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转型升级
搜索文档
华菱钢铁(00093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5-10-30 09:2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0.48亿元、利润总额42.29亿元、净利润33.64亿元、归母净利润2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2.46亿元、净利润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22% [3] - 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56%,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第二季度下降30.06% [13] 产品结构升级 - 宽厚板领域在造船、海工、工程机械、压力容器等领域保持领先优势,高强高耐磨旋耕刀用钢实现国内首次应用 [3] - 薄板领域第二条无取向硅钢成品线在三季度投产,新增20万吨年生产能力,无取向硅钢首卷厚度0.10mm的“手撕钢”成功下线 [3] - 取向硅钢产线在三个月内完成从普通到高牌号的快速拓展,最好牌号达20QH075、23QH080 [3] - VAMA汽车板推出热成形Usibor®2000与Ductibor®1500组合新方案 [3] - 无缝钢管领域非API油套管占市场主导地位,首次签订坦桑尼亚市场被覆线管订单 [3] - 工业线棒材已开发160多个优质品种,实现5项产品国内首发 [3]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前三季度自发电量达75.64亿度,同比增加2.12亿度 [3] - 华菱衡钢高炉利用系数、华菱湘钢和阳春新钢的钢铁料消耗等指标排名行业前三 [3] - 公司持续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配煤结构,采购成本对比行业平均持续进步 [3]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华菱衡钢559机组连轧生产线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华菱湘钢高三线改造项目预计12月底投运,可控制公差在±0.1mm以内 [5] - 前三季度新增39个智能应用场景,华菱湘钢AI项目获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 [5] - 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已通过专家核查验收,预计11月完成公示 [5] - 华菱衡钢和VAMA成功发布无缝钢管及热成型钢等产品的EPD报告 [5] 硅钢项目进展 - 取向硅钢首条年产10万吨产线已于2025年4月全线贯通并开始热负荷调试 [8] - 无取向硅钢第一条20万吨生产线已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核心客户认证,2025年1月起向新能源汽车客户批量供应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8] - 第二条20万吨无取向硅钢产线2025年8月已顺利投产 [8] - 硅钢子公司去年年度亏损1.7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仍处产量爬坡期亏损,但全年有望实现同比大幅减亏或扭亏 [8] VAMA汽车板项目进展 - 中外股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正推进VAMA三期建设可行性研究 [9] - 除已签署协议的24项先进钢种外,其余钢种也在积极对接 [9] - VAMA将在三期项目规划中引入全价值链绿色发展路径 [9] -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在中国设立全球汽车用钢研发中心,选址落地湖南长沙 [9] 产销与行业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钢材销量1,110万吨,同比下降12.6%(若不含钢坯直接销售则同比下降约10%) [11] - 公司预计全年产销节奏基本匹配,将根据下游订单需求和盈利情况调整生产节奏 [11] - 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强调减量置换,通过购买外部产能实现扩张的窗口期仅剩两年 [12] - 行业供给侧变革预计将利好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12] 股东回报与资本开支 - 2021-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1%、26%、31%、34%,实现逐年提升 [1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合计比例达44%-54% [14] - 随着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工,明年起资本开支规模将下降,分红比例具备进一步提升基础 [14] 超低排放与规范申报 - 公司已按照《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进行“引领型规范企业”申报 [14]
华菱钢铁(00093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10-30 09: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50.48亿元,利润总额42.29亿元,净利润33.64亿元,归母净利润2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2% [3]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12.46亿元,净利润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但同比增长73.22% [3] -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56%,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环比下降30.06%,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钢材价格未明显起色 [1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合计比例达44%-54%,股息率在A股及钢铁板块中靠前 [11] 生产运营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钢材销量1,110万吨,同比下降12.6% [6] - 2025年前三季度自发电量达75.64亿度,同比增加2.12亿度 [3] - 铁矿石库存周期22-25天,煤、焦库存10-15天,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15] - 焦煤长协比例约60%,三季度焦煤长协环比上涨约50元/吨,市场煤环比上涨约100-200元/吨 [15] - 公司支持配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 [15] 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 - 华菱涟钢第二条无取向硅钢成品线在三季度投产,新增20万吨无取向硅钢年生产能力 [3] - 取向硅钢产线在三个月内完成从普通到高牌号拓展,最好牌号达20QH075、23QH080 [3] - 无取向硅钢首卷厚度0.10mm的"手撕钢"成功下线 [3] - VAMA推出热成形Usibor®2000与Ductibor®1500组合新方案 [3] - 华菱衡钢特大口径无缝钢管559机组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 [4] - 华菱湘钢高三线减定径项目预计12月底投运,可控制公差在±0.1mm以内 [4] - 前三季度新增39个智能应用场景,华菱湘钢AI项目获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特等奖 [4] 绿色发展与超低排放 - 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已通过专家现场核查验收,预计11月完成公示 [4][11] - 华菱衡钢和VAMA成功发布无缝钢管及热成型钢等产品的EPD报告 [4] - VAMA将在三期项目规划中引入全价值链绿色发展路径,湖南省将提供绿电项目资源支持 [9][10] 重点项目进展 - 硅钢子公司去年亏损1.7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仍亏损但预计全年大幅减亏或扭亏 [8] - 取向硅钢首条10万吨产线于2025年4月全线贯通并开始热负荷调试 [8] - 无取向硅钢第一条20万吨生产线已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核心客户认证,2025年1月起向新能源汽车客户批量供货 [8] - VAMA正推进三期建设可行性研究,并加快新钢种引入 [9] - 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在中国设立全球汽车用钢研发中心,选址湖南长沙 [10] 行业政策与展望 - 产业政策严控粗钢产能,2025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将推动行业优化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 [7] - 公司将继续推动降本增效,力争铁水成本行业对标持续进步,维持品种钢同比普材多盈利200-300元/吨水平 [5] - 随着资本开支强度降低,公司分红比例具备进一步提升基础 [11]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5:39
