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处置
icon
搜索文档
停止运营且资不抵债,金杯汽车拟1元处置不良资产
巨潮资讯· 2025-10-16 11:40
交易核心信息 - 金杯汽车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子公司持有的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95%股权 [2] - 鉴于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负7736.44万元,本次转让首次挂牌价格不低于1元人民币 [2] 交易背景与标的公司状况 - 标的公司铁岭华晨橡塑主营业务为橡胶、塑料等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其80%产品供应给华晨中华与华晨雷诺金杯 [3] - 受两大核心客户破产停产影响,标的公司陷入巨额经营债务,被供应商起诉,设备遭拍卖,银行账号被冻结 [3] - 标的公司自2021年末收缩运营,将于2024年12月31日起终止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1332.81万元,负债总额13914.65万元,净资产为负12581.84万元,2025年1-7月营业收入193.56万元,净利润负341.81万元,已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 [3] 交易细节与审批程序 - 交易标的产权清晰,但存在部分房产、土地未办产权证明或被查封冻结等情形 [4] - 评估机构采用成本法评估,最终成交价格以摘牌价为准,另一股东已放弃优先受让权 [4] - 该股权转让事项已于2025年10月15日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但需履行公开挂牌程序 [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金杯汽车应收标的公司款项4223.37万元,其中4132.37万元为其他应收款,股权转让完成后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 交易影响与公司策略 - 本次股权转让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利润产生正向影响,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 [5]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将为职工安置费及退休人员福利费兜底 [5] - 公司提示最终交易对方及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同时4132.37万元其他应收款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5]
不良资产变现难度加大,AMC频频增持银行股
华夏时报· 2025-10-16 11:19
浦发银行股价与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6日,浦发银行股价报13.37元/股,日内涨幅1.52% [2] - 根据10月15日收盘价13.17元/股计算,浦发银行年内股价涨幅达到30.98% [2][5]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 [5] 主要股东增持情况 - 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3]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截至9月29日持有该行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3] - 中国信达通过子公司增持约1.1785亿张浦发转债并迅速转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3.03%,成为前十大股东 [4] - 中国信达因增持浦发银行获得72.28亿元的盈利,按权益法核算该联营公司投资,应享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201.34亿元 [7]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进展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到期日为10月27日 [3][5] - 截至9月30日,尚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245.7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比例下降至49.14% [5] - 可转债成功转股有助于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5] 资产管理公司行业投资动向 - 资产管理公司面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提升、资产处置收益下行的困境 [2][6] - 银行股市场高涨,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至今年9月24日,中证银行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约为24% [6] - 除浦发银行外,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也获得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增持 [6] -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通过可转债转股、二级市场增持等市场化手段加码银行股,投资以盈利补充为目的 [6][7]
不良资产加速“甩卖” 资产质量与盈利压力下中小银行谋求主动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7:13
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与动态 - 四季度以来银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百亿元规模债权转让频现,例如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超120亿元贷款资产包 [1][2] - 10月以来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达25条,转让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等 [1][2] - 2024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规模大幅增长,未偿本金总额667亿元同比增长108.8%,未偿本息总额929亿元同比增长75.2% [3] 具体转让案例详情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涉及金额约700亿元,其中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资产包账面价值约483.1亿元 [2] - 广州农商行拟转让账面价值121.32亿元信贷资产,资产主要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38.78%)、房地产业(占比20.46%)、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6.27%) [2]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中账龄5年以上债权占比55.20%,3-5年占比30.47%,以长账龄流动性较差资产为主 [5] 转让对银行财务指标的影响 - 转让不良资产可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减少资本占用,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因高权重不良资产出表后风险加权资产分母减小 [4] - 转让可改善银行资产流动性,使资金用于其他潜在优质资产投资,优化资产结构取得更好回报 [5][6] - 部分银行转让底价高于账面价值可带来处置收益,渤海银行转让底价488.83亿元高于账面价值483.1亿元,潜在收益5.73亿元,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122亿元高于账面价值121.32亿元 [6]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规模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规模37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1% [8] -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价格持续下行,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仅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6.9%,部分资产包起始价低于1折 [8] - 股份行仍为主要不良贷款出让方,但城商行、消费金融公司、国有大行不良处置力度均有所加大,个人业务为主要不良贷款类型 [3] 银行资本状况与处置动因 - 渤海银行截至2024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为11.24%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广州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为13.62%较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 [8] - 金融机构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助于减少资本无效占用,减轻历史包袱,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3] - 通过转让多年历史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资产,银行可大幅改善资产质量,优化结构,节省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 [7] 未来处置模式与发展建议 -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资产处置模式,从被动处置风险向主动管理资产转型 [1][7] - 建议银行提升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对风险初现客户提前介入,设计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综合方案 [9] - 可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结合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等数据,对不良资产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预测,有效防控风险 [9]
