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
搜索文档
宗艳民:天岳先进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超越 更意味产业链主导权的重塑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12:47
碳化硅材料性能与行业地位 -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性能优越 特别在大功率高压800伏以上应用领域表现卓越[2] - 碳化硅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制备需在约2300℃高温下完成且缺陷控制难度极高[3] - 碳化硅单晶材料在声光热电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4] 天岳先进技术突破与产业贡献 - 公司解决了行业数十年供应问题 2022年后带动整个行业发展[2] - 实现从6英寸到12英寸衬底的技术跨越 突破国际巨头数十年发展历程[4] - 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三大瓶颈:品质缺陷问题、价格过高问题和产量不足问题[4] 科创板支持与研发投入 - 科创板募集资金用于建设上海临港工厂 扩大产能和规模并加大研发投入[7] - 液相法技术从2013年立项到全球领先耗时整整十年[2][7] - 公司上市后布局大量行业前沿技术 部分进入无人区需要开展基础研究[2] 碳化硅光学应用突破 - 碳化硅因折射率高达2.6成为光波导镜片理想材料[5] - 12英寸衬底使单片镜片产量从3-5副提升至10-12副 推动应用从高端走向民用[5] - 与全球光学头部客户推进产品导入 预计碳化硅光波导眼镜市场规模可达数亿副[5] 先进封装散热新应用 - 碳化硅衬底成为2纳米大算力芯片散热解决方案 面型平整度要求极高[5] - 相比玻璃介质和塑料介质 碳化硅在导热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5] - 12英寸以上碳化硅衬底从性价比角度最适合该应用场景[5] 国际市场拓展 - 2024年8月成功登陆H股 助力开拓国际市场和整合全球资源[6]
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禀赋 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甘肃答卷
新华财经· 2025-09-10 23:40
"甘肃在金融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创新探索,如张掖市创新推出'水权贷''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要总结好这些创新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 进行完善,推出更多标准产品。在绿色金融领域,要通过生态资产量化、绿色信贷创新、生态权益交易等方式让生态资源变身'融资活水'。同时,还要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转变投融资结构;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满足多样化需求;并构建起'银行+担保+财政'的多维服务模式。"刘锋说。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旭华介绍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 统等征信基础设施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甘肃实践。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已完成了全省主要银行机构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的"全覆盖",截至2025年8月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帮助2000余户企业获得授信融资53.78亿元。 "希望各金融机构大力推广应用上述征信基础设施,将平台功能全面嵌入业务流程,强化在一线授信、评估建模、信贷管理中深度应用,不断拓展应用场 景,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刘旭华表示,"希望企业家朋友们积极拥抱平台、了解政策、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笪戟:以耐心资本活水浇灌科创沃土
新华财经· 2025-09-10 20:55
新华财经兰州9月10日电(可达)在9月10日举办的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做强产业、提振消 费:金融业'五篇大文章'的甘肃方案"分论坛上,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笪戟以《向新同 行,工融未来——以耐心资本活水浇灌科创沃土》为主题发言,提出耐心资本作为长期投资的特性,通 过跨阶段、跨领域投资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收入,帮助企业跨越关键成长瓶颈期。 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资金需求呈现长周期、渐进式增长特征。耐心资本凭借其长期投资 视角,较好契合科技企业发展周期,可以提供长期稳定资本投入。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作为银行设立的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平台,也成为我国耐心资本的新生 力量,由最开始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到今年在监管扩大AIC试点政策推进下,探索出一套母行协同加投 贷联动的创新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缓解企业融资难中 具有独特价值。 工银投资是工商银行全资设立的全国首批试点AIC机构,注册资本270亿元,统筹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及 在试点区域开展股权投资试点业务。目前公司市场化债转股累计落地规模超4000亿元,累计设立的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 ...
