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神州共明月 佳节韵味浓
人民日报· 2025-10-07 07:06
国庆、中秋假期,大江南北秋意渐浓。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团圆赏月,大街小巷假日活动丰富多彩,神 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团圆和睦的欢庆氛围。 天上月,万里同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团圆不仅是面对面的相聚,也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 因为坚守岗位等原因,不少人无法在节日与亲友团聚,一通通视频电话跨越千里、传递思念。 10月6日晚,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正在举办长街宴。席上是一道道南浔美味,桌边是一个个团圆家 庭。天上月圆,人间团聚,定格了中秋最温馨美好的瞬间。 10月6日清晨6时,天色微亮。湖南长沙客运段动车一队列车长李艳已出现在长沙南站派班室。作为党 员,李艳习惯了在节日里坚守岗位。14时,9号车厢里装饰着五彩灯笼、谜题彩纸,李艳策划的中秋活 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猜谜。夜幕降临,列车抵达终点站云南昆明南站。送走旅客,李艳回到 公寓,给丈夫打去了视频电话。相隔1200多公里的一家四口,在屏幕前实现了团圆。 "以前过中秋,我们通常是在家吃团圆饭。这次来水乡古镇游船赏月别有韵味,有长街宴、特色演出, 既古老又新潮。"宴席中,来自辽宁沈阳的游客孔祥文说,他带着父母旅游过中秋,"抬头是圆满的月 亮,身边是天南海 ...
到山西石楼乡村“揭榜领题”:这群大学生产出“泥土味”的成果
中国青年报· 2025-10-06 06:48
前不久,首都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思睿跟随学校团队深入吕梁山,赴山西省石楼县开展社会实践。此行 李思睿选择参与该县崖头村农文旅融合项目设计,"这对我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看见'与'学习'。"她 说,"这次一手调研,不仅让我对乡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作为(乡村振兴)参与者和传播者 的责任感。" "脚背尽量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上身稍微向支撑脚一侧倾斜。"在石楼县明德小学足球场上,中国人 民警察大学大三学生、"青小警足梦课堂"社会实践团团长王毓崧带领71个孩子演练动作。 王毓崧的生活重复而忙碌:早上5点40分到岗,6点开始足球训练,8点10分,学生开始早读、上课,课 后,他要改作业、开会、备课……支教前他有过很多计划:教孩子学会基本足球技巧、对孩子们开展心 理辅导、邀请各地的同学给孩子们寄明信片等。后来,只要能教会孩子们一个足球动作,或者辅导他们 尽快完成作业,他就能感到满足。 石楼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境内的黄河奇湾是山西省重要景点之一。李思睿等人帮扶的崖头村距 离黄河奇湾不远,黄河沿村边汹涌奔流而过。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和当下许多乡村一样,当地农户收入 主要依靠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和小孩"双留守"情况很普 ...
黄河落日处 故城焕新颜
人民网· 2025-10-05 17:20
黄河九曲,在晋陕峡谷间舒展身姿,一汪碧水静静滋养着岸畔的保德县故城村。凭借黄河风情与农耕底蕴,当地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 路。 故城全貌杨宇龙摄 目前,黄河中游故城村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规划清晰勾勒出"民俗、码头、田园"三大片区的蓝图,涵盖铜贝大集、故城 寻踪、大戏展演、特色民宿等七大主题,还将配套农业教育实践基地。"黄河码头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打造项目。"故城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占怀介 绍。 黄河码头即钓鱼台崖壁下区域,面积约6.4公顷,片区建成后,内部将设置钓鱼台餐厅、历险乐园、房车营地等多个颇具黄河文化特色的活动类项 目。项目还将扩展生态水面约两万平方米,沿步道、水边及林地农田打造景观绿化带,复原原汁原味的黄河渔乡场景——届时,游客可体验撒网 打鱼的乐趣,亦可品尝刚出锅的黄河鱼宴,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旅体验,更将为保德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的故城村,正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沿着农文旅融合的道路坚定前行,这座黄河边的古村落,正 在时代的春风里焕发出全新活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 故城村位于保德县城西10公里处,与陕西省府谷县城隔黄河 ...
