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来赢大奖!当童真遇上 AI,网络文明被少年 “画” 活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0:00
活动概况 - 大湾区青少年AI海报创作征集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主题为"活力全运 E路文明",分为"网络文明""活力全运""美丽乡村"三大创作赛道 [2] - 活动开启一周已收到200多幅投稿作品,投稿作者年龄横跨10至18岁,涵盖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 [2][4] - 投稿作品地域分布广泛,包括广州、深圳、香港、佛山、东莞等大湾区城市 [2] 作品特点 - 作品主题多元:聚焦网络文明(如反诈骗、反网络暴力)、全运会运动场景、乡村美景等,需包含网络文明宣传标语 [7][10][11] - 创作风格多样:包含卡通风格、插画风格、科幻风格等,青少年熟练运用AI绘图工具实现创意 [7] - 年龄分层明显:小学生作品侧重童真表达(如卡通形象诠释文明用语),初高中生作品展现更深度的AI技术运用与主题思考 [4] 奖项设置 - 一等奖1位:平板电脑 - 二等奖3位:儿童手表 - 三等奖5位:复古胶卷相机 - 专项奖2位:运动手表(创意之星)、文创纪念品(技术之星) [3] 参与福利 - 作品展示渠道:南方都市报App等线上平台及公交站、地铁站线下广告牌 [2] - 研学机会:获奖者可免费参加"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研学行",参观广东知名科技企业 [2] 投稿要求 - 作品须为原创AI创作,尺寸9:16竖版,文件大小1MB-10MB,需附创作说明书说明AI工具及提示词 [11][12] - 内容需积极向上,避免暴力场景,必须包含网络文明宣传标语 [11] -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日 [13]
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2
网络文明建设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主题为"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首次走进长三角及中部地区[1] - 合肥通过"好人成名人"工程累计涌现205位"中国好人",数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4] - "卡友地带"APP搭建货车司机互助平台,2015年上线后通过全国线下分部实施救援[4] 数字化治理 - 合肥水务集团投入300多台AI漏失监测仪,精准定位40多处隐蔽漏点,节水56.1万吨[6] - "交通超脑"系统优化87个拥堵点位信号灯配时,提升道路通行效率[7] - "数字城管"平台2024年处置城市管理问题超180万件,市民可上传问题照片参与治理[7] 智慧政务 - 合肥政务服务中心AI导办终端支持1800多个事项咨询,窗口收件时长平均缩短80%[8] - 2024年整合48个部门312项服务,上线3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累计办件量超27万件[8] 人工智能产业 - 合肥建成全国首个公共资源交易"青天大模型",评审效率从3.5小时缩短至15分钟[10] - 2024年规上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701亿元,同比增长24.7%,拥有6家上市软件公司[10] - "芯屏汽合"产业地标包含6个千亿级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AI、智能家电、高端装备[10] 经济发展 - 合肥2024年GDP达13507.7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19位,较2023年上升1位[11]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6.6%,居全国27座万亿城市第二位[11]
青年以网为媒,汇聚澎湃正能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6-14 18:24
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 - 安徽池州傩戏通过90后村干部许鑫磊的数字化剪辑形成可追溯的数字谱系,使14家傩戏会近10年的传承趋势得以分析[1]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展示傩戏数字化成果,吸引30余万网友"云观傩",并引发国际关注[3][4][5] - 黄梅戏《六尺巷·宽》通过竖屏高清直播和AI形象创新表达,推动家风文化传播[10] 青年网络文化创新实践 -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学生张许熠创作100多条科技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00万次,涵盖社会热点和公益内容[7] - 00后创作者郭昊通过"文化转译"方式,如《非遗鱼灯》系列和《六安千里江山图》短视频,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7][8] - 四平警事团队和海南警方用情景喜剧形式普法,转化为数千万粉丝喜爱的警界脱口秀[12]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 - 央视网推出AI主旋律短剧《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重现首位旗手胡其俊26年升旗场景[11] - 故宫文物摄影师朱凯为百万件文物拍摄数字证件照,并通过全景故宫项目实现文化共享[13] - 安徽省公安厅法医秦明13年创作16部小说和6部网剧,推动法医学知识普及[15] 网络文明建设成效 - 人民网"人民建议"平台促成540万件群众诉求得到回应[12]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青年网络文明倡议》,倡导青年引领网络风尚[3][10] - 中国外文局强调激发青年力量为网络文明国际交流注入活力[3]
阿东在安徽出席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并调研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08:23
