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建造
搜索文档
立足湾区 协同港澳 面向世界(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1-18 10:29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 - 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投入使用 为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测试能力 [3]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进行海试 该船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建设运营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总成建造 [5] 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创建 - “百企千人”实习计划推行10年 累计吸纳近3000名港澳青年到南沙实习 [7]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沙举办 [9]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 - 广州港南沙港区开行首趟中欧班列 [11] - 广州港南沙港码头进行集装箱吊装作业 显示港口运营活跃 [13]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打造 - 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可使用香港长者医疗券支付就医费用 [15][16] - 广深港高铁南沙北站位于庆盛枢纽 30分钟可达深圳福田 50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 [18] 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建立 - 南沙蕉门河一河两岸被称为“十里画廊”和“城市客厅” [20] - 南沙慧谷超级堤东段为市民提供看海露营空间 20公里美丽海岸线工程于2025年9月正式贯通 [20]
大金重工(002487):海外海工加速交付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3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45.95亿元,同比增长99.25%,归母净利润达8.87亿元,同比增长214.6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54亿元,同比增长84.64%,环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增长215.12%,环比增长7.98% [1]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5.91%,环比提升9.6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2%,环比提升0.86个百分点 [1] 海外海工业务 - 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超过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 [2] - 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9.1%,成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收入占风电装备产品总收入近八成,并正积极参与英国、德国、荷兰、波兰等欧洲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海风项目投标 [2] 船舶建造业务 - 公司首条自建的超大型甲板运输船KINGONE号已于10月顺利下水,预计2026年初投入首航,另有2艘自建船已制定2026年及2027年排产计划 [2][3] - 自有船队建设将推动交货模式从FOB向DAP转型,有望提升单吨运力、价值量和盈利 [2][3] - 公司依托盘锦基地产能已具备对外提供船型定制化设计和制造服务能力,8月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一艘23000DWT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金额约3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7年交付 [3] 盈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9亿元、16.17亿元、21.9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6元、2.54元、3.44元 [4]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2倍、21倍、15倍 [4]
天海防务(300008):Q3业绩高增,关注防务与能源业务
华泰证券· 2025-10-28 11:4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天海防务维持"增持"评级 [1][7]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42倍,给予公司2025年42倍PE,目标价为7.39元 [5][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57.27%,环比增长19.00% [1][7]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566.25%,环比增长25.15% [1][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长34.50%;累计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02.12% [1][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达21.78%,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98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7.39%,同比提升4.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8.15% [2]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55%,同比提升4.54个百分点,主要因系列化运输船产品占比提升形成规模效应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0.77%,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显示良好费用管控 [2]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4%、6.13%、1.26%、1.14% [2] 船舶EPC业务进展 - 2025年8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大津重工承接18艘新船建造订单,包括6艘65米三用工作船、6艘7350载重吨多用途杂货船、3+3艘6600载重吨杂货船 [3] - 公司船舶建造业务有序推进,2025年9月向意大利船东交付40400吨散货船,10月为BAAS公司建造的5900吨多用途干货船举行命名仪式 [3] - 新接订单呈现批量、系列化特征,有望抬升销售毛利率 [3] 新业务拓展与前景 - 公司在防务装备领域深化特种无人船艇技术升级,开发无人投喂渔船等产品,相关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按计划交付 [4] - 在能源业务领域,公司开展能源加气站及新能源船舶试航加注等业务,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液氮预冷、LNG预冷加注等项目 [4] - 随着国际绿色航运持续推进,公司能源业务领域收入或将持续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5亿元、3.33亿元、3.41亿元,较前值上调40%、16%、2% [5]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0.18元、0.19元、0.20元 [5] - 上调2025-2026年船海工程EPC业务毛利率预测至19%、17%,维持2027年预测为16% [5]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46.28亿元,同比增长17.30% [10]
这只“ST”股获多只公募青睐!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10-28 10:28