多彩活动点亮假期时光 “新花样”让文旅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央视网· 2025-10-05 11:53
山东济南济阳文旅活动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 街区以中国红为主题装饰 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1] - 街区安排统一服饰的演员手持红旗巡游 并上演红歌快闪和万人大合唱等节目 与游客形成良好互动 [3] 四川阆中古城文旅创新 - 公司推出文创即门票新模式 将景区门票设计成状元帽样式的文创产品 具备刷卡入园 收藏纪念和消费权益多重属性 [4] - 该模式以状元文化为设计内核 外观复刻古代状元帽 寓意金榜题名 是从传统纸质门票到文创产品的转变 [6] - 此举是公司对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准挖掘 旨在激活票根经济 [6] 广东珠海跨境旅游 - 国庆中秋假期吸引大批港澳游客 掀起跨境旅游热潮 游客活动包括欣赏田园风光 品尝特色美食和海鲜 [7] - 当地以休闲乡村旅游为核心 挖掘生态与文化资源 推出田园观光 民俗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释放农文旅融合新活力 [7] - 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成为游客选购海鲜的热门地点 市场内设置的幸运抽奖区提升了游客参与度 [9] 吉林集安早市旅游吸引力 - 集安早市营业时间为凌晨三点至上午九点半 年吸引游客量达350万人次 成为当地旅游必打卡地 [10] - 早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分为土特产 食品和自产三个区域 售卖集安白桃 边条参 打糕和泡菜等商品 [10] - 早市特色在于没有花哨包装 充满生活气息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塑造其颜值与品质 让游客逛得安心 [13][15]
袅袅炊烟
河南日报· 2025-10-05 07:28
乡村文旅消费新趋势 - 充满乡土情怀的赶集活动在年轻人中焕发别样魅力,他们用镜头记录并感受传统集市的氛围 [3] - 短视频平台上“赶集”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00亿次,显示其巨大的线上关注度和传播力 [4] - 青年游客成为消费主力,例如25岁的王晓琳特意为拍照搭配服装,26岁的张航通过短视频平台知晓并参与非遗体验活动 [4] 非遗文化与体验式消费 - 非遗体验项目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如申时茶会、宋代点茶技艺、绒花制作、艾草条手作、植物拓印、古法造纸等 [4][5] - 非遗市集通过手艺传承的温度、情感共鸣的厚度和持续互动的长度营造“三重烟火” [5] - 林州石板岩小镇的非遗集市让游客沉浸式触摸文化,靳氏剪纸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创作源泉,根雕版画则融合粗犷风格与民俗特色 [10] 特色美食与早酒文化 - 地方特色美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如叶县康台村的“宋记麻酱米线”假期需准备平时三倍的料,摊前排起长龙 [7][8] - 虞城县利民镇的孙家丸子汤传承100多年,搭配早酒文化形成独特消费习惯,许多网络人士前来打卡助推流量 [14] - 济源王屋老街汇聚本地及全国特色小吃,如锅盔牙、豌豆糕、小鏊馍等,游客可大快朵颐 [16] 农文旅融合与乡村经济发展 - 康台村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微景观32个,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游目的地 [9] - “老家市集”自今年5月开市以来,有效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9] - 王屋老街的农产品摊位销售时令山果、中草药及绿色食品,农民陈金花一中午售出绿豆近200斤,黑小豆和糖心红薯售罄 [17] 景区创新运营模式 - 倒盏民俗文化村推出“红色寻味季”,游客通过参与国风运动项目赢取“粮票”兑换传统美食,增强互动性 [5] - 野生动物园采用“买门票送年卡”的创新模式,将一次性游览转化为长期互动,吸引游客重复消费,如大学生陈晓璇已到访三次 [5] - 石板岩镇以“中国画谷”为抓手,串起国际写生、高端民宿、康养旅居产业链,让石屋变客房、手艺变商品 [10] 古镇活化与生态建设 - 虞城县利民镇成功创建古镇3A级景区和特色小吃一条街,并打造济民河“十里画廊”生态水系及护城河生态湿地花海景观 [15][16] - 济源王屋老街结合老品牌、老手艺与新美食、新演出,提供国潮互动、音乐舞蹈秀、威亚飞天等多样化体验项目 [16][17]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丨桐柏 乡村游风光无限
河南日报· 2025-10-05 07:28
区域发展战略 - 坚定走“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之路 整合山水 红色 民俗资源 [1] - 实施“景区+农家”模式 以景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农家乐和民宿发展 [2] - 推行“基地+游购”模式 依托特色农业基地培育观光和体验项目 [2] - 与湖北随州淮河镇“跨省结亲” 成立淮南文旅产业示范带联合党委 实现交通无缝衔接和游客互送互引 [3] 资源禀赋与利用 - 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森林覆盖率达51.7% 拥有200余处红色遗址及传统村落等文化瑰宝 [1] -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每年举办红色研学活动1500多场 带火红色旅游 [2] - 盘活闲置资源 将废弃小学校园改建为“在水一方”民宿度假区 运营3个月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 预计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 [3] 产业发展与成效 - 深化农旅融合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和农旅综合体 实现“春采茶 夏赏花 秋摘果 冬品茗” [2] - 月河镇袁庄村茶旅产业年创收超2000万元 一片茶叶富了一方人 [2] - 着力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 打造精品环线 使乡村旅游四季不打烊 [3] - 淮南旅游公路串联两地12个景点 沿线农家乐火爆 农副产品销售加快 实现路通业兴 [3]
10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4 20:43
