快旅"为核心,带领游客领略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蕴;常州溧阳线主打"深氧静心",邀请游 客沉浸于天目湖的秀美山水之间;南通泰州线侧重"文博寻根",行走于唐闸古镇感受工业遗存;无锡苏 州线则尽展"江南印象"的 ...
Ye!西岸|徐汇夜经济热力迸发,多元联动激活滨江商圈消费新势能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41
商圈整体表现 - 国庆8天假期(10月1日-10月8日)徐汇滨江商圈抽样7家商业体累计销售额近1亿元,同比增长9.70% [1] - 国庆假期商圈客流量超180万人次,同比增长58.15% [1] - 商圈呈现“核心引领、周边共振”的消费格局,西岸梦中心假期销售额同比激增125.44%,客流同比暴涨263.09% [1] 西岸梦中心表现 - 作为商圈核心,西岸梦中心凭借多元活动成为增长主力 [1] - FISE赛事期间(10月16日-19日),西岸梦中心客流环比上周上升69.5%,销售环比增长33.4% [3] - 西岸梦中心推出票根联动优惠,吸引消费者跨商场消费,其高人气延伸至保利时光里、正大乐城等周边商场 [5] 传媒港花园里表现 - 国庆假期期间,传媒港花园里销售额同比增长52.32%,客流量同比增长139.37% [1] 徐汇正大乐城表现 - 10月1日至19日,正大乐城全场客流同比增长7%,总销售额同比攀升11.5% [8] - 正大乐城夜间时段(18:00—02:00)客流激增23.5%,娱乐服务板块销售额增幅达16.5% [8] - 商场创新打造“赛博烟火街区”,“夜猫子通兑券”核销率超90%,串联电竞、桌球、密室等娱乐业态与餐饮商户 [8] 活动与展会带动效应 - 2025 FISE城市运动嘉年华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名运动员参赛,220余家品牌齐聚 [3] - 第四届气味上海与首届美护上海汇聚全球近500个香氛、美护品牌,吸引上万名专业观众与数万名大众消费者 [5] - 商圈通过国际赛事、光影艺术、特色展会与夜间业态创新实现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1][8]
带给跨国企业面向未来的更优选择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20
文章核心观点 - 来自17个国家的多领域跨国企业齐聚上海,其集体选择反映了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中国市场全球价值的认可 [1] 全球创新场 - 跨国企业认为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全球创新场”,是中国市场新品首发、技术首试和模式创新的首选地 [2] - 韩国SK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横跨能源、化工、半导体、生物制药等多个赛道,正在加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 [2] - 瑞士罗氏集团于今年5月投资20.4亿元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加强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2] -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观察到“在中国创新、向世界部署”的模式成为趋势,中国正在加速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 [2] - 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在中国拥有两家“灯塔工厂”,上海普陀工厂利用人工智能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63%,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3] - 西门子与上海临港共建“数据跨境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交换服务平台”,工程师可在几秒内生成高可靠性操作代码 [3] 制度型开放 - 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于9月30日获批设立,成为今年首家在华获批的外资独资券商和首家日资独资券商 [5] -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和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面“清零” [5] - 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直观医疗在上海设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实现在中国生产 [5] - 日本野村控股认为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持续向外国公司和投资者敞开大门 [6] -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认为上海发布的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将助力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AI+制造”战略加速数字化转型 [6] 消费新图景 - 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健康消费、银发经济、美丽经济等新热点,消费质与量同步提升为各国企业带来机遇 [7] - 欧莱雅集团过去近30年持续看好中国经济,今年二季度其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约3% [7] - 瑞士诺华公司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科研、生产等多方位投入,加速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引进和应用 [7] -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爱上运动及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8] -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新加入上海市咨会,其董事会主席认为中国发展具有强劲脉动 [8]
