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泥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水泥巨头,在非洲找回“钞能力”
虎嗅APP· 2025-11-07 18:16
核心观点 - 中国水泥行业在国内需求萎缩、价格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海外业务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和战略方向,部分企业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 [5][12] - 不同海外市场的发展阶段和盈利前景存在显著差异,撒哈拉以南非洲被视为蓝海和高利润市场,而东南亚和中亚市场则面临供给过剩或竞争加剧的挑战 [15][18][20] - 水泥企业出海面临环保要求趋严、供应链脆弱、汇率波动、政治法律风险等多重挑战,境外投资运营成功率不足四成 [23][24][25][27][29] 国内行业现状 - 水泥行业产销量自2021年后持续下滑,2024年全年产量为18.25亿吨,较高峰时期减少近四分之一,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产量12.59亿吨,同比再降5.2%,创2010年以来同期新低 [7] - 行业盈利能力急剧下滑,2024年全行业利润为266亿元,较2019年历史高点1867亿元下跌约85%,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亏损面超过55% [7] - 需求端疲软是根本原因,2025年1~9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9%,规模仅为2019年同期的27%,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仅为1%,较去年同期放缓3个百分点 [7] - 政策端推动供给侧改革,2025年7月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指导意见推动产能统一,海螺水泥退出16条生产线,其淘汰产能占全行业总量22%以上 [8] - 水泥价格深度调整,2025年全国P.O42.5散装水泥价格从年初最高的353.59元/吨一度跌至267.11元/吨 [11] 海外市场布局与机遇 - 水泥企业加速海外产能投资,2021年国内水泥企业海外投资产能为4503万吨,2024年提升至8758.3万吨,规模扩大接近一倍 [14] -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蓝海市场,人均水泥需求量130公斤,不足全球平均水平四分之一,人口增速快、城镇化水平低,增长空间大,如尼日利亚住房缺口达2800万套 [15] - 非洲市场水泥价格维持高位,普遍在110~140美元/吨,最低也有60多美元,当地巨头丹格特的EBITDA利润率达到40% [16] - 西部水泥在非洲国家的水泥业务吨毛利预测至少200元,而国内售价仅260元,华新水泥与西部水泥在非洲直接竞争较少 [18] - 东南亚是国内水泥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产能区域,但已出现供给过剩苗头,如2024年越南水泥供给约1.22亿吨,国内消费需求仅6000万吨左右 [19] - 中亚成为产能热门聚集地,中国水泥企业在中亚四国有产能布局,2024年产能占比达20%,新建项目数量边际减少,供给格局趋于稳定 [21] 海外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多家水泥企业利润显著增长:海螺水泥利润同比增长超20%,华新水泥超50%,上峰水泥超40%,西部水泥上半年利润增长超90% [5] - 企业利润表现明显优于收入表现,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华新水泥海外收入占比27.6%,海外毛利占比35.3%,海外毛利率比境内高出12个百分点;海螺水泥海外收入占比6%,海外毛利占比10.7%,海外毛利率高达45%;西部水泥58.3%的毛利来自海外 [23] 出海挑战与风险 - 水泥行业境外投资运营成功率不足四成 [23] - 全球环保要求趋严,欧洲巨头因ESG考量退出非洲,印尼环境许可证审批变慢增加合规成本 [24] - 撒哈拉以南非洲供应链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如资源获取难、运输成本高 [25] - 汇率风险突出,许多非洲国家汇率不稳定,资金汇出困难或价值缩水,如丹格特因尼日利亚货币贬值导致每吨水泥EBITDA减少一半 [25] - 政治、法律与文化摩擦成本高,如上峰水泥在吉尔吉斯斯坦项目因政府更迭、审批复杂、标准差异等阻力最终退出 [27] - 海外投资可能引发当地对就业、产业依赖的担忧,水泥厂作为战略资产成为多方博弈焦点,需应对政策与法律风险 [29]
塔牌集团20251028
2025-10-28 23:31
塔牌集团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水泥行业 公司为塔牌集团[1]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29.16亿元 同比略有下降 水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亿元 同比增长54.23% 扣非后净利润增长26.82%[3] * 主业盈利水平改善 吨毛利为55元 同比增长3元 尽管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34%至232元/吨 但销售成本同比下降7.03%至178元/吨[2][3] * 财务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因资本市场回暖[3] 销量与市场份额 * 前三季度水泥销量同比上升6.37% 水泥加熟料销量同比上升5.05% 而全国同期水泥产量同比下降5.2%[2][3] * 第三季度出货量340万吨 较第二季度的428万吨下降88万吨 主因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及台风影响导致需求淡季 且去年同期基数较高[7] * 公司通过考核销量与全国及广东消费量增减幅度比较 以确保市场份额不减反增[7] 成本控制措施与成效 * 吨水泥成本从去年191元降至178元 其中煤炭成本贡献下降9元 原材料贡献下降3元 