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业大模型布局渐入佳境 建立AI能力分级认证制成共识
证券时报· 2025-10-16 06:39
大模型应用落地进展 - 山西证券将大模型应用于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场景,并研发债券交易机器人,将交易响应速度从30秒提升至3秒,效率提升10倍 [2] - 国元证券构建六层AI赋能体系,为投行项目承做提供智能核查、辅助撰写、法规问答等大模型能力工具 [2] - 华福证券每年新增IT投入中约25%用于AI相关领域,并在财富管理APP、投资信评、中后台“AI百宝箱”等方面取得算法应用备案 [3] - 西南证券已落地智能知识库、智能编码助手、智能投顾助手和智能投研助手等应用 [3] - 国泰海通证券在经纪业务领域推出“投顾助手”对内服务系统,并于7月份发布AI大模型对客服务的问答系统 [3] 行业监管框架建议 - 建议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全自动化与人机协同场景的界限 [4] - 呼吁监管明确AI服务的责任界定和披露要求,并制定数据使用规范以保障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 [4] - 建议推动AI技术标准化,鼓励使用可解释性高的模型 [4] - 提议对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对投资建议等高风险服务的模型评审和备案提供监管指导意见 [4] - 建议由行业牵头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以解决单一机构数据质量不足的问题 [5] - 期望建立具有白名单机制的公有算力标准规范SLA质量体系,以保障数据隐私安全 [5] 技术演进与未来业态研判 - 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可能进入幻灭期,但其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价值在于推动生产关系体系化适应能力 [5] - 大模型未来的价值最大化将体现在从效率工具演进为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智能决策”工具 [6] - 观察到证券APP正趋向AI原生化发展,且国产异构算力的使用比重预计将快速提升并远超其他算力 [6] - 预计未来一两年可能形成完整的AI智能体矩阵,实现自我管理和进化,从而深刻改变券商业务模式和工作方式 [6] - 多模态场景的增多将为客户体验优化和智能体交互效率带来重大提升 [6]
科创板首份三季报出炉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近三成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5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 [1][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1][1]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 [1] -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 [1] - 业绩增长源于与整机厂商和生态伙伴深化合作,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市场版图扩展 [1] 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 [1][3]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53.83% [1][3] - 研发投入增长用于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2] - CPU兼容x86指令集,能有效兼容数百万款现有软件,具有优异生态系统优势 [2] - DCU具有"类CUDA"计算环境,自研DTK软件栈支持自研算子和第三方组件 [2] - "CPU+AI加速处理器"的独特优势将受益于国产AI集群时代 [2] 市场应用与行业趋势 - CPU产品已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 [2] - 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 [2] - AI算力迈入"系统级融合"时代,对万卡级训练集群等提出全面要求 [2] - 公司生态优势使其能充分享受万卡集群时代的红利 [2] 战略发展 - 正在推动吸并中科曙光,旨在实现芯片领域与整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3] - 交易旨在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算力服务的全栈能力 [3] - 智算服务器从模块化走向高密度集成化,需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 [3]
20家银行、14家技术供应商入围,香港金管局最新公布
证券时报· 2025-10-15 20:23
项目概览 - 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参与者名单 标志着行业从探索AI可能性迈向推动安全可靠AI应用的阶段 [1] - 在超60个方案中 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供应商的27个方案入选第二期沙盒计划 [1] - 评审基于创新水平 技术复杂程度及对业界的潜在价值进行综合筛选 [1] 参与机构 - 20家参与银行包括蚂蚁银行(香港) 中国银行(香港) 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香港)等主要银行机构 [1] - 14家技术供应商包括阿里云 蚂蚁数字科技 中国移动香港 安永 香港科技大学 金融壹账通等科技企业与学术机构 [2] 技术应用场景 - 27个入选方案的应用场景囊括风险管理 反诈骗措施 客户体验 [2] - 具体应用包括多代理AI信贷组合管理 智能贸易融资办理 市场风险监察及预警 强化人脸认证防伪验证等 [2] - 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加强AI治理 多个入围案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 例如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 [2] 案例深度分析 - PAObank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重点测试系统对深伪技术的识别能力 在身份验证环节运用尖端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实时验证用户自拍照 [3] - 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视觉反欺诈策略平台"构建"以AI对抗AI"综合防御体系 平台检测防御率高达99%+ 国内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 成功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 [3] - 金融壹账通在香港已与两家本地银行达成合作 落地后预计将覆盖香港超过七成零售银行用户 [3] 业务影响与行业展望 - PAObank得益于创新科技解决方案 客户存款总额突破80亿港元 [4] - 金管局副总裁表示第二期GenAI沙盒为实现更安全 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不同类型银行的参与反映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成为业界共识 [4]
20家银行、14家技术供应商入围!香港金管局最新公布
券商中国· 2025-10-15 20:00
