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概念
搜索文档
11月7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9:37
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11月7日收盘 上证综指下跌0.25%至3997.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36%至13404.06点 创业板指下跌0.51%至3208.21点 [1] - 沪深两市A股共计64只涨停 [1] 强势个股表现 - 合富中国(603122)当日换手率31.85% 成交额17.81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586.25万元 最高价创一年来新高 所属医药生物行业 [1] - 海马汽车(000572)实现6天5板 换手率28.14% 成交额45.23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2.35亿元 最高价创一年来新高 所属汽车行业 [1] - 兰石重装(603169)实现7天4板 换手率20.26% 成交额30.36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5816.95万元 最高价创一年来新高 所属机械设备行业 [1] - 基础化工行业个股表现突出 多氟多(002407)成交额71.54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6.53亿元 永太科技(002326)成交额29.24亿元 龙虎榜净买入3.41亿元 澄星股份(600078)实现2连板 [1] 强势概念板块 - 有机硅概念板块涨幅居首 达4.65% 板块内81.4%成分股上涨 仅18.6%成分股下跌 [2] - 氟化工概念板块涨幅3.92% 板块内84.09%成分股上涨 仅15.91%成分股下跌 [2] - 硅能源概念板块涨幅3.67% 板块内86.27%成分股上涨 仅13.73%成分股下跌 [2] - 磷化工 饮白粉概念 环氧丙烷板块涨幅分别为3.47% 3.37% 2.6% 上涨成分股占比均超过79% [2]
商品日报(11月7日):供需面提振碳酸锂拉涨超3% 需求趋弱沥青跌超2%
新浪财经· 2025-11-07 19:20
市场整体表现 -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震荡偏弱,品种强弱分化明显,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66.49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58点,涨幅0.18% [1] - 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2023.40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7点,涨幅0.18% [1] 碳酸锂 - 碳酸锂期货大幅拉涨超3%,领涨商品市场,主要受需求高景气延续和基本面偏多支撑 [1][2] - 碳酸锂周度库存环比下降超3400吨,呈现加速去库态势,反映储能需求旺盛,需求维持较高景气度 [2] - 在需求强劲条件下,碳酸锂供需格局偏紧,现货持续去库的环境预计延续至年底,短期价格维持宽幅震荡 [2] 工业硅 - 工业硅期货震荡收涨近2%,日涨幅仅次于碳酸锂,主要受有机硅概念提振市场情绪 [1][3] - 西南地区步入枯水期导致供应季节性下降,下游多晶硅有所减产,但近期仓单注销明显且现货库存去化,显示下游正积极进行枯水期补库 [3] - 供需双弱局面下工业硅期货单边驱动有限,盘面估值不高,预计维持震荡,价格需突破10000元/吨才能带来明显供给增量 [3] 沥青 - 沥青期货主力合约收跌2.40%,领跌商品市场,并录得日线“七连跌”,盘中触及去年9月中旬以来新低至3038元/吨 [4][6] - 近两个交易日跌势加速,主力合约增仓超1.2万手,净流入资金超5700万元,北方地区施工需求因天气转冷受限,贸易环节备货意愿降低 [4][6] - 11月份国内沥青计划产量或环比下降16.9%,后期价格支撑需关注供应能否减少 [6] 铁矿石 - 铁矿石期货收跌1.87%,盘中触及逾三个半月低点,领跌黑色链商品板块 [7] - 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环比降至234.22万吨,但47港进口铁矿石到港量环比增加351.2万吨,引发市场对供强需弱的担忧 [7] - 铁矿石主力合约增仓近2.2万手,净流入资金1.66亿元,在终端钢材需求转入淡季及环保限产背景下,价格或仍有进一步回调空间 [7] 其他品种 - 化工品中PX、尿素、乙二醇收盘均录得超过1%的涨幅,聚烯烃、聚酯链等多个化工品延续反弹 [1] - 多晶硅日内震荡回落超1%,成为能源金属中唯一下跌的品种 [7] - 红枣续跌超1%,盘中再创四个月新低 [7]
A股维持震荡整理走势,化工股强势,锂电、光伏概念爆发
证券时报· 2025-11-07 18: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整理,沪指跌0.25%至3997.56点,深证成指跌0.36%至13404.06点,创业板指跌0.51%至3208.21点,科创50指数跌1.4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0206亿元,较前一日减少556亿元,超3100只个股下跌 [1] - 港股市场弱势下探,恒生指数跌近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 [1] 有机硅行业 - 有机硅概念股大幅拉升,东岳硅材20%涨停,合盛硅业等公司涨停 [2] - 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量达253.3万吨,同比增长20.4%,供给端压力较大 [2] - 有机硅核心产品DMC报价跌破1.05万元/吨,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约83% [2] - 行业未来2-3年暂无新增产能,业内挺价意愿浓厚,协同减产或成常态化操作以推动价格与盈利修复 [2] 磷化工行业 - 磷概念股走强,清水源、澄星股份连续两日20%涨停 [3] - 