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秀英区火山荔枝季农文旅市集端午开市,共绘农文旅消费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6-03 07:51
农文旅市集活动概况 - 海口市秀英区火山荔枝季农文旅市集在假日海滩举办 设置四大主题摊位展示区域特色 [1] - 活动融合特色农产品 非遗文化 滨海风情 打造端午佳节盛宴 [1] - 主办方为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包括区委宣传部 旅游和文化体育局 农业农村局等 [10] 秀英旅文摊位 - 发放全域旅游地图 提供火山口 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等景点打卡攻略 [3] - 攻略涵盖美食打卡 特色农产品推介等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 [3] 特色农产品摊位 - 展示黄皮 黑豆 莲雾等多样化农产品 火山荔枝王为摊位主打产品 [4] - 秀英区火山荔枝单果重达50克以上 果形饱满通红吸引游客拍照 [4] 文创产品与互动 - 秀英荔场摊位推出萌宝IP荔枝系列 海野熊猫系列文创产品 [7] - 开展"打卡领文创"活动 结合人民日报电子油画屏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7] - 草编扇子 荔枝玩偶挂件 帆布袋等产品受亲子游客欢迎 [7] 非遗技艺展示 - 东山草编摊位展示单边斜纹 金钱结等传统编织技法 [9] - 非遗传承人通过草编挂件 扇子等作品推广技艺 每件复杂作品需耗时一天完成 [9] - 原材料采用海南灯芯草 技艺传承带动周边妇女就业增收 [9] - 计划推动草编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 扩大产品国际影响力 [9] 活动战略意义 - 通过农文旅市集形式融合传统习俗与潮玩活动 创新旅游消费场景 [9] - 丰富端午节旅游产品供给 促进农文旅推介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 [9]
兴农评丨龙舟竞渡,照见广东人独有的精气神
南方农村报· 2025-05-31 11:33
广东端午龙舟文化 - 广东端午龙舟活动包含起龙、夜训、招景、趁景、赛事、龙舟饭等丰富环节,今年因"央视boys"参与热度创新高 [6][7] - 龙舟竞渡体现广东人"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拼搏精神,胜负直接影响村民荣誉感 [10][11][12] - 佛山南海叠滘龙舟赛凭借高难度河道漂移走红,依赖团队精密配合与艰苦训练 [13][14][15] 龙舟民俗的社会价值 - 招景、趁景是龙舟文化内核,体现村际联谊传统,如广州荔湾泮塘与佛山南海盐步持续400余年的龙舟互访 [18][19][20] - 龙舟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广州猎德村推出商业化龙舟文化嘉年华,首次对外运营龙船饭 [21][22][23] - 龙舟IP融合祭祀、竞技、美食等元素,具有连接社会群体的精神凝聚力 [26][27][28] 农文旅融合政策导向 - 广东省委提出以特色化发展加速农文旅融合,重点打造标杆工程和品牌项目 [24][25] - 广府龙舟作为核心文化IP,可通过创新叙事开发多重价值,推动产业融合 [26][27]
打开城乡消费“新空间”,南通推出12条休闲农业旅游特色线路
搜狐财经· 2025-05-31 01:24
活动概况 - 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活动在南通都市农业公园举行 主题为"乡约崇川·筑梦田园" 旨在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打开城乡消费新空间 [1] - 活动通过地方特色表演《蓝印花》和现代农业招商宣传片展示南通传统艺术魅力与农业现代化成果 [1] 南通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苏韵乡情"是江苏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 重点彰显文化底蕴与乡土风情 南通市近年打造休闲农业精品 推动农文旅融合 产业基础持续增强 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抓手 [1] - 崇川区作为主城区 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副区长周勇推介"最美田园路"、"农夫市集"、"亲子客栈"等特色项目 [3] 招商与项目进展 - 南通市推出12条融合自然风光与农事体验的特色旅游线路 串联乡村美景、美食与民俗文化 [5] - 重点推介26个休闲农业招商项目 涵盖生态农场、乡村民宿、农事体验园等领域 吸引企业关注 [5] - 落户企业亲近阳光互联网科技实现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跨越 亩产量提高30% 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广州 并引进车厘子、杨梅等高端水果 计划开发田园研学、亲子农耕、农耕文化博物馆项目 [5] 配套活动与消费促进 - "迎端午、品通味"特色农产品市集为期三天 展示地方特色农产品及非遗剪纸、糖画、棕编等传统技艺 连接传统节日与消费市场 [5]
行走蒙山沂水 传承红色血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7:19
文旅产业发展 - 临沂依托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构建精品旅游体系,金融支持助力文旅发展 [1] -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通过"整合资源、扩植翠竹、突出水景、活化民俗"模式开发,2009年营业后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4] - 竹泉村2024年接待游客138万人次,营业收入1.8亿元,员工300余人中200多名为本地村民 [5] 金融支持措施 - 农业银行沂南支行2009年发放500万元贷款支持竹泉村建设,2022年追加1.3亿元授信用于景观和信息化改造 [4] - 农业银行蒙阴支行推出"农家乐"贷款产品,向椿树沟村农户提供10万元资金支持经营扩张 [7] - 农业银行临沂分行创新"金穗沂蒙兴农贷",支持农家乐、民宿等多元旅游业态 [8] - 农业银行为"新琅琊"不夜街区搭建综合结算平台,解决200余家商户资金管理问题 [9] 经济效益 - 竹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7年不足4000元增至4.5万元 [6] - 椿树沟村农户通过农家乐和山货销售实现收入增长,从依赖传统农业转型 [8] - "新琅琊"不夜街区规划入驻商户将达1000家,夜间经济带动全链条消费 [9] 项目开发案例 - 竹泉村改造前基础设施落后,现通过旅游开发保留乡土特色,村民月增收3000元 [4] - 椿树沟村因《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农户利用自有房产发展农家乐 [7] - "新琅琊"不夜街区结合美食与游船体验,形成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 [9]
