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开盘即热销!万科前三季度营收1613.9亿,销售收入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10-30 21:00
与此同时,万科也长期坚持与城市同步发展,多地城市更新项目已逐渐成为当地文旅新名片。万科积极 运用自身综合开发运营的专业能力,通过"绣花"功夫的城市更新与微改造,回应城市功能再造和产业升 级的各类需求,打造了广州永庆坊、深圳南头古城、上海上生新所、北京望京小街、福州烟台山、大连 东关街、沈阳红梅文创园等一批高影响力的城市名片项目。 巩固开发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上半年万科经营服务业务也稳步增长,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435.7 亿元,同比增长1.1%,经营效益保持在行业前列。万科物业前三季度新增年化饱和收入达16.8亿元,租 赁住宅业务"泊寓"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4.4%,商业开发与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1亿 元。万纬物流与深铁集团合作探索"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场景,实现地铁无人配送,截至目前已完成 二阶段试跑测试与硬件升级改良工作,将于四季度逐批量产交付上线。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好房子"时代,万科新一代综合住区产品获得市场认可。10月30日,万科发布三季报,尽管面临诸多挑 战和压力,在各方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3.9亿,销售收入1004.6亿,高质量交付 ...
国泰海通|地产: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新模式多措并举
文章核心观点 - 相比“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对房地产行业需求侧的政策表达更为明确和具体,重点在于清理不合理限制性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将地产风险化解与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挂钩 [1][2] - 行业有望迈入稳定发展期,蓝筹企业竞争格局将持续优化 [2] 政策导向与市场要素配置 - “十五五”明确提出“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而“十四五”的提法是“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表明未来五年重点城市将继续解除限制政策 [2] - “十五五”提出“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以及“探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相较“十四五”的“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表达更加具体,预示专项债收储工作将提速扩围,土地供给有望实现全周期管理 [2] 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 - “十五五”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盘活用好闲置土地和房屋”,相较“十四五”的“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对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从探索转向有法可依,城中村改造等存量提质工作将进一步展开 [3] - “十五五”与“十四五”同样提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未来五年城镇化红利将持续释放 [3] - “十五五”提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较“十四五”的提法强调了“大力”,未来五年将坚定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城市更新工作 [3] 行业高质量发展与风险化解 - “十五五”增设“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议题,并提出了五个可行的推进路径,包括健全资金监管、企业融资、现房销售等制度以保障购房者权益 [4] - 未来五年行业将从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转变,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化需求匹配保障房建设转化工程,而“十四五”仅提出“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4] - 重点城市将紧扣需求变化,实现改善型住房供给精准适配,新房产品将更关注在区位、配套、户型、功能等维度的品质升级 [4] - 存量房屋将注重养护工作,房屋养老金制度有望推进 [4] - “十五五”提出“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并未提及“十四五”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表明中央对房地产的定调已发生变化,未来五年仍将重点防范房地产系统风险 [4]
中华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16亿元 同比增长逾3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9:3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0%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项目投资与储备 - 全资子公司澜钻置业出资20.91亿元,受让新枫安公司70%股权及相应债权,交易总价29.87亿元 [1] - 通过收购新枫安100%股权,公司将深度参与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项目开发 [1] - 此次交易增加了公司项目储备,并推动既有业务与城市更新业务的联动 [1] 产品品质与项目进展 - 云启春申项目预看房活动圆满落幕,并成功通过"白玉兰优质建设工程"评审 [1] - 公司加速推进项目品质升级,旨在提供更高品质住宅产品 [1]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古北物业管理规模持续扩大,成功中标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12号线、浦江线车站综合服务 [2] - 子公司上海新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崇明大米"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2]
联美控股前三季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增长6.88%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5亿元,同比略降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6.88% [1]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清洁供热业务,并通过战略合作与项目并购拓展服务范围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1] - 公司以精准供热、高效节能为导向,近期成功实施了二级管网智能调控试点工程 [1] - 试点工程创新采用单元级电调阀与室内温度监测装置联动,构建回水温度均衡加室温实时反馈的双重调节体系,实现热量动态精准分配 [1] - 公司借助国家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重点扶持,将智慧供热建设与城市更新行动深度融合 [2] - 公司在全国多个区域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通过加装智能调控设备、部署物联网传感系统及建设智慧运维中心,升级传统供热网络为智慧热网 [2] - 公司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与清洁供暖项目,通过新建及改造集中供热工程持续扩大供热覆盖范围 [2]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基于自研的联美智慧运营平台构建了从数据感知、智能分析到自动执行的完整技术闭环 [1] - 供热调控实现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数据驱动型的根本转变 [1] - 公司以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依托智慧平台探索创新清洁能源技术 [1]
