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抢收抢烘
搜索文档
山西祁县:多方联动抢收抢烘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6:53
天气影响与农业挑战 - 国庆后山西祁县遭遇持续降雨,累计降雨量达120毫米,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带来巨大挑战[3] - 持续雨水导致部分农田土壤水分饱和,收割机难以进地作业[3] - 降雨耽误收割进度,农户担心玉米霉变[1] 政府与合作社的应对措施 - 祁县农业农村局紧急调度2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从河北驰援[3] - 履带式收割机接地面积大、压强小,能在泥泞田地作业,单机日收割量达60余亩[3] - 祁县建立"农户-合作社-烘干企业"无缝对接机制,确保湿粮可直接运至烘干企业24小时不间断作业[3] - 合作社两套烘干设备日加工干粮分别达200吨、150吨,目前已全部满负荷运转[6] 措施成效与规模 - 20台履带式收割机已在祁县多个乡镇铺开作业,有效缓解收割压力[3] - 祁县今年共种植玉米33.4万亩,其中受降雨影响无法及时收割的8.8万亩玉米即将完成全部收割[6] - 通过跨区域调运农机和建立"收烘储"对接机制,全力保障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3][6]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金融助力秋粮抢收抢烘
齐鲁晚报· 2025-10-17 11:17
天气对秋粮收割的影响 - 滨州市遭遇多轮阴雨天气,连续降雨导致田间土壤湿度超标,延缓秋粮收割进度[1] - 潮湿粮食若不能及时晾晒,短短几天便可能发芽、霉变,给收割后粮食处理带来难题[1] - 秋粮抢收、抢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户收入的“头等大事”[1] 农业科技公司的应对措施 - 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12座烘干机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达到1000吨,帮助解决粮食晾晒难题[1] - 潮湿粮食经烘干后水分被稳定控制在14%以下,达到安全储存标准,实现“随到随收、收后及时烘干、烘干立即入仓”的闭环处理[1] - 自阴雨天气以来,国盛农业已累计接收周边农户粮食超万吨,帮助上百户农户解决粮食储存难题[1] 农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 随着收粮量增加,国盛农业面临收购粮食需大量资金垫付的压力,加上设备电费、维护费及工作人员加班薪酬,企业资金周转紧张[2] - 若资金跟不上,只能放慢收购速度,导致农户粮食可能积压[2] 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针对秋收期间资金需求大、周转快的特点,推出最高可贷500万元的信用类产业贷,支持随用随还[2] - 该行积极与农担、滨发担合作发放涉农类担保贷款,解决收粮客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2] - 了解到国盛农业困境后,客户经理上门对接,简化审批流程,仅用3天便完成300万元信贷放款[2] 信贷资金的具体用途与成效 - 获得300万元贷款后,国盛农业提高收粮价格,增加烘干机燃料储备,额外招聘10余名临时工,加快分拣烘干效率[2] - 秋收以来,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1.83亿元,本年支持收粮企业、种植大户等主体近765家[3]
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秋粮抢烘 “电”保归仓
中国能源网· 2025-10-15 10:18
电力保障对秋粮烘干的重要性 - 连绵阴雨天气导致玉米霉变风险陡增,秋粮抢收抢烘进入关键时期,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对电力保障的依赖性极高[1][3] - 濉溪县供电公司组织专项巡检,确保83台(套)烘干设备稳定运行,电力保障容不得半点疏漏[1][4] - 供电公司提供24小时应急响应服务,确保用电故障处置不过夜,为粮食烘干企业提供稳定电力支持[3][5] 供电公司的具体保障措施 - 供电公司服务队对粮食烘干企业开展电力安全专项巡检,检查范围包括配电室、供电线路及变压器等关键设备[3][7] - 服务队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配电柜接线端子温度,并核查漏电保护器与接地装置可靠性,以排查潮湿天气下的安全隐患[3] - 针对企业突然的大电量需求,服务队对变压器运行负载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精准监测,并指导企业做好日常巡检[3] 秋粮抢收烘干的运营现状与成效 - 濉溪县秋粮收割已近半,累计烘干粮食达14万余吨,占已收割粮食产量的40%[4] - 全县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1.4万吨,在电力全天候支撑下昼夜满负荷运转,有效将湿粮转化为安全粮[5] - 供电公司已对几十家粮食烘干企业全覆盖走访,累计消除线路老化、负荷过载等隐患16处,保障设备稳定运转[4] 未来的电力保障计划 - 供电公司将持续保持7×24小时应急响应状态,通过无人机特巡和负荷实时监测等手段织密电力保障网[5] - 公司计划用稳定供电护航秋粮抢烘,最终保障秋粮颗粒归仓[5]
供销社党组织联动企业搭建“烘干保障线” 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秋粮
央视网· 2025-10-14 14:38