不良资产加速“甩卖”背后: 资产质量与盈利压力下中小银行谋求主动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6:39
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与趋势 - 四季度以来银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百亿元规模债权资产转让频现,例如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超120亿元的贷款资产包 [1][2] - 2024年10月仅6个工作日内,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达25条,转让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 [1][2] - 2024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规模大幅增长,未偿本金总额667亿元,同比增长108.8%,未偿本息总额929亿元,同比增长75.2% [3] - 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规模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37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1% [7] 银行转让不良资产的具体案例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涉及金额合计约700亿元,其中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该资产包截至2024年末账面价值约为483.1亿元 [2][5] - 广州农商行拟转让账面价值为121.32亿元的信贷资产,该不良资产包主要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38.78%)、房地产业(占比20.46%)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6.27%) [2]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中账龄在5年以上的债权占比55.20%,3年至5年占比30.47%,以长账龄资产为主,资产流动性较差 [5] 不良资产转让的动因与财务影响 - 转让不良资产可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减少资本无效占用,为下一年新增贷款腾挪空间,并提升资本充足率 [4] - 不良资产风险权重较高,转让出表后风险加权资产分母减小,资本充足率相应提升 [4] - 资产转让可改善银行资产流动性,银行将资金用于其他潜在优质资产投资可优化资产结构并取得更好回报 [4][5] - 部分银行转让底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例如渤海银行转让底价488.83亿元高于账面价值483.1亿元,可带来贷款处置损益5.73亿元,对财务报表产生正向影响 [5] 行业背景与银行压力 - 当前不少中小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行和盈利能力弱化等问题 [1] - 截至2024年6月末,渤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24%,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广州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62%,较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 [7] -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价格持续下行,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仅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部分资产包起始价出现低于1折的冰点价 [7] 未来处置模式与发展方向 -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呈现总量稳中有增、结构持续调整的发展态势 [6] - 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加强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建设 [1][8] - 银行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对风险初现但仍有经营价值的客户提前介入,联合资产管理公司设计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综合方案 [8] - 可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预测,有效防控风险 [8]
不良资产加速“甩卖”背后:资产质量与盈利压力下中小银行谋求主动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4:15
行业不良资产转让趋势 - 四季度以来银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百亿元规模债权资产转让频现,例如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超120亿元贷款资产包 [1] - 10月以来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达25条,转让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及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1][2] - 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规模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37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1% [7] 主要银行转让案例详情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涉及金额合计约700亿元,其中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该资产包账面价值约483.1亿元 [2] - 广州农商行拟转让账面价值121.32亿元信贷资产,主要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38.78%)、房地产业(占比20.46%)、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6.27%) [2] - 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中账龄5年以上的债权占比55.20%,3-5年占比30.47%,以长账龄资产为主,资产流动性较差 [4] 不良资产转让的财务影响 - 转让不良资产可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准备计提额,提升资产质量,同时降低资本占用,为新增贷款腾挪空间 [3] - 高权重不良资产转让出表后,资本充足率的分母会减小,资本充足率相应提升,例如渤海银行资本充足率11.24%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广州农商行13.62%较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 [4][7] - 部分银行转让底价高于资产账面价值,渤海银行转让底价488.83亿元高于账面价值483.1亿元,可带来贷款处置损益5.73亿元,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122亿元高于账面价值121.32亿元 [5][6] 市场特征与未来展望 - 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规模大幅增长,未偿本金总额667亿元同比增长108.8%,未偿本息总额929亿元同比增长75.2%,股份行仍为主要出让方 [3] -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价格持续下行,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仅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部分资产包起始价低于1折 [7] - 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探索多元化、专业化处置模式,加强"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建设 [1][8]
长城资产新董事长到位,不良资产处置收益处在下行通道
齐鲁晚报· 2025-10-15 16:11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董事长一职"靴子落地"。2025年10月13日,长城资 产官网发布公告,选举向党先生为公司董事长。 向党曾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中国信达")任职多年,并在2020年加入长城资产,2022年起担 任长城资产总裁,在不良资产行业深耕了26年。如今向党正式接任长城资产董事长职务,只待监管批复 即可正式落位。 向党任第四代"掌门人" 长城资产于2016年12月股改完成,发展近9年,历任四任董事长,股改后首任董事长张晓松、"引战"关 键时期上任的沈晓明、前任董事长李均锋,均为到龄退休辞任。 10月13日,长城资产官网发布公告,经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决 议,选举向党先生为公司董事长,意味着向党将成为长城资产第四位董事长。 此外,公告称,向党担任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任期自核准之日起计 算。同时,公司董事会接受向党先生关于辞去公司总裁的辞呈,其不再担任公司总裁职务。为确保公司 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新任总裁正式履职之前,由向党先生代行总裁职责。 据长城资产官网介绍,新任董事长向党,其职业轨迹与不良资产行 ...
