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旅游
搜索文档
祥源文旅国庆夜游产品高光出圈 创新体验引领消费热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09 14:07
公司假期经营业绩 - 国庆中秋假期前七日累计接待游客165.53万人次,同比增长17.96% [1] - 假期前七日实现收入9839.77万元,同比增长20% [1] - 公司以沉浸式夜游产品矩阵为核心抓手,获得市场与口碑双丰收 [1] 各景区夜游产品创新 - 湖南张家界黄龙洞景区运用声光电技术打造溶洞赏月场景,结合国际红毯秀和NPC互动 [1] - 广东丹霞山"万古丹霞"山水实景光影秀被CCTV-1誉为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 [1] - 湖南凤凰古城推出"湘见・沱江"沉浸式艺术游船和"翠翠带你游古城"项目,获央视财经频道点赞 [1] - 广西大瑶山盘王界首年运营"秋猎"主题文化盛宴,获得新华社等肯定 [1] - 阜阳生态乐园通过无人机冷焰火和非遗打铁花表演营造夜间视觉奇观 [1]
沉浸式旅游成为亮丽名片(强化文旅融合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主题氛围营造、数字技术应用和多元化业态整合,成功打造沉浸式盛唐文化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1][2] 主题氛围营造 - 公司围绕“诗唐佳节”主题,从建筑装饰、灯光布景、音乐氛围到员工服饰进行全面布置,营造“一步一诗,一景一韵”的节庆体验 [1] - 景区推出“不夜城·国庆唐潮榜”活动,涵盖特色小吃、饮品甜点、夜宵酒饮和文化体验四大类消费内容 [1] 数字技术应用与沉浸式体验 - 运用数字全息投影和AI技术,例如AI古风滤镜旅拍,提供30多种主题模板,让游客无需换装即可获得电影级调色的古风体验 [1] - 将《霓裳羽衣舞》等街头演艺与巷陌空间结合,使游客能与“唐宫仕女”、“西域商人”等角色互动,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2] - 沉浸式体验的核心是通过空间场景、业态内容、文化叙事与服务流程的一体化重构,将静态历史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动态体验场 [2] 业态内容与消费场景 - 设立“长安十二时辰”主题餐饮区,复原唐代食肆,推出“烧尾宴”仿膳、唐果子等特色美食 [2] - 文创店与非遗传习工坊销售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名款复刻品、唐代壁画丝巾、“月灯”等国潮文创产品 [2] - 活动内容兼具古今交融特色,如“雪造盛唐冰酪”和“酒入豪肠醉盛唐”等 [1] 运营成果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景区日均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 [2]
西安大唐不夜城让唐风古韵可感可触—— 沉浸式旅游成为亮丽名片(强化文旅融合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10-09 05:53
核心观点 - 大唐不夜城通过主题氛围营造、数字技术应用和多元化业态整合,成功打造沉浸式盛唐文化体验,假期日均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 [2][3] 主题氛围营造 - 景区围绕“诗唐佳节”主题,从建筑装饰、灯光布景、音乐氛围到员工服饰进行全方位节庆氛围营造,打造“一步一诗,一景一韵”的独特体验 [2] - 推出“不夜城·国庆唐潮榜”活动,涵盖特色小吃、饮品甜点、夜宵酒饮和文化体验四大类消费内容 [2] 数字技术与沉浸式体验 - 运用数字全息投影、AI技术(如AI古风滤镜旅拍)和音乐喷泉等科技手段,增强游客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2][3] - 将街头演艺(如《霓裳羽衣舞》)与巷陌空间结合,使游客能与“唐宫仕女”、“西域商人”等角色互动,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3] - AI巧换唐宫装提供30多种主题模板,游客无需换装即可获得古风旅拍体验 [2] 业态内容与消费场景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餐饮区复原唐代食肆,推出“烧尾宴”仿膳、唐果子等特色餐饮 [3] - 文创店与非遗传习工坊销售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名款复刻品、唐代壁画丝巾、“月灯”等国潮文创产品 [3] - 景区通过空间场景、业态内容、文化叙事与服务流程的一体化重构,将静态历史空间转化为可感知、可沉浸、可消费的“盛唐体验场” [3] 运营成果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大唐不夜城日均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 [3]