为一场球赴一座城,国际体育赛事成为文旅经济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38
赛事规模与消费拉动 - 今年网球中国赛季包括9站巡回赛,预计吸引超过100万人次观赛,带动关联消费超20亿元[1] - 上海网球大师赛创下票房破亿、观赛人次约25万的历史纪录,境外观众占比约10%,较去年同期上涨2%[1][7] 衍生品销售与IP价值 - 上海网球大师赛衍生品总销售额破两千万,单日可达160万人民币,高峰日突破200万,较去年增长60%[4] - 赛事推出与“周同学”IP联名系列,产品超700种,通过情绪价值消费和场景营销释放IP商业潜力[4] 入境旅游与城市经济 - 2025年1至8月全国出入境外国人达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其中免签入境1589万人次,占62.1%[10] - 上海通过联动票务、商区优惠、离境退税等措施打造“赛票+酒店/景点/交通”组合产品,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8] 文旅融合与消费生态 - 赛事结合音乐、时尚、全民体育等活动,构建“观赛+体验+文旅”全链条消费模式,提升城市文化展示窗口[2][9] - 外国游客在华平均到访2至3个城市,青岛、苏州等新目的地通过特色产品(如啤酒文化、园林体验)吸引深度游[11][12]
这个金秋,城市漫步玩出新花样
新华网· 2025-10-16 21:25
文旅商体展融合趋势 - 城市漫步呈现“文旅商体展”融合新场景,更好满足主题化、沉浸式及追求情绪价值的休闲需求,创造更多消费空间 [1] - 广州结合全运会赛事布局与城市文旅特色,推出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线路,覆盖运动、青春、无障碍等主题 [3] - 上海闵行区借网球大师赛推出多个“赛事+”产品和线路,浙江多地允许游客凭“浙BA”球票兑换文旅消费券、享受景区及民宿折扣 [4] 科技赋能体验创新 - 科技赋予城市漫步更多可触可感体验,例如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家用及工业机器人互动,游客可购买智能眼镜、陪伴型机器人等热门科技产品 [4] - 广州发布8条科普Citywalk路线,涵盖文化自然、未来交通等主题;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和平永川龙展品借助AI技术走出展馆,在南京路步行街担任导游 [5] - 杭州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自4月底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超5万人次到访,预约参观已排至10月底 [4] 文化展陈与非遗活化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月来月美”城市艺术项目,非遗传承人与建筑师共创展亭,串联世纪公园、人民广场站等多个地标,并配套音乐演出 [7] - 越来越多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品走进街区,成为城市漫步中可邂逅的风景,带动体验更加立体 [7] 在地生活与消费新场景 - 打卡菜市场成为体验城市新方式,例如杭州文二菜市已改造升级为集生鲜、美食、咖啡、共享厨房于一体的生活空间,吸引大量游客 [8][10] - 文二点心店以豆腐脑、油条、烧饼“杭州早餐三件套”闻名,成为打卡热点,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直接拉着行李箱前来消费 [10] 赛事经济的拉动效应 - 广州为迎接全运会推出惠民措施,联合全市文旅企业提供近百万张免费及优惠门票,300家社会体育场馆提供30万张运动优惠券 [3] - 2025年上海网球大师赛吸引约25万人次到场观赛,赛事+产品有效拓展消费链条,观赛票成为解锁周边区域多元消费体验的金钥匙 [4]
长假点亮上海 “体验感”拉满 观高端赛事、赏文博展演、逛国潮古镇 2548.5万人次游客来沪
解放日报· 2025-10-09 09:45
总体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 [1] - 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3.70%,较去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 [1] - 全市公园接待游客约6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 [8] 节庆活动与消费促进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以“一节两季”模式带动全要素旅游消费突破3000亿元 [2] - 文旅商体展深度联动打造高能级节庆活动,如复兴艺术节、长滩艺术节等,将文化元素融入商圈 [2] - 体育赛事如上海劳力士大师赛、F1H2O摩托艇锦标赛等构建“观赛+体验+文旅”全链条消费模式 [2] 商圈与市集活动 - 各大重点商圈举办如“最虹桥”嘉年华、“上海之夏”青浦金秋购物季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3] - 年轻化市集如浦东前滩31太隐生活节、黄浦区“丑衣服市集”等以个性化玩法带来沉浸体验 [3] - 南京西路商圈联动光影活动接待游客20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1% [9] 文博展演与文化艺术 - 文博场馆如浦东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高品质展览,成为“文化打卡高地” [4] - 演艺市场热度爆棚,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瓦格纳歌剧等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5] - 静安国际光影展活动覆盖区域客流累计达37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 [9] 古镇乡村与郊野旅游 - 古镇古街如嘉定南翔、青浦朱家角融合国潮文化,推出“千桌万人小笼宴”等创新产品 [7] - 郊野公园如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举办农文旅活动,提供沉浸式自然体验 [7] - 奉贤旅游风筝会、松江辰山自然生活节等活动将自然生态与休闲体验完美融合 [7] 公园与光影活动 - 10月2日为游园客流高峰日,当天约有97.5万人次市民游客前往公园绿地 [9] - 上海国际光影节以“点亮上海”为主题,在16个分会场举办1185场活动 [8] - 上海动物园蝴蝶展、古猗园非遗文化月等主题游园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8]
以赛为媒激发消费新引擎 文旅商体经济“串珠成链”
新华财经· 2025-10-08 22:07
赛事概况 - 上海国际赛车场于10月8日举办首届自主IP赛事——上海8小时耐力赛 [1] - 赛事吸引了前F2冠军卡马拉、张臻东、邓亿以及明星车手王一博等国内外知名车手参与 [1] - Motorsport车队87号车组获得冠军,33 Harmony Racing车队33号车组和Climax Racing车队777号车组分获亚军和季军 [1] 赛事特点与规则 - 耐力赛是赛车界的“马拉松”,核心在于超长时间内由多位车手轮番驾驶同一辆赛车,比拼行驶距离,考验车手的持久性、稳定性和策略性 [1] - 各车组由3至4名车手轮番驾驶,需在8小时内跑完最长距离 [2] - 规则对车手驾驶时长有严格限制,例如每名车手单次最长连续驾驶距离为30圈,最大累积驾驶时间不超过115圈,增加了比赛的策略与协作考验 [2] 市场热度与影响 - 明星车手王一博的加盟使赛事关注度飙升,吸引大量粉丝,不少车迷从外地专程前来观赛 [4] - 赛事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周边酒店(如上海嘉定凯越酒店、全季酒店、海友酒店)在10月6日至8日的多个房型早在9月份就被预订一空 [4] 产业联动与城市营销 - 上海8小时耐力赛是“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重点活动,旨在以赛事为媒介,串联文旅商体展资源 [5] - 赛事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商贸区设置了丰富的互动活动、赛车主题衍生品、互动游戏及品牌展示区,打造“观赛+休闲”的无缝衔接体验 [5] - 赛事实现了“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激活多元资源、展现上海城市文旅消费新魅力的纽带 [5]
93天狂欢“人财双旺”!第36届上海旅游节闭幕
国际金融报· 2025-10-07 22:14
旅游节庆模式与整体表现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首次采用“一节两季”模式,历时93天,从7月暑期旅游季延伸至9月经典活动季 [1] - 旅游节实现文旅商体展全方位联动,共举办500项节庆活动,形成全城开花的“旅游兴城”局面 [1] - 暑期旅游季(7月5日至8月31日)接待游客9698.37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524亿元,同比增长27% [3] - 经典活动季接待市民游客6581.64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实现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608亿元,同比增长10.6%,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达67%,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3] 景区活动与消费带动效应 - 9月13日至19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东方明珠等60多家景区推出门票半价活动,期间上海市门票业务人次同比增长51.04%,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4.43%,酒店业务人次同比增长27.59% [4] - 乐高乐园暑期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单日峰值达1.5万人次,带动周边5公里内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 [4] - 迪士尼、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分别推出“达菲主题月”、“EVA音乐节”、“虎鲸造浪节”等主题活动 [4] - 7月至9月“乐游上海”旅游消费券带动上海主要酒店集群平均到客率同比增长22%,客房销售额平均增幅达17.69% [4] 区域特色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静安区打造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青浦区串联朱家角古镇沉浸式文化季、世界赛艇锦标赛等十大标志性活动 [5] - 