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三一重能:风电龙头的突围与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8 14:18
破局之道,既需风机技术硬实力突围,更要全球规则与本地生态软实力适配,三一重能的 远征之路,正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以技术为核、借生态赋能"的鲜活样本。 风电作为资本、技术、合规三重密集型产业,海外拓展胜负手早已超越风机性能比拼。不 同区域的法规差异、ESG标准对齐压力,本地化供应链韧性构建、跨文化协作效率提升等 难题,考验着企业的长期主义定力。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携同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共同走进三 一重能进行深入交流。 百年跨国企业埃克森美孚深耕全球百余个市场的经验,淬炼出"全球本土化"的核心路径: 真正的跨国布局,始于规则洞察、成于本地适配、终于生态共生,这与中国风电企业"扎 下根"的诉求深度呼应。 当三一重能以"灯塔工厂"筑牢智造根基,以自主研发抢占技术高地,埃克森美孚等跨国企 业的全球化范式,正成为中国风电企业破解海外"软壁垒"的有益借鉴。 这种"技术破局、经验参照"的演进路径,既藏着风电的突围密码,更揭示了中国高端制造 业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唯有融合自身硬实力与全球先进实践,方能在全球市场博弈中 行稳致远。 记者丨 曹恩惠 编辑丨张伟贤 全球能源转型纵深推进,中国风电产业的全 ...
风电出海破局高阶竞争 迈向“深耕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7:15
价值重构:出海赋能企业长远升级 对风电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价值远不止于短期订单增长,更是商业模式重构、品牌价值提升与技术迭 代的重要契机。通过参与不同区域的风电项目,企业能够积累极端气候、复杂电网等场景下的运营经 验,反哺国内产品研发;通过与国际客户合作,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推动自身质量管理与服务能力升 级;通过海外品牌露出与案例积累,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品牌认知。 从行业前景看,海外风电市场的盈利潜力正逐步显现,数据显示海外风机毛利率高于国内,且2026年将 迎来订单密集交付期。在此背景下,提前布局本地化的企业有望抢占先机。以电气风电为例,其当前的 海外投入虽聚焦长期建设,短期内需沉淀资源,但随着项目落地与产能释放,海外业务将成为盈利增长 的重要支柱,这种"深耕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规模"的思路,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全球化发展逻辑。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摆脱单纯的产品供货模式,转向"全链条合作"。这种模式不仅涵盖设备供应,更延 伸至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运维服务等核心环节,通过与当地市场深度绑定构建竞争壁垒。 本地化实践:破解出海深层挑战的关键 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对企业的本地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区域的政策法规 ...
中信建投:明年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 看好锂电电池和材料端出货量和价格上修带来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08:09
储能行业 - 储能需求迎来全球爆发,经济性拐点已至,带动锂电行业进入新周期 [2][4] - 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发货需求达943GWh,同比增长68% [5] - 预计明年国内储能装机有望达300GWh,带动全球锂电池总需求超2700GWh,同比增速超30% [4] - 户用及工商业储能被市场低估,终端电价长期上行将打开其长期需求空间 [2][4] - 美国数据中心配储有望带来数百GWh需求,欧洲、澳大利亚、拉美需求旺盛 [4] 锂电行业 - 看好储能超预期增长带来的锂电电池和材料端出货量及价格上修机会 [1][5] - 预计2026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达1559GWh,同比增长17%,其中国内、海外需求分别增16%和20% [1][5] - 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总需求达2716GWh,同比增长32% [5] - 材料环节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2026Q4 6F、LFP、隔膜、铜箔产能利用率将达106%、96%、98%、95% [1][5] - 6F散单价格从底部至今已翻倍,LFP、负极、隔膜等环节价格也开始启动上涨 [1][5] 电力设备 - 电力设备出口高景气延续,核心公司出口业务订单及收入增速可观,关注北美、中东市场需求 [7] - 网内高压设备订单充沛,基本面坚实,西北主网需求持续旺盛,预计2026年业绩支撑力强 [7] - AIDC配电需求海内外高景气共振,功率密度提升催生供电方案迭代,SST/HVDC等前瞻技术受关注 [10] 风电行业 - 2025年风电行业基本面明显修复,逐渐从困境中走出 [8] - “十五五”期间重点关注出海主线,尤其是海外海风,部分环节出海单位盈利显著高于国内 [8] - 国内风电行业在需求景气状态下,价格和盈利预计恢复健康发展 [8] 光伏行业 - “反内卷”政策下行业有望加速出清,Q3硅料环节已扭亏为盈,大部分环节盈利改善 [9] - 需持续关注硅料产能整合及组件顺价进展,目前产能整合方案细节已近最终确认阶段 [9] - 看好主材、辅材龙头企业以及行业新技术方向如BC、TOPCon3.0等 [9] 固态电池与新技术 - 固态电池处于技术方案即将落地、中试线推进建设的关键时期 [6] - 设备环节为首选,因新产业导入预期下设备端订单落地快于材料端,干法工艺有价值量提升逻辑 [6] 长期结构性变革 - 高比例风光并网催生海量调节需求,储能将大规模放量 [2] -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倒逼全球电网投资增加,最终推动终端电价长期上行 [2] - 低碳高密度电源如海风、SOFC、燃机、核电等将成为必需且稀缺产能 [2] - AI驱动数据中心功率密度大幅提升,引发供电系统革命,AIDC配储需求将爆发 [2]
开源证券:国内风电需求基本盘稳固 出海从产品出口转为深度属地化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0:58
