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处置
icon
搜索文档
恒丰银行再领大额罚单:信贷业务多次违规 资本“饥渴症”难解
证券时报· 2025-08-24 21:04
监管处罚与合规问题 - 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多项违规被罚款260万元 三位责任人遭警告处罚 [1] - 年内公司合计被罚超1700万元 较2024年增幅近80% [2][3] - 中国人民银行对公司处以1060.68万元罚款 涉及违反账户管理及反洗钱等8项违法行为 [4] - 重庆分行曾于2023年因授信业务违规被罚180万元 时任支行行长被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终身 [3] 资产质量与不良处置 - 公司不良贷款率达1.49% 高于股份制银行1.22%的平均水平 不良贷款余额达128.73亿元 [6] - 通过控股股东山东金融资产转让54.65亿元不良资产 占一季度末资本净额超1% [5] - 年内通过阿里资产平台处置77个超1亿元资产包 债权总额合计236亿元 [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9.5%至86.13亿元 不良资产对经营形成明显拖累 [6] 资本补充与上市进展 - 公司计划开展增资扩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目前已启动会计师事务所采购程序 [8] - 作为未上市股份制银行之一 公司资本补充渠道相对受限 [8] - 未分配利润为-274.01亿元 叠加资本消耗及盈利能力偏弱等问题 为上市带来不确定性 [8]
广发银行一年25次“甩卖”不良资产,谁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31
广发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 2024年通过银登网11次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 涉及原始不良资产总额327亿元 最终成交21亿元 [1] - 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接盘方均为信托机构 其中粤财信托接盘7次(涉及原始金额267.47亿元/成交14.57亿元/折扣率0.5折) 深国投信托接盘3次(涉及原始金额55.53亿元/成交4.27亿元/折扣率0.8折) 华能贵诚信托接盘1次(涉及个人住房贷款原始金额4.86亿元/成交2.14亿元/折扣率4.4折) [1][2][3] - 同期通过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债权处置风险资产 涉及原始不良资产本息总计32.27亿元 例如哈尔滨分行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予黑龙江国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与效率 - 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仅转移收益权而非所有权 银行保留资产统计口径并继续计提拨备 [15][16] - 相比不良资产债权转让 收益权转让更易吸引投资者且实现快速变现 有助于降低账面不良率 [1][14][16] - 2024年前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数达598单(同比增54.9%) 挂牌转让本息合计1627.1亿元(为2023年同期两倍) [6] 房地产领域风险暴露 - 广发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居股份行首位 2023年达6.21%(较2022年降4.5BP) [8][9] - 典型案例包括广州名盛置业欠款本息5.77亿元(抵押物含商铺/住宅/停车场收费权) 上海龙吕物业欠款本息2.88亿元(以7.5折转让) [9][11] - 2023年累计为房地产企业批复贷款展期及期限调整353.59亿元以纾困行业风险 [12] 银行整体经营与资产质量 - 2023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3.51万亿元(同比增2.68%) 净利润160.19亿元(同比增3.16%) [13] - 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1.58%(降6BP) 不良贷款金额326.1亿元(降10.4亿元) [13] - 2021-2023年信用减值准备占营收比例均超30% 同期核销不良贷款金额累计达457.51亿元 [14]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释放重要信号→
金融时报· 2025-08-16 04:34
行业资产规模与结构 - 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4%,增速领先行业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2] 盈利与经营效率 - 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1] -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2%,较上年全年下降5.3个百分点 [5] - 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仅下降0.01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5]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1][3] - 资本充足率15.58%、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均较上季末上升0.24-0.30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同比多计提579亿元;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银行通过融资协调机制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对"推荐清单"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2] - 信用贷款在新发放贷款中占比32.8% [2] - 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倾斜,体现服务普惠性与针对性 [2] 专家观点与行业态势 - 行业整体呈现"规模稳增、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状态,服务实体经济与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1][4] - 不良贷款"双降"得益于不良资产处置加速及贷款投放的稀释作用 [3] - 净息差降幅收窄主要源于资金成本压降措施见效 [5]