共青团中央网络文明建设与青年工作调研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引导青年汇聚网络正能量[1] - 共青团要准确把握青年生活深度嵌入网络等新特点,加强青年网络思想政治引领,守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1] - 共青团要努力服务青年网上精神文化需求,增强青年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 新兴领域团建与青年工作 - 调研组在合肥安达创展公司了解新兴领域团的建设情况,强调要提高"两个覆盖"质效[2] - 要加强青年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引导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2] - 团的干部要坚持从严治团,保持清澈纯粹,为青年实在做事,让青年实际受益[2] 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青年工作 - 调研组在六安市金寨县实施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3] - 要深化"三下乡""青年实干家""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青年感受脱贫攻坚伟大成就[3] - 共青团发布《青年网络文明倡议》和"非遗青年传薪者计划",推动青年网络文明建设[3]
汇聚文明力量 共塑网络新风
人民网· 2025-06-12 18:36
网络文明培育与数智技术应用 - 国家大剧院通过"线上演出"和"第二现场"项目,利用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等技术实现艺术传播全球化,覆盖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并形成500TB数字资源 [3][5]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积累500TB数字资源,推出"数字藏经洞"和1:1还原莫高窟第285窟的游戏化体验 [5] - 清华大学开发AI思政助手"清小搭"和"清小导",实现学生成长全周期智能支持与辅导员工作赋能 [6] 体育文化创新与赛场文明建设 - 中国国家游泳队张雨霏呼吁公众对运动员失误给予理解,强调赛场拼搏初心与正能量榜样价值 [6] -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赛场需转化为文化空间,通过德法兼治提升群众获得感,2023年贵州"村超"通过新媒体传播带动乡村振兴,实现"乐子变路子"的转化 [7][9][10] 传统文化与家风传承创新 - 中国剧协副主席韩再芬通过竖屏直播黄梅戏、AI形象"倾宁夫人"等现代传播方式创新家风文化传播,吸引年轻群体 [13] -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倡导青少年将诚实守信等家风文化融入网络空间,践行线上线下言行一致 [13]
数智技术如何赋能文明新风培育?听听大咖怎么说
人民网· 2025-06-12 11:31
网络文明培育分论坛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成为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家大剧院以"智慧剧院"建设引领"艺术+科技"融合,打造全球数字文化传播平台[3] - 共青团中央运用数智技术强化青年网络思想政治引领,推动数字时代红色基因传承和网络文明建设[5] - 清华大学开发AI思政助手"清小搭"和"清小导",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覆盖支持和辅导员队伍的智能赋能[8] 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文化领域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推出"数字藏经洞"和1:1高精度还原的莫高窟285窟虚拟体验[12] - 国家表演艺术机构通过智慧化改造构建数字化内容生产体系,形成新型文化传播生态[3] 教育领域 - 高校运用AI技术重构思政教育体系,开发智能问答、信息共享等模块实现24小时学生服务[8] - 人工智能专家提出技术需与人文价值结合,通过算法优化促进优良文化传播[14] 交通领域 - 铁路系统开展"坐着高铁看中国"等主题活动,构建"铁路网+互联网"双网融合的文明传播矩阵[9] - 企业通过正能量作品征集和主题宣传强化行业文化影响力[9] 技术应用创新方向 - 科大讯飞强调人本主义技术观,主张以人文价值引导AI发展路径[16] - 科研机构探索AI在情感计算领域的突破,推动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创新[14] - 机器人企业展示人机交互新场景,拓展智能设备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形式[18]
呼吁共同推动数字教育发展,瑞典专家关注中国“智慧教育”蓝图 | 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0:58
网络文明与数字教育发展 - 技术的最高使命不仅是提升效率,更是加强连接、促进共鸣 [1][3][5] - 教育应成为连接人类、塑造未来的桥梁,培养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公民 [3] - 学生正从网络世界的参与者转变为塑造者 [3] 全球互联网与AI教育市场数据 -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互联网用户达55.7亿人,占全球人口的69% [3] - 58%的OECD学生每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3] -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预计将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至2027年 [3] 学校教育转型升级 - 学校教育亟需应对技术跃迁带来的文化、伦理与教育理念碰撞 [3] - 合肥安生学校通过创新、全球视野和文化根源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3] - 数字鸿沟问题应从技术获取差异转向理性使用技术能力的探讨 [3]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角色 - AI应作为"为智慧加成"的工具,而非替代思考的手段 [4] - 学生需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反思学习本质及目的 [4][5] 跨文化交流项目成果 - TalkPal项目促进学生与英国等国家同龄人实时互动,增强全球理解与尊重 [5] - 技术搭建了促进理解与尊重的桥梁,体现网络文明价值 [5] 智慧教育发展蓝图 - 中国"智慧教育"发展蓝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目标一致 [5] - 技术使命强调连接与共鸣,而非单纯效率提升 [5]