电力贡献下降1.5元[10] * 通过加大煤炭采购量 运输车辆油改电 矿山设备油改电 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和优化储能系统等措施降本[4][10] * 今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减少4,000多万元 主因员工人数减少等因素[10] * 针对近期动力煤价格上涨 公司在六七月份已加量采购 预计不会对四季度业绩造成压力 但可能影响明年生产成本[9] 未来需求与价格展望 * 对未来两三年销量持相对乐观态度 因华南地区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如蕉岭长潭水库 商龙高铁 瑞梅铁路和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支撑水泥需求 有望抵消地产投资负增长的影响[2][5] * 四季度是传统销售旺季 近期珠三角和福建地区推涨价格 广东省计划增加错峰停窑天数约12到20天 若落实将对价格形成支撑[6] * 对2026年价格前景持乐观态度 若国家明年起严格管控生产线超产行为 将显著减少供应量 缓解供需矛盾[2][5] * 水泥行业整体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将继续[5] 金融资产配置与资金规划 * 金融资产配置:存款占比30-35% 收益中枢约1.6-1.8% 非保本理财产品占比45-50% 主要为债券类产品 收益水平约2.7-3% 证券投资占比20%左右 预期正常年份纯股票多头收益约8% 指增产品收益6-8%[2][8] * 整体投资策略偏向稳健 更多从防风险角度配置[8] * 维持大量现金储备以应对行业去产能不确定性及潜在并购机会 并保障分红规划及股份回购计划 同时努力提高现金持有收益水平[4][11] 并购与行业整合 * 广东和福建区域目前没有实质性并购进展 因区域企业盈利水平改善 价格处于高位 并购活动减少[12] * 珠三角地区并购面临挑战 主因业主对生产线出售价格要求较高 存在价格预期差[13] * 补产能指标方面尚无具体进展 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 公司将继续观察同业动向[15][16] 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4至2026年分红计划包括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净利润的70% 每股分红金额不低于0.45元[14] * 该分红方案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 吸引长期资本关注 三季度外资持仓比例大幅上升 公司大概率会继续推出有竞争力的分红方案[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考虑水泥产品出海 目前主要针对东南亚市场进行调研 但尚未有具体进展[18] * 水泥行业反内卷潜在措施集中在超产治理(降低每条生产线10%至20%产量)和反倾销措施[19] * 珠三角与粤东地区错峰生产安排为全省统一 约10到20天[17] * 全年展望 公司将在旺季尽可能实现旺季旺销 争取更好效益[20]
官方定调!又一行业吹响“反内卷”号角,四季度产能收缩有望加速见效
选股宝· 2025-10-21 07:16
行业政策导向 - 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调需解决水泥行业产能供需矛盾突出问题 严禁新增产能、规范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以促进产需动态平衡和产业转型升级 [1] - 政策要求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 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置换方案 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 [1] - 六部委已于2024年9月底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再次明确2025年底前完成超备案产能的置换方案制定 [1] 供给端影响分析 - 西部证券认为水泥行业"反内卷"大势所趋 通过错峰生产和去化产能双管齐下 若限制超产执行趋严 行业供给端收缩和竞争格局改善可期 [1] - 申万宏源引用数据称超产产能处置落地有望使水泥熟料实际年产能从22亿吨下降至18亿吨以下 预计产能收缩4亿吨以上 [2] - 产能收缩预计将带动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 2024年以来通过产能置换已退出产能约7072万吨 较4亿吨目标仍有差距 预计四季度为集中补充产能指标高峰期 产能收缩将加速见效 [2] 价格与业绩展望 - 西部证券指出当前水泥价格因淡季因素处于磨底阶段 期待旺季价格回暖以释放业绩弹性 [1] 相关公司信息 - 上峰水泥为国内水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具备水泥熟料年产能约1800万吨 水泥年产能约2000万吨 [3] - 海南瑞泽主营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与水泥的生产与销售 [3]
港股异动 | 东吴水泥(00695)涨超5% 股价创近年新高 水泥板块收益同比增长28.0%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4:32
股价表现 - 东吴水泥股价涨超5% 高见6.38港元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 截至发稿涨7.01%报6.11港元 成交额1581.41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集团收益约为1.26亿港元 其中水泥板块收益约1.19亿港元 同比增长28.0% [1] - 收益增长主要由于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缓解供需矛盾 市场需求下滑幅度较去年同期收窄 [1] 行业动态 - 水泥行业积极推进错峰生产 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1] - 市场需求仍显偏弱 传统旺季需求未达预期 [1] - 行业反内卷政策导向下 限制超产的执行是改善供需的最大关注点 [1] 公司战略 -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水泥板块动态 拓展相关商业机会 [1] - 水泥行业盈利能力修复节奏中 行业盈利能力的释放弹性较为明显 [1]