ST华通个股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 ST华通被永赢基金 融通基金和诺德基金旗下多只产品重仓持有 在热门游戏加持下该股年内涨幅高达265.18% 仅三季度内涨幅就超过125% [1] - 永赢消费鑫选6个月持有将ST华通买至第一大重仓股 该产品规模7100多万元 持有该股市值超过700万元 基金经理包恺管理的另一只产品永赢消费龙头智选将其买至第三大重仓股 [3] - ST华通位列融通慧心 诺德策略精选以及信澳健康中国等超过50只产品的重仓股名单中 博时主题行业 安心睿见优选 安信优势增长和永赢新兴消费智选等基金截至三季度末持有该股超1亿元 [3] - 2023年公司旗下点点互动的手游《Whiteout Survival》(《无尽冬日》)成为新增长点 截至2025年8月该游戏累计收入突破33亿美元 长期稳居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榜首 [3]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突破170亿元 达172.07亿元 同比增长85.50% 净利润为26.56亿元 同比增长129.33% 创历史新高 截至10月27日收盘公司市值约为1394亿元 [4] 其他被重仓ST股情况 - 截至三季度末 主营业务为船舶建造的*ST松发被博时主题行业重仓持有 [5] - 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的ST逸飞被格林碳中和主题重仓持有 [5] - *ST松发前三季度净利润12.71亿元 同比增长1614.08% 前十大股东中出现兴证全球基金旗下的兴证全球合瑞 [8] 公募基金选股逻辑 - 公募基金选股核心影响因素是基本面和流动性 个股进入可投资范围需经历多轮筛选 逐步淘汰的严格流程 [8] - 股票池设置基础股票库 备选股票库 核心股票库及风险股票库等层级 从备选库升级至核心库是关键步骤 需研究员撰写深度报告 经研究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召开投研联合评审会议 获得较高比例赞成票才具备资格 [8] - 公募对ST股的基本面审核格外苛刻 对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考量更加严格 经过层层筛选 基本面较差或经营情况面临风险的ST股已被筛选殆尽 [1][8][9] 新消费配置趋势 - 消费板块出现由旧到新的转变趋势 基金经理更加关注游戏 IP衍生品等"新消费"板块 [11] - 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包恺表示 基金前三季度降低了传统消费配置 更多倾向于成长消费相关标的 主要包括游戏 IP衍生品以及出口的高成长标的 [11] - 未来投资重点放在成长空间大 有积极动作的成长性标的 关注内需中高景气细分领域如游戏 IP衍生品 宠物等 以及挖掘市值偏小的出口标的 [11] -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汤戈认为 新消费市场在潮玩 零食 化妆品及黄金珠宝零售等细分赛道呈现多点突破 产品创新与消费需求变化的契合度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11] 游戏行业前景 - 年内中证游戏板块涨幅超过四成 自四月初低点以来反弹约50% [12] - 游戏行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 技术革新加速 市场空间扩张的三重机遇叠加期 三季报将为板块后续走势提供业绩支撑 经历回调后板块估值已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 [12] - 2025年中国游戏行业在政策 技术 需求共同推动下 正加速从调整期向高景气期跨越 业绩与估值双升 AI与出海双轮驱动 行业景气度仍具备延续性 [12]
挪威官员:期待与中国加强海事等领域合作
新华网· 2025-10-01 09:22
中挪海事合作 - 挪威将以主宾国身份参与今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海事展 [1] - 中国企业已成为挪威船东最重要的船舶建造商,中国也是挪威海事产业的关键市场 [1] - 双方通过海事工作组定期对话,推动合作取得成果,例如60多家中国企业参与今年6月的挪威国际海事展 [1] 中挪海产贸易 - 中国是挪威最重要的海产市场之一,去年挪威向中国出口海产品超过18万吨 [1] - 中国已成为挪威第三大海产市场 [2] - 中国批准了进口挪威鲜活雪蟹,期待未来更深入合作 [1] 绿色与高技术海事合作 - 在绿色转型对话框架下,双方今年签署了关于可持续海洋管理和低碳发展的两份谅解备忘录 [2] - 中国建造的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为挪威"长船"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提供支撑 [2] - 中国建造的钻井平台已在挪威外海油气田投入使用 [2]
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4 16:59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海洋经济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 [2] - 中国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呈现规模大 势头好 品质优等特点 [4] - 海洋经济内涵从耕海牧渔迈向经略深蓝 [4] 海洋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比2012年翻一番还多 [5]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5]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 [5] - 2024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达825万吨 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14]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139处 [14] 海洋科技与装备突破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运营 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9]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9]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在海南启动运行 具有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区域 [11]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1] - 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提升海水淡化规模 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布局人工智能+海洋 [12] - 将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11] 港口与基础设施建设 - 山东优化港口建设布局 健全集疏运体系 培育航运金融 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业 [7] - 发展临港产业 建设裕龙岛炼化 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7] - 推进港口群 产业群 城市群优化整合 [7]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联合八个国家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15] - 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 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覆盖深海生境 蓝碳等领域 [17] - 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举办300多期培训班 培训6000多名青年学者 [17]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 瓜达尔港向物流枢纽迈进 钱凯港开港运营 [18] 海洋经济活力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造船新接订单量市场份额维持在68.3%高位 [5]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邮轮艘次增长33.7% [17]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五一单日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 [17]
精耕深蓝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新华社· 2025-08-14 09:44
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体系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 [2]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1/3,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2]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2024年上半年新接订单量市场份额维持在68.3%的高位 [2] 海洋科技与创新能力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6]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6]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提供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区域 [7]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等未来产业 [7] - 实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壮大计划 [8]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2024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达825万吨,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8]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山东港口群推进一体化整合,建设裕龙岛炼化、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3] - 建议通过"一湾一策"差异化发展,推进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优化整合 [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9]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科考联合8个国家科研机构,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覆盖深海生态等领域 [9] - 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6000多名发展中国家青年学者提供培训 [10]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瓜达尔港、钱凯港成为国际枢纽项目 [10]