沙盒计划概况 - 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参与者名单,标志着业界从探索AI可能性迈向推动安全可靠的AI应用[1] - 在超60个方案中,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供应商的27个方案入选第二期沙盒计划,评审基于创新水平、技术复杂程度及对业界的潜在价值进行筛选[2] 参与机构名单 - 20家参与银行包括蚂蚁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主要银行机构[2] - 14家技术供应商包括阿里云、蚂蚁数字科技、中国移动香港、安永、香港科技大学等科技公司与机构[2] 应用场景与技术重点 - 27个入选方案应用场景囊括风险管理、反诈骗措施、客户体验,具体包括多代理AI信贷组合管理、智能贸易融资办理、市场风险监察及预警等[3] - 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加强AI治理,多个案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例如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3] - 针对深度伪造诈骗风险,沙盒为开发创新防御机制提供试验场,部分参与者运用AI进行模拟攻防测试以抵御数码诈骗[3] 具体案例与成效 - PAObank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重点关注对深伪技术的识别能力,运用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实时验证用户自拍照片[3] - 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视觉反欺诈策略平台"构建"以AI对抗AI"综合防御体系,平台检测防御率高达99%+,国内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成功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4] - 在香港,金融壹账通已与两家本地银行达成合作,落地后预计将覆盖香港超过七成零售银行用户[4] - PAObank得益于创新科技解决方案,个人银行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客户存款总额突破80亿港元[4] 行业意义与展望 - 金管局副总裁表示第二期GenAI沙盒为实现更安全、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不同类型银行的参与反映了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成为业界共识[4]
20家银行参与香港金管局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8:52
项目概况 - 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参与者名单,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合作伙伴的27个用例获邀进入 [1] - 第二期沙盒计划预计于2026年初开始技术测试 [1] - 该项目于2024年8月推出,旨在为银行提供风险可控的环境以开发并试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 技术焦点与策略 - 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积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多个用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 [1] - 策略包括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以更具规模的方式提升系统准确度和一致性 [1] - 针对深度伪造诈骗风险,沙盒为开发创新防御机制提供试验场,部分参与者将运用AI进行模拟攻防测试以巩固系统 [1] 参与银行的具体应用 -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将通过深化防欺诈侦测技术,让生成式AI持续学习以应对新型深度伪造的文字及语音技术 [1] -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将开展三大场景的深度研发与测试验证,包括借助AI技术完成客户风险评级更新及甄别黑名单结果 [1] 行业意义与共识 -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表示,第二期沙盒为实现更安全、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2] - 不同类型银行的参与充分反映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成为业界共识 [2] - 该项目旨在推动银行业创新 [2]
AI对抗AI!中国平安旗下PAObank携手金融壹账通入选香港金管局GenA.I.沙盒
第一财经· 2025-10-15 17:36
平台入选与行业意义 - PAObank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成功入选香港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的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 [1] - 此次入选标志着公司AI科技能力在香港银行业应用层面的突破,体现业界在防范AI深度伪造诈骗风险方面的协同探索进入新阶段 [1] - 第二期GenA I沙盒聚焦银行业风险管理、反诈骗及客户体验创新,并特别针对"深度伪造诈骗"设立测试方向,探索"以A I对抗A I" [1] 技术应用与核心能力 - 平台在身份验证环节运用尖端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实时验证用户自拍照片,侦查疑似伪造或合成面孔 [2] - 该技术可协助监控和防范潜在诈骗活动,从而提升银行在风险管理和欺诈防范方面的能力 [2] - 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视觉反欺诈策略平台"可对AI伪造图像进行深度剖析,精准识别换脸、伪造视频等复杂攻击,平台检测防御率高达99%+ [3] 业务发展与市场覆盖 - PAObank开业进入第5年,个人银行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外币兑换、跨境汇款及保险陆续出台,截至2025年第三季客户存款总额突破80亿港元 [2] - 金融壹账通在香港已与两家本地银行达成"eKYC"反欺诈与大模型防伪项目合作,落地后预计将覆盖香港超过七成零售银行用户规模 [3] - 在国内,该技术已服务于多家金融机构,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成功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 [3] 集团技术实力与业务成效 - 公司通过在全集团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行业领先的数据库,为近2 47亿个人客户、超400万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4]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积累超3 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以及超75亿张图片语料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大模型已在超过650个业务场景中落地,调用次数达到8 18亿次,在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成本、防控风险和智能销售等方面成效显著 [4] - 具体业务成效包括: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AI坐席服务量占客服总量80%,产险反欺诈理赔减损64 4亿元,AI辅助销售达661 57亿元 [4]
