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藏粮于技 智慧护航“天府粮仓”
央广网· 2025-06-06 16:02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永丰村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2] - 2023年6月启用永丰水稻科技小院,30余名农业专家筛选高产优质良种并引入粮经复合种植模式[5] - 新农人使用植保无人机管理稻田,单人可管理1500亩,体现智慧农业应用[7] 粮食生产成效 - 永丰村2023年粮食产量超4600吨,最高亩产达863公斤[7] - 近三年新增耕地240余亩,粮食生产连年增收[9] - 当地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2][9] 产业融合发展 - 永丰村月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打造"农田观光道+车行小环线"等旅游设施[9] - 开发"永丰八宝"产品矩阵(如永丰米乳),整合农旅资源延伸产业链[9] - 培养"村播"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广当地农产品[9] 科研与技术推广 - 四川农业大学团队2013年起在永丰村建立示范基地,持续研发水稻高产高效技术[5] - 专家团队开展手把手培训,推广水稻与蔬菜/中药材轮作等新型种植模式[5] - 总书记考察时重点关注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4]
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
第一财经· 2025-06-06 10:23
农业无人车技术发展 - 极飞科技发布R100与R200系列农业无人车,操作门槛低,支持自主作业和精准喷洒[1] - 无人车采用4组雾炮设计,可精准喷向叶片背面,填补大棚和垂直作物无人化方案空白[1][4] - 相比无人机,无人车在柑橘园等场景中喷洒更均匀且操作更安全[5] 成本与价格优化 - 无人车套装价格从7万元降至2万元,降幅超70%,主要得益于无人机量产技术复用和结构简化[4] - 2万元定价针对国内几十亩规模农场主,调研显示该群体接受度较高[4] - 经销商和种植户对降价反响积极,预计未来量产将进一步降低成本[4]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无人车适用于打药和运输,新疆葡萄园主已批量采购20台用于采摘后运输[5] - 柑橘园主认为无人车可解决无人机药物浓度不均和操作风险问题[5] - 国内约1700个农场主已安装极飞智能系统,公司目标构建农业智能生态系统[5] 技术生态与行业前景 - 极飞围绕农业推出自动阀门、农机自驾仪等产品,无人车是智慧农业生态的关键拼图[5] - 超级农场作为试验田展示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落地场景[6]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但数字化技术有望推动农业管理系统普及[5][6]
多措并举打造智慧农业好前景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0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加速布局智慧农业,如德国推进智慧养殖技术、荷兰深耕智能温室农业、日本发力小型智能装备研发 [1] -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87.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5% [1] - 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 [1]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 中国农业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数据质量不高、智能技术普及率较低 [2] - 需要完善智慧农业支撑体系,包括政策顶层设计、金融服务体系、人才保障等 [2] 智慧农业数据体系建设 - 需要深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制定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传输标准,拓宽遥感、物联网、互联网等多元数据采集渠道 [3] - 加快构建跨层级跨业务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嵌入智能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3] -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通过"田间智慧农业系统"智能调节灌溉量与施肥比例,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效率 [3] - 借鉴浙江"乡村大脑"数据平台模式,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打通"数据孤岛" [3] 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 北方平原地区聚焦"无人化农场"建设,推进大型农机智能化改造,如北大荒集团建成16个无人驾驶示范农场,农机年自主作业面积达1.3万亩次 [4] - 南方山区丘陵地区侧重小面积农田精细化管理,推广适配山地的小型智能农机,如重庆伏羲农场的"鸿鹄T70"农机 [4] - 探索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提升智慧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4]
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无人驾驶“开”到更多农田
第一财经· 2025-06-05 22:19
农业无人车技术发展 - 极飞在广州发布R100与R200系列农业无人车,操作门槛低,支持遥控和自主作业模式,配备4组雾炮实现精准喷洒 [4] - 农业无人车解决了大棚和垂直作物(如火龙果、葡萄)的无人化植保难题,弥补了无人机在叶片背面喷洒不均的缺陷 [7][8] - 设备可应用于打药和运输场景,新疆葡萄园主已下单20台用于采摘后运输 [8] 成本与价格突破 - 无人车套装价格从7万元降至2万元,降幅超70%,主要得益于无人机量产技术的复用和结构简化 [7] - 新定价瞄准国内几十亩规模农场主,调研显示2万元区间更易被接受,未来量产规模扩大后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7] - 经销商和种植户对降价反响积极,认为价格突破将加速普及 [8] 市场应用与用户反馈 - 四川柑橘园主对比无人机后认为无人车操作更安全,药物覆盖更均匀,计划采用该方案 [8] - 中国已有约1700个农场主安装极飞智能系统,公司愿景是构建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9] - 超级农场作为试验田,集中展示了从耕种到采收的全环节无人化解决方案 [9] 行业趋势与生态布局 - 农业无人车是继无人机后的又一无人化植保趋势,成本降低后有望大规模普及 [1] - 公司围绕智慧农业推出自动阀门、农机自驾仪等产品,无人车成为生态拼图之一 [8][9] - 极飞通过超级农场验证技术落地,300亩试验田呈现了未来智慧农场的雏形 [9]