松江区推出暑期“亲子旅游周”,发布“十大亲子网红打卡点”与“十大亲子主题线路” [5] - 嘉定、闵行、金山、奉贤、崇明等近郊区域以“国风国学”、“潮玩潮购”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有效拓展都市消费半径 [5] - 浦东、黄浦、静安、长宁、普陀、虹口等区举办都市主题活动,为打造无边界文旅消费场景提供案例 [5] - 普陀区推出“水岸乐游周”,静安区打造近百场“全城有戏·星舞台”公益演出,奉贤区举办超百场演出的“今朝有戏·演艺生活节” [6] 智能服务与国际化提升 - “沪小游”智能服务平台升级,提供活动信息、购票、交通等一站式支持,并推出线上投票、支付宝优惠、滴滴景区6折优惠等专题活动 [7] - 都市旅游卡发行“乐龄·乐游”ShanghaiPass卡,全国330城通用,享受酒店、景区等多重权益 [7] - 面向海外游客推出《上海旅行指南》,系统介绍主题线路、酒店住宿与出入境信息,全面提升入境便利度 [7] - 周杰伦演唱会联动上海文旅推出“周同学”IP主题打卡活动,打造沉浸式城市探索盛宴 [7]
“流量”与“留量”齐升 上海旅游节拉动旅游消费超3000亿元
新华网· 2025-10-07 09:04
旅游节庆活动整体表现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为期90多天 累计拉动旅游消费额超3000亿元 [1] - 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从人民大众的节日向全球盛会发展 提升入境旅游枢纽功能 [7] 暑期旅游季业绩 - 暑期旅游季7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9698.37万人次 同比增长1.54% [1] - 暑期旅游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524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暑期旅游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71.6% 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1] 经典活动季业绩 - 经典活动季9月1日至10月6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658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4.26% [3] - 经典活动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608亿元 同比增长10.6% [3] - 经典活动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67% 较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3] 主题乐园与特定活动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暑期开园 暑期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单日峰值达1.5万人次 [3] - 乐高乐园带动方圆5公里内酒店平均出租率超过90% [3] - 半价惠民周期间 上海60余家景区门票优惠 门票预订用户数量及消费金额同比增超五成 [3] 文旅融合与市场推广 - 旅游节期间推出多元融合场景活动 如唐韵中秋 朱泾花灯会等 促进传统文化焕新 [4]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乐高乐园 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丰富活动 持续迎来客流高峰 [4] - 邀请境外艺术家作为入境观察员 体验并宣传推广中国游 [4][7]
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暨评比大赛结果揭晓,花车巡游成串联产业链纽带
第一财经· 2025-10-06 16:54
花车巡游活动概况 - 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是持续时间最长、最受游客关注的活动之一[3] - 活动自9月13日启动,途经黄浦、静安、普陀等10个区的11处知名地标和流量商圈,最终于10月6日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展示后结束[3][5] - 共有25辆来自境内外的花车参与巡游[3] 获奖情况与参与主体 - 上海星创智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周同学'周游夏日'”花车荣获“最受观众欢迎奖”[1][4] -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中国科技城—绵阳”花车荣获“最佳表演效果奖”[1][4] - 抖音生活服务的“抖音生活服务'乐活上海'”花车荣获“最佳科技效果奖”[1][4] - 其他获奖单位包括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开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等[4] 行业融合与商业价值 - 花车巡游已成为串联产业链的“超级纽带”,是上海“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5] - 活动通过流动光影激活全域消费,将节庆氛围推向高潮,其强大引流效应直接带动市集消费升温[5] - 花车实现了“跨领域、跨业态、跨次元”三重突破,促进“文旅体验+消费场景”的无缝切换[4][5] - 闭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P1馆举行,进一步释放“文旅商体展”融合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