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刘国中在广东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7-05 22:28
农业领域发展 - 强调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重点领域包括种业、农机、饲料、种植养殖技术等[1]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发挥农业科技为农服务、联农带农作用[1] - 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农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装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 -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1] - 加强农民工稳岗就业支持,包括跟踪监测、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1] 医疗健康领域发展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攻关药品医疗器械前沿科技及"卡脖子"技术[2] -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补齐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短板[2] - 加快构建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2] 区域经济与产业调研 - 实地调研深圳市、广州市的港口码头、科创中心及农业、农机、电子、跨境电商等企业,了解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展[1] - 走访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重点关注产品创新及应用情况[2]
刘国中在广东调研时强调: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先进医疗器械研发应用
快讯· 2025-07-05 20:05
农业科技创新 - 强调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重点领域包括种业、农机、饲料、种植养殖技术等 [1]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发挥农业科技为农服务、联农带农作用 [1] - 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农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装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 -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1] 医疗器械研发应用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攻关药品医疗器械前沿科技及"卡脖子"技术 [2] - 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2] - 加快补齐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短板,满足高质量医疗需求 [2] - 构建药品医疗器械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 区域经济与产业调研 - 实地考察深圳市、广州市的港口码头、科创中心及农业、农机、电子、跨境电商等企业 [1] - 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农民工稳岗就业进展 [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6-26 06:27
农业科技创新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根本动力 每一次农业生产力的跃升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 [1] - 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衡量标准包括农业产出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掌握 依赖他人科技成果无法获得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1] 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 生物育种和农业5G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 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方向 -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攻关农业"卡脖子"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 - 补齐短板弱项与实现弯道超车并举 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 [3]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 [3] -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整合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4] 农业科技创新实施路径 - 统筹农业科研资源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 构建梯次分明的创新体系 [5] - 聚焦产业急需领域 攻关核心种源和智能农机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 [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建立创新联合体 [6] - 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 加强农业传感器、专用芯片和AI大模型等技术研发 [7]
田园生化主板IPO,60岁董事长李卫国“十人亲属团”参股
搜狐财经· 2025-06-23 21:16
IPO基本信息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1日获得深市主板IPO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1.05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农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公司本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为6.3亿元人民币 [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五个项目,投资总额为68,150.90万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62,975.20万元 [4] - 具体项目包括广西顺安绿色农用化学品及配套加工中心项目(一期),投资23,395.27万元 [4] - 其他项目为生产基地绿色及数字化改造、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区域研发中心建设及农服销售新渠道赋能建设 [4]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卫国实际可控制公司45.08%的股份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5] - 李卫国直接持股比例为5.47%,并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持股 [7] - 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35.99% [6] - 李卫国的10名亲属也在公司持有股份,公司存在多个员工持股平台 [6][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179.36万元、177,373.35万元和174,989.54万元 [8][9]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163.20万元、22,864.30万元和24,854.64万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9]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的135,459.9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61,832.40万元 [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的63.18%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44.59% [8] 公司管理与治理 - 实际控制人李卫国现年60岁,兼任公司研发中心总管,拥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 [5][7] - 李卫国自2001年公司设立时即出任董事长、总经理,此前曾在相关行业担任管理职务 [7]
田园生化IPO:农药制剂销售全国前五,贵州大学曾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6-23 20:34
公司基本情况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主板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本1.05亿元 位于广西南宁市 主营业务为农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3]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卫国实际控制公司45.08%股份表决权 并兼任研发中心总管[5] 行业地位 - 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2022-2024年发布的全国农药制剂销售TOP100名单中 公司均排名前五[3] - 根据2025年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1.5亿元以上制剂企业名单 公司排名第6名[3] 财务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2亿元、17.74亿元和17.5亿元[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2.29亿元和2.49亿元[6] 募投项目 - 拟募资6.3亿元用于区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农服销售新渠道赋能建设项目[3] - 区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4,993.40万元 使用募集资金14,993.40万元[5] - 农服销售新渠道赋能建设项目投资总额8,017.50万元 使用募集资金8,017.50万元[5] - 其他项目包括广西顺安绿色农用化学品及配套加工中心项目(一期)投资23,395.27万元 厂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基地绿色及数字化改造项目投资15,744.73万元 河南金田地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项目投资6,000.00万元[5] 历史股权问题 - 贵州大学入股及退股曾存在程序瑕疵 未对公司进行评估[6] - 2007年贵州大学以毒氟磷专利技术转让收益认购公司36万股股份 认购价格2.5元/股[8] - 