芒种不“盲”种 AI“慧”种田
齐鲁晚报· 2025-06-05 19:13
农业数字化转型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1] - 山东联通助力打造多个AI农业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监控、精准灌溉、病虫害预警等 [1][2][4][5] 临沂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控系统 - 临沂平邑县部署18个搭载5G摄像头和AI算法的"数字守田人",实现全天候智慧监控 [2] - 通过5G网络毫秒级回传数据,视联网平台实时分析渠道渗漏、水流异常等问题 [2] - 系统帮助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农田得到及时适量灌溉 [2] 济宁玉米大豆田精准管理 - 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整合12类数据,构建玉米大豆全生命周期数字模型 [4] - 5G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动态调整灌溉策略,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亩均节水15吨 [4] - AI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作物问题准确率达95%,农药使用量减少25% [4] 烟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 覆盖10万亩高产田,建设260亩核心示范区,配备"四情监测站"实现24小时动态数据采集 [5] - 通过5G和云计算平台提供精准施肥、智能灌溉支持,预计核心区玉米单产提升20%以上 [5] - 移动式水肥一体车节水30%、节肥25%,单次作业效率提升3倍,首批50台设备进入量产 [6] 农户培训与技术推广 - 烟台联通开展30余场技术对接会,定制开发"智慧农业APP"整合气象预警、病虫害识别等功能 [6] - 已培训超500名农户使用数字化工具,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6]
农行杭州分行“金融催化剂”激活农业新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5 14:15
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 - 农行杭州分行推出"惠农e贷"系列产品,包括"枇杷贷""茶香贷""水产贷""冻品贷""专业大户贷"等,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1] - 农户贷款服务覆盖全杭州1500余个村社,惠及农户超5万户 [1] - 以"智慧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应用推广 [4] 科技企业国际化与金融支持 - 四维生态科技与沙特MOWREQ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垂直农业系统引入中东 [2] - 垂直农业系统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封闭、全数字管控,生菜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50倍至100倍 [2] - 农行杭州滨江高新支行为四维生态提供综合融资服务,发放信用方式流动资金贷款990万元 [2]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与金融赋能 - 杭州滨富生物科技利用黑水虻幼虫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富含蛋白质的虫体和优质有机肥,7天内幼虫可吃胖4000倍,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 [3] - 二期扩建工程规划新增4500平方米厂房,建成后每日可处理有机废弃物达100吨,年产黑水虻鲜虫7000吨 [3] - 农行杭州富阳支行累计为该企业提供超380万元信贷支持,通过"抵押e贷""惠农e贷""流量e贷"等金融产品 [3] 金融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 - 金融支持推动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在田间管理、畜禽养殖等方面的应用 [4] - "昆虫经济"生态圈不断完善,金融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绿色金融激活新质生产力 [4]
济宁兖州:麦收季上演“科技秀场”
中国发展网· 2025-06-05 11:17
农机产业与产业集群 - 兖州区大安镇汇聚了金大丰、中堃、国丰等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及10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年总产值近20亿元的农机产业集群 [1] - 该产业集群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持,使麦收从传统农事演变为科技成果展示舞台 [1] 智能农机应用 - 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喂入量达10公斤,单台日作业量100-150亩,效率显著提升 [1] - 中堃农业装备公司生产的气吸式玉米精量播种机集成监测终端,可实时回传作业数据,实现故障预警与调度优化 [2] - 精量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清茬、施肥、播种和镇压,节省种子并避免后期间苗 [2] 三夏生产保障措施 - 大安镇投入310台联合收割机(含265台自走式)、8台搂草机、11台打捆机及15套粮食烘干设备 [1] - 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1100吨,有效应对阴雨天气 [1] - 搂草机单台日作业1500亩,打捆机日处理500亩秸秆,实现快速离田 [1] 秸秆循环利用 - 打捆后的秸秆直接供应养牛大户,形成绿色产业链,避免焚烧污染并增加农户收入 [1][2] - 该模式为玉米抢种腾出土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2] 农业生产规模与产出 - 大安镇拥有6.5万亩高标准农田,预计今年夏粮总产突破4.2万吨 [3]
科技赋能服务“三夏”生产 “智慧种地”大显身手夯实丰收基础
央视网· 2025-06-05 10:06