磷矿石资源稀缺属性凸显,因国内品位下降、新增产能及进口短期内难以放量 [3] - 下游磷肥及新能源领域需求拉动,磷矿石供给紧张态势有望延续,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3] 锂电池产业链 - 锂电概念股集体飙升,多氟多、国恩股份等公司涨停,天华新能、万润新能涨超15% [4]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国轩高科签订合同,2026-2028年采购预计总量87万吨电解液产品 [4] - 天赐材料与中创新航签订协议,2026-2028年供应预计总量72.5万吨电解液产品 [4] - 电解液价格自8月初低点上涨约19%至2.06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自低点上涨超140%至11.9万元/吨 [4] - 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散单价格已达11万元 [5] 光伏行业 - 光伏概念股走高,乾照光电、弘元绿能等公司涨停 [6] - 在“反内卷”背景下,头部多晶硅企业筹划组建联合体以淘汰部分产能并清偿负债 [6] - 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估值存在修复契机,关注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6] 闻泰科技事件 - 闻泰科技尾盘直线拉升逼近涨停,全日成交37.7亿元 [7] - 荷兰政府欢迎中方为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的表态,预计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客户 [8] - 中方已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以促进安世半导体恢复供货 [8]
有机硅概念涨4.65%,主力资金净流入2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12
板块整体表现 - 有机硅概念板块在当日整体上涨4.65%,位列所有概念板块涨幅第一名 [1] - 板块内共有35只个股上涨,其中东岳硅材、江苏国泰、合盛硅业等个股涨停 [1] - 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47亿元,资金流入规模显著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东岳硅材当日涨幅达20.04%,并以36.31%的主力资金净流入率高居榜首 [1][3] - 华盛锂电、富祥药业、瑞泰新材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16%、14.01%、12.94% [1] - 天赐材料虽未涨停,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94亿元,为单日净流入金额最高 [2][3]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内26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7只个股净流入金额超过1亿元 [2] - 除东岳硅材外,江苏国泰、合盛硅业的主力资金净流入率也分别达到34.28%和24.70% [3] - 资金流入金额居前的个股包括合盛硅业(净流入3.63亿元)、瑞泰新材(净流入2.61亿元) [2][3] 相关板块联动 - 与有机硅概念相关的氟化工概念、硅能源、磷化工等板块当日涨幅均超过3%,分别上涨3.92%、3.67%、3.47% [2] - 当日表现较弱的板块包括财税数字化、Sora概念等,跌幅均超过1.8% [2]
硅能源概念涨3.67% 主力资金净流入2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12
硅能源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1月7日收盘,硅能源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67%,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3 [1] - 板块内共有44只股票上涨,多只个股表现强劲,其中东岳硅材、合盛硅业、多氟多、弘元绿能涨停 [1] - 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6.00亿元,显示资金面支持强劲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东岳硅材表现最为突出,股价涨停,涨幅达20.04%,主力资金净流入4.13亿元,净流入比率高达36.31% [1][2][3] - 合盛硅业涨停,涨幅10.01%,主力资金净流入3.63亿元,净流入比率为24.70% [1][2][3] - 多氟多涨停,涨幅10.01%,主力资金净流入8.39亿元 [1][2] - 其他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ST新元(涨11.47%)、硅烷科技(涨8.09%)、汇绿生态(涨7.24%)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内29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12只股票净流入金额超过1亿元 [2] - 通威股份是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个股,净流入金额达9.89亿元,股价上涨6.77% [2][3] - 亿晶光电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达到58.76%,股价上涨9.95% [3] - 部分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东方日升净流出1.94亿元,特变电工净流出4.00亿元 [5] 相关板块联动 - 与硅能源相关的化工材料板块普遍上涨,有机硅概念板块涨幅最高,达4.65%,氟化工概念板块上涨3.92% [2] - 磷化工、钛白粉概念、环氧丙烷、PVDF概念等相关板块均录得超过2%的涨幅 [2]
5分钟,直线拉升!