秋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持续连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严峻挑战,多地正抢收抢烘以守护秋粮 [1] - 玉米地积水严重,需积极排涝后进行抢收 [3][4] - 烘干晾晒是关键环节,旨在防止粮食霉变和减产 [13] 机械化抢收作业 -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调度36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作业 [4] - 山东省落实玉米收获机超限运输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组织5431台履带式收获机抢收,并调动近900台进行跨区支援 [22] - 陕西省咸阳市通过加装“浮力轮”增强收割机在湿软田地的通过性,截至10月12日已完成机收玉米66.87万亩 [11] 粮食收获与烘干进度 -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玉米种植面积22.5万亩,已有11.7万亩完成收获 [6] - 山东省玉米已收面积超过3711万亩,约占种植总面积的63.5% [23]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一收储点已帮助农户烘干湿粮3000多吨,以降低粮损 [16] 基础设施保障与协同作业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调配挖掘机对农田沟渠进行紧急清淤疏通,以解决积水问题 [19] - 国网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联合气象部门研判风险,排查整改烘干点供电隐患28处,开展设备特巡46次,确保烘干设备电力供应 [21] - 河北邯郸肥乡区供销社联动粮食收购与烘干企业,搭建“烘干保障线” [13]
各地抢农时、调配烘干设备 多措并举保障秋粮收获
央视网· 2025-10-13 13:25
秋收应对措施 - 山东济宁兖州区对接企业腾出近4万平方米厂房用于粮食晾晒[2][4] - 济宁统筹调配7处粮食烘干点实行24小时作业 日烘干能力近1200吨[6] - 山东日照五莲县拥有9个烘干服务点及17台套机械 日烘干能力达1300余吨[6] - 山西运城夏县成立3支农机服务队实时掌握进度并调度农机具[12] - 山西运城万荣县合作社采取分两次烘干方式 全县18台设备日烘干能力3000余吨[14] - 安徽明光市组织大型联合收割机连续作业并及时晾晒烘干大豆[15][17] 秋粮收获进度 - 山西平遥县玉米种植面积近50万亩 目前已收割30余万亩[7][8] - 重庆市再生稻蓄留面积约116万亩 预计11月上旬完成收获[18][20] - 贵州威宁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 预计产量100万吨及产值26亿元[21][23] 农业机械化与产业效益 - 重庆市通过推广新农机和智能化设备使水稻机收率达到95%并降低机损率[20] - 贵州威宁县红菜苔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 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21][23] - 贵州威宁县蔬菜产业有效带动10.5万人增收[23]
各地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粮食 强化针对性措施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10-11 15:17
秋粮抢收应对措施 - 江苏连云港岗埠农场利用降雨间歇,投入十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抢收大豆玉米,一台机器日作业量超过100亩,粮食损失率控制得很低 [3][5] - 农场5条烘干线全部运行,工作人员两班倒保证机器不停,日烘干量从1500吨提升至2800多吨 [7] - 河南省调度省内自有8000台及从外省引进300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组织农机手昼夜抢收 [9] - 农业农村部跨省份调剂调度履带收割机24.55万台、移动烘干机2229台,以应对黄淮地区需求 [11] 人工与机械协同抢收 - 在河北邯郸大名县,因持续降雨导致田地泥泞,普通收割机无法作业,当地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及帮扶单位人员深入田间,协助散户进行人工抢收 [15][17] - 针对机械不能下地或作物倒伏严重的地块,抓紧组织人工抢收,力争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27] - 河北邢台柏乡县将抢收回的玉米棒装袋,在未脱粒状态下进行防霉存储 [19] 农机具适应性改装与田间管理 - 为适应潮湿泥泞的农田,通过增大农机轮胎履带接地面积以减少压强,或对现有农机进行改造,如河南将履带式水稻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将轮式收获机械动力轮换装三角履带 [25][27] - 针对沥涝严重地块,及时组织疏通沟渠、进行机械排水,以降低田间水位和土壤持水量,为秋收秋种创造有利条件 [27] 粮食晾晒与存储方案 - 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空旷场所为农民晾晒玉米提供便利,同时引导农民在自家朝阳通风处搭建临时铁丝网"玉米囤"进行储存,注意避雨防水 [29] - 收割后的粮食进行统一晾晒烘干,达到水分标准后进入仓储中心存储 [5]
科技助力抢收抢烘保秋粮 多部门联动深入一线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10-10 13:03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四成 [1][9] 黄淮地区抢收抢烘应急措施 - 针对黄淮地区持续阴雨,各地正全力开展应急作业,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1][9] - 农业农村部已成立工作专班,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24.55万台、移动烘干机2229台以应对需求 [14] 河南省秋粮收获与烘干进展 - 河南省积极调度省内自有8000台及从外省引进300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抢收 [11] - 通过换装三角履带、加装驱动轮胎改造轮式收获机,提高田间适应性 [11] - 新乡辉县市玉米种植面积67.1万亩,截至10月8日已收获超36万亩,全市52个粮食烘干点已全面启动 [4] - 南阳市新野县新甸铺镇12家烘干厂已累计为农户烘干秋粮15000吨 [4] - 据河南省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全省仍以阴雨天气为主,降雨过程可能持续至10月19日前后 [6] 山东省创新抢收方式 - 山东菏泽因部分地块积水,采用植保无人机搭载吊装设备从空中转运玉米 [6][7] - 菏泽市郓城县飞防队有40余架无人机进行玉米吊运,每架无人机每天可吊运20亩左右,每天总作业量约1000亩 [7]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配备粮食烘干设备18台(套),每天能烘干玉米400吨 [14] 安徽省及其他地区保障措施 - 安徽颍上县107家有烘干设备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全部向种粮农户开放 [12] - 不少烘干中心采取将稻谷烘干到六至七成符合收储标准后,进行轮换烘干的方法 [12] - 组织各地开通公布"三秋"机收保障热线电话3223个,加强值班值守,即接即转即办问题 [16]