2012年贵州大学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36万股股份 转让价格3.9元/股[8]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全景网· 2025-06-12 20:56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行业方向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方向 [1] - 富邦科技、隆平高科、托普云农等企业成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1] - 富邦科技通过"生物+数字"双轮驱动技术路径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1] 企业创新布局与技术路径 - 富邦科技依托康欣生物、富邦湘渝及国家级科研平台,聚焦"水肥药耦合+数字技术"差异化路径 [2] - 公司推出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禾本科固氮技术等产品,形成降本增产综合解决方案 [2] - 2024年富邦科技营业收入12.35亿元,净利润0.94亿元 [2] - 隆平高科构建全球化研发网络,覆盖60余个育种站、1.6万亩试验基地和10余个生物技术实验室 [2] 绿色技术应用与环保效益 - 富邦科技生物肥料系列产品实现土壤改良,2024年现代农业业务营收2.1亿元(同比+169.05%) [3] - 禾本科固氮技术可替代氮肥,减少6,000-7,000万吨尿素生产对应的0.96-1.12亿吨煤炭消耗 [3] - 该技术缓解化肥导致的土壤问题,并减少全球2.5%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自合成氮肥) [3] 数字化农业生态建设 - 富邦科技定制化农业服务平台涵盖土壤检测、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4] - 托普云农物联网项目覆盖种质资源、耕地质量等关键环节,实现农作物生长全流程信息化 [4] - 行业展望:农业科技企业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4]
农业农村部: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努力争取增量政策
快讯· 2025-06-11 21:42
农业农村部政策方向 - 农业农村部强调围绕"十五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全面梳理 [1] - 会议要求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谋划更有力的工作抓手 [1] - 强调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编制需强化与国家规划衔接并明确思路目标 [1] 重点发展领域 - 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领域争取增量政策 [1]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1] - 农业科技创新被明确为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1]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将获得政策支持 [1] 政策推进机制 - 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衔接以推动政策落地 [1] - 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纳入"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体系 [1]
“头牌菜”来了!这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的蔬菜预热活动亮点纷呈
南方农村报· 2025-06-11 17:33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定于2025年9月11日至14日举行,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聚力种业振兴" [3] - 大会设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 [3][4] - 大会旨在助力北京打造"种业之都",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引领力、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5] 蔬菜品种展示活动 - 丰台春季蔬菜品种展示活动于6月11日至13日举办,展示322个国内外优新蔬菜品种,涵盖功能型蔬菜、"土特产"老品种、观赏品种等 [7][9] - 活动构建"1+N"蔬菜种业核心展示矩阵,联动六大园区,设置四大主题展区,100余个展位展示北京蔬菜种业创新成果 [8][9] -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全方位展示北京乃至京津冀的蔬菜种业创新成果,推动种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5][9] 京津冀协同发展 - 活动举办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聚焦京津冀口感型番茄与黄瓜优质品种,采用"地展品鉴+专业评选+品种打擂"三位一体模式 [11][12] - 活动发布"京津冀番茄、黄瓜好味道品种"名录,重点呈现参赛品种在口感层次、营养指标、抗病特性及环境适应性四大维度的突破优势 [13][14] - 丰台区作为北京蔬菜种业核心示范区,已举办31届种业盛会,培育形成涵盖种子研发、智慧农业、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链 [10] 科研合作与创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智慧育种服务平台,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等前沿技术,为育种全产业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撑 [16] -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与北京种业之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研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品种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17]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丰台区种子协会牵头成立北京蔬菜种业企业创新孵化联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18][19]
【杨凌】积极探索农业国际合作新路径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36
杨凌自贸片区发展概况 - 杨凌自贸片区是全国唯一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成立8年来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全球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1] - 片区依托农科城政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国际合作新路径,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2] - 2024年出口总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36.8%[4] 农业科技创新与种质资源 - 国家(杨凌)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占地335.81亩,总投资2亿元,具备年4万批次检疫检验和10万份种质储存能力[2] - 陕西奥科生合生物科技采用基因编辑技术育种,覆盖番茄/葡萄/猕猴桃等品种,与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1] - 基地建成种质资源分子检测平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1] 国际合作与贸易拓展 - 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建成10余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2] - 通过"海外园区+海外仓+商品展示中心"体系,开展粮食/大宗农产品贸易,构建国际农业产能合作体系[2] - 采用"展会经济+实体平台+数字贸易"模式,推动400余种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4]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2027年实施方案提出将片区打造为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竞争力突出的农业高能级开放平台[4] - 发挥"自贸区+综保区"双区政策优势,通过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扩大制度型开放[5] - 计划本月底前出口陕西油桃/新疆哈密瓜至上合组织国家[4]
加强农业科技合作 共谋减贫发展之道(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2025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杨凌分论坛以"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为主题,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 [1] -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共有1300多个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小麦育种长期国内领先,近5年新增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5000多件,平均每年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110多个 [1] - 2021年成立的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力求打造旱区"种业硅谷",带有"杨凌基因"的优良品种已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推广种植 [1] 国际合作与减贫成效 - 杨凌示范区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农业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成果丰硕,为上合组织国家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出口物流、人才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增强地区经济一体化 [2] - 上海合作组织2023年成立成员国减贫特别工作组,将进一步夯实减贫领域合作平台,推动成员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杨凌全链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农业农村发展模式获得国际认可,白俄罗斯驻重庆总领事评价其为"中国推动农业现代化、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1] - 在杨凌示范区技术指导下,陕西洛川县成功从贫困农业地区转型为出口导向型苹果产业集群地,建立了集种植、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