国家标准修订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业务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两项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 [1] - 两项标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旨在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备案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 [1][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业务条件》主要更新 - 增加摩托车类驾培机构、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构的业务条件 [1] - 完善普通机动车驾培机构和经营性教练场的管理制度、教学与管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要求 [1] - 优化教练车车型分类、教练场地总面积和单车道总长度要求 [1] - 增加新能源汽车教练车技术性能和充电服务设施的要求,以及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范设置分训场地的要求 [1] - 细化货车驾驶学员培训中提供货物装载与加固教学设备、工具的要求 [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主要更新 - 增加直线倒车、停靠站(货)台、路口掉头、车辆安全检查等训练项目设施要求 [1] - 强化场内交叉路口、循环路线网等设置要求 [1] - 新增训练道路净空高度、消能装置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场地道路条件要求 [1] 对行业的影响与意义 - 两项标准有助于指导驾培机构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和服务体系 [2] - 新标准将助力驾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两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国家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2:17
标准发布与实施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业务条件》(GB/T 30340—2025)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 30341—2025)两项国家标准 [1] - 两项标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1] 业务条件标准修订要点 - 新增摩托车类驾培机构、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构的业务条件 [1] - 完善普通机动车驾培机构和经营性教练场的管理制度、教学与管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要求 [1] - 优化教练车车型分类、教练场地总面积和单车道总长度要求 [1] - 增加新能源汽车教练车技术性能和充电服务设施,以及规范设置分训场地的要求 [1] - 细化货车驾驶学员培训中提供货物装载与加固教学设备、工具的要求 [1] 教练场技术要求修订要点 - 增加直线倒车、停靠站(货)台、路口掉头、车辆安全检查等训练项目设施要求 [1] - 强化场内交叉路口、循环路线网等设置要求 [1] - 新增训练道路净空高度、消能装置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场地道路条件要求 [1]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两项标准将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备案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 [2] - 有助于指导驾培机构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和服务体系 [2] - 助力驾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场有这些新要求!市场监管总局明确
新京报· 2025-10-16 11:54
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两项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业务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1] - 两项标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1] 驾培机构业务条件更新 - 新版标准增加了摩托车类驾培机构、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构的业务条件[1] - 完善了普通机动车驾培机构和经营性教练场的管理制度、教学与管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要求[1] - 优化了教练车车型分类、教练场地总面积和单车道总长度要求[1] - 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教练车技术性能和充电服务设施的要求[1] - 细化了货车驾驶学员培训中提供货物装载与加固教学设备、工具的要求[1] 教练场技术要求升级 - 新版标准增加了直线倒车、停靠站(货)台、路口掉头、车辆安全检查等训练项目设施要求[1] - 强化了场内交叉路口、循环路线网等设置要求[1] - 新增了训练道路净空高度、消能装置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场地道路条件要求[1] 行业影响与预期效果 - 两项标准将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备案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2] - 有助于指导驾培机构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和服务体系[2] - 助力驾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
“好房子”怎么造出来?服贸会上聪明的“好帮手”+1+1+1
央视新闻· 2025-09-12 15:47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中建八局在工地广泛应用探地雷达机器人、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机器人 通过机械臂使开槽速度和质量大幅提升 工期节约一半以上[1] - 智能施工平台集成智能布料机、振捣机器人、整平机器人、覆膜养护机器人 实现混凝土全工艺流程智能化施工[7] - 智能施工平台具备自爬升功能 通过双立柱顶升机构实现层间自主爬升 每层爬升仅需45分钟 适用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工程并提升效率[8][9] 模块化建筑创新 - 模块化浴室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方式 使卫生间安装从10多个工序简化为4天即可完成 并可定制化增加扶手等适老化设计[12] - 建筑方式实现类似搭积木的便捷化 体现科技赋能好房子的设计理念[11] 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 十四五以来建筑业加速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14] - 建筑服务业产业链持续延伸 覆盖建筑规划、前期咨询、工程设计等全流程环节 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普及[14]