首次参评即荣登“S基金TOP20” 成都国企耐心布局硬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39
公司荣誉与排名 - 成都科创接力基金首次参评即荣登2025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S基金TOP20榜单[1][3] - 成都科创投集团连续4年入选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 并获LP活跃100 市级母基金TOP30等多个奖项[3] - 成都科创投集团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且由LP向GP转型速度最快的创投机构[6] 基金规模与增长 - 成都科创接力母子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覆盖集成电路 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 - 成都科创投集团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 较成立初期增长超11倍[6] - 主导管理基金规模近700亿元 较成立初期增长超37倍[6] 投资布局与产业覆盖 - 累计支持科创企业300余家 覆盖上市公司20余家[4] - 聚焦卫星互联网 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 储备前瞻性硬科技项目[4] - 形成天使 VC PE S 并购全生命周期基金产品矩阵 累计投资科创企业和未来项目600个[7] 战略合作与创新生态 - 主动链接国家级创新平台 投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国家航空高端装备创新中心三大国字号平台[8] - 与核动力院共建全省首个核技术科创平台核力联科 联手中核资本共建中核科创首个区域创投平台中核科创(四川)[8] - 与清华大学 中科院 四川大学等50余家高校院所合作 累计投资135家高校技术成果转化企业[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股权投资行业处于结构性复苏关键节点 投资机构软实力成为构建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 - S基金通过耐心资本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资本接力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3] - 千亿级未来产业基金破解初创企业从0到1融资难题 助力企业实现从1到100蜕变[7]
“资本创造价值 投资驱动未来”交流座谈会在厦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39
9月8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由省投资促进局主办、《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 的"资本创造价值、投资驱动未来"交流座谈会在厦门举行。来自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各市投 资促进部门、省环渤海招商局、省长三角招商局、省珠三角招商局以及晋闽两地高校、企业等政产学研 各界代表100余人参会。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烨 会议以主题报告、圆桌沙龙等形式,围绕"资本创造价值、投资驱动未来"主题展开研讨。厦门国家会计 学院、厦门大学、山西云会计财税科技有限公司、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碳金普汇(上海)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壮大耐心资本、培育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促转型、'三创'山西新辉 煌""混改企业出路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会计思想""借助资本力量,赋能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 题做了精彩的报告。 在圆桌沙龙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嘉宾以"激发投资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 吸引投资促进产业转型、会计如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等分享了各自的观 点,为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华夏基金:落实高质量行动方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9-10 14:52
活动启动 - 北京证监局指导北京证券业协会联合公募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评价机构及主流媒体于9月8日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旨在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并提升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引领作用 [1] 政策背景 - 中央政治局会议于2024年4月首次将壮大耐心资本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结合 [1] -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落实耐心资本发展要求 [5] 行业作用 -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 通过直接投资和科创基金产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4] - 行业需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适配性 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4] - 《行动方案》要求公募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 [2] 资本支持 - 耐心资本因风险承担能力强且回报周期长 更符合科创型企业融资需求 [6] - 发展耐心资本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化产业资本深度融合 [6] - 公募基金需引导社会资金转换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期资本 [2] 投资者导向 - 《行动方案》强调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 改变"重融资轻投资"失衡局面 [7] - 公募基金需做好投资者预期引导管理 优化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体验 [7] 公司举措:人才建设 - 华夏基金设立创新前沿研究小组 聚焦硬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研究 [8] - 建立健全核心员工长期考核机制 弱化短期业绩指标 将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纳入考核 [9] 公司举措:产品布局 - 2016年推出"创新前沿"系列基金 2021年布局"产业龙头"系列覆盖半导体、数字经济等领域 [10] - 首批成立科创50指数基金 并开发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ETF产品 [10] 公司举措:投资规模 - 华夏基金投向科技企业二级市场的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11] - 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机构投资者和普通参与新质生产力核心产业链提供投资工具 [11]
新政破解商业航天企业融资痛点,业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0:42
科创板新政对商业航天行业的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出台 允许未盈利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实力上市 增强行业发展预期和信心 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步伐 [1][3] - 新政破解商业航天企业研发投入大暂未盈利的融资痛点 此前多数企业受限于盈利指标门槛难以进入资本市场 [3] - 政策优化退出通道 提升资本信心 直接解决一级市场退出堵点 推动资本积极布局 [4] 头部企业资本运作进展 - 中科宇航完成IPO辅导备案 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对供应商采购量明显增加 [1][3] - 蓝箭航天 屹信航天 中科宇航三家头部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辅导 拉开商业航天IPO第一梯队冲刺序幕 [4] - 上市后企业拥有更好融资通道 可开展兼并收购充分发挥资源效能 增强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政策支持体系与实施效果 - 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配套政策协同发力 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政策规划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 [5][6] - 2024年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 突出其重要战略意义 [5] - 产业政策在解决行业准入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核心痛点上成效显著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活力 [7] 行业融资状况与资本需求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138个 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 均为历史新高 [9] - 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热度较高 获得更多资金流入 [9] - 行业需要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度过技术攻坚量产爬坡应用培育全周期 当前部分投资者对高风险科研试验缺乏足够容错空间 [10]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路径 - 降低成本是火箭发射卫星制造企业的核心目标 关键在于提升运载能力和增加发射频次 [11] - 政策与资本正推动民营火箭在垂直回收可重复使用技术方面突破 长期看可回收火箭或将成为商业航天运力增长主力 [11] - 预计2030年中国火箭发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00亿元 可回收火箭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扩大 [11] 企业政策诉求与发展建议 - 希望国家设立重大课题时进一步开放商业航天企业参与 引导企业聚焦关键领域攻关 [7] - 建议政策更加鼓励商业火箭公司参与国家任务承接 通过稳定需求端支撑助力企业平衡经营风险与成本管控 [7] - 企业需展现出产品迭代产能释放与市场交付的硬实力 为资本注入长期信心 [10]