农业机械化升级 - 安徽亳州市蒙城县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实现玉米一穴一粒精准播种,每亩用种量降至1.5公斤[3][5] - 拖拉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播种,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5] - 2025年蒙城县农业机械设备总量超3万台(套),播种机达6600余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6%[7] 小麦收获进展 - 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收获进度达95%,预计本周内完成[16] -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43.5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机械化作业显著提升效率[18] - 截至6月3日江苏省小麦已收获1116万亩,进度达31%[20] 良种与良技应用 - 淮北市濉溪县种植抗寒抗旱新品种小麦[12] - 安徽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机调配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机损率[14] - 蒙城县通过良种选择、农机应用和良技推广夯实夏粮丰收基础[8]
山东龙口:葡萄特色产业带活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 冶基村通过"六融"工作法打造区域发展综合体,构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机制,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 [1] - 整合分散土地300余亩建设葡萄智慧产业园,党员骨干结对帮扶15户种植困难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率100% [2] - 与烟台张裕集团签订定向收购协议,打通"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并联合18个村建设鲜食葡萄产业示范园,年存储量1500吨,保底收益80万元,投资年回报率7% [2] 科技驱动农业升级 - 引进中化MAP技术服务项目,提供测土配肥、品种筛选等全产业链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解决方案 [3] - 部署"5G+智慧农业"系统,实时采集12项环境数据,每亩节省人工成本200元 [3] - 开发葡萄溯源小程序提升溢价率,通过电商直播实现线上销售额150万元,带动20余名农户加入直播助农 [3] 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 打造"农业+文旅+研学"业态,建成胶东首个葡萄主题科普馆,年接待研学团队50批次,开发10类亲子项目 [4] - 改造10处闲置农房为"葡香民宿",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200人次,带动户均年增收2.5万元 [4] - 研发葡萄籽油、面膜等12类深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社+微工坊"模式吸纳30名留守妇女,人均月增收1800元 [4] 利益分配与土地经营创新 - 实施"二次分红"模式,农户按种植收益10%分红,去年累计分红超4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困难户发展庭院经济 [5] - 采用"村党委+合作社+农户"土地托管模式,整合1000余亩土地,村民收入翻番,集体经济显著增长 [6] - 联合5个村成立葡萄产业联盟,统一技术标准共享销售渠道,带动联盟村年均增收8万元以上 [6]
永定河畔,甜蜜升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6:48
大兴西瓜产业概况 - 第37届北京大兴西瓜节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幕,展示97.75千克的全国西甜瓜擂台赛瓜王和"兴小瓜"系列文创产品 [2] - 大兴区位于北纬39°的永定河冲积平原,拥有百年西瓜种植历史,是西瓜黄金产区 [4] - 大兴区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动智慧农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 [2] 老宋瓜王公司发展 - "老宋瓜王"三代人传承种瓜技术,获得全国西甜瓜擂台赛瓜王冠军、世界水果种植者大赛银奖等荣誉 [4] - 公司解决西瓜无法重茬种植的世界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 [5] - 公司从50亩精品园发展到45个西瓜大棚,带领500多户瓜农增收,累计销售3000多吨西瓜 [5] - 公司开拓电商业务,2020年直播3分钟卖出2000箱西瓜,并与京东、天猫等平台合作 [6] - 公司产品被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并与巴基斯坦企业签订农业技术合作协议 [4][5] 永兴缘合作社创新 - 合作社推出"永定河"牌"七味瓜"系列,包括红肉"L600"、黄肉"京彩4号"等20个不同品类 [6] - 引进西瓜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推广设施农业,试验种植红姜和水培韭菜 [7] - 合作社负责人周春秀大力推广优新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 [7] 春华合作社数字化 - 合作社开发物联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手机远程管理温室环境参数 [8] - "农智云"小程序可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并完成智能调控 [8] - 合作社发展成员320户,辐射带动周边4个镇,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提高到2.4万元 [8] - 通过直播平台4小时销售1200箱西瓜,并与企业、商超、电商建立供销合作 [9] 宏福科技农业产业园 - 产业园引进荷兰现代温室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建成5万平方米独体智能种植温室 [9] - 采用无土栽培、熊蜂授粉等技术,年产番茄约1000吨,培育出"宏福柿"优良品种 [10] - 园区克服传统种植模式下的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 [10] 兴盛达智慧农业 - 产业中心建设百"种"长廊,展示143种农作物种子,未来将扩大至200亩种植面积 [11] - 推出"认养一分田"农耕体验项目和番茄公益认养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参与 [12] - 基地种植"京彩"和"炫彩"两个优质西瓜品种,预计6月中旬开展西瓜认养活动 [12] 四季阳坤生态农场 - 农场占地478亩,拥有72座现代化大棚,配备智能放风系统等科技设施 [14] - 采用吊蔓栽培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西瓜品质 [14] - 接待学生开展现代化农业探索活动,推广农业科普教育 [14] 产业整体发展 - 大兴区建成全市唯一亿级规模育苗场,年育苗量预计3亿株,90%以上销往京津冀等地 [11] - 运用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AI决策系统,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10] - 西瓜节已举办37届,成为展示产业创新成果和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平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