国内宏观经济与消费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7% [6] - 假期消费市场新意满满,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彰显中国经济蓬勃活力 [5] - 前三季度广州销售免税品货值超过10亿元 [8]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超过11亿元 [8] 区域产业发展与基建 - “十四五”期间,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探索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 [7]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吊装完成 [8]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 [10] 企业动态与科技成就 - 中国移动有效专利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运营商第一 [8] - “蛟龙”号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 [8]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云南:农文旅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央视网· 2025-10-04 20:23
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聚焦新型工业化,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从“十四五”初期的17.1%提升至36.7% [6] - 加速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目标形成3个5000亿元级和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3] - 全力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电池级硫酸锰等原辅料产量全国领先 [3] 贵州数字经济发展 - 算力规模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居全国前列 [6] -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集聚企业超过1300家 [6] 云南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全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超过600万 [11] - 盘活闲置房资源,拓展康养、文体、研学等新业态,培育联农带农紧密的新型旅居经营主体 [11] - 将文旅发展与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结合,持续做大鲜切花、咖啡、牛油果等特色产业 [11] 云南乡村经济成效 -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50元,同比增长6.7% [11] - 曲靖土瓜冲村通过改造老房子为旅居民宿,国庆假日每天接待上千名游客 [9]
10月4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10-04 19:57
假期消费与经济活力 - 假期前四天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2亿人次 [5] - 前三季度广州销售免税品货值超10亿元 [7] - 2025国庆档电影票房超11亿元 [7] 公司动态与行业成就 - 中国移动有效专利总量连续三年居全球运营商第一 [7] - "蛟龙"号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 [7]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吊装完成 [7] 区域产业发展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云南通过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6] - 世乒联中国大满贯赛中国队夺得两项冠军 [7] 国际项目与合作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 [10] - 中方代表多国呼吁坚决遏止单边强制措施 [10] -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新总裁 [10]
国庆假期广东文旅焕发乡村旅游新活力,金秋瑶寨奏响丰收曲
南方都市报· 2025-10-04 14:54
国庆假期广东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假期第三天,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401.2万人次,同比增长4.0% [1]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同比增长3.1%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2.6%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42.1万人,同比增长0.3% [1] 清远千年瑶寨的农文旅融合实践 - 景区举办“金秋瑶寨贺国庆”丰收梯田音乐节,深度融合非遗文化展演、民俗互动与丰收盛景 [5] - 活动以梯田为自然舞台,结合本地歌手山歌表演,打造沉浸式瑶族文化体验 [5][7] - 作为瑶族长鼓舞核心传承地,景区推出全天候非遗展演,包括敬酒礼、长鼓舞及原创演艺剧目 [9] - 设置“丰收瑶寨”主题景观集群,如巨型稻穗、仿真粮仓、传统农具艺术展和农耕劳动体验活动 [11] - 活动理念为探索“音乐+非遗+旅游”融合模式,展现瑶族文化底蕴与乡村振兴生机 [11]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 - 千年瑶寨以“以游促农、以旅兴村”为理念,活动所需农产品优先采购自本地农户,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12] - 周边村民通过售卖手工艺品、提供民宿服务、参与非遗展演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 [12] - 此次活动是依托“农文旅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的缩影 [12][13] 广东各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案例 - 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通过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与乡村,假日期间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 [14] - 环万绿湖绿色发展区举办系列非遗文艺活动,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 [14] - 东莞寮步镇以“音乐+农文旅”为纽带举办活动,镇长、村长化身推荐官推介地方特色 [14] - 茂名柏桥服务区推出国庆专场,前2天入区车流量约1.4万车次,客流量约4.6万人次 [14] - 汕尾长沙湾服务区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窗口,9月30日至10月2日共迎来游客23.49万人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