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
搜索文档
国内海风陆续开工+欧洲风电供给紧缺,这家龙头同时布局海洋牧场、换流站、漂浮式基础等产品
摩尔投研精选· 2025-11-04 18:10
两条思路布局年末行情 兴业证券策略张启尧认为, 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还是在于结构 。 随着年末市场提前抢跑定价下一年景气,景气预期变得更加重要,而当期景气对股价的影 响减弱,核心是寻找下一年强者恒强或者困境反转的方向。 若市场预期主线风格的景气优势在明年仍将持续甚至加速,则年末行情中主线仍将保持定 力;若有因素导致主线景气预期证伪、或推动低位方向景气预期向好,则市场可能会系统 性转向低位方向。 回到当下,以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优势仍在持续释放、产业趋势加持下仍 将是明年景气挖掘的重点领域;同时"反内卷"等政策推动下,顺周期方向中亮点逐渐增 多、更多方向边际改善趋势有望确认,提供估值修复空间。 基于此,两条思路布局年末行情: 一方面,科技成长仍是后续重点关注和挖掘的方向 ; 另一方面, 在总量经济温和修复的当下,重点关注受益于供给侧出清和需求侧结构性变 化的方向。 重点关注: 低位科技成长(AI软件应用、军工、医药)、顺周期(钢铁、化工、建材、 新消费&服务消费、农业) 。 【宏观策略精选】 锂电丨旺季+抢装下11月锂电排产亮眼 根据锂电产业链11月预排产数据,样本企业中电池排产达138.6GWh,环 ...
【风口研报】国内海风陆续开工+欧洲风电供给紧缺,这家塔筒桩基龙头同时布局海洋牧场、换流站、漂浮式基础等产品
财联社· 2025-11-03 12:24
行业动态 - 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 [1] - 欧洲风电市场面临供给紧缺状况 [1]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塔筒桩基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公司业务布局多元化 涵盖海洋牧场 换流站 漂浮式基础等产品 [1] - 公司现有产能预计超过100万吨 [1] 战略布局与机遇 - 公司已提前在江苏和广东布局两大出口基地 [1] - 此举旨在把握未来风电产品出海的重大机遇 [1]
2025年海洋产业投融资路演(深圳站)活动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21:07
活动概况 -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举办2025年海洋产业投融资路演(深圳站)活动[1] -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1] - 这是国内首场以深海科技为主题的投融资路演活动[1] 参与方与规模 - 10家涉海企业进行路演,面向现场金融机构及线上近万家投资机构和近3万名专业投资人[1] - 参与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2] - 线上线下参会代表超800人次[2] - 该系列路演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年,累计举办二十余场,服务涉海企业和科创团队超200家[2] 路演项目与融资需求 - 路演分为深海科技、海洋装备、海洋生物三个专场[1] - 项目涉及深层水资源开发、深海生物资源利用、水下机器人、海洋新材料、新能源船舶、智能邮轮、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牧场等领域[1] - 路演项目融资需求近30亿元[1] 活动内容与影响 - 点评专家从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及投资价值维度对项目进行专业点评[1] - 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就技术合作与融资需求进行深入对接和交流[1] - 活动包含“金融赋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与前景展望”专题培训,梳理海洋经济政策导向[2] - 系列活动旨在构建产融对接机制,激发蓝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资本市场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2]
广州:聚焦六大方向 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旨在将广州打造为全球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1] - 该意见构建了“6大核心产业+X个潜力赛道”的动态发展体系和六维发展框架,并部署了八大重点行动 [1] 六大核心产业布局 - **智能无人系统领域**:依托亿航智能、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全球领军企业,面向未来出行、无人工厂两大场景打造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 [1] - **具身智能领域**:以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区和小鹏、广汽机器人的自研能力为突破,以里工、高擎的产业化能力为支撑,布局全产业链并加快智能制造、康养服务等场景落地 [1] - **细胞与基因领域**:依托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平台,发挥人源器官培育、TCR-T疗法等领先成果优势,推动基因治疗、靶向递送等前沿技术临床转化 [1]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领域**:聚焦6G通感算一体化和量子通信优势,打造超级无线宽带等五大场景 [1] - **前沿新材料领域**:依托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及金发科技等17家上市企业,布局超导、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生物医用与智能制造三大材料体系 [1] - **深海深空领域**:凭借“梦想号”万米钻探船、中科宇航商业火箭、海格通信北斗导航等,推动深海机器人、海洋牧场、可回收火箭、卫星数据服务等商业化发展 [1] 发展机制与潜力赛道 - 建立“技术预见—动态评估—赛道孵化”机制,持续跟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绿色氢能等X个潜力方向,确保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与灵动性 [2]
加强海湾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经济日报· 2025-09-27 05:52
海湾经济概述 - 海湾经济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前瞻领域 具有经济引擎 生态屏障和战略支点多重价值功能 [1] - 中国拥有160多个面积超10平方公里的海湾 其中11个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海湾分布在四大海域 [1] - 全球70%主要港口位于海湾 60%国际货物贸易聚集在海湾区域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 - 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8600万人口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年吞吐量超18.5亿吨的港口群 [2] - 该区域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任 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形成制造 科创等互补发展的产业集群 开放程度高且经济活力强 [2] 国际湾区发展模式 - 东京湾区以京滨 京叶工业带高端制造为核心 定位为产业湾区 [2] - 纽约湾区依托华尔街扩展至创意经济与科技融合 定位为金融湾区 [2] - 旧金山湾区以硅谷为引擎专注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定位为科技湾区 [2] 海湾经济发展规划方向 - 开展海湾普查评估 建立动态数据库 科学划分港口物流型 制造科创型等五大发展类别 [3] - 建立健全基于海洋碳汇核算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探索绿色标准认证体系 [3] - 推动发展海洋清洁能源 绿色航运 生物医药 海水淡化等绿色产业 [3] 陆海统筹与产业融合 - 完善综合立体交通和现代物流网络 增强海湾经济区域向陆海两个扇面的集聚辐射能力 [4] - 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 提升基于陆海联运的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 [4] - 加强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 潮汐能源等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4][5] 发展目标 - 促进海湾经济区域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 产业群和城市群 [5] - 把握全球海洋经济重心东移大势 推动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8:09