全省建筑业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大众日报· 2025-09-03 08:51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建筑业是山东省支柱产业 [1] - 行业需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 加快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并开辟新赛道 [1] 政策支持与产业优化 - 政府聚焦强企业、促产业、扩市场、优环境 [1] - 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并打造"齐鲁建造"升级版 [1] -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行业做优做强 [1] 监管与质量保障 - 加强工程质量、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行业监管 [1] -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1] -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振华重工上半年扣非净利增111.44% 三大主业斩获35.86亿美元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96亿元 同比增长0.97% [1] - 归母净利润3.44亿元 同比增长12.37% [1] - 扣非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长111.4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1] 业务结构 - 新签及中标合同金额35.86亿美元 港机业务占比87.48% 海工业务占比10% 钢结构业务占比2.51% [1] - 港机产品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中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项目 [2] - 海工业务签订法国LDA两艘风电运维母船 [2] - 钢结构业务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线钢桥项目 内河业务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2] 技术创新 - 实现工业物流AGV整机、驱动桥关键零部件、低碳港口装备、DP2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 [2] - 荣获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第二批"AI+创新工作室"称号 [2] 行业前景 - 中东"2030愿景"和东南亚基建计划预期带动海外港机需求 [3] - 全球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推进 智能化港机设备需求增长 [3] - 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市场前景良好 内河航运投入加大释放设备需求 [3] - 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海上风电、氢能利用、海上光伏形成产业规模 [3]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扩大催生风电市场需求 新造海工装备市场稳定向好 [3] - 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桥梁钢结构市场规模保持增速 [3]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7% [2] - 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1.4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58% [2] - 基本每股收益0.064元/股,同比增长12.28% [2] 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聚焦港口机械、海工装备、钢结构三大核心主业 [3] - 港机产品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3][8] - 海工装备具备核心配套件研发制造能力,包括大型起重机、升降系统等 [5] - 钢结构业务在桥梁、海上风电等领域具有市场规模优势 [5]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中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项目,巩固港机市场地位 [3] - 签订法国LDA两艘风电运维母船订单 [3] - 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线钢桥等钢结构项目 [3] - 内河业务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4.80亿元人民币 [9] - 实现工业物流AGV整机、DP2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 [3][7] - 新增149项核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1% [7] - 发布2项国际标准,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7] 生产制造能力 - 在上海和江苏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码头总长度10,208米 [6] - 年钢结构处理能力达100万吨 [6] - 拥有20余艘6万至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队 [6] - 配备大型起重设备包括龙门吊、门机等专业设备 [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智慧港口建设推进,智能化港机设备需求增长 [3]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扩大催生风电市场需求 [3] - 全球航运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3] - 中东"2030愿景"和东南亚基建计划带动海外需求 [3]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完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向16名激励对象授予366万份期权 [12] - 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首次授予调整为3.205元/股 [12] - 第九届董事会完成独立董事增选和专门委员会委员调整 [12] 关联交易情况 - 与中交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关联交易金额约19.65亿元人民币 [16][17][18][19][20][21][22] - 主要关联交易方包括中交疏浚、中交融资租赁等企业 [16][17] - 关联交易定价均按市场价格原则确定 [16][1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自消纳光伏电力约1756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00余吨 [14] - 真空渗碳工艺改造使单位产量能耗下降29% [14] - 远洋运输船舶节能改造年节约燃油约193.9吨 [14] - 组织生产基地环保交叉检查,报告期内未受环保处罚 [13] 海外业务布局 - 境外资产236.8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8.29% [10] - 在全球设有8个区域总部和研究分院 [8] - 在印度、斯里兰卡建立海外人才中心 [8] - 产品已交付全球约14000台港机设备 [8]
中铁工业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总额环比增长19.79%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8: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签合同额214.1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35.84亿元 利润总额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6.8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44亿元 环比增长14.28% 利润总额4.34亿元 环比增长19.79%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环比增长16.5%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18.9亿元 同比增长5.24% 其中道岔业务海外新签2.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74% [2] - 海外订单主要来自西欧/中东/大洋洲的盾构机/TBM产品 以及北欧桥梁钢结构和北非道岔订单 [2] - 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产品覆盖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30余国 发达国家市占率持续攀升 [2] 业务优势与前景 - 公司在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具备设计/研发/制造优势 拥有高原铁路和重大水利水电项目技术储备 [2] - 重大水利工程/新藏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 将为主营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 - 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机遇 有利于隧道掘进机等主营业务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