水泥行业反内卷路径探讨
2025-09-09 22:5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水泥行业 涵盖全国范围及区域市场如华北 东北 西北 华东 中南 西南等[1][3][4] * 涉及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如海螺 华新 上峰 以及天山 华润 万年青等[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水泥价格自2024年6月以来持续下滑 三季度已触及去年底部甚至更低[1][2]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较2020年峰值累计下降23.2% 2025年1-7月再降4.5%[1][3] * 熟料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 核定产能18亿吨 实际产能约22亿吨 超产幅度达20%[1][4] * 2024年全行业利润约250亿元 同比下降20% 但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50-160亿元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11亿元 明显扭亏为盈[1][4] * 三季度价格持续走低 部分企业已跌破盈亏平衡线[1][4] 反内卷路径与措施 * 错峰生产是常见方法 2025年8月各地停窑时间普遍延长至10-20天 有些省份接近30天 但治标不治本[5][6][7] * 限制超产政策要求日产量不超过备案产能的110% 旨在减少旺季超产[1][8] * 截至2025年8月底 行业已出清约5,000万吨过剩产能指标 全年目标1亿吨[1][9] * 政策提升中小型厂商吨成本中枢 降低淡季价格战可能性[10] * 允许企业购买指标补充产能 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和区域集中度提升[9][10] 碳排放政策影响 * 2024年碳排放配额分配与实际排放量相等 对企业影响较小[12] * 2025-2026年碳排放将逐步转向强度管控 淘汰部分落后产能[13] * 从2027年起配额分配优化至行业先进水平 参考国外碳配额价格约80元/吨 国内预计较低 但每吨几元钱也会显著影响成本[13] * 超低碳排放政策督促技术改造 拉大企业差距 改善供给格局[3][11][14] * 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光伏项目应对未来碳排放要求[14] 市场展望与催化因素 * 2025年8月中旬长三角 长江沿线及西南地区已有20-30元/吨小幅涨价 但多数回撤[16] * 9月底至10月旺季有望再次涨价20-30元/吨[16] * 非城投拿地面积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3% 可能传导至新开工增速收窄 边际改善水泥需求[16] * 供给端政策顺利推行叠加需求端边际改善 四季度水泥价格反弹可期[16] * 主要催化因素包括旺季涨价预期 供给端政策细则出台 以及收购兼并趋势[17] 其他重要内容 * 北方地区如华北 东北 西北早在2013或2014年达峰 对需求下行较为接受 企业心态转向协同合作[4] * 南方地区如华东 中南 西南在2021年达峰 未来可能出现更大幅度需求和产量下降[4] * 错峰生产执行不到位 长期错峰带来额外成本 落后产能难以彻底关停[7] * 限制超产政策实施细则尚未完全明确 包括监测实际日产量 违规处罚措施及执法部门职责[9] * 若限制超产并恢复到核定产能18亿吨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可从50%提升至65% 在60%-70%利用率下各公司盈利水平较为合理[15]
海螺创业(0586.HK):发电运营稳步增长 多元化卓有成效
格隆汇· 2025-08-30 11:4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0.9亿元,同比减少1.6%,归母净利12.9亿元,同比增长9.3% [1] - 扣除联营公司收益后垃圾发电主业核心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降6.0%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1亿元,同比减少0.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5.5亿元,同比减少7.6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40.05%,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2] 垃圾发电业务 - 垃圾处置主业收入23.8亿元,同比下降7.0%,其中建设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54.5% [1] - 运营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7.6%,处置生活垃圾802万吨,同比增长3%,上网电量26.9亿度,同比增长6% [1] - 平均吨上网电量336度,同比增长10度/吨,毛利率43.7%,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 [1] - 已投产87个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23个项目外售蒸汽,35个项目协调处置污泥,多种经营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67% [1] 现金流与分红 - 垃圾发电板块回款19.2亿元,同比增长3.3% [2] - 中期每股派息0.1港元,合计派发1.64亿元 [2] 联营公司收益 - 应占联营公司收益8.4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受益于海螺水泥归母净利43.68亿元,同比增长31.3% [2] - 水泥行业反内卷竞争推动行业复价,错峰生产及超产产能治理等供给侧变革有望加速落地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24.8/27.6/30.3亿元 [3] - 给予环保业务8.8x 2025P/E(较可比公司折价10%),海螺集团投资业务9.3x 2025P/E [3] - 目标价上调16.6%至12.12港元 [3]
