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C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海目星涨2.11%,成交额2.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93.8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7 10: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7日盘中股价上涨2.11%,报49.42元/股,成交额2.89亿元,换手率2.40%,总市值122.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693.85万元,特大单净买入638.43万元,大单净买入3055.4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3.66%,近5个交易日上涨14.72%,近20日上涨27.37%,近60日上涨59.8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3日,于2020年9月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动力电池、钣金加工等行业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占60.28%,3C消费类电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占18.04%,钣金激光切割设备占10.52%,光伏行业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占7.98%,其他行业占3.17%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激光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TOPCon电池、光伏玻璃、宁德时代概念、BC电池、新能源车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97万户,较上期增加24.29%,人均流通股12575股,较上期减少19.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45.85万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9.70万股,为新进股东 [3] - 多家ETF及公募基金新进或增持,包括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101.76万股至543.26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16.6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80.03万股)、东方阿尔法产业先锋混合A(持股162.34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4亿元,同比减少25.47% [2] - 2025年1月-9月,归母净利润为-9.13亿元,同比减少645.04% [2]
晶科能源涨4.21%,成交额12.82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1-05 15: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4.21%,成交额为12.82亿元,换手率为2.09%,总市值为619.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5亿元,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分别为2.27亿元、7889.39万元、1.49亿元、7736.50万元 [4] -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4.19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1.31% [4]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电池聚焦N型TOPCon技术,并储备了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等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宁投产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海宁尖山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公司推出了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以及源网侧储能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HJT电池、BIPV概念、TOPCon电池、碳中和等 [6]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86亿元,同比减少33.14%;归母净利润为-39.20亿元,同比减少422.67%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73万,较上期增加4.14%;人均流通股129456股,较上期减少3.97% [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6亿股,较上期减少1.32亿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分别为第六和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均有减少 [8]
收评:主要股指低开高走 电网设备和海南板块涨幅靠前
新华财经· 2025-11-05 15:21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三大股指5日普遍低开后震荡反弹,沪指和创业板指午间收盘时小幅翻红,最终沪指报3969.25点涨幅0.23%,深成指报13223.56点涨幅0.37%,创业板指报3166.23点涨幅1.03% [1][2] - 市场成交活跃,沪市成交额约8271亿元,深市成交额约10452亿元,创业板成交额约4774亿元 [2] - 电网设备板块出现涨停潮,带动电气设备、智能电网、虚拟电厂、高压快充等多个相关细分领域显著上涨 [1] - 新能源相关领域如钒电池、BIPV概念、BC电池、钠电池、动力电池回收、风电、储能等亦有显著上涨 [1] - 海南板块重拾强势,多只海南本地股涨停,超导概念、可控核聚变、旅游、酒店餐饮等板块也呈显著上涨态势 [1] 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当前处于经济数据空窗期和政策会议前的真空期,市场可能震荡蓄势,11月市场波动率通常较10月下降 [3] - 有观点指出三季报显示很多行业交出满意答卷,科技行业体现盈利能力兑现,部分顺周期行业呈现见底态势,牛市基本面逐渐有数据支撑 [3] - 融资盘在10月调整中得到有效出清,融资成交额和融资余额回落到合理区间,机构整体仓位水平有所回落,场外资金持续开启流入态势 [3] - 中线投资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3] - 从三季报看,A股总体、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改善,这种改善是在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的情况下出现的 [4] 宏观与政策消息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5] - 中国与密克罗尼西亚等五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提升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同意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议题开展谈判 [6][7] - 协定旨在扩大双边贸易,支持太平洋岛国吸引投资,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6][7]
中来股份涨2.09%,成交额1.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5.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3: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收6.36元/股,总市值69.30亿元,成交额1.13亿元,换手率1.89%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5.59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8.13万元(占比1.05%),卖出517.23万元(占比4.60%);大单买入2141.77万元(占比19.03%),卖出2038.25万元(占比18.1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76%,近5个交易日上涨5.12%,近20日下跌1.40%,近60日上涨3.4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成立于2008年3月7日,于2014年9月1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为:光伏应用系统55.36%,组件24.10%,光伏辅材12.81%,其他5.46%,电池2.2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IPV概念、国资改革、浙江国资、BC电池、清洁能源等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减少14.21%;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减少31.0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99万户,较上期减少6.15%;人均流通股为19172股,较上期增加6.56%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328.22万股,较上期增加329.51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796.39万股,较上期减少9.93万股 [3]
TCL中环涨2.11%,成交额7.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08.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45
TCL中环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单晶硅、HJT电池、BC 电池、碳中和、TOPCon电池等。 截至9月30日,TCL中环股东户数24.36万,较上期增加0.51%;人均流通股16581股,较上期减少 0.51%。2025年1月-9月,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215.72亿元,同比减少4.48%;归母净利润-57.77亿元, 同比增长4.70%。 分红方面,TCL中环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73亿元。 11月5日,TCL中环盘中上涨2.11%,截至11:21,报9.69元/股,成交7.36亿元,换手率1.92%,总市值 391.7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908.07万元,特大单买入4715.34万元,占比6.40%,卖出5099.16万元, 占比6.92%;大单买入1.74亿元,占比23.56%,卖出1.79亿元,占比24.27%。 TCL中环今年以来股价涨9.24%,近5个交易日涨1.15%,近20日涨7.07%,近60日涨18.32%。 今年以来TCL中环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9月25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 ...