发力代建、出售资产!数百亿债务压顶,远洋能否突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2:0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将代建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认为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在未来两三年快速放大 计划抓住市场机会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拓代建项目33个 签约面积562万平方米 在中指研究院代建新签规模榜排名第八 其中住宅占比70% 多为金融机构委托的盘活出险房企项目 [3] - 公司在昆明 成都 西安等地承接或跟进多个出险项目 为委托方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进入调整期 传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 代建业务成为房企新战场 [3] - 头部企业新签约规模集中度下降 中尾部企业加速项目拓展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费率持续探底 [3] - 代建管理费率1%-3%的项目占比81.7% 其中1%-2%费率项目占比50.5% 较2024年底增加7.8个百分点 [4] - 绿城管理2024年综合毛利率49.6% 较2023年下降2.6% 净利率22.99% 同比下降6.7% [4] 财务困境与资产处置 - 公司连续多年大额亏损 2022年归母净亏损159.3亿元 2023年扩大至210.97亿元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186.24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550亿元 [6] - 2024年底借贷总额960.14亿元 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66% 现金资源总额仅48.28亿元 [7] - 公司出售成都太古里 颐堤港二期等优质资产 近期以3.22亿元出售远洋国际中心二期项目23%股权 [7]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涉及7笔公司债和3笔银行间债务 总金额180.5亿元 重组选项包括现金回购 股票经济收益权 以资抵债 一般债券展期 [8] - 现金回购和资产抵债覆盖110亿元 占总债务60%以上 现金回购拟以不超过8亿元按面值20%价格购回不超过40亿元债券 [8] - 境外债务重组总规模63.15亿美元 转换为22亿美元新债务及41.15亿美元新强制可转换债券和永续证券 [9] 经营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合约销售额134亿元 同比下降27% [9]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2》发布——不良贷款处置紧迫性加强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趋势 - 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计小幅上升 50.23%受访银行从业人员持此观点[1] - 不良资产风险尚未完全暴露 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但需持续关注[1] - 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或上升 民营房企受冲击较大但个别大型房企风险基本可控[1] 中小银行风险状况 - 城商行与农商行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 2021年三季度末分别为1.82%和3.59% 远超商业银行整体1.75%水平[1] - 上市城商行需稳妥推进不良处置 需汲取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高风险案例教训[2] - 规范公司治理是中长期化解风险关键 被视为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不良资产转让成为主流选择 45.58%受访者认为这是最主要处置方式[2] - 其他处置方式占比分别为坏账核销26.05%、清收和债务重组12.56%、债转股3.26%[2] - 转让方式可快速降低不良率但需牺牲回收率 创新方式如资产证券化作用日益凸显[2]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挑战 - 转股定价难成为核心障碍 信息不透明导致企业与金融机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3] - 不良贷款定价遭遇较大折扣 挫伤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3] - 需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完善法治化债转股运作框架[3] 机构角色与市场格局 - 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处置主力 商业银行更青睐此类买方[2] - 地方AMC和互联网平台扮演补充角色 跨周期逆向调节功能需强化[2] - 疫情多点散发加剧风险暴露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坚守风险防火墙定位[2]
153亿!甘肃银行,大手笔转让!
券商中国· 2025-08-09 08:11
甘肃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 公司拟以153亿元出售账面余额197.19亿元的资产包,包含本金178.64亿元及应收利息18.55亿元,其中信贷资产40.85亿元(批发零售、房地产、制造、采矿行业为主),非信贷类金融投资资产137.79亿元(信托76.23亿元、资管计划40.98亿元、债券18.59亿元、私募基金1.99亿元)[1][3] - 资产包已计提减值准备47.97亿元,账面净值149.22亿元,转让价略高于净值,交易采用分期付款:首付80亿元,剩余73亿元分三期至2030年付清[3][4] 非信贷类不良资产加速出清 - 行业趋势显示银行业正加快处置非信贷类低效益资产(如信托、资管计划等),此类资产虽非传统信贷但仍拖累银行资产质量与效益[2][7] - 公司本次处置的非信贷资产占比达70%(137.79亿元/197.19亿元),反映其主动优化资产结构的策略[3][7] 历史资产转让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8次向甘肃资产转让不良资产,本金总额237.89亿元,实际回收162.87亿元,平均折扣率约68.5%[5][6] - 2025年6月后转让节奏加快,5次交易中本次规模最大(197.19亿元),折扣率77.59%显著高于此前16%-30%的水平[5][6] 交易背景与主体 - 甘肃银行为西北首家上市城商行,甘肃资产是省政府控股的地方AMC,注册资金20亿元,专注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5][7] - 市场化定价机制下,不良资产转让价通常大幅低于账面值,但能快速变现并减轻银行资产质量压力[6]
远洋集团副总裁赵建军:代建业务就是凭本事吃饭,不良资产赛道前景广阔且处于发展初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4:25