证券时报· 2025-11-07 17:11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7日A股震荡整理,沪指跌0.25%至3997.56点,深证成指跌0.36%至13404.06点,创业板指跌0.51%至3208.21点,科创50指数跌1.4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0206亿元,较前一日减少556亿元,但维持在2万亿元上方 [1] - 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券商、保险、半导体板块走低 [1] 化工板块表现 - 有机硅概念股大幅拉升,东岳硅材20%涨停,江苏国泰、合盛硅业涨停,新安股份、大全能源涨约7% [2][3] - 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量达253.3万吨,同比增长20.4%,供给压力较大 [4] - 有机硅核心产品DMC报价跌破1.05万元/吨,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约83% [4] - 行业未来2-3年或无新增产能,协同减产或常态化,推动价格与盈利修复 [4] 磷概念板块表现 - 磷概念股走强,清水源、澄星股份连续两日20%涨停 [4] - 磷矿石资源稀缺属性凸显,因新应用领域扩展及国内品位下降,新增产能与进口短期难放量 [5] - 下游磷肥、新能源领域需求拉动,供给紧张态势有望延续,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5] 锂电概念板块表现 - 锂电概念股集体飙升,华盛锂电一度涨停,天华新能、万润新能涨超15%,多氟多等个股涨停 [6] - 电解液价格触底反弹,11月7日价格为2.06万元/吨,较8月初低点上涨约19% [6] - 六氟磷酸锂价格11月7日为11.9万元/吨,较7月低点4.93万元/吨涨幅超140% [6] - 天赐材料子公司签订大额电解液采购合同,2026-2028年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向中创新航供应72.5万吨 [6] 光伏概念板块表现 - 光伏产业链股走高,乾照光电、弘元绿能、意华股份等涨停 [7] - 在“反内卷”背景下,头部多晶硅企业筹划组建联合体以淘汰产能并清偿负债 [8] - 行业竞争格局和生态有望优化,估值存在修复契机,关注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8] 闻泰科技个股异动 - 闻泰科技尾盘直线拉升逼近涨停,全日成交37.7亿元 [9] - 荷兰政府表示欢迎中方为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预计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客户 [11] - 中国商务部已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促进安世半导体恢复供货 [11]
磷化工概念涨3.47% 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11
磷化工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1月7日收盘,磷化工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47%,在所有概念板块中涨幅排名第4 [1] - 板块内共有46只股票上涨,其中清水源以20%的涨幅涨停,澄星股份、天际股份、安纳达等多只股票也录得涨停 [1] - 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2.51亿元,资金流入迹象明显 [2] 个股涨跌幅表现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安达科技上涨16.36%,湖南裕能上涨9.38%,芭田股份上涨9.18%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六国化工下跌2.45%,雅克科技下跌1.78%,兴福电子下跌1.51% [1] 板块资金流向 - 磷化工概念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2.51亿元,资金面表现强劲 [2] - 板块内30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11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额超过5000万元 [2] - 天际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达4.93亿元,华友钴业、湖南裕能、安纳达分别净流入3.33亿元、2.66亿元、1.58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金浦钛业、天际股份、安纳达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分别为22.27%、21.10%、18.08% [3] - 具体个股资金流入数据:天际股份净流入4.93亿元[3],华友钴业净流入3.33亿元[3],湖南裕能净流入2.66亿元[3],安纳达净流入1.58亿元[3],金浦钛业净流入9466.29万元[3] - 其他显著资金流入的个股包括:中伟股份净流入8601.52万元,川恒股份净流入8056.87万元,川发龙蟒净流入7014.18万元 [3][4] 相关板块表现 - 与磷化工同属化工材料领域的多个概念板块涨幅居前,包括有机硅概念上涨4.65%,氟化工概念上涨3.92%,硅能源上涨3.67%,钛白粉概念上涨3.37% [2] - 化肥板块上涨1.98%,与磷化工板块联动上涨 [2]
5分钟,直线拉升!