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3 13:11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海洋经济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 拥有1.8万余公里大陆海岸线 1.4万余公里岛屿岸线 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 [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就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较2012年翻一番 [6]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50%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6]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 上半年新接订单市场份额达68.3% [6]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涵盖海洋渔业 船舶建造 邮轮旅游 海底光缆通信 深海矿产开采等领域 [3][6] 海洋科技创新突破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 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20]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20]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 提供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 [25] 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25] - 实施"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工程" 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海水淡化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25] - 将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方向 完成产业链关键节点自主可控 [25] 蓝色粮仓建设成果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139处 2024年海水产品产量825万吨 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27]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 开发适养优质新品种 推进渔业标准化 工业化 智能化生产 [29] 港口与基础设施建设 - 山东优化港口布局 建设裕龙岛炼化 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加快"港口群"向"城市群"迈进 [13] - 山东港口烟台港蓬莱港区完成153米/83.5吨超大尺寸海上风电叶片装船 [11][24]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雪龙2"号南极科考联合8个国家科研机构 为南极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支撑 [33] - 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 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覆盖深海生境 蓝碳 河口监测等领域 [33] - 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举办300多期培训班 培训6000多名青年学者 [34]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 瓜达尔港向物流枢纽迈进 钱凯港开港运营 [34] 海洋产业融合应用 - 海洋经济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深海油田提供油气 海上风电供电 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压力 [8] - 邮轮旅游热度高涨 上半年进出港旅客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34]
中国经济圆桌会·新华全媒头条|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3 12:0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还多 [2]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50% [2]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世界首位 [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海洋产业涵盖15个主要门类,从传统渔业向深海矿产、基因资源利用拓展 [2] - 山东港口烟台港完成单支83.5吨海上风电叶片装船,推动"港产城"融合 [3] - 山东计划建设裕龙岛炼化、日照精品钢基地等重大项目,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 [3] 海洋科技创新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标志性装备突破 [5]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10909米纪录,"梦想"号钻探船最大钻深11000米 [5]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覆盖2000米梯度试验环境 [6] 新兴产业布局 - 自然资源部推进海洋能规模化、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及"AI+海洋"布局 [7]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139处,2024年海水产品产量825万吨,增加值超千亿 [7]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推动渔业工业化、智能化生产 [7] 国际合作与治理 - "雪龙2"号联合8国科研机构完成南极科考,创单船任务最长纪录 [8] - 中国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覆盖深海生境、蓝碳等领域 [8] - 上半年全国邮轮旅客量同比增40.1%,天津港单日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 [9]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瓜达尔港向产业枢纽转型 [9] - 秘鲁钱凯港开港运营,福建开通首条直航厄瓜多尔班轮航线 [9] -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6000+人次海洋领域培训 [9]
上海最全央国企名单,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这些企业都在北京。
搜狐财经· 2025-07-30 19:58
上海经济地位与产业结构 -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拥有中国最大港口和最繁忙国际机场之一,是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前沿 [1] - 上海作为东方文化交流中心,海派文化和现代都市风情吸引中外游客,奠定国际化大都市地位 [1] - 众多企业选择在上海发展,包括大型央国企和国企总部 [1][17] 央企总部概况 - 上海目前有7家央企总部,涵盖船舶建造、钢铁、海运、航空、大飞机研制、电力装备和金融等领域 [3][4][7][9][11][13][15] - 中国船舶集团2021年底总部搬迁至上海,注册资本1100亿元,员工34.7万人,年营业额3619亿元 [3] - 中国宝武钢铁总部一直设在上海,注册资本527.91亿元,员工26万人,年营业额10877亿元 [4] - 中国远洋海运2016年1月总部选址上海,注册资本110亿元,员工13万人,年营业额6517亿元 [7] - 东方航空总部一直在上海,注册资本252.87亿元,员工7.5万人,年营业额840亿元 [9] - 中国商飞总部一直在上海,注册资本501.01亿元,员工1万人,年营业额105亿元 [11] - 中国电气装备2021年重组后设立在上海,注册资本300亿元,员工1.5万人,年营业额1000亿元 [13] - 交通银行总部一直在上海,注册资本742亿元,员工9万人,年营业额4039亿元 [15] 国企代表企业概况 - 上海目前有45家国企总部,列举9家代表企业 [17] - 上海国际集团为国有信托公司,注册资本300亿元,员工1.5万人,年营业额7.25亿元 [17] - 上海国盛集团为国资运营平台综合体,注册资本200.66亿元,员工0.5万人,年营业额10亿元 [17] - 申通地铁集团从事地铁经营及轨道交通投资,注册资本2.9亿元,员工1.5万人,年营业额4.02亿元 [17] - 中国太保为股份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96.2亿元,员工11万人,年营业额4550亿元 [17] - 浦发银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293.52亿元,员工5.9万人,年营业额1734.34亿元 [17] - 国泰君安为中国最大证券公司之一,注册资本89.05亿元,员工1.4万人,年营业额354.71亿元 [17] - 上汽集团为汽车制造上市公司,注册资本115.75亿元,员工20万人,年营业额7440亿元 [17] - 上海电气集团为电气装备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55.79亿元,员工2.9万人,年营业额1176亿元 [17] - 华谊集团从事化工产品生产,注册资本121.31亿元,员工1.16万人,年营业额389.37亿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