中华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3.16亿元 同比增逾3倍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39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0% [1]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土地储备与项目拓展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澜钻置业出资20.91亿元,联合收购新枫安100%股权,获得其70%股权及相应债权,交易总价29.87亿元 [1] - 此次收购使公司深度参与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项目开发,增加项目储备并推动业务与城市更新联动 [1] 项目品质与品牌建设 - 云启春申项目通过预看房活动展示品质,采用实测实量、数据上墙、每户多达378个监测点等举措 [1] - 该项目成功通过"白玉兰优质建设工程"评审,工程品质和居住体验契合高品质住宅需求 [1]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古北物业管理规模持续扩大,成功中标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12号线、浦江线车站综合服务 [2] - 新弘农业供应链布局深化,其"崇明大米"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继续围绕"保交付、促去化、稳现金流"的主线,巩固稳健经营优势 [2] - 公司计划推动多元化板块深度协同,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哈尔滨市: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惠及居民100万户以上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17:24
哈尔滨市: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惠及居民100万户以上 中新网哈尔滨10月30日电 (记者 刘锡菊)30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哈尔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首部"多规合 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十字+环线"轨道交通成网运行。 30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 场)举行。刘锡菊 摄 编辑:郭晋嘉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松花江水源地上移、太平国际机场 东二跑道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十字+环线"轨道交通成网运行。 入选国家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惠及居民100万户以上,更新改造各 类地下管网7600公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空气优良天数由2020年303天增加到2024年的311天,松花江 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优"等级。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4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四 五"前四年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2.6个百分点。 ...
商务部召开《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14:2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五部门联合出台《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旨在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 [3] - 方案提出七个方面21条主要任务,包括完善网络布局、推动业态升级、丰富优质供给等,以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 - 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 [5] 政策主要特点 - 将商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要求科学规划布局城市商业网点,与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 [6] - 将商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融合,通过打造高品位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7] - 将商业发展与城市运行相融合,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设施,提升城市经济运行效率 [8] - 将商业发展与开放交流相融合,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国货“潮品”伴手礼,实现互利共赢 [8] 规划与土地支持举措 - 自然资源部在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监测,采集商业场所数据为规划优化提供支撑 [9] - 支持存量空间盘活优化,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为盘活存量商业用房用地增加操作弹性 [9] - 明确过渡期支持政策,利用存量资源发展新业态可享受5年内按原用途使用土地的政策 [9] - 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允许试点城市优化存量商业土地利用,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和用途转换 [9] 城市更新与商业提质结合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体检范围扩展到499个城市,查找商业服务设施短板,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11] - 在建设上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老旧街区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商业设施改造,已在106个社区开展试点,改造服务设施2200余个 [12] - 在管理上以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为载体,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城市小微空间整治提升,打造新消费场景 [13] 示范步行街(商圈)建设成效 - 目前已确认19条全国示范步行街、20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2024年实现客流量超4000亿人次、营业额超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80万个 [15] - 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成为消费升级“助推器”,中秋、国庆假期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6.0% [15] - 作为创新发展“先行区”,共拥有中华老字号店铺400余个,各类首店、旗舰店4000余家 [16] - 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如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还原历史风貌,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形成独特文化IP [16] 文商旅融合发展举措 - 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鼓励利用存量商业设施等发展文化和旅游业态,盘活存量空间 [18] - 推动文商旅融合载体焕新,已确定三批34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文商旅综合体 [19] - 支持文商旅业态创新,引导旅游景点、演艺场馆与商业设施协同联动,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培育文化主题IP [20] 下一步落实措施 - 加强规划支撑,多部门联手推进,坚持实时监测、动态优化,合理控制增量、灵活调整存量 [21] - 优化商业环境,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推广“一网通办”等经验,构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氛围 [21] - 强化政策支持,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中指导各地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发挥金融工具作用 [22]