证券时报· 2025-11-07 17:0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维持震荡整理,沪指跌0.25%报3997.56点,深证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51%,科创50指数跌1.4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0206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556亿元,但全A成交额仍维持在2万亿元上方 [1] - 港股弱势下探,恒生指数跌近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 [1] - 场内超3100股飘绿,券商、保险、半导体等板块走低 [1] 化工板块表现 - 有机硅、磷概念、氟概念等化工股表现亮眼,东岳硅材、合盛硅业、氯碱化工等涨停 [1] - 有机硅概念大幅拉升,东岳硅材20%涨停,江苏国泰、合盛硅业亦涨停,新安股份、大全能源涨约7% [3] - 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量达253.3万吨,同比增长20.4%,供给端形成较大压力 [5] - 有机硅核心产品DMC报价已跌破1.05万元/吨,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约83% [5] - 磷概念再度走强,清水源、澄星股份连续两日20%涨停,磷矿石资源稀缺属性日益凸显 [6] 锂电与光伏板块表现 - 锂电概念爆发,多氟多、国恩股份、丰元股份、科士达等均涨停 [1] - 华盛锂电盘中一度涨停,天华新能、万润新能涨超15%,天赐材料涨超9% [8] - 天赐材料获得大额订单,其子公司与国轩高科签订87万吨电解液采购合同,并与中创新航签订72.5万吨电解液保供协议 [10] - 电解液价格触底反弹,11月7日价格为2.06万元/吨,较8月初年内低点上涨约19% [10] - 六氟磷酸锂价格11月7日为11.9万元/吨,较7月4.93万元/吨的涨幅超140% [10] - 光伏产业链股走高,乾照光电、弘元绿能、意华股份等涨停,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12] 个股异动 - 闻泰科技尾盘直线拉升冲击涨停,全日成交37.7亿元 [1][14] - 荷兰政府声明欢迎中方为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预计芯片供应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客户 [16] - 中国商务部表示已及时批准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努力促进安世半导体恢复供货 [17]
A股收评:创业板指跌0.51% 化工、锂电概念股逆势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5:33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跌0.25%,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51% [1] - 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热点轮动快速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61.94亿元,沪市成交8754.87亿元,深市成交1.12万亿元 [5] 领涨板块及个股 - 锂电板块午后爆发,孚日股份2连板,天际股份等多股涨停 [1] - 化工板块持续走高,澄星股份、清水源双双2连板 [2] - 福建板块反复活跃,漳州发展下午快速涨停,走出4天3板 [3] - 有机硅板块集体走强,东岳硅材20cm涨停 [4] - 天赐材料股价上涨9.30%,成交额达96.86亿元 [6] 领跌板块及个股 - 机器人板块下挫,力星股份、浙江荣泰等多股大跌 [5] - 阳光电源股价下跌2.14%,成交额154亿元 [6] - 工业富联股价下跌4.62%,成交额116亿元 [6] - 寒武纪-U股价下跌3.21%,成交额96.19亿元 [6] 成交额居前个股 - 特变电工成交额居首,达182亿元,股价上涨4.17% [5][6] - 天孚通信股价大涨12.67%,成交额134亿元 [6] - 中际旭创成交额119亿元,股价下跌1.37% [5][6] - 新易盛成交额103亿元,股价下跌1.94% [6] - 潍柴动力成交额101亿元,股价上涨1.33% [6]
收评:主要股指震荡整理 有机硅概念和磷化工概念涨幅靠前
新华财经· 2025-11-07 15:29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三大股指7日普遍低开后震荡整理,收盘均小幅下跌,沪指跌0.25%报3997.56点,深成指跌0.36%报13404.06点,创业板指跌0.51%报3208.21点 [1] - 本周沪指累计上涨1.08%,按周线看续创年内新高 [1] - 有机硅概念和磷化工概念涨幅靠前,氟化工、能源金属、锂矿等多板块显著上涨,科创板次新股、AI语料、Sora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两市成交额合计约2.5万亿元,其中沪市约8755亿元,深市约11236亿元,创业板约5024亿元 [1] 机构观点 - 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拐点,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2] - 伴随成交量稳步回升及领涨品种集中于半导体、电力设备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市场体现出较强韧性,短期可能以构筑箱体格局为主,上升趋势大方向未改 [2] - 市场重回AI+叙事,量子计算、机器人、国产替代仍是核心主线,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爆发,服务器、AI芯片等环节价值量有望大幅提升 [2] 宏观经济与贸易 - 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且已连续5个月增长 [3] 产业政策与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新兴领域、交通和绿色低碳等方面,其中发布稀土永磁材料、精细陶瓷、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67项国家标准 [4] - 发布智能计算等4项国家标准夯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基础,发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14项国家标准助力半导体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4] 重大科技进展 -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该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