代建业务模式转型 - 公司从重资产开发商转型为代建服务商,强调角色转变带来的自主性和路径清晰度 [2] - 代建业务要求团队以专业能力和务实态度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案例证明市场认可度 [3] - 公司未将代建业务独立运营,而是与开发业务协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 [6][7] 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 - 2023年底成立代建品牌远洋建管,2025年上半年新拓33个项目,签约562万平方米,销售额7.8亿元 [5] - 业务布局因地制宜:部分城市以代建为主(已获5-6个项目),部分城市仍以开发业务为主导 [7] - 项目获取渠道包括既有合作伙伴拓展和公开市场竞标,委托方覆盖政府、金融机构及央国企 [7] 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布局 - 不良资产赛道被视作前景广阔且处于发展初期,预计未来两三年业务规模将快速增长 [7] - 公司已在华东、昆明、成都、西安等地承接多个AMC和出险项目,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 [7][8] - 行业代建费率77.7%集中在1%-3%,竞争加剧导致费率持续压缩,不良资产成为头部企业探索方向 [7] 典型案例与市场验证 - 乌鲁木齐雅山璟庐项目14个月内完成代建代销并交付,获委托方高度认可 [3] - 通过专业研判成功说服开发商调整产品定位(豪宅改普宅),市场表现验证决策正确性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为问题企业纾困大有可为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近年来,五大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介入问题企业救助,成功落地了一大批项目,帮助问题 企业实现脱困。当下,为防止潜在风险传染集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纾困问题 企业这一更宽广领域是必然之举。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逆周期调节与资源再配置的专业机构,在存量领域可以有效发挥功能作用,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纾困方案,畅通经济良性循环。 回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几十年在不良资产领域的探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在问题企业纾困领域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成功落地了很多项目。 综合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并购重组、企业结构调整中的纾困需 求,以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市场化债转股和实质性重组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开展问题企业纾困。 具体来看,针对问题企业重组重整和行业龙头企业产能扩张需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发挥金融 机构赋能产业转型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通过不良债权收购、债转股、股权投资、企业重组 等方式对标的资产进行清理整合与孵化培育,既可以帮助问题企业摆脱经营困境、重获新生,也可以帮 助龙头企业通过行业并购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例如,中国长城资产立足自身经营基础 ...
规范地方AMC经营行为 夯实合规底线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我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近日迎来监管新规,行业迈向更加规范、可持续发展 的新阶段。 近年来,地方AMC作为专业的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化险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高风险甚至违规行为,如偏离主业、违规跨区域经营、帮助金融机构虚假出 表等乱象。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 范地方AMC经营行为,对业务边界、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进行全面规范,明确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 做",进一步夯实行业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底线。 当前,地方AMC发展情况如何?《办法》如何强化风险管理?将给地方AMC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对此,兴业研究金融业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陈昊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出台后, 将引导地方AMC聚焦主责主业,有效服务地方。同时,《办法》设置了过渡期,将推动地方AMC稳 妥、顺畅地转型发展。 引导地方AMC聚焦主责主业 2022年3月,原银保监会公布地方AMC名单,彼时名单中共有59家地方AMC。在经历了数年发展 后,截至2024年底,名单中已有1家地方AMC注销,另有1家地方AMC获批在所在省份开展企 ...
甘肃银行出售200亿低效资产包 非信贷类不良处置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9:37
资产转让交易概况 - 甘肃银行以153亿元价格出售账面余额197.19亿元的资产包,创下单次处置规模新高[2] - 资产包包含本金178.64亿元和应收利息18.55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47.97亿元,扣除后账面净值149.22亿元,交易价格较净值溢价2.5%[3] - 此次转让首次涉及信托、资管计划等非信贷类低效金融投资资产,占比达63%(137.79亿元),传统信贷资产仅占37%(40.85亿元)[3][7] 交易背景与行业趋势 - 自2021年以来,甘肃银行累计向甘肃资管转让不良资产本金超237亿元,实际回收不足163亿元,本次交易为第八次合作[2][6] - 银行业正加速推进非信贷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整体处置规模呈上升趋势[4] - 此前七次转让集中在不良债权资产领域,折扣比例不超过30%,本次交易折扣比例提升至77.59%[7] 资产质量与财务影响 - 转让资产持续亏损:2023年税前亏损6.69亿元,2024年扩大至9.03亿元,两年合计税前亏损15.72亿元[3] - 截至2024年末,甘肃银行不良贷款率1.93%(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但零售贷款不良率高达4.01%,显著高于对公贷款水平[8][10] - 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从17.53%升至19.43%,住房按揭不良率微升至1.99%,个人消费不良率升至2.77%[10] 支付安排与战略意义 - 采用分期支付模式:首付80亿元,剩余73亿元分三期在2028-2030年支付,反映底层资产回收难度评估[4] - 资产出售有助于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减少拨备计提,优化财务指标并提高资本充足率[5] - 通过处置历史包袱腾出金融资源,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5] 公司经营与处置动态 - 2024年甘肃银行资产总额4147.08亿元(同比增长6.7%),但营收同比下降10.7%至59.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9.6%至5.85亿元[9] - 2024年通过协议转让和银登中心挂牌等方式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99亿元,其中银登中心挂牌项目起拍折扣率低至8%[8][9] - 公司为甘肃省国资控股城商行,下辖19家分行、199家营业机构,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