应对持续阴雨 各地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央广网· 2025-10-09 09:33
天气影响与秋收挑战 - 近期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四川盆地及湖北西北部等地多降雨天气,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1] - 持续阴雨导致田间湿度大、轮式机械下地困难,成为当前秋收面临的突出问题 [1] - 连阴雨对山东菏泽和临沂的影响相对较重,导致田面积水,影响机械作业 [2] 农机改装与调配应对措施 - 河南省通过为轮式机加装三角履带或驱动轮提高通过性,并从周边省份引进履带式收获机 [1] - 新乡市获嘉县有3家农机装备企业可提供改装服务,农机部门调配了18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 [1] - 改装后的收割机一台一天能抢收一百多亩地,在积水田地中成为主要作业力量 [2] - 滑县农机中心调配履带式收获机械,并引导群众利用铲车、挖土机械增强玉米收获机械动力 [2] 烘干设备投入与保障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筹全省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共投入烘干机4963台全力保障秋粮烘干 [1] - 合作社上新烘干设备,实现脱粒清选、烘干、入仓一体化作业,建议籽粒玉米当天烘干 [2] - 山东临沂费县配备粮食烘干设备18台套,每天能烘干玉米400吨 [3] - 亳州市公布了125个烘干服务主体的信息,帮助农户快速处理湿粮 [3] 政府组织与多部门协作 - 菏泽市牡丹区皇镇街道组织18个村的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针对特困群体进行互助抢收,当地玉米种植面积两万多亩,已收获超96% [3] - 山东临沂农业、气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深入一线指导农户科学抢收和烘干 [3] -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全市82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信息,通过镇村通知、现场指导等方式提供服务 [3] - 河北成安县整合农业、电力等多部门力量,组建200多支抢收小分队协助群众开展人工抢收 [5] 秋收进度与具体成效 - 截至10月8日17时,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82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374万亩,收获进度达到70% [1] - 滑县全县秋作物已收获近60% [2] - 获嘉县对全县94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排查登记,指导督促更换玉米割台确保尽数投入玉米收获 [1]
农业农村部紧急调剂调运救灾机具 保障黄淮地区秋粮抢收抢烘(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41
文章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正采取央地协同等多项措施,以应对黄淮地区阴雨天气对秋收造成的影响,目标是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并保障质量 [1] 事件背景与影响区域 - 近期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受持续阴雨影响,导致秋收进度偏慢 [1] 已采取的措施 -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持续指导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做好秋粮机械化抢收 [1] - 央地协同联动加力优化调度服务、调集救灾机具、开展应急作业,支持灾区集中力量尽快抢收抢烘 [1] 后续行动计划 - 农业农村部将密切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黄淮8省沟通协调 [1] - 根据最新灾情形势进一步调度救灾机具应急作业需求 [1] - 积极协调相关地方和企业单位,努力满足救灾机具需要 [1]
多地积极应对阴雨天气 力保秋粮丰产归仓
央视网· 2025-10-08 10:15
秋收进度与天气影响 - 黄淮部分地区秋收进度因持续阴雨影响偏慢[1] - 山东省9月阴雨连绵,10月发生2次大降水过程,降水量同比偏多264%[7] - 安徽省望江县已完成单季稻收割任务的30%,11万吨单季稻已完成烘干入库[13] 农机应急与抢收抢烘措施 -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支持各地集中力量抢收抢烘[1] - 河南濮阳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运用智能烘干设备集中抢收抢烘[5] - 山西河津统筹调配26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抢抓晴好间隙奔赴田间抢收[8] 烘干技术与设备投入 - 湿玉米经过脱粒、除杂等工序后送入烘干塔,实现从收获到储存的无缝衔接[3] - 湖南沅江共华镇福安村投入近200万元建成智能稻谷烘干厂,根据品种设定温度进行恒温烘干[13] - 湖南全省投入使用的稻谷烘干设备达11000多台(套),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13] 效率提升与组织优化 - 山西河津引导农户有序错峰烘干,提升烘干塔使用效率,避免机等粮或粮等机现象[10] - 当地确保所有可利用的烘干设备应开尽开,全力满足农户需求[10] - 山东武城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送技术,调度履带式收割机和烘干设施降低损失[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