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智能温室行业主要功能、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智能温室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行业规模达62.67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7 10:17
行业概述与核心功能 - 智能温室是设施农业的高级类型,拥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可调节温、光、水、肥、气等因素,实现全年高产稳产 [3] - 主要功能包括环境调控、自动化操作、数据管理与决策,能够精确控制生长环境并降低人力成本 [5] - 相比传统温室,智能温室在环境控制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病虫害防治、数据管理及自动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智能温室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1.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85%,预计2029年将达到32亿美元 [8][9] - 中国智能温室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8.4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2.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79% [1][9]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设备,包括金属材料、塑料薄膜、玻璃、阳光板及各类环境控制设备 [6] - 产业链中游为智能温室的生产制造环节 [6]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花卉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科研实验和参观展览等 [6] 上游原材料供应 - 智能温室框架主要采用钢结构或铝合金结构,中国铝合金产量从2017年的792.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614.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0.7% [7] -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的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14亿吨,年复合增长率4.2%,2025年1-7月产量为8.6亿吨,同比增长5.1% [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北京京鹏环球科技、山东柏科阿姆农业科技、青州市鑫华生态农业科技等,形成多层次、区域化竞争态势 [10] - 头部企业凭借研发实力和项目经验扩大影响力,区域性企业依靠本地化服务与成本控制能力巩固市场 [10]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方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进一步集成,实现精准感知、智能决策与自动控制 [12] - 节能环保成为核心方向,通过新型保温材料、余热回收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等优化资源利用 [13] - 应用场景从传统蔬菜种植向花卉育种、中草药栽培、生态观光、科研教学和城市农业等多元化领域拓展 [14]
梦碎科创板后,极飞科技冲刺港股!存潜在专利战风险
深圳商报· 2025-09-26 20:01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此为公司在2022年冲击科创板IPO未果后的再次尝试[1] - 根据行业报告,公司在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以10.7%和17.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1] - 公司的经销商网络已覆盖中国超900个县,并通过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覆盖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在2024年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7亿元,并实现扭亏为盈,录得7041万元净利润[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50.5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0.2%提升至34.3%[2] - 公司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54亿元和1.33亿元[2] 运营与流动性风险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负债为6.1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4.2%,其中流动负债为5.76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增至3.1亿元,占营收比例达42%,存在因回款放缓导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3] - 公司曾于2022年出现1.92亿元流动负债净额,该情况在2023年得到扭转[3] 知识产权与法律合规 - 公司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但亦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的风险[2] - 公司有37项租赁物业未从相关业主取得业权证,且一项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租赁物业未完成法定程序[3]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尚未就33项租赁物业的租赁协议完成登记备案,可能面临每份协议1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3] 国际贸易环境 - 自2025年4月起,美国对华无人机产品加征关税最高至125%,目前暂停至11月,若贸易摩擦反复,公司在美国、巴西等主力销售区域的利润率可能骤降10个百分点以上[2] - 2024年美洲市场贡献收入约3.7亿元,占总营收35%,关税长期化将直接侵蚀利润[2] 股东背景 - 公司获得成为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百度、创新工场、穗开投资、高瓴、越秀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3]
回乡创业五年,家乡直接开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6:0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聚焦于广东返乡青年运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推动乡村经济转型 [1] - 核心展示了智慧农业技术如无人车等如何提升种地体验和效率 [1][5] - 主题强调将曾经被“逃离的故土”通过科技赋能转变为“最骄傲的归处” [1]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农业技术使种地体验变得“so easy”,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5] - 无人车等智能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代表了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 [5] - “农业铁军出击”体现了行业对规模化、专业化农业运营团队的重视 [5]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乡村经济模式呈现多元化,例如深海养殖领域出现了“鱼医生”等专业化服务角色 [5] - 科技种田和“爆改”家乡的行动正引领岭南乡村地区的产业蝶变 [1] - 返乡创业青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1]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太原万柏林绘就金秋丰收画卷:科技赋能 荒山生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4:36
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与生态理念正改变传统农业面貌,推动产业转型与丰收 [1] 智慧农业 - 九润数字农业园拥有150亩向日葵和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采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高度机械化种植采收 [2][4] - 智能温室内设有高架草莓区、水培叶菜区、茄果区和瓜果区,产出紫色茄子、圣女果、各色彩椒等多样化产品 [2] 生态农业与荒山改造 - 王化街道钙果园将80亩荒山改造,采用羊粪施肥,预计今年产量达20吨,带动村民就业并改善生态环境 [5][7] - 67岁退休人员返乡创业成功,钙果产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吸引游客采摘并获得外地客商订单 [5][7] 产业转型与绿色经济 - 原洗煤厂负责人于2020年转型发展香菇种植,利用当地玉米秸秆等原料,引进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从黑色产业向绿色经济转变 [8][9] - 山区自然气候赋予香菇优良品质,产品热销本地市场,使用过的菌棒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9]
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专家:频谱资源的创新协同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
环球网· 2025-09-26 12:17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6日消息,以"创新·生态·无线·安全"为主题的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于近日召开。大会主论坛特邀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从战略 前瞻、科技突破与产业实践等多维度,分享对无线电技术与未来发展的前沿洞察。同期举行9场专题分论坛,涵盖商业航天频轨资源、无线电低空应用、地 面业务行业管理、星闪短距通信创新等热点领域。大会聚焦频谱赋能、低空应用、商业航天三大方向搭建供需对接活动。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以"无线电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大会期间,"推动频谱高效利用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围绕行业无线电政策与产业升级、交通领域无线技术创新、重点行业频谱赋能、频谱资源高效 利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度研讨。 聚焦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频谱资源高效利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的热点,对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与会专家围绕无线电 频谱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展开交流:一是本次大会为无线电应用和管理的主管部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 二是与会各专家深刻认识频谱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 ...