“观光客”变“体验官” 游客市集里寻“烟火气”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6:08
旅游市场趋势转变 - 旅游市场正经历从景点观光向生活体验转变的新发展趋势 [1] - 游客对旅游品质有更高需求,从走马观花打卡式旅游转向沉浸式旅游 [4] - 游客期望深入旅游目的地,真正触摸城市、乡镇的灵魂,体验当地特色烟火气息 [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部分游客选择避开热门景点,走进市集小巷等生活氛围浓厚的地方感受当地烟火气 [2] - 将市集当作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不在少数,例如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在北方早市消费当地点心 [2] - 游客选择临街酒店进行沉浸式体验,包括品尝当地早餐和观察当地民俗活动 [2] 市场需求数据 - 今年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 [2] - 吉林集安早市、天津西北角早市、西安小南门早市等成为“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2] - 社交平台上关于特色市集(如南京茶南大街)的短视频传播广泛,一条视频转发量过万 [2] 行业应对与产品开发 - 多地推出市集地图供游客参考,如“银川好玩局”推出包含大集名称、开集时间、地点的特色市集信息 [4] - 山东推出国庆、中秋特别版的临沂大集地图,涵盖10月1日至8日的当地市集信息 [4] - 文旅从业者可以打造推出更多沉浸式体验的文旅产品,突出当地文化、历史、习俗、饮食以避免同质化 [4]
红色游、文化游、“沉浸游”……全国各地节日氛围浓 多场景尽享文旅“盛宴”
央视网· 2025-10-05 14:50
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 - 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国庆中秋假期成为热门出行选择,观众通过声光电技术再现的战斗场景感受历史[1] - 渡江战役纪念馆于今年8月重新开放,更新超过150套设备,采用光影沉浸叙事和AR观景技术展示历史细节,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达8000人[3] - 新疆双河市红星耀双河陈列馆假期接待五百多名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通过戍边故事强化国防责任意识[4] - 新疆双河市假期前三天景区游客总量同比增长超过20%[6]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陕西咸阳高新区中国西部AI创新港成为热门打卡地,秦文化主题VR全感剧场《大秦纪》运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7] - 陕西创新港设置脑电波互动体验区,游客通过轻量化传感设备集中精神即可控制赛车和烹饪爆米花[7] - 陕西丝路欢乐世界七大主题街区举办各国文艺演出,爱之塔光影秀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14] - 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沉浸式展演等多元形式打造文旅新体验,举办16项精彩展演[15] 惠民政策与消费刺激 - 内蒙古鄂尔多斯自9月26日起推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超过3700万元,覆盖汽车、家电、餐饮、文旅等领域[17] - 内蒙古惠民政策可叠加景区门票减免和酒店住宿折扣,形成“政策+活动”的消费合力[17] - 美食区汇聚各地特色美食,成为假期热门消费场景[17] 民宿市场与特色旅游 - 江西南昌因假期旅游高峰带动民宿市场升温,民宿凭借临近知名景区和丰富生活配套受到消费者青睐[18] - 南昌民宿平台与当地民宿主合作优化服务和设施,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产品以满足多样化需求[20] - 江苏盐城亭湖区鱼市口大集设置数百个特色摊位,涵盖美食、名特优产品、非遗手作和潮流文创,提供“一站式”假日体验[21] - 江苏亭湖大集举办文艺演出和射箭、投壶等亲子趣味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23] 传统文化与体育休闲 - 河南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院组织来自多国的太极拳习练者进行集体演练,展现太极拳刚柔并济的特点[24] - 太极拳已传播至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26] - 陕西咸阳举办全国性龙舟大赛,多支参赛队伍展开角逐,融合秦风秦韵与现代体育激情[10] - 陕西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白鹿村戏台不间断上演民俗文化表演,让游客感受关中传统民俗魅力[12]