水泥股多数上涨 行业反内卷仍在发力 机构料8月中下旬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智通财经· 2025-08-18 13:56
水泥行业市场表现 - 东吴水泥(00695)股价上涨22 93%至5 63港元 中国建材(03323)上涨11 4%至5 57港元 华润建材科技(01313)上涨2 08%至1 96港元 海螺水泥(00914)微涨0 49%至24 82港元 [1] - 东吴水泥预期2025年上半年将大幅减亏 主要因国内"反内卷"政策带动业绩回升 市场需求下降放缓 以及出售水泥熟料产能指标取得收益 [1] 水泥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7月全国水泥均价344元/吨 同比低44元/吨 较7月初下降8元/吨 多数区域价格已触及或跌破成本线 [2] - 长三角、湖北等地开始错峰生产并推涨价格 涨幅约30元/吨 企业错峰执行效果或较上半年更显著 [2] - 7月处于季节性淡季 高温雨水影响施工 全国水泥需求减少 熟料线停窑率提升但库存继续增长 行业供需矛盾较大 [1] - 煤炭价格持续走高 进一步加大企业盈利压力 [2] 行业前景展望 - 预计8月中下旬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水泥价格有望止跌回涨 [1] - 后续进入需求旺季 行业效益有望逐渐恢复 存在相对底部布局机会 [2]
港股异动 | 水泥股多数上涨 行业反内卷仍在发力 机构料8月中下旬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3:52
股价表现 - 东吴水泥股价上涨22.93%至5.63港元 中国建材股价上涨11.4%至5.57港元 华润建材科技股价上涨2.08%至1.96港元 海螺水泥股价上涨0.49%至24.82港元 [1] 公司业绩预期 - 东吴水泥预期2025年上半年大幅减亏 主要因国内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带动业绩缓和回升 中国整体市场需求下降放缓 及出售水泥熟料产能指标取得收益 [1] 行业供需状况 - 7月全国水泥需求减少 熟料线停窑率提升但熟料库存继续增长 行业供需矛盾较大 [1] - 全国水泥均价344元/吨 同比低44元/吨 较7月初下降8元/吨 多数区域价格触及或跌破成本线 [2] - 煤炭价格持续走高 企业盈利压力进一步加大 [2] 价格与政策动向 - 长三角 湖北等地开始积极错峰并推涨价格 涨幅约30元/吨 [2] - 企业错峰执行效果或较上半年更显著 [2] 行业展望 - 预计8月中下旬需求逐步回升 水泥价格有望止跌回涨 [1] - 后续需求进入旺季 行业效益有望逐渐恢复 [2]
港股异动 亚洲水泥(中国)(00743)涨超5%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14亿元 机构称限制超产或为行业反内卷核心
金融界· 2025-08-12 15:14
公司业绩表现 - 收益24.9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2% 主要因产品销量下降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4亿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亏损4.05亿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3元 [1] 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4.93% 报2.98港元 [1] - 成交额929.55万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反内卷政策主要抓手为限制超产 包括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的严苛限制 [1] - 政策完全落地后 预计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将从50%提升至70% [1] - 错峰计划供给端约束将实现量化管理 有利于提升稳价成功率 [1] 行业需求变化 - 近期水电工程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 [1] - 供给和需求预期实现共振 [1]
港股异动 | 亚洲水泥(中国)(00743)涨超5%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14亿元 机构称限制超产或为行业反内卷核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4:36
公司股价表现 - 亚洲水泥股价涨超5% 截至发稿涨4.93%至2.98港元 成交额929.55万港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收益24.96亿元 同比下降7.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4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4.0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3元 [1]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产品销量下降 [1] 行业政策动态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抓手或限制超产 对企业日产量和年产量实施更严苛限制 [1] - 政策完全落地后 全国水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有望从50%提升至70% [1] - 政策可实现量化管理错峰计划的供给端约束 提升错峰稳价成功率 [1] 行业需求催化 - 近期水电工程催化促使行业重点工程需求预期触底修复 [1] - 供给和需求预期实现一定共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