助力城市更新提质增效 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10-30 09:40
副市长张小宏通报有关情况,听取并回应委员建言。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主持,副主席陈群、金兴 明、黄震、吴信宝、寿子琪、钱锋出席。 记者 洪俊杰 10月29日,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围绕"推进城市更新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市 政协主席胡文容出席并讲话。 胡文容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更新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深入贯彻中 央和市委要求,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 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在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城市更新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民心工程,必须始 终坚守人民立场,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全方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回应群众宜居 安居新期待;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创新转型的发展工程,必须始终坚持集约高效,进一步探索功能融合 与产业升级,让城市更新更好赋能经济发展,持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城市更新是延续城市历史文 脉的传承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保护机制,提升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的协 同水平,持续展现历史文化新魅力;城市更新是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的治理工程,必须始终强化共建共 享,系统提升城市安全治理保障水平, ...
五部门发文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 明确这些任务
新华网· 2025-10-30 08:31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七个方面21条主要任务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 [1] - 方案核心是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业态丰富、供给优质、安全便利的城市商业体系 [3] 商业网络与设施优化 - 推动步行街和商圈设施改造与业态升级,创新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 - 优化城市商业设施供给,“一店一策”开展存量商业设施改造,鼓励多元业态创新和新兴技术赋能 [2] - 科学规划布局城市商业网点,结合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动态优化商业设施供给 [2] - 自然资源部已部署对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零售商业场所的空间位置、建筑面积等数据进行监测,为规划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3] - 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允许试点城市优化存量商业土地利用,支持低效商业用地转型和土地混合开发 [3] 商业业态升级与创新 - 面向不同层级消费需求,培育品质业态、布局专业业态、加强保障业态,促进线下线上融合发展 [1] - 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协同联动 [4] - 鼓励利用城市存量商业设施、老旧厂房、历史建筑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娱乐、创意设计、沉浸式体验等文化和旅游业态 [5] - 引导特色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街区创新发展,培育大型商业综合体 [5] 商品与服务供给 - 扩大国际精品、国货潮品、外贸优品等多元化商品供给,深化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 引导旅游景点、演艺场馆等与城市商业设施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及服务 [5] 城市更新与社区建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体检范围扩展到499个城市,摸清商业服务设施短板,依据体检结果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4] - 住建部与商务部等部门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改造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各类服务设施2200余个 [4] - 住建部与国铁集团在5个城市开展老旧火车站与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试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4] 运行保障与管理体制 - 加强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和商务领域“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二手商品流通渠道 [1] - 加强商圈等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以形成政策合力 [2]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 发挥协同优势支持城市更新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25
项目业绩与市场表现 - 上海壹号院第五批次开盘一小时之内全部房源售罄 [1] - 上海壹号院2025年销售额超过220亿元 [1] - 项目占地面积9.57万平方米,是上海中心城区罕有的特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 [1] 项目背景与纾困过程 - 2022年因房企流动性紧张,项目陷入停滞,地方政府面临社会民生和区域金融风险化解压力 [1] - 2023年12月,在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支持下,公司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 [1] - 项目重组成功解决了4018户居民、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难题 [1] 公司策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主业专长和协同优势 [1] - 公司聚合集团产融协同效应,联动成员单位在客户沟通、交易结构、风险隔离等方面发挥专长 [1] - 项目为城市更新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支持,再创房企纾困新标杆,支持了保民生、保稳定、保交楼等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