假日文旅新玩法激活消费“新”热潮 活力过节、文化过节乐趣满满
央视网· 2025-10-02 17:47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 公园占地面积近4.6万平方米,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泵道公园,也是东北地区首个通过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的泵道场地[3][4] - 公园设置初级道、标准道、腾跃道等9种不同类型赛道,满足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梯度运动需求[4] - 自2023年5月开园以来,已承办中国泵道自行车联赛等多场国家级赛事,累计接待运动爱好者及国内外游客近20万人次[8][14] 泵道运动行业 - 泵道运动是一种由波浪形赛道及弯墙组成的特殊赛道,适合轮滑、滑板、小轮车等轮式驱动项目,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运动项目之一[4] - 该运动通过下坡压和上坡抬完成动势能转换,实现无动力骑行,要求全身协调发力[6] - 该运动以其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特别是青少年,有10多名沈阳战队小队员接受6个月到2年不等的专业训练[10][12] 三河古镇文旅 - 三河古镇是千年古镇,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接待游客3.27万人,次日预计达4.1万人[15][17] - 古镇推出传统非遗民俗表演,包括闹花船和花挑舞,由本地村民表演,深受游客喜爱[19][21] - 假期期间集中展示20多款不同造型的花灯,如鱼灯、荷花影灯等,每盏灯代表不同美好寓意[22][24][26] 文旅产品创新 - 三河古镇推出沉浸式古镇剧本游,将整个古镇变为大舞台,游客通过解谜题、找线索增强体验感[27][29][32] - 创新方式以年轻人喜好为导向,让他们在漫步古镇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风貌,提升乐趣[32]
这个“十一”假期建德邀您来场沉浸之旅
每日商报· 2025-09-30 10:03
景区产品创新 - 灵栖洞景区融合情景短剧、特色场景与沉浸互动,推出西游主题盛宴,新增“瀑布花海”特色区域[2] - 大慈岩景区推出“慈岩禅境・修心之旅”主题活动,将佛教文化与秋日景致、新潮体验深度融合[5] - 灵栖洞景区设置“溶洞探月”项目,在霭云洞深处放置巨型月球,结合溶洞营造宇宙氛围[2] 游客互动体验 - 灵栖洞景区安排西游角色全天巡演,包括八戒搭讪、沙僧赠送礼品、孙悟空破水而出等互动环节[2] - 景区推出“探秘寻踪”打卡活动,游客收集印章可免费领取专属月亮礼品[3] - 大慈岩景区针对年轻游客设置多个视觉美观的拍照打卡点,如红墙灯影、岩壁花海、心愿办事处[5] 文化融合与业态提升 - 大慈岩景区结合近千年银杏树开发文创产品,包括银杏铃铛、幸运铃、悬空寺冰箱贴等[5] - 杏香斋提供“味觉+听觉”双重体验,一楼供应素面,二楼举办汉服乐器演奏快闪活动[6] - 灵栖洞景区利用86版《西游记》拍摄背景,让游客在感受溶洞景观的同时触摸西游文化细节[3][4] 自然景观与特色资源 - 大慈岩景区拥有百年柿子树和近千年银杏树,秋季呈现红墙映柿、古杏伴禅的景致[5] - 灵栖洞景区保留暑期热门项目“莫奈花园”“绿野仙踪”“花溪水阶”,并新增瀑布与花海相映的仙境区域[2] - 游客可在山顶远眺浙西连绵山丘和金衢盆地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感受禅意[6]
“中国游”悄然升级:搭建民间交流桥梁 让外国游客“零距离”感受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20 11:56
行业趋势 - 暑期"中国游"持续升温 传统旅游团模式正被沉浸式体验替代 [1] - 入境旅游策划师带领外国游客"零距离"融入中国日常生活场景 [1][2] - 城市漫步等新型旅游方式兴起 游客可随意驻足体验胡同文化 [4][6] 商业模式创新 - 入境旅游策划师开发特色路线 如北京胡同踢毽子体验+小吃品尝 [6][8] - 个性化路线覆盖北京上海 团队规模9人 创业结合语言优势与旅游热爱 [8] - 四川线路差异化设计 欧美游客偏好熊猫基地 东南亚游客青睐川西雪山 [13] 典型案例 - 北京案例: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游客参与胡同citywalk 首次来华占比高 [4][6] - 四川案例:意大利游客体验武馆功夫表演 工作室年营业额翻番 [11][13] - 上海案例:德国游客骑行复兴公园 观察市民晨练成特色项目 [14][16] 从业者画像 - "90后"创业者主导 孙姝俐团队开发京沪路线 秦茂工作室年营收倍增 [8][13] - 转型案例:金融从业者刘礼超转全职入境游 收入稳定且获得感强 [16] - 创业路径:海外经历+语言技能+本土洞察构成核心竞争力 [8][13][16]