沃野金黄、瓜果飘香、渔获满仓铺展喜人“丰”景 “科技+”让农业向“智”而行
央视网· 2025-09-26 12:14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两成左右,中稻收获过三成,玉米大豆过一成。其中,西南近六成,长江中下 游过两成,华南、西北近两成,东北、黄淮海零星收获。 内蒙古通辽:从"看天收"到"稳增收" 玉米新品种成增产提质密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玉米种业创新发展,一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成为秋粮增产提质的新密码。内蒙古通辽位于世 界三大黄金玉米种植带,眼下,那里的玉米即将迎来大规模收获。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一看。 蒋纯喜种植的玉米品种名叫"中玉303",2024年开始在内蒙古东部大面积推广。去年蒋纯喜第一次试种了200多亩,今年又扩种了1400多 亩。 据了解,玉米最早起源于美洲,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并不丰富。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广泛考察,引进不同类型的玉米种质资源,反复试 验后有了很大突破。 内蒙古通辽:从田间到赛场 农民晒出"丰收王中王" 农民丰收节期间,一场特殊的比赛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种植户们带来自家今年刚刚丰收的农产品现场比拼。具体比的是什么?参赛选手 们又有哪些收获?一起去现场看看。 走进"赛丰收"活动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测量西瓜、南瓜、螃蟹的重量。参加比赛的农产品有 ...
破解盐碱地难题,智慧农业如何点绿成“金”?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07:04
核心观点 - 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示范园采用工业化思维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实现高效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为盐碱地农业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 [1][3][6] 技术模式 - 采用无土栽培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实时监测调控温度湿度水肥等240项生长参数 [3] - 每天处理30万条数据流 通过算法精准控制天窗幕布水肥系统 实现每平方米30公斤产量 是传统温室5至6倍 [3] - 完全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采暖制冷 为全国首例智慧化程度最高的玻璃温室 [6] 生产运营 - 温室占地150亩 种植7万株番茄植株 采用岩棉基质和熊蜂授粉技术 实现零重金属零农残零激素洁净生产 [1][3][6] - 产品通过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及盒马鲜生百果园鲜丰水果等零售渠道销售 48小时内直达全国 [5] 社会效益 - 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 人均年增收6万元 [5] - 工人计件工资日均收入约300元 较县城工作月收入不到3000元大幅提升 [5] - 推动当地农业向链条化标准化园区化智慧化发展 培育中草药滩羊等特色产业 [6]
迈向更智能更高效的农业生产
经济日报· 2025-09-26 06:07
宇树科技近日宣布,将其四足机器人Go2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全国首台冬枣采摘机器人在陕西大荔投入应 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人工智 能应用于农业的最新探索引人关注。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加快人工智能 驱动的育种体系创新,支持种植、养殖等农业领域智能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管理、风险防范等领 域应用,帮助农民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展如何?怎样推动农业数智化转 型升级?记者采访了有关经营主体和专家。 智慧农业快速发展 在安徽农垦集团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展示中心的大屏幕上,人们可以看到位于安徽怀远县龙亢农场万亩稻田里2 架巡田无人机自主飞行作业的场景。通过低空多光谱无人机传回作物长势情况,结合地面AR鹰眼视频监控, AI可自动识别草情、病虫害。工作人员说,龙亢农场去年引进智慧糯稻产业集群项目,虫情测报站、孢子捕 捉仪、杀虫灯等采集数据,平台进行AI分析、智能识别害虫后,将指令发布给无人机。农技人员经现场确认 后,用无人机"精准点杀",可节约农药成本10%至20% ...
威马农机(301533) - 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17:30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并布局新能源产品 [2] - 泰国制造基地于2025年9月16日部分投产 用于拓展东南亚及其他目标市场 [3][5] - 2025年重庆制造基地和泰国制造基地将全面投产 美国子公司及境外营销渠道同步建设 [5]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履带旋耕机搭载无人驾驶系统已进入工程样机试验阶段 [5] - 联合收割机类无人驾驶产品已完成工程样机和场地测试 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5] - 公司正在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创新 包括AI+自动农机研发方向 [4][5] 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 - 通过增资诺威斯动力推进泰国基地建设 体现产业链与全球化资本布局 [3] - 未来可能通过收购兼并整合核心零部件企业或拓展海外渠道商 [3]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相关股东将遵守IPO申报时的承诺 [3] - 具体经营业绩和研发进展需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2][3][4][5] - 于2025年9月25日通过全景网召开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科技赋能新疆农业 天山南北兴起“智慧种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7:07
管理者之一艾海鹏24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今年"超级棉田"迎来第五季,在往年的基础上,更新使 用了更多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目前,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已覆盖50万亩棉田,这种利用机器 人管理的模式获得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艾海鹏说,2024年"超级棉田"亩产已突破500公斤,较传统农 业增产约8%,同时综合成本可节约22%。 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新疆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不仅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 转型升级,还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智慧农业体系。 今年5月底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AI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集中亮 相,有关棉花产业的农机装备等引人注目。 "我们研发的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三维重建+AI规划算法',可模拟大田棉花人工打顶动 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作业,已在新疆多地推广。"新疆纬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梁晨此前 受访时表示,该机器人作业精度达95%以上,每小时可完成15亩作业量,相当于20多人的工作效率。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4日电 (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