新政提振商业航天产业信心 业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7:55
科创板新政对商业航天行业的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出台后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预期和信心大幅增强 [1] - 行业甩开顾虑大步向前拓展业务 包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加快业务推进节奏 [1] - 新政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 为行业注入信心并带动一级市场投资热情 [1] 企业资本运作进展 - 中科宇航完成IPO辅导备案 [1] - 头部企业蓝箭航天和屹信航天已启动上市辅导 [1] 行业资本需求特征 - 技术攻坚周期久且量产投入大 需要更多耐心资本入局 [1] - 业内期待长期资本支撑技术突破与商业化闭环 [1]
资本市场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业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搜狐财经· 2025-09-08 06:11
科创板新政提振商业航天行业信心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出台后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 明确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2] - 新政破解商业航天企业研发投入大暂未盈利的融资痛点 增强行业发展预期和信心[1][2] - 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三家头部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辅导 拉开商业航天IPO第一梯队冲刺序幕[2] 政策为一级市场投资注入活力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允许未盈利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上市 直接解决一级市场退出堵点[3] - 资本市场新政出台正值商业航天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转型关键阶段 推动资本积极布局[3] - 政策优化退出通道提升资本信心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138个披露金额202.39亿元均为历史新高[3][7] 国家与地方政策协同推动产业发展 - 国家顶层设计明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 2024年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商业航天 突出其国家经济转型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意义[4] - 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政策规划 广东出台21条措施覆盖卫星星座火箭研制等核心环节[4][5] 产业政策解决行业核心痛点 - 准入机制放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活力[5] - 支持设立社会资本主导的商业航天发展基金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发射场建设与运营[5] - 各地出台专项政策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环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5] 行业对未来政策支持仍有期待 - 希望国家设立重大课题时进一步开放商业航天企业参与 引导企业聚焦关键领域攻关[6] - 建议政策鼓励商业火箭公司参与国家任务承接 通过稳定需求端支撑助力企业平衡经营风险[6] - 随着IPO新政等利好政策逐步施行 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活动有望持续活跃[6] 耐心资本成为行业发展关键需求 - 行业需要陪伴企业度过技术攻坚量产爬坡应用培育全周期的耐心资本[7] - 技术攻坚期需完成高风险研发验证 量产爬坡期需缓解重资产投入压力[8] - 应用培育期需持续注入资源推动商业化闭环 全球化布局阶段需打破跨区域资源壁垒[8] 降低成本是行业商业化核心目标 - 火箭业务降低成本关键在于提升运载能力和增加发射频次[8] - 融资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加快研发进程推进量产落地 更好契合市场需求[8] - 预计2030年中国火箭发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00亿元 可回收火箭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扩大[9] 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进程加速 - 中科宇航量产计划稳步推进 对供应商采购量明显增加[2] - 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开展兼并收购 充分发挥资源效能[2] - 国家任务对民商火箭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降低相关发射成本[6]
资本市场护航商业航天产业业内期待更多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7
科创板新政对商业航天行业的支持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并扩大适用范围 允许未盈利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实力上市 直接解决一级市场退出堵点 [2][3] - 新政为行业注入信心 带动一级市场投资热情 已有蓝箭航天 屹信航天 中科宇航三家头部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1][2] - 上市后企业拥有更好融资通道 可增强发展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管理能力 并支持拓展订单 参与国际竞争及开展兼并收购 [2] 产业政策推动商业化发展 - 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配套政策协同发力 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报告两次提及突出其战略意义 [4] - 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政策 支持关键技术创新 产业化落地 生态建设等 广东发布21条措施瞄准卫星星座 火箭研制等核心环节 [4] - 政策在准入机制 发射场商业化运营 产业链集群化培育上成效显著 降低准入门槛 吸引民间资本 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 [5] 行业融资现状与资本需求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138个 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 均为历史新高 资金流向卫星应用 火箭制造 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 [7] - 行业需要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度过技术攻坚 量产爬坡 应用培育全周期 当前部分投资者对高风险科研试验缺乏足够容错空间 [7][8] - 耐心资本可精准解决企业不同阶段痛点 技术攻坚期助力研发验证 量产爬坡期缓解重资产投入压力 应用培育期推动商业化闭环 [8]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目标 - 降低成本是核心目标 关键在于提升运载能力 增加发射频次 从而达成大运力 低成本 高频次的发射效果 [8] - 中国在火箭发射频次 运载能力和成本效率上仍需提高 预计2030年火箭发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00亿元 [9] - 民营火箭企业在垂直回收 可重复使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未来可回收火箭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扩大 或成为运力增长主力 [9] 企业诉求与政策期待 - 希望国家设立重大课题时进一步开放商业航天企业参与 引导企业聚焦关键领域攻关 [5] - 建议政策更加鼓励商业火箭公司参与国家任务承接 通过稳定需求端支撑助力企业平衡经营风险与成本管控 [5] - 企业需切实展现出产品迭代 产能释放与市场交付的硬实力 为资本注入长期信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