国内风电需求前景 - 国内风电需求基本盘稳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目标不低于120GW,其中海上风电不低于15GW [1] - 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86.99GW,2021-2024年累计新增272.1GW,较“十三五”期间的145.5GW大幅提升 [1] - 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因出力与负荷曲线更匹配而享有较高上网电价,业主开发偏好正向风电倾斜 [1] 行业竞争与盈利能力 - 行业告别恶性竞争,2025年1-8月陆上风电含塔筒中标价较2024年均价提升13%,呈现量稳利升态势 [2] - 价格回升订单将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陆续交付,有望对风电产业链利润形成修复 [2] - 海外订单单价更高、盈利能力更好,随着订单进入集中交付期,将直接驱动整机环节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1][3] 海外市场拓展 - 全球风能协会预测2025-2030年全球(除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67GW,复合增长率12.4%,海上风电复合增长率15.8% [3]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7家整机商合计中标海外订单19.28GW,再创新高 [1][3] - 国内风机企业加速出海,从单纯产品出口转向深度属地化布局,已在巴西、欧洲、中亚等地投资建厂 [3] - 大金重工已成为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2025年以来已签订4个欧洲海风海工订单 [3]
金风科技午后涨超5% 公司近期签约沙特3GW风电项目 海外市场加速突破
智通财经· 2025-11-03 14:05
公司股价表现 - 午后股价涨幅超过5%,截至发稿时上涨4.32%至13.75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2.04亿港元 [1] 重大合同进展 - 成功签署沙特PIF5风电项目协议,提供从设备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1] - 项目总容量为3GW,是全球最大在建陆上风电项目 [1] -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13亿千瓦时,约相当于沙特2024年全国发电量的2.4%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48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1% [1] 行业与业务前景 - 国内风电量价齐升叠加出海加速推进,驱动风机盈利持续修复 [1] - 电站转让与绿醇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 - 公司全球风机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加速突破,绿醇业务进展领先 [1]
港股异动 | 金风科技(02208)午后涨超5% 公司近期签约沙特3GW风电项目 海外市场加速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4:00
公司股价表现 - 金风科技午后股价涨超5%,截至发稿涨4.32%至13.75港元,成交额2.04亿港元 [1] 重大合同进展 - 公司成功签署沙特PIF5风电项目协议,为总容量3GW的风电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1] - PIF5风电项目为全球最大在建陆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13亿千瓦时,约相当于沙特2024年全国发电量的2.4%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 [1] 行业与业务前景 - 国内风电量价齐升叠加出海加速推进,驱动风机盈利持续修复 [1] - 电站转让与绿醇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 - 公司全球风机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市场加速突破,绿醇业务进展领先 [1]
【风口研报】国内海风陆续开工+欧洲风电供给紧缺,这家塔筒桩基龙头同时布局海洋牧场、换流站、漂浮式基础等产品
财联社· 2025-11-03 12:24
行业动态 - 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 [1] - 欧洲风电市场面临供给紧缺状况 [1]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塔筒桩基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公司业务布局多元化 涵盖海洋牧场 换流站 漂浮式基础等产品 [1] - 公司现有产能预计超过100万吨 [1] 战略布局与机遇 - 公司已提前在江苏和广东布局两大出口基地 [1] - 此举旨在把握未来风电产品出海的重大机遇 [1]
大金重工(002487):海外海工加速交付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3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45.95亿元,同比增长99.25%,归母净利润达8.87亿元,同比增长214.6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54亿元,同比增长84.64%,环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增长215.12%,环比增长7.98% [1]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5.91%,环比提升9.6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2%,环比提升0.86个百分点 [1] 海外海工业务 - 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超过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 [2] - 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9.1%,成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收入占风电装备产品总收入近八成,并正积极参与英国、德国、荷兰、波兰等欧洲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海风项目投标 [2] 