“百千万”何以再造一个新广东?从这份成绩单,读懂背后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5:12
县域产业 - 广东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区、2个县(市)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57个县(市)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 [2] - 肇庆四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2024年产值102.72亿元(增长12.13%),新型储能产业产值70.33亿元(增长14.34%),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2.57亿元(增长10.19%) [2] - 广东打造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农业产业强镇,推进10个千亿级及5个数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茂名信宜市通过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农产品进驻港澳商超 [3] 海洋经济 - 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90个,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371个(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15个(全国第三) [4] - 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累计达1222万千瓦(全国第一),连续4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100万千瓦 [4] 新型城镇化 - 广东57个县(市)2023年以来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12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5] - 茂名市2024年末城镇化率48.11%,城镇常住人口301.8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15.84万人),信宜、高州、化州两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1.02万人 [6] - 清远英德、佛冈入选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依托产业园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 [6] 基础设施与风貌提升 - 湛江遂溪投入近3亿元融入醒狮文化改造城市,超5亿元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及21公里道路升级 [7] - 河源连平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7个村,阳西县70%乡镇完成典型镇培育,30%行政村完成典型村培育 [9] - 汕尾城区100余栋闲置农房加固修缮,亚洲村、新北村"空心村"转型研学中心等 [9] 农文旅融合 -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五一"假期民宿一房难求,全省100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10] 集成式改革 - 粤西成立300多家"强村公司",茂名高州强村公司整合资源发展荔枝、龙眼种植及深加工 [11] - 珠海斗门区"多户联建"村民公寓解决宅基地供需矛盾,入选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13] - 全省累计创建7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7项综合改革试点、13个专项改革试点 [13]
江阴市祝塘镇:整合资源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
新华日报· 2025-05-30 15:03
小满至,农事忙。江阴市祝塘镇千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金黄的小麦即将迎来收获时刻。近年来,江 阴祝塘镇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推进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主要目 标,目前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余亩,在建项目2500亩。 科技赋能,勾勒文旅融合新画。聚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祝塘镇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为现代农 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富顺村无人化智能农场,物联网感知系统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器械以及高性 能农业传感器等科技设备构建起数字化监测网络。"新农人"可通过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实时查看土壤墒 情、作物长势等各项信息,远程操控灌溉设备等,极大程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在农文 旅融合方面,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打造"金穗园"主题公园,串联起草坪婚礼、村咖、非遗传习所、 连理桥、马场等特色场景,配套建有休闲步道、亲水平台等,该片区现在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有效拓 宽了村民增收路径、带动了产业发展。 祝塘镇用实际行动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书写了现代农业的精彩答卷。站在新起点,祝塘镇正全 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奋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席丽 ...