ChinaTravel持续升温 外国游客解锁沉浸式中国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09:26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数量达38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2% [1]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9% [1] - 旅游方式从传统观光团转向个性化深度文化体验 [4][33] 新兴旅游模式特征 - CityWalk模式通过无特定目的地漫游让游客感受城市文化脉搏 [11] - 沉浸式体验涵盖胡同生活、民间游戏、地方美食等本土化场景 [4][7][16] - 骑行游览结合历史建筑讲解与生活化体验 如现切水果、小吃品尝 [16][20] 从业者发展状况 - 北京策划师团队开发覆盖京沪的多元路线 团队规模达9人 [11] - 上海策划师周订单量达3-4单 含跨省高铁两日游等产品 [24] - 成都工作室年营业额实现翻倍增长 产品线超数十款 [28][33] 客群需求特点 - 欧美游客偏好熊猫基地、乐山大佛等独特人文体验 [33] - 东南亚游客青睐川西雪山等差异化自然景观 [33] - 游客普遍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而非标准化景点 [15][17] 行业价值体现 - 策划师通过语言优势结合旅游创新搭建民间交流桥梁 [13][26] - 深度游使外国游客了解城市历史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19][31] - 个性化方案涵盖非遗文化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等独家资源 [31]
这个暑期,新玩法带动新消费
新华网· 2025-08-12 14:24
文旅消费 - 沉浸式旅游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96处异形投影面打造沉浸式场景[2] 浙江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还原北宋市井生活并配备300多名古装演员互动[3] - 暑期文旅政策刺激消费 浙江东阳市推出"乘高铁免费游东阳"活动 凭火车票可享三日免费游览[3] 青岛啤酒博物馆旺季日均客流量达1.4万-1.5万人[3] - 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 美团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博物馆95后游客占比超60% 其中00后达37%[4] 线上预订景区门票用户数和订单总额同比均增50%以上[4] - 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4]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1.5小时延长至2-2.5小时[4] 夜间消费 - 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 江西萍乡安源区形成夜食、夜游、夜演等消费市场[6] 推出"夜购满减"活动并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模式上半年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6] - 沉浸式夜游提升消费潜力 安源凯光新天地景区灯光秀活动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7] 全区开展40余场大型活动和近200场特色活动[7] - 夜间消费时段占比提升 支付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18-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 影视消费 - 线上购票成为主流 中影星美银丰影城95%观众通过线上购票[8] 暑期档观影人次超5000人[8] - 票根经济带动二次消费 万达影城凭票根兑换文创周边活动吸引1.1万观众 实现票房49万元[8] 新开业影院通过"购票送饮品"优惠吸引年轻观众[9] - 跨领域消费联动 四川遂宁整合景区、餐饮、住宿等六大领域推出优惠活动[9] 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34.12亿元[9] 体育消费 - 户外运动带动关联消费 银川马拉松吸引7万人报名 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近亿元[10] 银川去年体育产业总产值21.24亿元 夏季消费占比超70%[10] - 运动装备需求激增 宁夏夏季防晒衣、防滑鞋等产品销量显著上升[11] 城市骑行自行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11]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银川规划新增体育用地近百公顷 每年夏季组织体育活动超80项次[10] 今年1-6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