晶科能源涨2.02%,成交额2.5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3.4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5 10: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6.06元/股,成交额2.56亿元,换手率0.43%,总市值606.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3.43万元,大单买入5912.80万元(占比23.05%),卖出5739.36万元(占比22.38%)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14.77%,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近5个交易日上涨4.12%,近20日上涨8.99%,近60日上涨13.48% [1] 公司基本概况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总部位于上海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HJT电池、BIPV概念、TOPCon电池、碳中和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73万户,较上期增加4.14%;人均流通股129,456股,较上期减少3.9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6亿股(较上期减少1.32亿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47亿股(较上期减少1824.29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1.41亿股(较上期减少7888.63万股)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86亿元,同比减少33.14%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9.20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2.67% [2]
晶科能源跌2.13%,成交额3.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4.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1:04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13%至5.98元/股,成交额3.66亿元,换手率0.60%,总市值598.3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4.25万元,大单买入1.01亿元(占比27.57%),卖出1.05亿元(占比28.6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5.89%,但近期表现强劲,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及近60日分别上涨10.33%、10.33%和13.90%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73万户,较上期增加4.14%,人均流通股129,456股,较上期减少3.97%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479.86亿元,同比减少33.14%,归母净利润为-39.20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2.6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6亿股,较上期减少1.32亿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47亿股,较上期减少1824.29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41亿股,较上期减少7888.63万股 [3] 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BC电池、HJT电池、BIPV概念、光伏回收、TOPCon电池等 [1]
华宝新能涨0.05%,成交额1.36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1-03 15:38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3日公司股价微涨0.05%,成交额为1.36亿元,换手率为2.95%,总市值为106.6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70万元,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2位,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5]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96.35万元,近20日净流出7788.00万元,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4.42% [6]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7.36元,近期筹码快速出逃,当前股价靠近压力位63.08元 [7]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储能类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便携储能产品为核心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7.46% [3][8] - 公司与中比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钠离子电池并探索其在终端产品的应用 [2] - 公司便携太阳能产品均使用BC类电池,采用全球最先进的IBC电池技术,转换效率高达25% [2] - 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聚焦锂电池储能领域,积累了松下、LG化学、特斯拉、宝马等高质量的供应商和客户资源 [3] 公司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2亿元,同比增长37.95%,但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减少10.62% [8]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5.09%,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4万户,较上期减少0.13%,人均流通股为5679股,较上期增加58.63% [8]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78亿元,2025年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新进基金,如华夏蓝筹混合(LOF)A持股159.58万股 [9]
时创能源前三季度营收7.05亿元同比增54.30%,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50.44%,毛利率下降13.52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27
财务业绩概要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05亿元,同比增长54.30%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亏损收窄50.44%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亏损收窄48.70% [1]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0.34%,同比下降13.52个百分点 [1]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为-36.10%,较上年同期上升76.28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09%,同比上升5.73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29.64%,同比大幅上升171.6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4.07个百分点 [1] 费用与效率 - 公司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3.19亿元,同比增加5408.09万元,期间费用率为45.29%,同比下降12.7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2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7%,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3.57% [2]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236.97% [2] 股东结构与估值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720户,较上半年末增加750户,增幅15.09%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17.02万元下降至110.56万元,降幅5.52% [2] - 以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16.47倍,市净率(LF)约为4.45倍,市销率(TTM)约为6.70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成立于2009年11月19日,于2023年6月29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电池57.51%,光伏湿制程辅助品22.75%,光伏设备10.13%,其他9.61% [2]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光伏玻璃等 [2]
晶科能源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479.86亿排行业第三,净利润-39.38亿排第22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1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并较早建立了从硅片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能 [1]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79.8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行业平均数为126.2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9.3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十二,行业平均数为-7.44亿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产品销售,金额为318.2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4.48%,高于去年同期的71.89%,也高于行业平均的70.1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0.07%,远低于去年同期的9.68%,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80%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73万,较上期增加4.1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95万,较上期减少3.97%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6亿股,较上期减少1.32亿股 [5] 业务亮点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组件出货41.8GW,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组件出货有望达到20-23GW [6][7] - 公司维持N型TOPCon产品先发竞争优势,其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最高转化效率达25.58% [6] - 2025年上半年对部分TOPCon产线进行改造升级,预计2025年底现有产能中将有40%-50%可实现主流版型功率640W以上 [6][7]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公司连续多个季度入选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全年计划完成6GWh出货目标 [7] - 随着出货规模扩大,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19%,环比降低3.45个百分点,在手货币资金为298亿元 [7] - 券商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6.5亿元、807.3亿元、913.1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在2026年扭亏为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