常熟市海虞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海虞镇铜官山全景 常熟市海虞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谱写出壮丽的乡村振兴新篇章。鼓励支持铜官山村党委制定"走出去、请进来、深挖掘""三步走"计划, 用好"一山一城"特色资源,深入挖掘1700年的常熟"南沙古城"文化历史,集农业示范、工艺体验、乡村 休闲和历史文化于一体,因地制宜打造铜官山长江文化公园,成功打造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样 板。 主要做法 工作成效 以党建引领持续推动组织振兴。通过深化"党建+N"战略,加强与周边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实 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以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产业振兴。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文旅 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 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以科技人才持续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
广东县域经济进化论:“榕树效应”与“造极行动”重构产业生态丨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0:57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广东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年,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激活发展动能[2] 产业集群发展 - 东莞长安镇生产全球1/8智能手机,培育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3] - 阳西县打造"1+3+X"特色产业集群,海水鱼苗年产量达40亿尾,带动超3万人增收,2024年GDP增长10%[4] - 博罗县2024年GDP达952.2亿元,有望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目标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6] - 四会市集聚10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产业集群产值519.5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产值133.2亿元[7]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汕尾红海湾改造废弃厂房为咖啡馆,"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增长17.8%[8] - 广东100个乡村旅游点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9] - 茂名柏桥服务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夜市摊主日收入近300元,形成交通+农商文旅融合典范[10] 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57个县(市)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11] - 2025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11]
逛空港市集 感受简阳“乡味”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11
农文旅融合模式 - 空港农发集团创新打造"蜀之东篱特色农副产品推介暨潮玩端午空港市集",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1] - 活动联动唯品会、本地房企设置联展专区,通过"消费满减""集章寻宝"等趣味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 [3] - 传统节庆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探索"农文旅+"乡村振兴新路径 [16] 品牌与产品表现 - 首次推出"蜀之东篱"品牌矩阵,粮油、花卉等产品引发抢购热潮,15个镇街特色展区成为"流量担当" [6] - 临江油烫鹅、简州苕生酥等特色美食吸引食客大排长龙 [3] - 非遗展区展示简阳农民画等文化元素,增强地域魅力 [3] 公益模式与商户支持 - 采用"零门槛"公益模式,为38户商户免除摊位费用,其中镇街特色农产品展位占比近40% [12]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模式降低农户参展成本,助力优质农产直达消费终端 [12] - 活动单日吸引客流超5000人次 [12]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反响 - 市民反馈产品丰富、价格实惠,对鸡蛋、糖等农副产品购买体验积极 [7] - 主办方通过免费摊位形式提升"蜀之东篱"品牌知名度,借力龙舟赛拉动消费 [13]
句容茅山镇做好文旅融合精彩文章 融韵“融”出彩 绘景“绘”新章
镇江日报· 2025-05-28 07:42
经过多年发展,豆腐村已成为当地旅游名片。"我们一直在做好豆腐村的细节,增加旅游元素。去 年新建了博物馆和美术馆,前年整理的半岛,等今年河流整修完之后还有牡丹园、梅花园,一个个提 升,旅游元素会越来越多。目前来豆腐村的年轻人多了,学生多了,大家喜欢看看艺术,看看半 岛。"参与建设的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传华说。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得撒石磨豆腐村弥漫着香味,游人接踵而至;茅宝葛园休闲广场,草地、马匹、 汉服文化让人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桑果园里飘散诱人果香,满园尽是欢声笑语……初夏的茅山镇,让逃 离尘嚣的旅人涤尽浮躁。近年来,茅山镇深挖旅游资源,放大特色优势,实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以 旅彰文、以文塑旅,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彩文章。 作为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茅宝葛园,开创了"野生葛根采集+产品加工+特色餐饮"的三产融合 发展模式。今年1月,园区二期葛泉度假村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创新的"温泉康养+主题食宿"复合业态迅 速成为旅游热点。开业至今,度假村入住率持续攀升,"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800人次,入住率超过 95%。 葛泉度假村行政经理戴瑶告诉记者:"二期度假村建成后是对一期果园的补充。二期主要是住宿、 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