船舶建造业务 - 公司首条自建的超大型甲板运输船KINGONE号已于10月顺利下水,预计2026年初投入首航,另有2艘自建船已制定2026年及2027年排产计划 [2][3] - 自有船队建设将推动交货模式从FOB向DAP转型,有望提升单吨运力、价值量和盈利 [2][3] - 公司依托盘锦基地产能已具备对外提供船型定制化设计和制造服务能力,8月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一艘23000DWT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金额约3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7年交付 [3] 盈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9亿元、16.17亿元、21.9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6元、2.54元、3.44元 [4]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2倍、21倍、15倍 [4]
2025年风能展回顾&风电观点更新
2025-10-23 23:2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是中国风电行业,包括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及相关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如管桩、海缆)、风机导管架等产业链环节[1][3][12] * 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国风电企业,如远景、金凤、明阳、大金等整机厂商,以及国内管桩企业、海缆企业、零部件龙头企业等[3][5][8][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且确定** * 中国设定了宏大的风电装机目标:到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0吉瓦,到2035年达到5,000吉瓦(注:原文为5,000亿瓦,疑为5,000吉瓦之误)[1][2] * “十五”期间(2025-2030年)国内风电年新增装机规模目标不低于120吉瓦,其中海上风电不低于15吉瓦,较过去四年(2021-2024)年均新增60吉瓦(海上8吉瓦)实现翻倍增长[2] * 2025年预计装机量超过110吉瓦,2026年有望继续增长[1][2][4] * 经济性是主要驱动力,度电成本降低使资本金内部收益率(IRR)可达大几个百分点,对投资方具有吸引力[1][4] **全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 预计从2026年开始,全球风电招标规模将从50-60吉瓦迅速提升至80吉瓦左右[1][4] * 主要增长区域包括印度、中东、巴西的陆上风电以及欧洲的海上风电[1][4] * 欧洲为实现其2030/2035目标,需每年新增至少20吉瓦装机,而当前仅三四个吉瓦,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扩张阶段[1][4] **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出海步伐加快** * 2025年中国风电企业出口订单显著增长,新签订单预计达到25-26吉瓦,占亚非拉地区招标总量一半左右[1][5] * 2024年国内出口约5吉瓦,同比增长40%以上[5] * 国内管桩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导管架项目,离岸距离增加和水深加深驱动导管架需求,拉动国内管桩产业链出海[3][8] **行业盈利状况改善,价格回升** * 风电行业自2024年起“反内卷”成效显现,陆上风机中标价格从2024年底开始回升,2025年处于1,500-1,600元/千瓦区间[1][9][10] *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风机交付均价将继续上涨,推动风机制造板块毛利率修复[1][10] * 大型化趋势趋于稳定,企业更多关注发电小时数和智能化产品[10] 其他重要内容 **供应链与零部件展望** * 预计2026年风机零部件采购规模将进一步增加,部分环节可能存在供应偏紧状态[3][11] * 供应偏紧有助于保持较高盈利水平,部分企业已提前谈判明年的供应产能[11] **挑战与机遇** * 行业挑战包括实现大幅增长目标所需的技术进步、供应链管理、政策支持,以及项目周期长(从筹备到并网可能需10多年)要求企业具备长期规划能力[5] * 未来几年是国内外景气共振的新周期,重点推荐关注海上风电和出海赛道,包括海缆、管桩、整机及零部件龙头企业[3][12]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新一轮风电出海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2 08:33
行业整体趋势 - 风电行业迎来出海热潮,2024年中国风电出口规模增长超70% [1] - 头部企业海外订单显著增多,有风机厂商今年出口金额增长至去年的7-8倍 [1] - 出海不仅是“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重构、人才梯队培养和品牌构建的绝佳机会 [1][2][3] 企业出海战略与案例 - 运达股份在欧盟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塞尔维亚获得大量订单,并关注阿塞拜疆等核心市场周边以展现竞争力 [1]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制造基地,旨在打造服务于英国、欧洲及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 [2] - 明阳智能正加速从“技术输出”向“制造落地+赋能本地市场”转变,并已成为日本和意大利海上项目的供货商 [2] - 中材科技在巴西投建叶片公司,强调需考虑属地化合规、员工培养、供应链及文化差异,目标是建立中国人投资的本地企业而非在当地的中国企业 [2] 市场机遇与区域动态 - 东北亚海上风电市场增长可观,韩国企业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 [1] - 对于技术不支持发展海上风电的市场,应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深入腹地以寻求突破 [1] 出海挑战与战略考量 - 出海面临成本挑战,海外建厂导致采购、人工、厂房、服务等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减弱 [3] - 企业需构建本土化服务团队,并解决供应链、管理团队培养问题 [3] - 国际化战略需融入当地生态,更多考虑ESG、解决就业、用工规范等要素 [3] - 行业需思考将风电机组稳定在特定兆瓦水平作为主力机型,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