论坛背景与意义 - 中国铁建主办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 汇聚中国海洋大学 东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近2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1] - 论坛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旨在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动能[1] - 广东省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论坛在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双重驱动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核心议题与技术突破 - 深入探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 海上通用混凝土浮体 海洋资源开发 渔业开发及装备制造等核心议题[3] - 重点讨论漂浮式风电发展及海工通用UHPC浮体设计建造关键技术 通过政产学研平台加速技术转化[3] -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浮体技术可显著降低浮体造价 突破成本瓶颈 加速商业化应用 技术路线成熟且经济性优势显著[4] - 混凝土收缩控制与超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已应用于智能化养殖工船和深海采矿装备等重大工程[6] 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 中国铁建成立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 将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 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研发平台[6] - 构建"3+5"海洋经济产业技术生态体系:3大支柱产业包括海工通用UHPC浮体 海洋牧场 海底光电缆 5大潜力领域包括海岸带绿色采矿 海洋深层水高值开发 深海矿产开发 海岛经济圈 海洋工程装备[6] - 集中攻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 破解海洋产业发展瓶颈[6] - 中国铁建港航局作为研究院运营单位 将发挥海洋工程全产业链能力 提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解决方案[7]
张偲院士:引全球人才和“耐心资本”打造广东海洋牧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3:44
行业现状与基础 - 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1] - 海洋牧场等新业态为牵引的海洋渔业在海洋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 [1] - 过去海洋牧场以政府资金支持为主 公益属性较强 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较少 [1] 发展策略与转型方向 - 推动海洋牧场从公益属性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型 [1] - 聚焦空间保障 科技赋能 产业融合 要素支撑等核心领域 [1]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 湛江湾实验室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建议组建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 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中心 [2] - 攻关智能养殖管理系统 数字化监测装备 海产品人类健康功能物质开发等关键技术 [2] - 实施三倍体牡蛎 金枪鱼 东星斑 金鲳鱼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 [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优质鱼类如大西洋鲑鱼和石斑鱼单种鱼类市场约20-30万吨 预计可扩展至50万吨 [2] - 市场建设包括物流体系 水产品宣传科普和市场扩展 [2]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培育全链条链主型企业 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 [3] 人才与资本支持 - 人才是海洋牧场发展关键因素 建议引进全球高端人才 [1] - 通过成功产业化案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1] - 加大财政支持并建立耐心资本引导机制 推动养殖装备研发与智能化升级 [1] 空间规划与品种开发 - 建议将符合条件渔港及传统养殖水域从生态保护红线中调出 解决规划落实缓慢问题 [2] - 重视深远海主导品种和适养品种开发 包括多倍体品种和大洋优质种苗 [2] - 具体品种包括金鲳鱼 石斑鱼 花鲈 鲷科鱼类 鮸鱼 三倍体牡蛎 东星斑 金枪鱼等 [2][3] 新业态与产业融合 - 发展风渔融合 渔旅融合等新业态 [3] - 建设海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园 [3] - 推动海洋牧场全链条升级 [3]
向海图强加速,10万亿“蓝色市场”如何再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21:38
海洋经济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强调政策支持、海洋科创、海洋产业、生态保护、全球治理等多个方面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1] 海洋产业发展重点 - 会议强调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1][4] - 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8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849亿元,占比分别为4.6%、35.8%和59.6% [4]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占比达36.9%,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达18.7%,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分别实现14.9%、14.7%的同比增速 [4] 沿海省份差异化布局 - 广东省强调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重点发展海洋牧场、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现代航运等产业 [2][7] - 浙江省明确2025年力争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推进强港重大项目120个、投资600亿元以上 [2][8] - 山东省提出"十五五"时期要统筹陆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培育壮大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产业 [9]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9%、67.6%和64.3% [5] - 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781亿元,同比增速为1.9% [5] -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21种海洋药物获得国际认证,其中18种于2001年-2023年间上市 [6] - 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2025年建成投放不少于500个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投产后渔获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8] 未来发展趋势 - "四个海上"(海上粮仓、海上油田、海上矿山、海上药库)和"三深一极"(深潜、深钻、深网、极地)等项目推进将激发海洋产业全面提升 [10] - 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装备等的需求侧倾斜以及由2G、2B到2C的拓展转向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迎来大爆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