四季度银行业不良处置按下加速键
经济网· 2025-10-15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业在四季度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渤海银行和广州农商行相继公告转让超百亿债权资产,以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3][5] -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向纵深发展,处置渠道和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银行处置方式从单纯“甩包袱”转向主动管理和价值挖掘 [1][6][7] - 受监管要求、净息差压力及政策试点扩容推动,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快节奏预计将持续 [7][8] 渤海银行资产转让 - 渤海银行计划公开挂牌转让合计约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涉及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及罚息约93.34亿元 [2][3] - 截至2024年底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约为483.1亿元,初步最低转让代价不低于约488.83亿元,约为债权总额的七折 [3] - 转让资产以贷款为主共174户,其中52户本金账龄超5年,涉及本金275.65亿元,占出售资产包本金总额的55.2% [3] 广州农商行资产转让 - 广州农商行董事会批准一项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拟转让合计约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包 [4] - 该资产包截至2024年6月末的本金规模为149.78亿元、利息38.97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账面价值约为121.32亿元 [4] 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动态 - 进入四季度以来,近10家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等多类银行,总金额超亿元的情况不在少数 [5] - 具体案例包括邮储银行山东分行转让未偿本息合计约2.38亿元的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以及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转让未偿本息合计约1.12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 [5] - 银行业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会加快不良资产转让速度,以应对短期风险指标压力并兼顾中长期风险管理 [5]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分析 - 一次性转让大额资产包效率高,能集中出清并减少后续管理成本,但对买方资金实力要求高 [6] - 小额多笔转让灵活性更强,便于匹配不同处置机构并提升资产定价精准度,但操作流程更复杂且交易成本上升 [6] - 银行会综合运用自行催收、协议处置、债务重组、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6] 市场发展趋势 - 部分银行对不良资产转向主动管理和价值挖掘,例如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的主动经营,并构建全周期、主动化的价值管理体系 [7] - 银行在转让前普遍加强资产分层、数据建模与价值评估以提升议价能力,市场参与主体从传统AMC扩展至地方资管、科技公司等 [7] - 监管要求提高、银行净息差承压及个贷不良批量转让试点扩容,共同推动资产处置走向常态化和市场化 [7][8]
超百亿资产包接连上架 四季度银行业不良处置按下加速键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36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业在四季度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渤海银行和广州农商行相继公告转让超百亿债权资产,是行业集中“甩包袱”的缩影 [1] -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向纵深发展,处置渠道和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银行从被动“甩包袱”转向主动管理和价值挖掘 [1][7] - 监管要求提高和净息差承压共同推动资产处置走向常态化和市场化,预计未来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快节奏将持续 [8] 渤海银行资产转让详情 - 计划转让债权资产合计约698.33亿元,涉及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及代垫费用约1.26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约为483.1亿元,初步最低转让价不低于488.83亿元,约为债权总额的七折 [3] - 转让资产包共174户,其中本金账龄超5年的有52户,涉及本金275.65亿元,占出售资产包本金总额的55.2% [3] 广州农商行资产转让详情 - 拟转让信贷资产包合计约189.28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未经审计账面价值约为121.32亿元 [4] - 资产包构成包括本金149.78亿元、利息38.97亿元、代垫费用0.51亿元及违约金0.02亿元 [4] 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动态 - 进入四季度以来,近10家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行等 [5] - 具体案例包括邮储银行山东分行转让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未偿本息合计约2.38亿元,竞价起始价2100万元 [5]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转让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合计约1.12亿元,竞价起始价957万元 [5]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分析 - 一次性转让大额资产包效率高,能集中出清并减少后续管理成本,但对买方资金实力要求高 [6] - 小额多笔转让灵活性更强,便于匹配不同处置机构,提升资产定价精准度和回收率,但操作更复杂 [6] - 银行综合运用自行催收、协议处置、债务重组、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市场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6]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趋势 - 部分银行成立“特色资产部”,转向主动管理和价值挖掘,构建全周期、主动化的不良资产价值管理体系 [7] - 银行在转让前加强资产分层、数据建模与价值评估,提升资产包议价能力,市场参与主体从传统AMC扩展至地方资管、科技公司等 [7]
折价转让百亿债权包频现,中小银行加速处置高风险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49
行业核心动态 -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风险债权处置步伐 "百亿级"债权包频现产权交易所 [1][3] - 中小银行密集处置大额债权是应对资产质量压力、化解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 旨在优化自身财务结构 [3][13] - 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仍将持续推进 处置方式可能更加多元化 如结合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工具 [13] 渤海银行债权转让详情 - 渤海银行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分批次转让一笔总额约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 [1][4] - 债权构成包括本金约499.37亿元 利息约104.36亿元 罚息约93.34亿元 代垫司法费用1.26亿元 [6] - 债权"长期债权"特征明显 5年以上(含5年)的债权本金达275.65亿元 占本次转让本金总额约55% [6] - 公告给出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 相当于债权总额的7折左右 [1][6] - 潜在受让方包括多家全国性AMC的天津分公司以及天津本地AMC [7] - 此次转让是渤海银行近一年第二次大额处置 2024年8月该行已以176.72亿元转让294.99亿元债权 近一年累计计划处置问题资产近千亿元 [7] - 渤海银行表示此次出售可将历史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次出清 预期能较大幅度改善资产质量并提高资本充足率 [8] 广州农商行债权转让详情 - 广州农商行董事会同意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 拟以不低于122亿元的价格转让一笔债权总额约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 相当于总债权的六五折 [9] - 该资产包涉及本金149.78亿元 利息38.97亿元 代垫费用0.51亿元 [9] - 这已是该行近一年来第二次折价出售大额资产 去年12月曾以99.93亿元的价格转让约145.92亿元的债权 [12] - 广州农商行预计此次交易可收取的初步最低代价约122亿元 比出售资产的账面价值轻微溢价0.68亿元 完成后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 [13] 甘肃银行债权转让详情 - 甘肃银行今年8月公告 已与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合同 计划以153亿元的价格出售账面余额达197.19亿元的资产包 约合总债权的七七折 [12] - 甘肃银行已就这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7.97亿元 扣除后资产账面净值约为149.22亿元 本次交易价格略高于账面净值 有2.5%的转让溢价 [13] 资产管理公司(AMC)角色 - 全国性AMC和地方AMC在资产处置优势上各有侧重 全国性AMC可发挥资金和跨区域处置能力处理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债权 地方AMC则能利用属地化优势提升本地债权处置效率 [7] - 这类转让为AMC提供了优质资产标的 AMC能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盘活等方式挖掘不良资产潜在价值 实现"银行去风险、AMC获收益、市场稳秩序"的多赢效果 [13]
折价转让百亿债权包频现 中小银行加速处置高风险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46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了风险债权处置步伐,"百亿级"债权包频现产权交易所。 渤海银行一年处置债权超千亿元 10月10日,渤海银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分批次转让一笔大额债权资产。 日前,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分批次转让总额高达约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公告给出了初步 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的7折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多家中小银行跟进处置大额风险债权:广州农商行以6.5折转让一笔总额约189.28亿元 的资产包;甘肃银行拟以7.7折价格出售达197.19亿元的资产包。 对于此类资产转让,多家银行均表示,所出售的资产多为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从渤海银行到广州农商行、 甘肃银行,中小银行选择折价转让风险债权,背后是行业主动化解资产质量压力、优化自身财务结构的探索。 据公告披露,这笔债权的规模相当可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再加 上代垫的司法费用1.26亿元,债权总额合计698.33亿元。 从债权结构来看,"长期债权" ...