以科技创新筑牢网络文明发展基石
科技日报· 2025-06-12 08:53
网络文明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主题为"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 包含开幕式 主论坛 14场分论坛和主题活动 [1] - 大会全方位展现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共谋未来发展方向 与会嘉宾强调以科技创新培育网络文明风尚 [1] 网络内容生产与技术应用 - "学习强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分发和个性化推送 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 推动分众化 精准化传播 [2] - 合肥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813家 规上工业产值164 89亿元 拥有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 [3] - 科大讯飞的AI关爱系统为听障人士提供2亿分钟免费专线服务 "三声有幸"公益计划开发4万多个无障碍应用 服务1500万名视听障人士 [3] 网络安全技术创新 - 量子计算可提升信息甄别精确度 削弱"信息茧房"形成 使网络空间行为更文明有序 [3] - 奇瑞汽车旗下雄狮科技完成全球首个车辆安全运营中心智能体部署测试 通过欧盟R155网络安全认证 [4] - 腾讯公司研究用AI治理AI 强化源头治理 提升大模型内生安全能力 [4] 数据科学与智能治理 - 数据科学与AI能深度赋能社会治理 包括社会信用建设 卫生健康服务 能源环境治理等领域 [4] - 通过数据精准决策 算法提升速度 智能驱动应用 推动治理模式向社会化 法治化 智能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4]
汇聚网络空间蓬勃正能量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网络文明建设政策方向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强调巩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激发网络文化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空间[1] - 法治成为网络空间治理核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构建全面综合治理体系[2] - 法治设计需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通过规则明晰性释放产业活力[2] 量子科技与网络文明 - 量子信息技术处于全球竞争前沿,中国与美国同处第一梯队,未来量子互联网将提升网络安全性及包容性[3] -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提出量子科技工作者需承担网络文明建设责任,持续攻关支持网络强国战略[3] 车企在网络文明中的角色 - 奇瑞汽车定位智能网联数据为生命线,从技术创新、规范自律及文化传播三方面参与网络文明建设[4] - 车企需应对数据合规安全挑战,避免行业恶性竞争,通过全球化数字治理传播中国形象[4] 人工智能行业倡议 - 60余家互联网企业联合倡议推动AI安全可靠发展,涵盖技术根基、数据安全、伦理价值等8大方向[6] - 倡议强调需加强国际协作应对网络犯罪与数据安全挑战,共享治理经验[6] 青年群体参与网络文明 - 中国青年网民规模达5.4亿,中央网信办与共青团中央推出倡议引导青年成为网络文明维护者与技术开拓者[7] - 计划通过提升青年网络素养净化环境,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良性循环[7]
弘扬文明风尚 共建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网络文明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6月10日至11日在合肥举行,主题为"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由中央网信办等机构联合主办 [1] - 大会包含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及"科技·点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聚焦网络文明共建与精神支撑 [1] 网络内容创作与传播 - 中央网信办推出"理响中国"等理论传播品牌,强化互动传播与话语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2] - 安徽省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好人安徽"等主题活动,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 [2] - 网络视听领域推出《温暖中国·城市公益故事》《种地吧》等作品,贴近文化教育、乡村振兴等主题 [3] - 中国外文局研究中华文化符号、网络文学IP出海,构建网络空间价值传递评估体系 [3] 网络空间治理与法治 - 法治成为网络文明基石,相关部门围绕"AI治理的法治生态"等议题探讨维护网络秩序 [3][4] - 中国在网络生态治理、算法治理等领域形成创新方案,为全球提供经验 [4] - 大会发布《经济金融领域年度网络辟谣榜》及AI生成谣言典型案例,设立涉企辟谣直联点 [4] 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 - 中关村实验室指出AI在城巿管理、教育、养老等领域推动转型,需深入研究治理问题 [5] - 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需应对AI带来的数据安全、伦理挑战,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4][5] 网络文明生态建设 - 中央网信办与共青团中央发起"青年网络文明倡议",引导青年参与网络文明维护 [6] - 科大讯飞"听见AI的声音"公益行动累计提供超2亿分钟免费转写服务,覆盖数千名听障人士 [7] - 网络名人被呼吁发挥清朗作用,如法医秦明强调需弥合认知鸿沟、传播正义 [7] 群众参与与成果展示 - 大会发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人民网"人民建议"促成540万件群众诉求回应 [8] - "领导留言板"解决598万元工资拖欠问题,258个村路灯问题通过网友留言落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