苹果、谷歌和 Meta 正在努力完善一款科幻小工具:通用翻译器
36氪· 2025-10-15 17:06
实时翻译技术发展现状 - 实时翻译技术正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Meta等公司均在推动该领域进步 [1] - OpenAI于2022年底推出ChatGPT,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近三年后技术进步催生了实时翻译效用 [1] 苹果公司产品与战略 - 苹果将实时翻译作为AirPods Pro 3(售价249美元)的关键卖点,支持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翻译为英文 [2] - 该功能需搭配新款iPhone运行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软件套件,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推动用户产品升级 [2] - 苹果计划为AirPods 4和AirPods Pro 2发布更新版本以支持实时翻译功能 [2] - 苹果在第一季度出货约1800万套无线耳机,其进入市场将使更广泛客户接触翻译技术进步 [7] - 苹果实时翻译功能目前仅支持5种语言,且不适用于欧盟用户 [8] 谷歌与Meta的竞争布局 - 谷歌Pixel 10手机具备"语音翻译"功能,可在通话中翻译并保留说话者语调,通过软件更新推出 [4] - Meta在5月宣布雷朋Meta眼镜可使用设备扬声器翻译语言,并计划在下一代智能眼镜镜片中配备显示屏 [4] - 谷歌在演示中成功将语音翻译成西班牙语并模仿原说话者声音,而苹果功能未尝试模仿用户声音 [4] 专用翻译设备市场 - 日本Pocketalk公司推出售价249美元的翻译设备,支持95种语言,可在两人对话时提供音频和文本翻译 [7][8] - 波兰Vasco Electronics公司发布E1翻译耳机,计划推出能模仿用户语音的型号,通过结合人工智能与人工输入提升翻译准确率 [8] - 专用设备制造商强调其产品在准确性、语言知识及隐私安全方面的优势,认为可满足学校、医院等场景需求 [7][8]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实时翻译正成为科技行业主要竞争领域,人工智能已能实现接近人类说话速度的语言翻译 [2] - 微软研究院8月研究发现,98%的翻译工作与人工智能工作内容重叠,翻译人员是受AI威胁最大的职业 [6] - 实时翻译技术应用场景超越旅游,在教育、医疗等需要高隐私和安全性的工作场所潜力巨大 [8]
香港金管局公布第二期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 进一步推动负责任AI应用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6:10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5日,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 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基于第一期沙盒的经验,新一期沙盒计划标志着业界从探索AI的可能 性,迈向推动安全可靠的AI应用。 在超过60个建议方案中,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合作伙伴的27个用例获邀进入第二期GenA.I.沙盒。 评审过程中,所有建议方案均按创新水平、技术的复杂程度及其对业界的潜在价值来排序。 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积极加强AI治理,多个用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例如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 自动化质量检测,以更具规模的方式提升系统准确度和一致性。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第二期GenA.I.沙盒为实现更安全、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不同类 型银行的参与,充分反映了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银行、科技及学术界的协作持续 深化,印证我们致力推动本地金融科技生态的承诺。 沙盒参与者将于今年稍后陆续开始登陆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专属平台,预计于2026年初开始技术 测试。金管局将继续以GenA.I.沙盒为核心,与业界分享良好做法,推动金融业界负责任地应用AI技 术。 针 ...
本地化新闻,AI无法抵达的“最后一公里”
36氪· 2025-10-14 17:45
这是一个信息悖论的时代。 我们能在一秒钟内追踪到千里之外的国际纠纷,即时获知国外市场的最新动态,甚至能看到太空探索传 回的最新影像。然而,对所处的城市、街道乃至小区,对那些足以影响我们切身生活体验的本地新闻资 讯,我们却可能一无所知。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洪流中,我们对远方的热点如数家珍,但却离"附近"越来越远。 这并非偶然。在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和算法的浪潮几乎重塑了媒体版图。大众的注意力更多被全国性、 全球性的热点新闻所捕获,而曾经作为"地方神经中枢"的地方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广告收入与影响力 同步急剧下降。其结果是,大量地方媒体停刊或转型,地方媒体人才持续流失。 以美国为例,过去15年,美国失去了2100多份报纸,这使2004年初拥有本地新闻媒体的1800个社区,在 2020年初已经没有任何报纸。即便是幸存的6700份报纸,许多也早已成为"幽灵报纸":只有原来的"外 壳",但新闻编辑室的采编人员和报纸读者数量都大大减少。有学术评论称,这些社区和居民,陷入 了"新闻荒漠" (news desert) 之中。 而在中国,曾经风光无限的都市报媒体经历了"黄金十年"后迅速衰退,许多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断 崖式下跌, ...
港口航运龙头,“秒”涨停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16:48
今日,A股市场震荡回调。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62%,深证成指跌2.54%,创业板指跌3.99%。市场全天成交额超2.59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224 亿元。 今日午后,港口航运板块逆势拉升,龙头股南京港午后开盘"秒"涨停,实现两连板;新凯来概念股震荡拉升,新莱应材涨超14%,深纺织A涨超9%;燃气 股逆势拉升,国新能源、佛燃能源涨停。 金价短线回调,黄金概念股局部下跌,盛达资源跌超8%,洛阳钼业跌超7%;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弱,金海通、闻泰科技跌停。 今日,亚太市场全线下跌。Wind数据显示,日经225指数收跌2.58%,创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46847.32点;韩国综合指数收跌0.63%,报3561.81 点。恒生指数收跌1.77%,恒生科技指数收跌3.73%。 华泰证券称,短期看,船公司可能重新调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挂靠以减少相关成本,这一过程将造成供应链扰动,进而推升运价。 此外,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 分析人士指出,外贸高增长直接驱动港口吞吐量增加。政策红利和基本面改善协同作用,港口航运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